讓機器學習不再依賴數據?Gary Marcus和「Roomba之父」的初創公司...

2020-12-24 澎湃新聞

「弱人工智慧」對應深度學習,圍繞單一任務點,需要大量數據做支撐,有時候不那麼可靠,可移植性差/移植過後需要大量重新訓練。在轉移和泛化方面差了不少。

Robust.AI強調的是「強人工智慧」,對應深度理解,強調系統化地解決寬泛的問題,具備靈活與動態的推理能力,可以很好地移植到不同場景。

顯然,我們當前需要的是強人工智慧。

作者 | 吳昕

10月28日,人工智慧初創公司Robust.AI 宣布獲得1500萬美元的A輪融資。Jazz Venture Partners領投,Playground Global,Liquid2,Fontinalis,Jaan Tallinn和Mark Leslie跟投。截至今日這家創立於2019年中期的公司已經獲得了2250萬美元融資。

在大家都在談數據、談深度學習的當下,Robust.AI似乎有一點格格不入。

該公司願景是構建「世界上第一個用於工業機器人的工業級認知引擎」,反對深度學習,希望讓機器人擺脫數據依賴,向人類看齊實現「真正的智能」。

深度學習VS深度理解

Robust AI.五位聯合創始人曾被國內媒體稱為「全球最聰明的五位人工智慧科學家。」

CEO Gary Marcus是紐約大學心理學和神經科學教授,前Geometric Intelligence(幾何智能,被Uber收購)創始人;CTO Rodney Brooks是iRobot和Rethink Robotics的聯合創始人,也是有史以來最暢銷的消費機器人Roomba的聯合發明人,曾任麻省理工學院人工智慧實驗室的主席。

其餘成員分別為SRI International視覺技術中心高級技術經理 Mohamed R. Amer;高通公司機器人主席和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教授Henrik Christensen;前Formant CTO Anthony Jules。

公司的起源可以追溯到50歲的馬庫斯(Marcus)和65歲的布魯克斯(Brooks)開始談論人工智慧的問題以及如何應用人工智慧,他們都認為人工智慧的發展不應該過於依賴數據,「這幾乎是一種迷信。」Brooks說。

當時Marcus剛與紐約大學計算機科學教授歐內斯特·戴維斯(Ernest Davis)合寫了一本暢銷書《重啟人工智慧》(Rebooting AI),探討了以深度學習為基礎的人工智慧技術的缺陷,書中的觀點與Brooks的想法一拍即合。這就給了Macus創業的靈感。

在深度學習成為人工智慧主導的這些年裡,機器的認知和行動都要以大量數據為基礎,雖然在某些領域如「面部識別、物體識別」等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總體來看仍然非常笨重、脆弱、不靈活。並且每進入一個新的領域都需要付出非常高昂的訓練成本。

以工業應用為例,機器人還只能按照設定好的程序移動,無法處理類似物體位置變化等突發狀況,每進行一個新的任務,(比如在倉庫中從碼垛到搬運)都需要重新開發一種新的機器人。

沈向洋曾在演講過提到過類似的觀點,當前很多應用都是「弱人工智慧」,對應深度學習,圍繞單一任務點,需要大量數據做支撐,有時候不那麼可靠,可移植性差/移植過後需要大量重新訓練。在轉移和泛化方面差了不少。

Robust.AI強調的是「強人工智慧」,對應深度理解,強調系統化地解決寬泛的問題,具備靈活與動態的推理能力,可以很好地移植到不同場景。

顯然,我們當前需要的是強人工智慧。畢竟,我們想要綜合各種來源的知識,期望 AI 能夠對世界上正在發生的事情進行推理。就像人類一樣,能夠在一種語境中學習,在另一種語境中應用。

構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級認知引擎」

目前Robust.AI的商業計劃是建立「世界上第一個用於工業機器人的工業級認知引擎」,這是一個軟體平臺,能夠讓機器人擺脫程序和數據的限制,與人類有效的協同工作,未來甚至可以承擔工地建築、照顧老人、完全自動駕駛等複雜任務。

