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孩子們的青島奶奶 6年手織千頂帽子送給山區小朋友

2020-12-24 青島新聞網

【青島新聞網獨家】

(記者 李麗濤)

「他們可能不知道我是誰,但只要孩子們能暖和點就夠了。」一副老花鏡、一隻毛線簍、兩根毛衣針,這位67歲的「青島奶奶」呂巖已連續6年為山區孩子們手織帽子,累計捐贈毛線帽近1000頂。

6年前,偶然在手機上看到孩子們凍紅的臉蛋和凍裂的小手,一下子觸動了呂奶奶的惻隱之心。6年來,呂奶奶堅持手織帽子,並通過青島紅十字玫瑰基金郵寄給山區的孩子。呂奶奶的帽子遠捐至青海、西藏,近送至青島周邊,收到帽子的孩子們也許並不知道這份溫暖出自誰手,但對於默默織下這些帽子的呂奶奶來說,能讓孩子們暖和點,讓他們知道在青島還有一位奶奶記掛著他們就足夠了。

一年織出552頂帽子 一針一線裡滿是溫暖

「我在微信上看到那些孩子紅著個臉蛋兒,手凍得黑黑的,都裂出口子了,真是心疼。」在看到山區孩子艱苦的生活條件後,呂奶奶的第一反應就是想織點保暖的帽子寄過去。為什麼要自己親手織,呂奶奶的回答很簡單:一是她喜歡織,二是手織的能更暖和點,如果非要追問點什麼,呂奶奶說她希望這些孩子們能知道還有人記掛著他們。

而這一織就是整整6年,今年甚至一口氣織出了五百多個。呂奶奶告訴記者,由於自己腿腳不好,加上今年又不便出門,春節過後便在家安心織起了帽子,一天織2頂,每天得織上7、8個小時。不到一年的時間,160斤毛線織出552頂帽子。

愛好編織的呂奶奶攢了不少從世界各地淘回來的毛線,純毛粗線、開司米線、海馬毛線……挑著最結實保暖的給孩子們織上。「我下樓除了買菜就是買毛線。」不僅是材質,呂奶奶還搭配著顏色,時不時配上圖案和花邊,細心的設計藏在一針一線中,將溫暖注進密實的針腳。

腳邊放著一框毛線球,眼前支著一副老花鏡,手裡來回重複著同樣的動作,這位年近古稀的老人坐在沙發上一織就是好幾個小時,可自己一點也不覺得累:「這有啥累的,手酸了就歇一會,腰僵了就躺一會,我樂意織。」

上午打針下午織帽 住院半月織出9頂

用呂奶奶的話說,這些年毛線基本沒離過手,去哪都帶著,連住院也不耽誤她織帽子。今年,呂奶奶因為心臟問題暈倒了兩次,8月份還在醫院裡住了半個月。「當時一聽說要住院,我趕忙回家纏毛線,住院可以,但不能一點成績都沒有呀。」奶奶開玩笑似的說。

一把把毛線細心地用秤稱好,二兩線纏成一個球,一個球就是一頂帽子,匆忙中纏了11個球塞進小皮箱,拖著就去住院了。忙活完住院體檢,接下來的日子就是上午打吊瓶,下午織帽子,一天織一個。

「在醫院裡躺著悶得慌,正好織織帽子還能娛樂娛樂。」在呂奶奶看來,織帽子從不是一種負擔,「我一個老太太能做的不多,盡點微薄之力,我愛織,孩子們也正好需要,就是這麼簡單。」住院半個月,呂奶奶竟還織出來9頂帽子。

想趁著自己還能織就多織點,終於在11月,呂奶奶織完了552頂帽子,完成了年初給自己定的小目標。細細整理著這些年收到的感謝狀,上面清清楚楚標註著每一次的捐贈數量,每個數字背後不僅僅是一個帽子,更是這位奶奶所幫助到的每一個孩子。

「孩子們不需要知道我是誰。」

一到冬天,呂奶奶便準時給玫瑰基金打去電話:「今年的帽子織好啦!」沒有多餘的話語,已成為一種習慣。「老人也不求別的,只需要給她發幾張照片,確認孩子們收到帽子就行。」負責捐贈的玫瑰基金工作人員翟曉黎說。

