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數字經濟浪潮下如何穩定全球供應鏈?

2020-12-19 騰訊網

生產中斷、物流阻滯、需求下跌,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遭受重創。後疫情時代,產業鏈供應鏈何去何從,成為在北京剛剛閉幕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0年年會的熱議話題。

11月13日,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承辦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0年會舉行,海內外政要、企業負責人就世界經濟復甦如何從K型走向V型」「數字經濟」「綠色發展」後疫情時代全球供應鏈何去何從等問題交流探討、建言獻策。

數字經濟迎接美好未來

據統計,今年直播電商市場爆發式增長,僅上半年電商直播就超過1000萬場。疫情催生的「宅經濟」推動更多居民通過線上平臺滿足衣、食、用、娛各方面需求。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鳴強調,加快推進數位化轉型,或許能夠成為世界經濟復甦的新引擎。

「現在全球網際網路用戶達到40億元,雲端的生產生活快速發展,遠程醫療、在線教育、電子商務顯示出獨特的優勢,大數據、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這些新模式在迅速崛起。所以,怎麼推動數字領域的國際合作,包括國際規則的制定,共同致力於消除數字鴻溝,進行數位化轉型,成為世界經濟復甦的新引擎。」 王一鳴說。

貝寶總裁兼執行長丹尼爾·舒爾曼表示,疫情極大加速了全球經濟數位化進程,對很多企業而言,數字產品和數字解決方案的重要性得到了空前提升。「我認為這是一個關鍵轉折點,消費者新的消費習慣已經形成,成為了不可逆轉的趨勢。」

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技術發展司一級巡視員李穎指出,據研究機構測算,我國2020年1-9月信息消費規模達到3.6萬億,同比增長6.5%。「今年1月疫情初起的時候,都沒有預料到會對經濟造成巨大衝擊的同時,推動各種經濟活動線上化邁出了決定性重要一步,成為今年數字經濟突飛猛進最有力的因素。」

不過,當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範圍得到控制,世界經濟回到過去比較常態化的狀態後,會不會對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帶來一定影響?

「從今年始終在防疫復工復產一線工作掌握的情況判斷,數字經濟還是會持續保持蓬勃發展。」李穎說,首先,我國正處於經濟社會全面數位化轉型的大趨勢中,發展數字經濟是一個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其次,發展數字經濟是我國保持戰略定力,辦好自己的事,應對未來各種風險挑戰主要思路之一;第三,我國正在通過對工業網際網路的探索走入數字經濟發展的深水區。

她表示,通過這三個方面的分析,決定了我國未來數字經濟發展將迎來更加美好的未來,有理由期待數字經濟的紅利在「十四五」時期將進一步釋放。

富達國際執行長黎誠恩則從具體案例出發分析佐證了這一判斷。

她說,數字經濟已經不再是一些科技巨頭的特權,它已經是各領域產業都可以享有的權利,比如,小企業利用阿里巴巴集團的物流在國內外擴大自己的運貨群;蘋果生態系統中的應用程式開發者只需要勾選表格就可以在全球銷售產品了,這些都可以看出疫情促進了企業數位化轉型,而且這種影響才剛剛開始。

在雲鋒基金聯合創始人、主席虞鋒看來,最近五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從2016年11萬億增長到了2017年35.8萬億,佔GDP比重達到了36%,對GDP貢獻率為67%。這樣的數字讓「數字經濟會是短暫繁榮還是加速產業轉型」答案不言自明,「而且我更想強調的是這個轉型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不可逆的,是持續、長期的發展。」

產業鏈供應鏈面臨危與機

與會嘉賓一致認為,經濟全球化是大勢所趨,新一輪科技創新和產業變革正在引領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加速重構,需要以辯證思維看待當下形與勢、危與機,在開放中創造機遇,在合作中破解難題。

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埃德蒙·費爾普斯在論壇上說,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美國本土企業受到了來自商業和政府層面的雙重壓力,「即使會大大增加成本,原來依賴海外供給的一些關鍵零部件,現在卻要轉由國內供給。」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一個零部件的缺失,將擾亂整個產品的生產。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劉烈宏指出,此次疫情持續時間之長、波及範圍之廣、衝擊強度之大,充分暴露了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脆弱性。但與此同時,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給很多行業帶來了顛覆性影響,開闢了新的「賽道」,引領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加速構建。

5G建設、發展和應用迅猛,一系列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層出不窮。今年以來,中國憑藉完備的工業體系、龐大的內需市場優勢、良好的基礎設施建設,不僅頂住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壓力測試」,還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率先實現經濟復甦。

