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華永道:RCEP將進一步提升亞洲在國際經濟格局中的地位

2020-12-15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12月14日電 (記者 龐無忌)國際會計師事務所普華永道中國北方區融資與併購部主管合伙人陳志堅14日在一場媒體分享會上表示,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籤署將進一步提升亞洲在國際經濟格局中的地位。

普華永道當日分享了日前發布的「一帶一路」倡議專題系列的首份報告《新形勢下全球化轉型與「一帶一路」倡議的驅動力》以及RCEP對全球和中國的重要意義。

陳志堅指出,RCEP成員國總人口、GDP和出口總額均佔全球總量的約三分之一,且覆蓋東亞地區主要國家。在當前特殊的國際形勢下,RCEP的建成釋放了反對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支持全球化和自由貿易的強烈信號,對於提振各國信心、推動世界經濟復甦意義重大。

據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分析,到2030年,RCEP有望讓全球國民收入每年增加1860億美元。

此外,RCEP還將加速重構全球經濟格局和國際經貿規則。

陳志堅表示,RCEP的誕生將改寫此前美加墨自貿區(USMCA),歐盟(EU)和中國-東協自貿區(CAFTA)作為全球最大三個自貿區的局勢,推動形成北美、歐盟和亞洲三足鼎立的全球經濟格局。歐盟和亞洲將從需求側發力,弱化一直以來美國作為全球需求中心的態勢;亞洲工廠還將持續從供給側發力,加速全球製造業向亞洲集中。

普華永道全球跨境服務中國主管合伙人黃耀和也表示,最近通過的RCEP將為中國乃至整個東亞帶來機會。

黃耀和指出,RCEP籤署後,中國對外籤署的自貿協定達19個,自貿夥伴達26個。

通過RCEP,中國首次與世界前十大經濟體籤署自貿協定,將對後續中日韓自貿協定、中歐自貿協定的談判起到催化作用,同時有利於中國積累經驗,參與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為代表的最高水平自貿協定談判。(完)