回憶起前不久接回552頂帽子時的場景,翟曉黎依然有些感動:「552頂帽子整整塞滿了5大箱,塞到計程車裡都坐不進人。」仔細觀察那一頂頂帽子,總覺得比尋常帽子織得寬裕一些,呂奶奶說帽子長點好蓋住額頭,多餘的帽邊卷上一圈還能更暖和。

織1頂帽子可能容易,但織552頂卻不容易;織一年可能容易,但年年織卻不容易。在呂奶奶看來,多織一頂帽子就能多暖和一個孩子:「只要我還織得動,就一定會織下去。」

呂奶奶的帽子遠寄往青海、西藏,近送至市區周邊,戴上這些帽子的孩子也許遍布全國各地,卻沒有一個孩子知道這位奶奶到底是誰。不會遺憾嗎?呂奶奶的回答是不會。「他們不需要知道我是誰,只用知道還有人在遠方記掛著他們,這就足夠了。」手裡拿著剛起頭的帽子,呂奶奶輕聲說。

「帽子長點好能蓋住額頭,多餘的帽邊卷上一圈更暖和。」

「552頂帽子整整塞滿了5大箱,塞到計程車裡都坐不進人。」

拿到帽子時,孩子們臉上的那種高興是藏不住的。

近千件織物,一針一線中滿是溫暖

相關焦點

  • 南通「毛衣奶奶」為孩子送溫暖:四年手織160件毛衣
    南通「毛衣奶奶」為孩子送溫暖:四年手織160件毛衣 2020-11-09 16:54:56  今年70歲的顧金珍被當地人親切地稱為「毛衣奶奶」。她從2016年起,四年裡共親手編織了160餘件毛衣,為南通市福利院、貧困山區的孩子送去溫暖。「毛衣奶奶」顧金珍在整理織好的毛衣。南通市崇川區委宣傳部供圖  顧金珍退休前是崇川區幸福街道衛生院的婦產科醫生,對孩子有著特殊的情感。
  • 一年織了40多件毛衣送給福利院的孩子們
    根據紹興晚報的報導:近日,紹興市兒童福利院的孩子們收到了一份特別的春節禮物——每人一件手工編織的毛衣。這一批40多件毛衣,全是由一位暖心的「毛衣奶奶」何月仙一針一線親手織的。「孩子們已經換上了新毛衣,都很開心,非常感謝老人的一片心意。」市兒童福利院鄭麗華說。昨天下午,在越城區城南街道華僑新村,記者見到了何月仙。她今年86歲,頭髮花白,精神矍鑠。她原本是一名縫紉工,退休後賦閒在家。老人說,織毛衣是她的一大愛好,平時也會織一些毛衣送給街坊鄰居。聽記者提起給福利院孩子贈毛衣的事情,老人還覺得有些不好意思。
  • 千裡之外寄來手繪畫,寧波「毛衣奶奶」用千針萬線織就人間大愛
    「尊敬的李奶奶:我是甘肅省清水縣寧波小學的老師雷榮榮,您委託寧波壹行人公益團隊寄過來的愛心毛衣,我們已經全部送給貧困學生了。孩子們從來沒有這麼漂亮的毛衣,他們穿上您親手織的毛衣,別提有多高興了。12月初,趙傑一行人帶著奶奶的毛衣和書包、圖書、校服等一批愛心物資趕赴甘肅清水縣白駝鎮寧波小學,在學校老師雷榮榮的牽線聯繫下,將奶奶的毛衣分別送給了白駝鎮寧波小學、化嶺小學、水眼小學共3所學校的20名貧困學生。據介紹,80歲的李素玲老人拿愛心編織毛衣送給貧困兒童,已經堅持了5年,累計捐出去的毛衣超過100件,大家都親切地叫她「毛衣奶奶」。
  • 鄭州慈善總會愛心織女團手織暖冬 讓溫暖如此美麗
    鄭州慈善總會愛心織女團 手織暖冬 慈善可以讓溫暖如此美麗鄭州慈善總會4小時前 凜冽的寒風吹落片片金黃的樹葉,冬天已經悄悄到來,鄭州的氣溫也隨著寒流降到了零下6度。然而在鄭州市實驗幼兒園裡卻是熱火朝天,充滿熱情和溫暖。