「機器人和人工智慧系統產品同樣需要契合市場。」「我們正在建立一種大多數機器人公司公司都無法抗拒的東西,會讓機器人從一個在定義環境中運行的單一工具,到能在世界上所有複雜環境中工作的高度有用的系統。」

目前Robust.AI 公司規模比較小,只有25人左右。公司表示拿到融資後會首先關注社交感知和導航,並將產品市場化。Macus表示,他已經在與一家客戶進行試點項目,並「正在與其他幾個合作夥伴進行對話。」

導航比較簡單,就是在不打斷現有任務和不引人注目的情況下繞過障礙物和人。社交感知是指讓機器人對如何更準確、更高效的處理任務有自己的想法。

比如,當機器人被要求把物品放進壁櫥時,要能夠理解到該任務的目的,規劃最有效的方式,而不會因為物品大小的不合適就先將其打成碎片。

由於Robust.AI是一家純軟體公司,因此硬體還需要合作夥伴提供。Macus預計將在2021年開始交付產品。

隨著人工智慧和自動化應用拓展到各行各業,Brooks預計對這種能讓機器人更靈活的基礎軟體的需求會大大增加。「以前沒有考慮過在自己系統中加入人工智慧的公司也會需要它。」Brooks說,「他們不可能自己擁有世界級的人工智慧研究實驗室,必須向第三方採購。」

如何讓機器擺脫數據依賴實現以上的商業構想?Marcus曾在公開演講中闡釋過一些可行的路徑,比如「常識訓練」,也就是交給機器人關於這個世界的常識和常識之間的邏輯關聯。

這實際上是一種「技術復古」,20世紀70年代的科學家們就並非用數據而是用嘗試訓練機器人。

比如麥卡錫提出的Advice Taker就是世界上第一個解決常識知識的人工智慧程序,他讓機器人做的推理是,「因為X是一隻鳥,所以X會飛」「因為Y想吃蛋糕,所以Y要去烤蛋糕」。

「我們(在重啟人工智慧)上寫了一篇偉大的文章,闡述了為什麼深度學習採用的語言方法永遠不會奏效,我支持這一觀點。」Marcus說。

「根本問題是,我們並沒有告訴機器我們需要的一切。」

參考連結:

https://www.forbes.com/sites/amyfeldman/2020/10/28/startup-robustai-founded-by-cognitive-scientist-gary-marcus-and-roboticist-rodney-brooks-raises-15-million-to-make-building-smarter-robots-easier/?ss=ai#7446ffb8f4b8

https://techcrunch.com/2020/10/28/robust-ai-raises-a-15m-series-a-to-improve-problem-solving-for-collaborative-robots/

