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威:提升我國全球供應鏈競爭新優勢

2020-12-24 環球網

本文轉自【經濟日報】;

近年來,受保護主義、技術變革、要素成本變化等多重因素影響,全球供應鏈格局正在加速調整。特別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供應鏈、產業鏈本地化、區域化、分散化趨勢加速演進,跨國公司更加重視供應鏈的多元化布局,全球供應鏈面臨重構。在此背景下,準確研判我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競爭優勢的演化方向,並採取有力舉措不斷夯實和提升競爭的優勢地位,是需要高度關注和深入研究的重大課題。

準確研判競爭優勢演化方向

從中長期看,一國在全球供應鏈中能否獲得優勢地位,從根本上取決於是否具備完善的產業體系、高效的生產能力、廣闊的市場空間、優良的制度環境等要素和條件。當前,我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優勢地位難以被替代。具體來看,我國產業規模大,2001年以來,我國工業增加值佔全球比重逐步升高,在2018年達到23.5%;配套體系全,擁有全球規模最大、門類最全、配套最完備的製造業體系,這種由高度專業化分工和大規模協作形成的供應鏈具有較強的韌性;市場潛力足,市場規模和消費潛力大,擁有其他國家難以比擬的「巨國效應」;制度環境優,開放程度不斷提高,內外資企業一視同仁、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逐步形成,在全球營商環境排名中的位次迅速提升,對全球企業形成了較大的吸引力。這些都將促進全球企業與我國開展更深更廣的供應鏈合作,也決定了我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地位不會發生根本改變。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供應鏈正在加速重構,我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競爭優勢也發生了明顯變化。

由「低成本」優勢轉變為「高性價比」優勢。受多種因素疊加影響,近年來我國製造業「低成本」優勢逐漸弱化,但同時要看到,我國在勞動生產率、供應鏈效率和營商環境等方面的「高性價比」優勢日益凸顯。據世界銀行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數據測算,2018年,中國勞動生產率達到13700美元/人,年均增速(2009年至2018年)達到7.7%,高於全球平均增速(1.36%)6.34個百分點。同時,我國供應鏈效率排名亦位居同等收入水平(中等偏高收入)國家首位。還要看到,我國營商環境排名明顯提升。據世界銀行發布的《全球營商環境報告2020》顯示,中國營商環境在全球排名升至第31位,已經連續兩年成為全球營商環境改善幅度最大的十大經濟體之一。勞動生產率和供應鏈效率提升、營商環境逐步優化等,都是企業降低經營成本的重要因素。未來,我國的「高性價比」優勢將對全球供應鏈形成較強吸引力。

由規模體量優勢轉變為創新應用優勢。我國以往依靠大規模組裝、低價格競爭參與全球供應鏈的發展,這一態勢已經隨著成本優勢的弱化而表現出動力不足,但同時要看到,我國發展空間大、應用場景多、創新應用強的優勢日益凸顯。目前,我國已成為全球先進技術市場應用和產業轉化的重要地區,國內市場縱深廣、層次多以及消費者需求多元等特點,能夠給予產業生存發展更廣闊的空間和更具包容性的環境。市場資源的充分供給,將促使更多企業加速集聚。與此同時,創新資源的供給豐富,將為供應鏈提質升級提供有力支撐。我國科技創新優勢不斷增強,在高速鐵路、高速計算機、量子通訊、5G網絡、航空航天、深海探測等領域實現了從「跟跑」到「並跑」再到「領跑」的轉變。還要看到,我國在數字經濟基礎設施和治理體系建設方面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為下一個階段的供應鏈智能化發展提供了優質的基礎市場環境,這同樣將吸引全球創新企業加速集聚,推動我國從生產製造基地向全球供應鏈創新應用高地轉變。

由廣度拓展優勢轉變為深度主導優勢。受國際經貿格局調整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跨國公司越來越傾向於供應鏈全球分散化布局,以此降低對單一國家和供應商的依賴。這將導致全球供應鏈鏈條長度逐步收縮,供應鏈格局將逐步趨於區域化、本地化,這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我國供應鏈輻射全球市場的「廣度」。但同時要看到,依託充滿活力的國內市場和亞洲區域市場,我國在區域市場的拓展深度和主導影響力可能得到凸顯。在更加聚焦於區域化、本地化的發展趨勢下,全球供應鏈將進一步圍繞全球主要市場布局。一方面,中國市場龐大,對最終消費品和中間品具有巨大需求,產能遠離中國則意味著進入中國市場的成本會增加;另一方面,亞洲市場十分活躍,而我國已經形成了與周邊國家協同配合的供應鏈格局。順應全球供應鏈分散化布局的大趨勢,我國與亞洲國家間將建立起更緊密的供應鏈網絡,並依託強大的供給能力和需求市場不斷夯實區域內的深度主導優勢。