相關焦點

  • 國際經濟重心加速向亞洲轉移
    有專家指出,RCEP的誕生宣告美國自2018年以來對中國所採取的一系列的貿易、經濟、科技、金融圍堵政策徹底失敗;RCEP將把亞太地區的經濟一體化推進一大步,在此基礎上,中日韓自貿區的談判也將進一步加速,這將會重塑整個亞太地區的貿易與發展格局,也將重塑世界經濟版圖。如果美國要繼續逆世界潮流而動,那麼美國將在衰退的道路上加速狂奔,亞洲將會接替美國乃至整個北美洲成為世界新的經濟重心。
  • 張明:緊抓RCEP機遇 塑造新發展格局
    來源:新浪財經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張明 陳胤默構建以中國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外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黨中央提出的一項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戰略舉措。這既是應對國際環境進入「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舉措,也是轉換中國經濟增長動力的內在要求。
  • 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北半球進一步提升,亞洲全面進步
    來源:澎湃新聞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北半球進一步提升,亞洲全面進步澎湃新聞記者 張靜12月8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和聯合國人居署合作研究的《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2020–2021:全球城市價值鏈—穿透人類文明的時空》發布。
  • 商務部國際司負責同志解讀《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 之一
    RCEP自貿區的建成是我國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取得的重大進展,將為我國在新時期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新發展格局提供巨大助力。RCEP將成為新時期我國擴大對外開放的重要平臺。我與RCEP成員貿易總額約佔我對外貿易總額的三分之一,來自RCEP成員實際投資佔我實際吸引外資總額比重超過10%。
  • 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背景下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路徑思考
    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不是指國際循環不重要,或國際循環重要性下降,而是要更好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進一步提升開放水平。通過融入國際循環促進國內循環,就要用好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擴大進口,促進高質量使用外資,加強科技領域開放合作,提升國內供給質量,推動供需平衡暢通,讓中國經濟在開放中欣欣向榮。國內國際循環二者缺一不可,這是形成「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關鍵。
  • 印度主動退群RCEP,是明智的選擇還是歷史性的錯誤?
    開放的國內隱患開放是否能帶來發展一直都是一個有爭議的話題,當年中國加入WTO所面臨的國內爭議的聲音一點也不比如今的印度小,放眼國際社會,多數國家加入了國際分工產業鏈中,都沒有實現什麼突破性發展。印度國內農村人口比例居高不下,農業生產力水平低,農業佔有全國超過60%的勞動力,一旦印度加入rcep,在澳大利亞和紐西蘭農業產品的衝擊下,不但國內農業將面臨毀滅性打擊,也會產生大量失業人口湧入城市。說完了農業,我們再來看看製造業,印度製造業很多都是小微企業,家庭作坊式運作,技術附加值小,生產效率低。
  • 亞洲第一金融中心,金融地位遠超香港,其經濟總量足以超90%國家
    金融業作為經濟結構中的重要產業,每一個國家都非常重視金融業的發展,因為經濟發展到一定的量級之後,想要更進一步,就需要發達的金融業作為支撐,才能保證企業發展的命脈資金流,要說世界上金融業最發達的城市,大家首先想到肯定是紐約、倫敦、香港這三座老牌世界金融樞紐城市,這三個城市都是金融世界的巨擘存在
  • 普拉沙恩帕拉梅斯瓦蘭:新冠病毒疫情將怎樣重塑亞洲未來的能源格局?
    全球新冠病毒疫情還在持續深刻影響著亞太地區乃至整個世界的宏觀政治經濟形勢,在某些關鍵行業,疫情也可能產生深遠的影響。而在這些行業中,能源行業是最值得關注的。新冠病毒疫情可以重塑該行業亞太地區多個層次上不同參與者之間的互動,從而對地緣政治產生更廣泛的連鎖效應。在過去的幾年中,一系列更廣泛的長期趨勢驅動著亞洲未來的能源形勢。
  • 促進亞洲經濟融合 加強國際協調合作
    圖為漢班託塔港作業中的「凱歌」號油船。  新華社發5月8日,博鰲亞洲論壇發布2020旗艦報告《亞洲經濟前景和一體化進程2020年度報告》,並就疫情下亞洲及全球發展前景舉行線上研討會。報告指出,疫情對亞洲經濟造成較大衝擊,但亞洲各國宏觀經濟基本面總體良好,區內貿易、生產、投資依存度很高,亞洲經濟體具有很強韌性。與會人士普遍認為,疫情面前,國際合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更加凸顯。
  • RCEP:開啟屬於亞洲自己的超級經濟圈 | 他山之石
    RCEP 的誕生意味著全球最大自貿區形成,全球貿易格局正式演化為北美、歐盟、亞洲三足鼎立。 RCEP的籤署將為該地區的企業和民眾帶來更加廣闊的市場和更為廣泛的就業機會,並且通過建立一個現代、全面、高質量以及互惠共贏的經濟夥伴關係,來促進擴大區域貿易和投資,為全球經濟增長和發展作出貢獻。
