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1元被罰、賣500元是賠本,口罩到底多少錢才合理

2020-12-19 新浪財經

來源:北京商報

全文共3518字,閱讀大約需要9分鐘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口罩一下子成為剛需,價格也出現波動。儘管電商、超市等渠道不定期補貨,也出現一定程度的供不應求。6毛錢進價的口罩賣1元曾被定性為哄抬物價;50隻口罩(整盒)500元被舉報但超市是在賠本供應。諸多案例將一個問題擺在大家面前:口罩到底該不該漲價?漲多少合理?是否允許零售商適當加價?界定哄抬物價的臨界點又該在什麼標準呢?

01

口罩到底賣到了什麼價位?

2月26日,北京商報記者在淘寶上搜N95口罩,一款原森態的N95口罩售價365元一隻,券後價也在315元,據說過濾效果達99.97%,由於是帶電過濾,可能貴有貴的道理吧。一款據說上過巴黎時裝周的N95口罩售價488,但可以反覆戴,濾芯可換,外層面罩也可以洗。基本上,N95口罩售價都在150元以上。

豌豆公主上,目前口罩都在售罄狀態。像山本光學N95口罩20枚原價519元,疫情特別價399元,相當於20元一枚。三次元立體防飛沫口罩7個裝41元,相當於單只口罩6元左右。歐版FFP2口罩在京東上5隻售價249元,單只合算下來在50元左右。

有網友反映,疫情後,口罩價格翻了不止10倍,如今的口罩已經變成了奢侈品。有人調侃,「華為新機不貴,幾包口罩就換了」。

不過有意思的是,支持口罩漲價的人並不少。新浪微博上有人發起了一個「你認為是否應該允許口罩漲價」的調查。在參與的1.2萬人中,5986人選擇了「不應該,口罩漲價就是發國難財;4478人將票投給了「應該,漲價可以刺激供給,才可以讓更多人買到口罩」。

有意思的是,輿論並沒有一邊倒地支持「不該漲價」,支持兩方觀點的人在數量上甚至各佔了一半。

02

網友說:「材料漲幾倍,叫口罩廠做慈善?」

支持背後是有背景的。今年1月,湖北洪湖一家藥店由於以0.6元/只的價格進貨,再以1元/只的價格售出,被當地市場管局判定為哄抬價格。根據洪湖市場監管局的說法,0.4元/只的進銷價差超過了《湖北省市場監管局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期間有關價格違法行為認定與處理的指導意見》規定的15%標準,因此該藥店被判罰合計5萬餘元。

很多網友為這家藥店鳴不平,表示心疼藥店。有網友算了筆帳:如果按照規定,進價6毛的口罩,加價不超過15%,那最高只能賣6毛9分錢,如果定價7毛都違反了相關規定。而且一個口罩9分錢的加價,賣3萬個口罩也只賺不到3000元,藥店還面臨房租、人工費等成本,壓力不小。更不用說,口罩緊缺,上遊漲價,藥店為了進購口罩,需要額外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一不小心就被舉報,巨額罰款」,有網友感嘆,「藥店太難了」。

有口罩業內人士在微博上稱,其實口罩原料價格已經上漲了不少。做口罩最主要的材料無紡布和熔噴料,由於需求井噴,一天一個價,每噸單價已從2萬漲到了20多萬,期貨甚至快超過30萬了。這也就難怪口罩價格飆升了。

1元口罩之所以獲得這麼多支持的聲音,因為它的價格實在太良心了。市面上的口罩大部分價格並不那麼親民。不少網友吐槽,有的藥店一次性醫用口罩10塊錢一個,N95賣到了39一個。朋友圈裡的口罩更是貴得明目張胆。

03

藥店說:「心寒,不敢賣了」

有藥店從業者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疫情當前,藥店店員在保證營業的過程中也面臨著感染病毒的風險,賣口罩的同時還擔心被舉報,藥店很寒心,不少藥店都不敢賣口罩了。一些小藥店的店主即便進了口罩也不願意賣,給周圍的朋友分一分就得了。

之前也有媒體採訪過某藥店採購經理,為什麼藥店買不到口罩?除了供貨商價格上漲,疫情下口罩廠商忙得補不上提供資質文件,銷售口罩的審批通不過等原因,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不賺錢不盈利。