原標題:《讓機器學習不再依賴數據?Gary Marcus和「Roomba之父」的初創公司獲1500萬美元融資》

閱讀原文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打響新年第一炮,Gary Marcus提出對深度學習的系統性批判
    在 2012 年將盡之時,深度學習上了紐約時報的頭版。然後,迅速躥紅成為人工智慧中最知名的技術。訓練多層神經網絡的思路並不新穎(確實如此),但因為計算力與數據的增加,深度學習第一次變得實際可用。自此之後,深度學習在語音識別、圖像識別、語言翻譯這樣的領域產生了眾多頂尖成果,且在目前眾多的 AI 應用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大公司也開始投資數億美元挖深度學習人才。
  • 陸奇對話Gary Marcus:面對技術缺陷、倫理爭議,如何構建可信AI?
    在 Gary Marcus 看來,現有的深度學習訓練方式是在用數據代替機器本身的思考,無法讓其對世界有更深層的感知和推理。相比深度學習,「常識推理」是訓練 AI 更有效的方法,可從思維方式上改變機器的認知水平。在 AI 倫理方面,對話直面了近日陷入輿論漩渦的隱私和偏見問題。
  • AWS副總裁:現在正處於機器學習的黃金時代
    AWS為開發人員提供培訓課程來熟悉其所提供的AI服務,包含視覺、語音、自然語言和文本處理能力,還提供了大量數據和計算基礎架構選項。在中國,SageMaker的案例也頗為廣泛,無人駕駛初創公司圖森未來利用SageMaker,部署了超過100多個人工智慧模型,解決無人駕駛地安全問題。「我們給那些想用機器學習的人去提供的這種資源是最底層的。第二層就是如果這些開發員想開發自己的人工智慧機器學習模型,那麼我們有Amazon SageMaker來幫助他們。
  • gary事件是怎麼回事 Gary離開跑男是真的嗎
    gary事件是怎麼回事,Gary離開跑男是真的嗎。據多位相關人士透露,Gary向《Running Man》節目組傳達了「想專注音樂活動,深入學習」的想法,節目組雖對其挽留,但也表示將對Gary的音樂之路進行應援。此外目前並無加入新成員的計劃,另外,Gary將於31日進行最後一期的拍攝。
  • Ping收購區塊鏈初創公司ShoCard
    Ping收購區塊鏈初創公司ShoCard Ping Identity公司周三宣布已收購ShoCard公司,這是一家使用區塊鏈技術進行消費者身份管理的初創公司。
  • 讓煉丹師不再為數據集發愁,這家公司創建了一個AI公開數據集平臺
    機器之心發布 機器之心編輯部 初創公司格物鈦希望通過在公開數據集社區和數據管理工具領域的創新,從而推動數據定義軟時代這一新時代背景下的全球創新,破局數據孤島,賦能AI基礎設施建設。
  • 雷神公司利用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提高ISR能力
    據breakingdefense網站2020年9月14日報導,雷神情報與航天公司(Raytheon Intelligence&Space)是雷神技術公司所屬的4家子公司之一,該公司正在利用人工智慧(AI)和機器學習(ML)來改善美國及其盟軍的情報、監視和偵察(ISR)能力
  • 極道創始人吳江:企業級數據系統,初創一樣可以做出好產品
    近日,一家以分布式文件存儲創業,集合了存儲計算與數據分析的初創公司——極道,表示從2015年創業至今,已獲得國內基因測序龍頭企業以及眾多基因測序、臨檢機構、生物製藥等生物醫療領域,以及地理空間和人工智慧等計算密集型、數據密集型和IO密集型應用的眾多客戶。CSDN專訪了極道創始人吳江,聽聽他對高性能計算、存儲底層技術創業的理解。
  • 明日獨角獸:全世界 50 家最具潛力的科技初創公司
    其中,大數據及金融科技公司佔50%,來自美國的公司更是高達70%。這些最具潛力的科技初創公司,是否有望成為明日的獨角獸企業?這篇文章,原標題是Could these 50 hot tech startups be tomorrow's unicorns?作者MARK SULLIVAN在文章中從不同行業和角度,對榜單企業展開了介紹。
  • 阿里巴巴收購以色列增強現實軟體初創公司Infinity