  • 6歲小朋友過生日卻送交警小姐姐禮物,背後藏著一段暖心故事……
    12月2日,四川西昌公安的一名交警小姐姐收到了一份6歲小朋友送的暖心禮物,而這背後還有一段更加溫暖的故事……女警收到6歲小朋友禮物李莎是西昌市公安局交警中隊的一名女警,在警隊工作已經9年了。無論嚴寒酷暑、風霜雨雪,她都堅守自己的崗位——在西昌城區的路面執勤,維護交通秩序。李莎在路面執勤每天她必去西昌四小的執勤位維護交通秩序、守護孩子們的平安,而在她身邊的還有一位叫豪豪的小朋友。豪豪是西昌市某幼兒園學前班的一名學生。
  • 內蒙古90歲「毛衣奶奶」:4年織近百件毛衣捐贈孩子們
    從2017年至今,楊菊蓉堅持織毛衣送給貧困地區的孩子們,目前已經累計捐出近百件毛衣,一針一線都傾注了她沉甸甸的愛,她也因此被大家親切地稱為「毛衣奶奶」。 活到老學到老 「快進屋快進屋,凍壞了吧。」12月11日上午,記者來到楊菊蓉家,一進門,老人就握著記者的手噓寒問暖。
  • 90歲「毛衣奶奶」:4年織近百件毛衣捐贈孩子們
    從2017年至今,楊菊蓉堅持織毛衣送給貧困地區的孩子們,目前已經累計捐出近百件毛衣,一針一線都傾注了她沉甸甸的愛,她也因此被大家親切地稱為「毛衣奶奶」。活到老學到老「快進屋快進屋,凍壞了吧。」12月11日上午,記者來到楊菊蓉家,一進門,老人就握著記者的手噓寒問暖。
  • 【針心針意】90歲「毛衣奶奶」:4年織近百件毛衣捐贈孩子們
    從2017年至今,楊菊蓉堅持織毛衣送給貧困地區的孩子們,目前已經累計捐出近百件毛衣,一針一線都傾注了她沉甸甸的愛,她也因此被大家親切地稱為「毛衣奶奶」。 活到老學到老 「快進屋快進屋,凍壞了吧。」12月11日上午,記者來到楊菊蓉家,一進門,老人就握著記者的手噓寒問暖。
  • 寧波7個小朋友獻唱「毛衣奶奶」公益歌曲《織愛》
    「是誰一針一線穿過萬水千山,穿過隆冬嚴寒,件件衣衫,把春意點燃……」12月20日晚上7點,7個小朋友正在錄製歌曲《織愛》,他們將在12月25日的「2020,愛心寧波」十大暖心故事發布活動現場獻唱這首歌曲。
  • 西昌6歲小朋友過生日,卻送交警小姐姐禮物,背後藏著小故事
    20年12月2日,四川西昌一名交警小姐姐收到一份暖心禮物,這份禮物是一名6歲的小朋友贈送的,背後有著怎樣的故事呢?這邊交警小姐姐叫李莎,他是交警中心一名女警,工作時間已經達到9年,他一直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無論遇到什麼惡劣環境,都一如既往,維護交通秩序。
  • 75歲「帽子奶奶」,10年編織600多頂愛心帽送人!
    」,10年編織600多頂愛心帽送人!    蔣菊妹奶奶   家住百丈鎮仙巖村,   10多年來,她免費送出了   600多頂親手編織的毛線帽,   村裡很多人都戴過她編織的愛心帽子,   她也被大家親切地叫作
  • 「帽子奶奶」編織「溫暖」 10年送出600多頂愛心帽