該採購經理直言,現在從省外購進口罩沒有物流途徑,物流緊張加上成本很高,進貨成本高了幾倍到十倍,藥店面對兩難困境:拿貨,要麼漲價賣,要不就得虧本。以目前口罩的進貨成本計算,哪怕只是為了保本,價格都要漲很多。所以,這家藥店也打算不進口罩了。「我們怕被人罵」。

04

電商說:「物流市場價翻了4-6倍」

洋碼頭在疫情期間不斷從國外尋找口罩貨源,進口到國內。他們的物流經理說,國外口罩之所以賣得貴,主要是人工成本增加了,此外還有海外運力短缺、航空倉位緊張等因素。單從物流成本來說,現在比年前已經翻了3倍,而且還是跟航空公司協調的最低優惠價。按照正常市場價,已經翻了4-6倍。正因如此,電商平臺上口罩短缺、賣家不發貨、買到假口罩的現象居多。

業內人士認為,疫情爆發後,電商平臺上的口罩亂象,一部分是由於部分賣家鑽空子,另一部分則是作為渠道商的賣家承擔了上遊工廠與消費者雙邊的壓力。上遊廠商由於三倍的人力工資成本和國家徵用,無法向渠道商正常交付,作為渠道商的商家在電商平臺進行預售後,需要對下單的消費者履約,然而這時上遊的工廠已無法順利交付或已提高價格,渠道商因此無法對已付款的訂單進行發貨。

對於口罩騙局及亂象,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在2月8日的發布會中表示,要打擊囤積居奇、串通漲價、未按規定取得許可和備案擅自生產銷售、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產品以及過期失效產品等行為。

05

超市說:"500元50隻屬於虧本賣"

但是消費者並不了解口罩這些背後的高運營成本。

2月19日,北京華聯就被消費者舉報部分門店銷售的進口口罩每盒(50隻)標價500元,價格偏高,而且必須整盒購買。

隨後,北京華聯發聲明澄清稱,這批次口罩從荷蘭空運進口,由於全球口罩價格上漲,加上國際運費、國際保險費、國內港雜費、通關代理費、門店運作等成本,500元的售價實際上還低於成本。經調查後,海澱區工商分局認定,該批次口罩的進貨價為485元/盒,銷售價格為500元/盒,因此不構成哄抬物價的違法行為。

華聯超市的口罩價格也引發網友們的熱烈討論。有網友認為,10元一片的口罩價格可以接受,畢竟是從國外進口,眼下又是稀缺物資,近期口罩生產和銷售無論是原材料成本還是物流成本都明顯上漲。也有人認為,近期市場上海外代購的進口N95口罩單個售價大約是25元,和N95口罩相比,一次性非醫用口罩只有薄薄幾層,不應該這麼貴。

06

監管機構說:「禁止囤積居奇」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在公告中表示,凡捏造、散步漲價信息,大量囤積市場供應緊張的防疫用品,大幅度提高銷售價格,串通漲價,以及其他違法價格法律法規的行為,各級市場監管部門要依法從嚴從重從快查處,典型案例及時予以公開曝光。

此前,北京濟民康泰大藥房有限責任公司豐臺區第五十五分店因10隻3M防霾口罩標價850元(單只85元)被處以300萬元的行政罰款。該事件之後,北京市市場監管局的數據顯示,僅1月28日就立案調查15件價格違法案件。

在疫情的複雜情況下,監管機構也隨著事態的進展在調整對口罩價格違規的界定標準。洪湖市市場監管局曾處罰了當地一家藥店。按照當時《湖北省市場監管局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期間有關價格違法行為認定與處理的指導意見》規定,進銷價差不得超過15%標準。藥店以0.6元/只的價格進貨,以1元/只的價格售出,價差超過上述標準被判罰合計5萬餘元。不過,隨後公眾對該案件存有異議,監管部門也做出調整,對「進銷差價不超15%」這一《指導意見》宣布不再執行。

07

專家說:"交給市場,價格自會回歸理性"

各方立場眾說紛紜,那麼口罩的價格到底應該處於一種什麼價位,才是合法又合理呢?我們也請經濟專家來給些意見。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