    以色列增強現實軟體創業公司Infinity Augmented Reality Israel Ltd.的執行長兼聯合創始人Motti Kushnir周日接受以色列媒體Calcalist採訪時表示,公司已經被中國電子商務巨頭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收購。
  • 高通量數據如何利用機器學習指導臨床決策?
    隨著數據的不斷積累和基礎研究的不斷突破,人類對疾病的診治邁入了精準醫學時代。醫生可以將患者的表型數據、組學數據、臨床診療數據、病歷檔案數據及醫學影像數據等進行結合併對疾病進行精準把控。利用機器學習等方法,從數據中生成模型,擴大樣本數據並對模型進行校正,以達到對疾病預測和分類、用藥指導、疾病診斷等目的,為臨床決策支持提供基礎。
  • Dataiku在《高德納2020年數據科學和機器學習平臺魔力象限》報告中...
    此次入選是Dataiku連續第四年進入高德納報告,也是第一年入選領導者象限紐約2020年2月18日 /美通社/ -- 今天,全球最先進的企業AI(人工智慧)平臺之一Dataiku,入選《高德納2020年數據科學和機器學習平臺魔力象限》(Gartner
  • 對話索尼機器狗之父:AIBO 原型是機器蟑螂
    值得一提的是,最開始發售的時候,索尼從來沒定義 AIBO 是機器狗,只說是娛樂型機器人。索尼不想讓人們誤會,公司發明了一隻機器狗,來替代真的狗。第一次在洛杉磯著名的設計公司展示 AIBO 的時候,原型機上加了一層皮毛。那個原型機看起來太嚇人了,一隻嚇人的機器小狗,而且太有誤導性了,讓人覺得這是一隻真正的小狗。
  • 紅杉資本在東南亞看中了什麼樣的初創公司?
    最近,紅杉印度公布了第四批被選入其加速器項目SURGE初創企業名單。 新一批加入SURG項目的公司涵蓋了消費在線教育、在線醫療、SaaS、開發者內容社區、B2B等領域的17家公司。這些公司一共籌集了約4500萬美元的啟動資金。
  • 自動駕駛初創公司Ghost Locomotion獲4.44億融資
    據外媒報導,矽谷一家名為Ghost Locomotion的初創公司正在悄然崛起,加入了其中製造商和初創公司的行列,致力於自動駕駛汽車。不過,與這個新興行業內的大多數公司不同,成立於2017年的Ghost Locomotion既不打算推出機器人計程車服務,也不打算向供應商和汽車製造商出售自動駕駛系統,也不是為了實現自動駕駛交付。
  • 大數據驅動的機器學習基本組件
    該圖說明了我們從中獲取數據並在其中存儲數據的機器學習管道, 然後我們將其轉換為可用作機器學習模型輸入的形式,訓練,測試和改進我們的模型,將最終模型部署到我們的生產系統。 然後在生成新數據時重複該過程。1.數據接收和存儲我們機器學習流程的第一步是獲取培訓模型所需的數據。
  • 為什麼Google相信機器學習是其未來
    該公司已聘請了數十名頂級機器學習專家,其中包括2014年對深度學習初創公司DeepMind的收購,使該公司始終處於神經網絡設計的前沿。該公司還擁有無與倫比的大型數據集訪問權限。一個2013文件描述谷歌如何使用深層神經網絡在數以千萬計的圖像通過谷歌街景拍攝的識別地址編號。Google在硬體方面也很努力。
  • 科赫工業公司為數據中心自動化初創商Mesosphere公司投資1.25億美元
    日前據悉,美國石油商科赫工業公司(Koch Industries Inc)的風險投資部門與T.RowePrice GroupInc.一起對雲計算初創公司Mesosphere公司進行了1.25億美元的投資。
  • 神經網絡之父Hinton回加拿大辦AI研究所,和美國大公司搶人才
    他們的研究領域將專注於深度學習,特別是圖像和語音識別。這家剛剛成立的研究機構從政府、商業公司獲得了總計超過1.5億加元(約合人民幣7.7億元)的投資。其中包括來自加拿大聯邦政府「泛加拿大人工智慧戰略」基金的4000萬加元、安大略省政府分5年提供的5000萬加元和來自31家公司、分10年提供的8000萬加元。
  • 2020年了,大數據之父舍恩伯格又有什麼新預測?
    同時,舍恩伯格還提出了大數據最重要的一項功能,即預測,他認為,大數據將為人類的生活創造前所未有的可量化的維度,大數據即將成為新發明和新服務的源泉,更多的改變正蓄勢待發。 也正是因為如此,舍恩伯格在國際上被譽為「大數據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