「7000多億人民幣的購物交易,100%都是通過雲進行的。」美光科技總裁、執行長桑傑·梅赫羅特拉點讚中國剛剛落幕的「雙11」網絡購物節,認為人工智慧、5G、雲平臺等促進了各行業發展,也為產業鏈供應鏈帶來新機遇。

全球化時代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各國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中處於不同位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與會嘉賓一致表示,經濟發展離不開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的協同配合,產業技術進步也離不開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

發揮合力穩鏈固鏈強鏈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球供應鏈安全穩定受到嚴重衝擊。

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0年會經濟峰會的「後疫情時代:全球供應鏈何去何從?」分組會上,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任任洪斌表示,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維護全球供應鏈安全穩定。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中央企業大多處於關係國計民生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是中國供應鏈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始終致力於維護全球供應鏈安全穩定。

任洪斌介紹,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球供應鏈安全受到嚴重衝擊,中央企業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頂壓前行,迎難而上,不僅為中國供應鏈穩定運行提供了有力支撐,也為全球供應鏈秩序恢復作出了積極貢獻。一是通過保障基礎供應,增強供應鏈韌性。二是通過按時保質履約,暢通供應鏈循環。三是通過強化投資拉動,涵養供應鏈生態。四是通過加強防疫合作,化解供應鏈風險。積極開展全球防疫、抗疫合作,出口了大量醫用口罩、防護服等防疫物資,為共同抗擊疫情提供了有力支撐,「通過按時保質履約,暢通供應鏈循環,按時按約保質保量完成國際訂單,近八成海外項目克服疫情影響穩步推進,近600個海外項目順利完工。通過強化投資拉動涵養供應鏈生態,前三季度實現固定資產投資1.8萬億元,增長11.3%。上半年新增海外項目442個,項目金額365億美元。」

美光科技總裁、執行長桑傑·梅赫羅特拉認為,人工智慧、5G、雲平臺等促進了各個行業的發展,同時也會為製造業帶來新的機會、為供應鏈帶來新的機會。供應鏈的未來必須進行重構,從而提高生產率,同時還能夠產生更多的靈活性和敏捷性。未來,企業必須要強化供應鏈的韌性來持續為客戶提供生產,有效的系統必須要有數據的透明度,由此整個供應鏈才能夠實現高效。

中國進出口銀行行長吳富林表示,疫情下的全球供應鏈可能出現三大趨勢, 一是有限全球化、緊密區域化和充分的本地化。產業鏈條距離縮短,甚至變形。二是產業鏈趨向多元化、分散化和多樣化,為降低過度依賴單一市場渠道、產品和技術的風險,人們的備份意識更強。三是更加信息化、數位化和智能化,信息科技可以提升供應鏈的運轉效率。疫情下,數字科技對增強供應鏈的韌性至關重要。

今年以來,適應新形勢新要求,中國提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與會嘉賓表示,新發展格局將為包括在華外企在內的各類市場主體帶來更廣闊的發展機遇。

江森自控全球董事長、執行長喬治·奧利弗表示,中國在發展以消費和創新為驅動的經濟,同時致力於進一步開放,江森自控全力支持中國新的發展格局,願意為這樣一個過程提供幫助。

「我們期待在未來能夠進一步擴大在中國的供應鏈布局,提高我們在國內的研發投入。相信我們在智能建築技術方面的全球領先優勢和不斷拓展的本地專業技術,能幫助中國產業實現升級,刺激雙循環發展,促進可持續增長,我們很高興擁抱未來不可思議的機遇,與中國參與者合作,為中國的高質量發展作出貢獻。」他說。

星巴克總裁、執行長凱文·詹森提出,展望未來,中國布局雙循環新發展戰略將更加強化星巴克立足中國長期發展的決心和信心。星巴克堅定地認為,跨國企業在中國高水平開放和高質量增長的新發展格局中會大有可為。

(本文綜合新華網、經濟日報、央廣網、中國經濟時報等媒體報導)