由「國內製造基地」優勢轉變為「全球製造網絡」優勢。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優勢地位主要基於本土優勢。近年來,受發展中國家工業化進程加快和發達國家推動製造業「回流」的影響,我國「國內製造基地」的優勢趨於弱化,但同時要看到,隨著我國企業國際化發展步伐加快,海外供應鏈戰略布局初步完善,我國供應鏈「內外協同」的競爭新優勢正在形成。據聯合國貿發會議發布的《2019年世界投資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底,中國共有2.7萬家境內投資者在國(境)外共設立對外直接投資企業4.3萬家,分布在188個國家(地區),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對外投資國,累計對外投資存量位列全球第三位。其中,製造業投資涉及我國國民經濟行業製造業領域主要門類,遍布全球70%的國家。這些海外企業與國內企業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經濟關聯,此次疫情期間,海外企業在保供給、保渠道、保市場等方面均有較好表現。這意味著我國供應鏈優勢將隨著製造能力向海外延伸而進一步增強,推動基於國內製造能力的供應鏈優勢進一步拓展為基於全球製造網絡的供應鏈優勢。

不斷鞏固提升優勢地位

面向未來,應堅持底線思維,採取有力措施,不斷鞏固提升我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優勢地位。

一是厚植產業集群發展根基,增強供應鏈競爭力。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國內市場和完善的製造業配套體系的優勢,通過進一步擴大開放、優化營商環境,增強對內外資企業的吸引力,做優做強產業鏈和產業集群,提升供應鏈競爭力。具體來看,需加強規劃引導,提升協作配套能力,根據重點產業發展方向,制定產業供應鏈強鏈規劃,通過建鏈、補鏈、強鏈,實現產業鏈上下遊企業的縱向合作和相關產業鏈企業之間的橫向互動,提升供應鏈協調能力和響應速度;完善制度環境,提升創新應用能力,順應供應鏈創新發展趨勢,積極完善研發設計、供應鏈管理、信息服務等高附加值領域的制度設計,為供應鏈創新應用創造有利的環境和條件;繼續深化開放,提升包容發展能力,進一步放寬準入限制,完善貿易投資便利化措施,完善智慧財產權保護政策,培育更具開放性和包容度的供應鏈體系。

二是發揮數字經濟競爭優勢,培育供應鏈創新力。要推動傳統產業智能化改造,向智能製造轉型,提升柔性生產能力,打造數字經濟發展新高地;要突破數字經濟核心技術,加快構建產學研用融合協同的技術創新體系,構建更加自主可控的現代產業技術體系,降低產業鏈高端環節對外依存度;要培育數字經濟新產業鏈,發揮在5G、人工智慧、區塊鏈等前沿技術領域的全球領先優勢,進一步加速新一代信息技術商業應用,培育數字經濟新產業、新模式、新集群,形成產業競爭新優勢。

三是跟進跨國公司全球布局,提升供應鏈「黏著力」。在跨國公司更加重視供應鏈分散布局的情況下,國內上下遊配套企業若能採取「跟進」策略布局全球市場,在積極「引進來」、保證國內製造業根基穩固的同時,通過製造、研發及營銷等多領域的內外協同,主動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將能夠增強我國供應鏈在全球供應鏈中的「黏著力」。對此,要精準發力推動高水平「引進來」,提升供應鏈發展水平,針對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進一步擴大鼓勵外商投資的範圍,吸引更多跨國高技術產業、高技術環節、高端生產性服務業到中國布局;要積極構建與跨國公司更緊密穩定的供應鏈關係,繼續夯實已經形成的產業配套優勢,鼓勵企業跟隨跨國公司到重點區域和國家布局,在細分領域做精做專;要構建「以我為主」的全球供應鏈布局,抓住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機遇,鼓勵企業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增強國內產業和海外產業之間的供應鏈聯繫,提升我國企業在供應鏈中的地位;要提升供應鏈全球布局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能力,建立更符合供應鏈全球布局及發展的「走出去」制度框架,實現內外聯動發展。

(作者: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 張威)