口罩漲價的問題實際上涉及到效率與公平的關係。從經濟規律來看,在稀缺的情況下,如果僅僅考慮誰出價高就應該給誰,會導致收入低的人沒有口罩可用。

疫情時期,口罩屬於防疫物資範疇,是一種特殊的商品,這就決定了要在公平和效率之間尋求平衡點。要確保人人有口罩,不能完全依靠市場功能,政府也要發揮作用,這其中要把握好度。之前媒體報導,進價0.6元的口罩賣一元都被指為哄抬價格,這需要認真思考,不該簡單化看待問題。

任何經營都需要獲得合理的利潤。一件商品的議價空間,不是由管理部門說了算,但也不是經營者隨心所欲制定的。它必然是在一定範圍內,經營者對市場不斷地試探的結果。

目前,不少原本做服裝的企業都開始生產口罩,特別是一些小企業,本身賺的就是微利,如果口罩零售價被管控得過於嚴格,這些企業將很難存活。過於低廉的價格還會加劇口罩囤積,導致真正需要口罩的人買不到或者只能出高價購買。疫情管控期間,政府部門一方面要依法管控,打擊哄抬防疫用品價格行為,制止經營者牟取暴利,但另一方面,也要充分考慮到價格幹預不傷害經營企業銷售商品的積極性,讓經營者有合理利潤空間。在保基本的前提下,用好市場機制。

北商研究院特約專家、北京商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賴陽:

對於口罩這樣的防疫物資,不應該對價格進行過度限制,而是應該把價格管控放開,充分利用市場經濟規律、供求機制,讓口罩的價格自然回落。疫情時期,簡單地用15%這樣的進銷價差去約束零售商定價,無論對零售商、口罩生產企業來說都會導致雙輸的結果。

疫情期間,口罩廠家需要召回員工加班生產,支付加班費。出於安全考慮,特殊時期員工的食宿也要另作安排,這對企業來說也會額外的支出。加上疫情期物流更高昂的物流成本,整體成本勢必會大幅提升。而口罩進入零售終端,又會產生新一輪運營成本的疊加,如果按不高於15%的進銷差價銷售口罩,無法覆蓋這些成本,零售商基本上屬於虧本賣。

過度限價,一方面會傷害零售商銷售口罩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壓低的終端價格反饋到生產端,會進一步壓縮生產商的利潤,打擊他們的積極性,不願意再投入生產口罩。這樣一來,市場上的口罩投放量就會更少。

而放開價格限制,允許零售商適度加價,如果加價幅度在消費者可接受的範圍內,必然市場會埋單。零售商賺到利潤,才能持續地投入進貨,甚至可能會以更高的進價刺激生產商加大產出,市場上就會源源不斷地出現口罩,之前哄抬價格的黃牛、微商自然就沒有了土壤。