來源:中國水運網

責編:尹宇龍

審核:洪波

重點推薦

相關焦點

  • 第二屆全球供應鏈數字經濟峰會暨2020中國雙鏈年會在深圳召開
    如何在新的歷史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積極應對國際產業鏈供應鏈重組和新技術變革,需要我們積極投身於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建設,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促進物流業高質量發展,以創新驅動打造「物流強國」。   以區塊鏈技術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將深刻改變我國乃至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格局和物流供應鏈發展方式。
  • 「薦書」《數字經濟浪潮——未來的新趨勢與可能性》
    我在賽博空間如何尋找意義和價值?……當數字經濟浪潮襲來,每個人都在思考如何適應變化、抓住機遇。這本書運用簡單的原理來分析複雜的現象,從多元知識坐標、思維模型來分析人們普遍關心的問題,為人們提供關於未來的參考。政策制定者、商界精英、職場人士、大學生和每個對未來感到好奇的人,都可從中得到啟發。推薦語數字時代將是農業時代、工業時代、資訊時代之後的第四次浪潮。
  • 《2020數字供應鏈孿生報告》首發!華為、中通、騰訊雲等大咖PPT下載
    當前越來越多的人能看到,數字供應鏈的無限擴展、無限集約、無界協同、無界觸達的優勢,在遭受衝擊嚴重的國民經濟復甦中,發揮了更直觀的作用。並且在此次國家為新基建定向的7大領域中,包括5G建設、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等四大領域,皆直接與數位化供應鏈建設密切關聯。未來數字供應鏈趨勢會如何?接下來來看看各位嘉賓分享了哪些乾貨?
  • 「新基建」來了,浪潮如何參與
    「新基建」來了,浪潮如何參與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指出,要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新基建」熱潮來臨,七大領域中的六大領域,浪潮已深耕布局。  浪潮擁有完整的數據中心全棧解決方案,通過伺服器、存儲、網絡、雲海OS等,為客戶搭建穩定可靠數據中心。同時,浪潮在全國建立多個雲數據中心,為政府和企業客戶提供雲服務。
  • 打造產業升級新標準,質量鏈如何賦能數字經濟與高質量發展?
    經濟結構調整,產業轉型升級,機遇與挑戰並存,從發展的高速度、大規模向「高質量發展」的躍遷之中,我們還需要有更多的名企、名牌、名品在全球市場經濟之中崛起。「崇尚英雄才會產生英雄,爭做英雄才能英雄輩出!」知名創新企業、有社會影響力的品牌、改善人們生活的優秀產品,就是每個行業值得學習的「模範」。那我們如何尊重和保護品牌?如何為更多傳統行業插上數字經濟騰飛的翅膀?
  • 如何穩定產業鏈供應鏈:做最好的自己
    產業轉移的影響是多方面的,既有利於產業升級、擴大投資貿易、推動經濟增長,也可能帶來產業空心化、失業率上升、收入差距拉大等問題。這些問題如果處理不好,還會演變成社會政治矛盾。在多重因素推動下,這幾年全球化大圖景變得日益撲朔迷離。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加劇了世界經濟中的固有矛盾,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再次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面向「十四五」,我們要完善適應新特點的開放體系,為穩定產業鏈供應鏈提供支撐。
  • 浪潮張帆榮獲2020中國「雙鏈獎」年度風雲人物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8日訊 12月16-17日,第二屆全球供應鏈數字經濟峰會暨2020中國物流與供應鏈產業區塊鏈應用年會在深圳召開,浪潮集團副總裁張帆獲頒2020中國「雙鏈獎」年度風雲人物大獎。
  • 張威:提升我國全球供應鏈競爭新優勢
    在此背景下,準確研判我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競爭優勢的演化方向,並採取有力舉措不斷夯實和提升競爭的優勢地位,是需要高度關注和深入研究的重大課題。還要看到,我國在數字經濟基礎設施和治理體系建設方面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為下一個階段的供應鏈智能化發展提供了優質的基礎市場環境,這同樣將吸引全球創新企業加速集聚,推動我國從生產製造基地向全球供應鏈創新應用高地轉變。 由廣度拓展優勢轉變為深度主導優勢。
  • 轉危為機,全球供應鏈企業應該怎麼做?
    第四,通過完善供應鏈金融,提高供應鏈核心企業以及供應鏈平臺的的數位化水平,增加我國產業供應鏈彈性,促進供應鏈快速恢復和調整。第五,加強聯合抗疫,積極參與全球價值鏈國際合作與治理,支持我國企業加快「走出去」,保障全球供應鏈節點安全,推進「數字絲綢之路」建設。
  • 彭文生談數字經濟:下個十年
    第三章聚焦於應用層,尤其是平臺經濟。一批平臺企業崛起帶動了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疫情下的社交隔離使平臺經濟再次加速。為什麼平臺經濟有如此大的魅力?行業又在醞釀著什麼樣的監管風險?下一個平臺經濟的巨頭會出現在什麼領域?我們將在這一章中進行詳細分析。第四章聚焦於產業數位化,即數字經濟對實體行業的賦能、改造與升級。
  • 聚焦數字經濟,關注獨角獸——2021新年經濟高峰論壇即將在京開幕