相關焦點

  • 「十四五」時期我國工業發展新優勢從何而來
    但是近年來,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為了保持本國產業的國際競爭力,採取了更多的貿易和投資保護措施,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對世界經濟的衝擊,全球供應鏈和產業鏈本地化、區域化、分散化趨勢凸顯,我國工業產品的出口增長受到抑制、提升空間較為受限,引進國外先進產品、技術和人才的難度也不斷加大。與此同時,我國工業面臨著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兩端擠壓。
  • 島城上演全球供應鏈主題「頭腦風暴」!2020全球供應鏈上合峰會在...
    12月20日,2020全球供應鏈上合峰會暨第八次供應鏈管理專業協會中國大會在膠州開幕,旨在助推上合成員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供應鏈協作與產業鏈分工,擴大合作領域、尋找合作機會、創新合作方式,推動形成東西雙向互濟、陸海內外聯動的開放格局。
  • 國企在打造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中大有作為
    由於國企的特殊地位和特殊作用,要準確把握國際經濟、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形勢,著眼國際市場提供優質服務,對標國際一流企業強化自身能力建設,充分挖掘國際資源為我所用,遵守國際規則規避風險,在世界大舞臺上主動作為,努力在錯綜複雜的國際競爭環境中打造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貢獻積極力量。
  • 聚焦|數字經濟浪潮下如何穩定全球供應鏈?
    所以,怎麼推動數字領域的國際合作,包括國際規則的制定,共同致力於消除數字鴻溝,進行數位化轉型,成為世界經濟復甦的新引擎。」 王一鳴說。 貝寶總裁兼執行長丹尼爾·舒爾曼表示,疫情極大加速了全球經濟數位化進程,對很多企業而言,數字產品和數字解決方案的重要性得到了空前提升。「我認為這是一個關鍵轉折點,消費者新的消費習慣已經形成,成為了不可逆轉的趨勢。」
  • 萬裡目正品保障的背後:全球供應鏈布局
    為了讓用戶買得放心,萬裡目還公開了其全球供應鏈的貨源構成,直接曬出採購單、發票、訂單記錄等細節截圖,讓消費者一目了然地看清平臺上貨品的採購源頭。從萬裡目曬出的記錄中可以看到,萬裡目平臺上所出售的高端護膚品主要來自於歐洲、亞洲的免稅店集團,例如最受歡迎的LA MER面霜、SK-II神仙水等採購自樂天、新羅、新世界等全球免稅店。
  • 轉危為機,全球供應鏈企業應該怎麼做?
    商務部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企業對「一帶一路」相關52個國家非金融類直接投資42億美元,同比增長11.7%,佔同期投資總額的17.3%,較上年提升2.4個百分點。對此,黃群慧有以下判斷和建議:第一、疫情衝擊已經影響全球三大生產網絡,全球供應鏈中斷風險不斷上升,應高度重視我國供應鏈安全,抓住我國率先控制疫情的機會窗口,從戰略上把握供應鏈區域化、本地化、多元化、數位化轉型的新趨勢,促進產業鏈的現代化水平提高。
  • 政策組合拳力促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
    專家表示,下一步要充分發揮我國產業鏈完備的優勢,強化基礎研究,在產業關鍵環節、關鍵核心技術取得突破,確保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同時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賦能,前瞻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兼顧自主創新與開放合作,進一步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多部門支持舉措加碼升級今年以來,面對疫情「大考」,我國產業鏈和供應鏈保持了穩定。
  • 7-ELeven和沃爾瑪的供應鏈是如何煉成的?
    而今,7-Eleven已經在全球17個國家和地區擁有超過65000家門店,在東亞、東南亞處於絕對領先,在北美、北歐、澳洲也有不錯的覆蓋優勢。 看似傳統的便利店能有這樣的成就,絕非偶然。 更有甚者,某種程度上講,供應鏈的質量高低直接關乎到玩家的核心競爭力乃至生死。不信請看當前身陷困境的ofo小黃車,亦或是2018年由盛及衰的無人貨架,其問題的根源統統繞不開供應鏈。 因此,想在新零售的競爭中突圍,光靠一味地燒錢拓展門店、搶佔市場份額或是絞盡腦汁推出個零售新花樣,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要著力打造能夠適應新零售生態的新型供應鏈。
  • 經濟雙循環發展格局下孕育新機,怡亞通探尋產業鏈供應鏈融合發展新...
    數十家上市公司齊聚大灣區,共話資本市場新形勢與雙循環下產業供應鏈創新發展,共尋新機遇。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基礎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促進經濟平穩運行意義重大。"十四五"時期,我國將加快推進高端製造的國產替代,進一步推動新興科技賦能傳統產業,促進經濟的轉型升級。