相關焦點

  • 北京華聯超市開售口罩,一盒50個賣500元
    ———————————————————2月19日,有網友在社交平臺微博發布信息,稱「今天北京華聯BHG的口罩上市了,早上不少人排隊去買,結果發現普通一次性口罩一盒賣500元,這樣眾志成城,護航北京?」待網友8點50分趕到現場,門口已經排起了長隊,9點開始到地下一樓一看,就是普通外科醫用口罩。算下來,一盒50個口罩賣500元,均價是10元錢一個。
  • 進價0.6元的口罩賣1元 這家藥店該不該罰?
    1元價格賣出,涉嫌哄抬價格被罰。【市場反應】口罩進價0.6元賣1元,加價幅度是否合理?湖北省某單位職工告訴新京報記者,1月21日,單位領導讓其為職工準備口罩等防護用品,當時知名大藥店幾乎已經賣完,她聯繫周邊縣鎮藥店才集齊600個普通醫用口罩,平均一個價格為1元。「口罩賣1元一隻算是目前的普遍價格吧。」在湖北省從事醫藥批發的劉芳(化名)告訴新京報記者,因為疫情原因,其庫存的2000多包口罩已在1月20日左右被「一搶而空」。
  • 1個N95口罩賣30元,市民:多壞啊你們!店員:人家還賣幾百呢
    30元1隻口罩,究竟是否合理據媒體報導,江蘇南通的一家藥店中,N95口罩已經被賣到30一隻的高價。從曝光的視頻中可以看到,一名男子在店內詢問口罩價格時,店員先是稱沒有貨了,被問道櫃檯上的口罩,則稱已經被人買走。而該男子直接道出,你們一隻口罩30元,多壞呀。
  • 超市賣1杯咖啡能掙多少錢?知情網友曝光成本:賣45元至少賺30
    因此有網友好奇發文,2大超商的咖啡商機到底有多賺? 網文一出,馬上釣出內行網友曝內幕,大呼「一杯45元少說可賺30+」。該網友在PTT發文,自己早上在超商買59元早餐組合,好奇隨口問店員,店內的咖啡機多少錢,他回答超過30萬元。
  • 一隻口罩差價有多大?漲4毛賣1元被罰4萬,一盒500元卻不算抬價
    不同品牌的口罩,價格天差地別。「放心選」2017年發布的測評顯示:3M口罩視防護級別不同,參考價每隻5元到78元不等;優維斯視防護級別不同,參考價每隻12.3元到33元不等;霍尼韋爾參考價每隻11.8元;綠盾參考價每隻8元。
  • 5000鑽戒賣了值多少錢?5000元的鑽戒有嗎?
    鑽戒象徵真愛永恆,所以很多人求婚結婚都會買鑽戒,如今的鑽戒已經普遍,高低價格都有,有千元的,有萬元的,千元的大部分人都能負擔的起,但如果後期想賣掉,價格又會是怎樣的呢?假入是5000鑽戒賣了值多少錢呢?5000左右的鑽戒真的有人回收嗎?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
  • 夢幻西遊:價值300元的破血狂攻頭盔,放在十年前能賣多少錢?
    然而十年前的無級別裝備卻沒有那麼受歡迎,一把130級無級別槍喊價3000元無人問津。那麼當年的裝備都是那麼便宜嗎?當然不是,十年前還是有些裝備比無級別還受歡迎的。例如破血狂攻特效、羅漢金鐘特技等。如今一件價值300元的破血狂攻頭盔,假如放在十年前能賣多少錢呢?我們來了解一下本期的資訊內容。 TOP1:這就是充錢多的好處,刮卡也能當託!
  • 華聯賣口罩一盒50個售價五百?商家:進價一個9.7元
    華聯生活超市試點銷售口罩,一次性口罩一盒50個,售價500元。記者了解到,2月19日,華聯開始在北京7個門店試點銷售口罩,分別是翠微路店、西直門店、萬柳店、天通中苑店、回龍觀二店、太陽宮店、肖家河店。銷售的口罩品牌為MOUTHIES牌防護口罩,一盒50個售價500元,相當於一個口罩10元。該口罩材質為無紡布,每人限購一盒。
  • 「賣辣椒」的財富故事告訴你:10元買1000股,跌到8元賣出500股,7.5...
    通過計算一下為什麼是合適的方法:首選你先用在10元買了1000股,你起始本金就是10元*1000股=1萬元,這1萬元是你的本金;當股價下跌到8元時候,你賣出500股還剩500股你賣出金額為:8元*500股=4000元
  • 炒完口罩炒頭盔!原20元賣到120,6天價格暴漲500%, 店鋪缺貨嚴重
    導語:2020年6月1日起全國開展「一盔一帶」守護行到,聰明的商家瞄準商機,大量囤貨漲價,昨天還20的頭盔如今需100多,今天你買頭盔了嗎?話不多說咱們直接說正題,畢竟咱們這篇文章比較簡短。你們還記得因疫情期間不少賣口罩的反而一下子大撈一筆賺得盆滿缽滿。當時的口罩供不應求,紛紛出現高價口罩,當然這種私自漲價是決定犯法的,一塊多的口罩賣物流快,沒過多久今天的頭盔風波正是來臨。近年來交通事故中,電動車發的概率越來越高,出行安全被重視。