    1月8日,2021新年經濟高峰論壇即將在京召開!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全球經濟受到了嚴重的衝擊和挑戰。國內中小企業經營困難,出現倒閉的現象屢見不鮮,從開年至今,全國註銷的企業數就超過80萬!如何在危機中尋找機遇,在逆境中破浪前行,成了所有企業共同期待的一個話題。數字經濟與獨角獸成為全球焦點 全球經濟整體下行壓力增大的背景下,以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數位技術為支撐的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新經濟卻「逆勢上揚」,數字經濟在國民經濟中地位持續提升;與此同時,獨角獸企業作為數字經濟的先鋒隊也在不斷地進行顛覆性創新,引領新興產業成長。
  • 聚焦|中歐班列如何暢通國際物流供應鏈?
    本文首先梳理中歐班列在疫情期間保障我國國際物流供應鏈穩定的作用和優勢,然後指出其建設過程中的主要問題,最後分別提出中歐班列在短期內維護我國國際物流供應鏈穩定和中長期提升我國國際物流供應鏈競爭力的有效建議。
  • 「中國經濟站穩2020」「一帶一路」合作及時發力 穩定全球供應鏈
    編者按:面對錯綜複雜的國內外環境,2020年中國奮力奪取了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雙勝利」。作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2020年的中國經濟延續穩定復甦,並為世界注入更大確定性。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年終專稿《中國經濟站穩2020》盤點中國經濟不同凡響的2020年。
  • 稀土行業百尺竿頭 還須數字經濟助推一把
    ,讓稀土行業的發展更加深入融入全球數字經濟的大環境之中。」   「20世紀90年代後期以來,中國一直是全球稀土供應的大國,隨著稀土新材料的發展和全球對稀土資源多元開發的重視,這一局面正在發生快速轉變,國外稀土資源勘探和開發項目日益增多,稀土應用也隨著資源供應的增加而更加廣泛,國內外稀土上下遊企業如何穩定產業鏈和供應鏈正在進行有益探索。」
  • 共同攜手 為全球供應鏈的穩鏈、固鏈、強鏈發揮合力
    國際協作又如何幫助企業面對這些不確定性?在11月13日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0年會經濟峰會的「後疫情時代:全球供應鏈何去何從?」分組會上,與會嘉賓就以上這些問題在線分享了他們的觀點。   支持鼓勵央企為穩定全球供應鏈貢獻力量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任任洪斌表示,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維護全球供應鏈安全穩定。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中央企業大多處於關係國計民生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是中國供應鏈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始終致力於維護全球供應鏈安全穩定。
  • 法國裡昂商學院直播:後疫情時代的第三次全球化浪潮與公司戰略前瞻
    上海2020年3月26日 /美通社/ -- 以5G為背景的新一輪技術革命即將到來,今天的世界,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信息鏈、資本鏈關係不斷變動,共同醞釀出新時代的全球化場景。站在第二次全球化浪潮與第三次全球化浪潮的交點,中國企業要如何深度參與全球化呢? 3月29日,法國裡昂商學院即將舉行一場重磅線上直播。
  • 《人民日報》要聞版採訪浪潮等企業和專家,透露了產業數位化哪些新...
    ,以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數位技術為支撐的新業態新模式迅速「補位」,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當前,我國經濟運行延續穩定恢復態勢,如何搶抓產業數位化賦予的機遇,更好培育發展新動能?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等13個部門近期聯合印發《關於支持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 激活消費市場帶動擴大就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加快推進產業數位化轉型,壯大實體經濟新動能。意見的出臺將怎樣加快數位化發展?一段時間以來,政策落實情況如何?記者採訪了有關專家和企業。
  • 楊虎濤:數字經濟的增長效能與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研究
    通過數字經濟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已成為各界共識。如何認識數字經濟與高質量發展的關係,並將這一共識具體化和對策化,使「推動」的方向和作用方式更為準確,避免政策的「大而化之」,需要在全面考察數字經濟的總體性和結構性影響的基礎上對數字經濟與高質量發展之間的關係進行系統全面的研究。
  • NEWERA全球上線——開啟全球數字經濟新紀元
    在經歷了以數字貨幣為核心的1.0時代和以數字金融為核心的2.0時代的洗牌之後,隨著核心技術的不斷發展和行業規範體系的完善,區塊鏈已經正式步入應用為王的3.0時代,為了創造更符合當下經濟環境的全球化區塊鏈應用生態,用區塊鏈技術賦能更多實體產業,NEWEAR新紀元應運而生。
  • 「烏鎮時間」聚焦數字經濟與科技抗疫 「中國展現數位技術真正價值...
    浙江烏鎮再次匯聚全球目光,世界網際網路界再次矚目「烏鎮時間」。11月23日,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在烏鎮開幕,論壇以「線上+線下」的方式舉行,來自20餘個國家和地區的500餘名代表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