  • RCEP來了,中國「朋友圈」進一步擴大,帶來哪些新利好?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經濟學教授朱天和戰略學助理教授白果均認為,RCEP的籤署體現了我國堅持對外開放、堅持走全球化道路的信心、決心和姿態,是中國以實際行動維護多邊貿易體制和全球化的重要一步,對服務我國國家戰略和區域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中國經濟將迎來哪些利好?未來將如何發展?請看兩位教授的分享。# 什麼是RCEP?
  • 「亞洲沙皇」談美中:各讓一步 各進一步
    現任亞洲集團主席的坎貝爾14日出席美國亞洲協會舉辦的美中關係在線年會,重點談論拜登政府將如何處理美中關係。 坎貝爾指出,現在正在真正形塑亞太地區的國家是中國,最大問題不是中國是否崛起,而是美國還能否在本地區發揮歷史上的作用。他說,看看國會周邊林立的鐵柵欄、鐵絲網,現在華盛頓的美軍比在阿富汗還多。
  • 財經觀察:香港多措並舉鞏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施政報告還提出,特區政府將銳意推動香港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和私募基金的發展,鞏固香港作為亞洲領先的私募基金樞紐地位。  香港中資證券業協會永遠名譽會長、交銀國際董事長譚嶽衡表示,施政報告提出了一系列支持金融市場及金融服務業持續發展的具體措施,包括落實多項粵港澳大灣區措施尤其落實跨境理財通等,為重振香港經濟注入新動力,相信將進一步強化與內地的金融合作及互聯互通,增強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和財富管理中心的地位。
  • 日本重回亞洲,中美關係波瀾再起!RCEP:千年來中國主導的東亞貿易...
    隨著中國與日、韓、新等高研發經濟體的技術合作在RCEP框架下逐步展開,中國的科技實力有望得到進一步提升,中國的研發投入及其成果將在域內市場得到更好的共享和保障。作為全球網際網路經濟的兩強之一,中國的網際網路企業在東亞區域內的競爭力將得到更好的保障,類似於出海印度時所遭遇的政策風險將在東亞區域內大大減小。
  • 惠普:3D列印將進一步改變製造業格局
    原標題:惠普:3D列印將進一步改變製造業格局   南極熊獲悉,惠普
  • 國際格局演變中的世界大變局
    人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今日世界的經濟版圖已經發生了深層次的變化;國際力量的對比發生了最具革命性的變化;全球治理體系正在發生深刻變革;新科技革命正在加快重塑世界;維護人類文明多樣性呈現出新的態勢。這一切的出現不是偶然的,而是近代以來世界歷史矛盾運動的結果,這首先可從國際格局的歷史演變中看出來。
  • 在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中譜寫中國經濟奇蹟新篇章
    推動高質量發展實踐經驗的深刻總結  新發展格局不是橫空出世的「飛來峰」,而是從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實踐經驗中得出來的,是在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應對風險挑戰中探索出來的。在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中,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打通「堵點」、補上「斷點」,著力解決「卡脖子」問題,暢通經濟社會循環。2020年2月21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提出了「暢通經濟社會循環」的要求。緊接著,4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七次會議上明確提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重大戰略構想。
  • RCEP面面觀|重構區域價值鏈,為中國經濟增長提供新動能
    亞洲經濟體主動作為、危中尋機,以消除關稅和非關稅貿易壁壘、促進投資便利化和自由化為重要目標,通過構建RCEP,彰顯對自由貿易和多邊體制的堅定支持,對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行動做出有力反擊。世界經濟形勢複雜多變的背景下,RCEP致力於共同打造一個跨區域的、寬領域、高質量的貿易和投資環境。RCEP的參與方以亞洲發展中經濟體為主,維護了東協在區域經濟合作中的中心地位,沿用「東協方式」的合作原則。
  • 四季度中國經濟有望進一步加快復甦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測2020年全球經濟將萎縮4.4%,中國將是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IMF指出,「中國的復甦速度快於預期」,4月初中國逐步開始復工復產,經濟活動正常化的速度快於預期。「不同於全球經濟還在掙扎中摸爬滾打,中國經濟早在幾個月前就已經完全確立了穩中向好的恢復態勢,主要經濟指標持續恢復。」
  • 張威:提升我國全球供應鏈競爭新優勢
    在此背景下,準確研判我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競爭優勢的演化方向,並採取有力舉措不斷夯實和提升競爭的優勢地位,是需要高度關注和深入研究的重大課題。受國際經貿格局調整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跨國公司越來越傾向於供應鏈全球分散化布局,以此降低對單一國家和供應商的依賴。這將導致全球供應鏈鏈條長度逐步收縮,供應鏈格局將逐步趨於區域化、本地化,這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我國供應鏈輻射全球市場的「廣度」。但同時要看到,依託充滿活力的國內市場和亞洲區域市場,我國在區域市場的拓展深度和主導影響力可能得到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