  • 金華名人黃賓虹這畫賣了3.45億,當年他的作品賣1元沒人要!
    1952年的時候,黃賓虹的畫才賣1塊錢一幅,普通工人一個月工資可以買好多幅。黃賓虹的畫從1元漲到3億元,價格暴漲了3億倍。這似乎也驗證了他的那句話:我的作品,要五十年後才真正會為人所認識。黃賓虹畫作它的價值需要很久才會被市場、被行業所認知。在中國這塊市場上,很多事物的價值也是被嚴重低估的。黃賓虹活著的時候,收藏家嫌畫得髒,黑乎乎的,畫送都送不出去。
  • 賣棉花糖每天有多少錢 擺地攤賣棉花糖可以嗎
    賣棉花糖每天有多少錢,擺地攤賣棉花糖可以嗎?棉花糖不用多說大家是知道其做法簡單,主要是以白色的棉花當作食材添加多食材藉助機器完成一道小吃,因為是裹上一層白糖,口味上是偏甜那種,手法上是根據顧客購買需求,要是想吃大團圓那種的話,可以讓製作大師反覆在一個步驟下來完成操作便可以。
  • 保潔員撿到1克拉鑽戒,卻因上交太慢被罰500元!
    歸還的時候,我們一般不會想到要感謝費,可是拾金不昧反而被罰了,似乎還只是這個例子。日前,在湖南長沙火車站,一名環衛工人甘女士在打掃衛生時,撿到一枚價值1萬元的一克拉鑽戒。由於清潔的時間有限,甘女士並沒有在第一時間將清潔工作交回,而是等到清潔工作完成後再交。但這使她沒有想到,正是因為遲交,她才被罰款。
  • 賣口罩被罰20萬!
    庭審現場價格標籤註明「N95」 藥店被罰20萬2020年1月22日,安徽省立藥房連鎖有限公司總店從安徽某某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購進朝美牌口罩100隻。購進後,藥店在其價格標籤上標註,商品名稱為:「朝美N95」口罩,對外銷售。
  • 準備賣66元的優衣庫口罩,能讓你掏出錢包嗎?
    傳統材質的口罩,大多透氣性不好。在悶熱的夏季裡,戴口罩於許多人而言是件非常難受的事情。部分服裝企業看到了這一商機,開始籌劃推出更適合炎熱天氣佩戴的口罩。優衣庫就是其中一個。優衣庫將推透氣款口罩?近日,優衣庫方透露其將在今年夏天涉足口罩業務。並表示,它們有意使用AIRism材料來生產布質口罩。
  • 5隻一次性口罩賣30元,長沙這個社區衛生站被處罰款5萬!
    五隻一次性口罩賣30元社區衛生站被處罰款5萬元1月29日,長沙開福區市場監管局在開展疫情防控專項執法檢查時發現,四方坪街道金帆社區衛生服務站,在未按要求進行備案的情況下,連續一周將5個一包的可孚醫用口罩
  • 倒賣口罩的人,已經在賣頭盔了
    這幾天朋友圈裡突然冒出了一堆賣頭盔的人,刷屏的效果堪比開年的賣口罩。 上網一查才知道,公安部交管局於4月21日正式啟動「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 其中江蘇地區的頭盔銷量,從5月1日以來同比增長164%。 據新聞報導,雲南某電動車線下門店以往有時候一個月都難賣出去一個頭盔。 但從5月份開始,每天都能賣出幾十個頭盔。老闆坦言,這段時間賣頭盔比賣電瓶車還賺錢。
  • 菲亞特才賣500元?胡說,沒799塊不賣!
    一男子路過大眾4S店,看到門口寫著桑塔納2000後,興奮不已,於是走進店內詢問銷售人員:「桑塔納只賣2000塊嗎?那給我來一輛。」銷售人員用詫異的眼神看著這名男子,然後指著店外說:「喏,隔壁奔馳才600塊呢!」
  • 日媒:為增加營收,日本商家爭相賣口罩,或導致供大於求
    商家希望:賣口罩來補貼因顧客減少而導致的損失日本兵庫縣尼崎市的三和本通商業街聚集著許多雜貨店。從4月底開始,這條街上20多家雜貨鋪裡突然賣起了口罩,一袋兩個可以洗的布口罩賣500日元(約合人民幣33元),而那種一盒30個的一次性口罩賣3000日元(約合人民幣200元)。
  • 09款鈴木雨燕,開了十一萬公裡,能賣多少錢?看完就明白了!
    09款鈴木雨燕,開了十一萬公裡,能賣多少錢?看完就明白了!您好,【2010年上牌2009款】【鈴木雨燕】【1.3排量】【十一萬公裡】【車況還行】【能賣多少錢】一、有兩個信息需要認真核對一下?1、【1.3排量是手動擋還是自動擋】2、【車況還行,是行到什麼狀態】2010年上牌,那麼這輛車就是以2010年計算的2009款,1.3排量,手動超值版2009款,1.3排量,自動超值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