  • 聚焦|中歐班列如何暢通國際物流供應鏈?
    本文首先梳理中歐班列在疫情期間保障我國國際物流供應鏈穩定的作用和優勢,然後指出其建設過程中的主要問題,最後分別提出中歐班列在短期內維護我國國際物流供應鏈穩定和中長期提升我國國際物流供應鏈競爭力的有效建議。
  • 張威副局長組織分管部門召開工作推進會
    張威副局長組織分管部門召開工作推進會 2020-07-25 15: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資本加碼下注農牧供應鏈,健安供應鏈因何成為「香餑餑」?
    文 | 陳小江來源 | 螳螂財經(ID:TanglangFin)2020年新冠疫情和非洲豬瘟的爆發,全球貿易戰的加劇,讓全球經濟和各大行業發展紛紛陷入低迷。這背後釋放出兩個信號——一是中國農牧行業正在從要素驅動,加速進入資源整合、創新和資本驅動的下半場;二是在農牧行業下半場,智慧供應鏈平臺將成為行業競爭的「新制高點」。大行業小產業,農牧行業「提效」遭遇「天花板」眾所周知,大國小農是我國的基本國情。雖然中國農牧行業市場巨大,我國目前已成為全球第一大農產品進口國和第二大農產品貿易國。
  • 2020年我國女裝行業競爭格局與發展趨勢
    2011年以來,外需疲軟、國內需求下滑、生產成本不斷提高以及整個服裝行業飽受高庫存的困擾,這對服裝企業來說也是一次重新洗牌的過程,2012年,女裝行業進入轉型期,隨後幾年女裝電商逐漸崛起,線上線下品牌競爭加劇,2018年以來,國潮之風興起,女裝品牌在設計和運營中展開激烈的競爭。總體而言,我國女裝行業競爭格局呈現多、小、散、低的特點。
  • 千億賽道上,併購效應顯現的供應鏈正成為順豐新增長極
    以供應鏈、快運等為代表的新業務在過去一年貢獻了286億元的營收,尤其是供應鏈業務,實現了同比超11倍的增長。在年報中,順豐也提到,下半年業務量和收入加速,以及新業務高速增長,最終交上了一份穩健的成績單。
  • 胡大劍:加快構建現代供應鏈體系,提升鋼鐵產業鏈價值鏈現代化水平
    12月19日下午,中物聯組織舉辦的第25期供應鏈創新與應用在線論壇,鞍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鞍山鋼鐵」)副總工程師侯海雲做「構建現代供應鏈體系,打造企業價值新優勢」主題分享。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會長助理胡大劍主持論壇並作總結講話。本文為胡大劍總結講話整理稿。
  • 強化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中央有何深意?|新京報專欄
    文|李長安近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是明年經濟工作的重點任務之一。會議強調,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基礎。但今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疊加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受到了很大的衝擊。特別是在產業鏈供應鏈方面,一些行業的產業鏈供應鏈供給不暢甚至「斷鏈」、「斷供」的情況屢有發生,給企業的生產經營乃至國民經濟的穩定發展帶來了不小的衝擊。
  • 雲集微店官網消息:「極致精選」差異化供應鏈,把控未來競爭方向
    雲集微店官網消息:「極致精選」差異化供應鏈,把控未來競爭方向 6月14日,在廣州瑰麗酒店108層的麗雅閣裡,《匯集日本頂級供應鏈·共創百億新消費品牌》的華集戰略發布會盛大舉行
  • 如何穩定產業鏈供應鏈:做最好的自己
    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加劇了世界經濟中的固有矛盾,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再次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面向「十四五」,我們要完善適應新特點的開放體系,為穩定產業鏈供應鏈提供支撐。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不妨回顧現在的全球產業鏈是如何形成的。過去40多年,全球化最顯著的標誌就是以中國為重要節點的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形成。
  • 我國藥研從「中國新」轉向「全球新」
    創新藥申報佔據半壁江山——我國藥研從「中國新」轉向「全球新」自從新的化學藥品註冊分類改革實施以來,我國已有539件化學藥品註冊申請按照新註冊分類申報,其中創新藥佔據半壁江山,註冊申報達291件,佔53.99%。
  • 一年增速超十倍,學習供應鏈技術 順豐交出答卷
    2018年8月及2019年2月,順豐分別完成對美國夏暉在中國內地、中國香港和中國澳門地區冷鏈業務以及德國郵政敦豪集團在中國內地、中國香港和中國澳門地區供應鏈業務的收購,建立順豐新夏暉及順豐DHL公司。大手筆併購國際知名供應鏈資產,順豐就是要縮短供應鏈技術學習時間,快速獲得了供應鏈領域的競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