    「帽子奶奶」編織「溫暖」 10年送出600多頂愛心帽 杭州網  發布時間:2020-12-23 08:16:00 星期三    在百丈鎮仙巖村,有一位擅長編織的蔣菊妹奶奶,10多年來,她免費送出了600多頂親手編織的毛線帽,溫暖了許多人。「這頂帽子戴著好不好啊?」「好的好的,謝謝啊!」近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蔣菊妹正拿著剛剛完成的「作品」到老人家中送「溫暖」。這些年來,村裡很多人都戴過蔣菊妹編織的愛心帽子,她也被大家親切地叫作「帽子奶奶」。
  • 針心針意迎來最年長志願者 84歲的劉奶奶為孩子們織了19頂小花帽
    從12月初開始,百餘名志願者領取毛線後開始編織圍巾,其中年齡最小的不到20歲,年齡最大的是84歲的劉奶奶。12月22日,84歲的劉奶奶將自己親手編織的19頂小花帽和自費購買的40雙手套交給了本報活動組,她想把這些物資送給需要的孩子們。
  • 杭州大學女生決定把800多本漫畫書 送給患白血病的小朋友、聾啞...
    另一則來電來自浙江義工聯盟的金女士,她說浙江省聾啞學校和貴州偏遠山區學校都很缺漫畫書,如果可以,想替晨晨捐給這些孩子們。  晨晨思考後也覺得,捐給集體可能會比捐給個人利用率更高些,在一個集體環境裡,孩子們可以換著看,可以分享和交流。  「我特別去了解了一下,得白血病的小朋友,家裡好多條件都一般,估計他們平時接觸漫畫書的機會也不太多。
  • 陪伴,讓孩子們的心更加溫暖
    比起城裡的孩子,他們更多體會了和爸爸媽媽聚少離多的日子,他們中的很多人很小就非常懂事,早早就知道照顧家中年邁的爺爺奶奶,承擔家庭的重擔。可每到節假日,他們就倍加期待與親人的相聚。 新年臨近,對於這些缺少陪伴的孩子們,我們能為他們做點什麼呢?
  • 機關女幹部當「愛心媽媽」,親手做蛋糕送給轄區小朋友
    楚天都市報12月7日訊(記者簡俊暉 通訊員 張敏 劉曉媞)揉面、按壓、模具切割、擺盤、進烤箱……6日,武漢經開區軍山街辦事處機關活動室內,近30名女性幹部職工在師傅指導下,精心製作卡通餅乾。參加這場活動者大多數是第一次嘗試製作餅乾,製作完成後,她們將化身「愛心媽媽」,把親手烤制的餅乾送給轄區困境兒童。軍山街女幹部做蛋糕送小朋友這場愛心媽媽餅乾製作DIY活動,是軍山街道婦聯與第三方社會組織聯合開展的「你點我送」菜單式服務進基層活動的一部分。
  • 經典繪本解讀——《討厭黑夜的席奶奶》
    《討厭黑夜的席奶奶》可以說是一本非常生動有趣的適用教材。因為這本書表達的是孩子容易理解、容易產生共鳴的「怕黑情緒」,和孩子一起閱讀本書的時候,席奶奶對黑夜的討厭和懼怕情緒、孩子會感到親切、熟悉和認同。內容簡介:這是啟發精選美國凱迪克獎大獎繪本,曾獲1972年凱迪克獎銀獎。
  • 防疫漫畫手抄報,送給小朋友
    (受訪者供圖)烏魯木齊晚報全媒體訊(記者陳彥仿)12月9日,在烏魯木齊市第38小學四年級(1)班的美術課上,孩子們根據防疫知識製作漫畫手抄報。之後,孩子們會將手抄報送給小區裡或自家的學齡前兒童,並向他們進行防疫知識宣傳。馮馨玲創作的漫畫人物戴著口罩,向病毒揮舞著武器。她說,她想表達的是,任何時候都要對病毒嚴防死守。
  • 八旬奶奶年年請人做美食,卻大半送給別人吃,兒孫得到誇讚
    一個人的生活方式不同,想法也會不一樣,在皖西南山區有一位老奶奶,其兒子、孫子都不在家,不過,她每年都請人製作美食,然而,製作的美食並不是為了自己吃,大半都送給了附近的村民、路人
  • 昆明之美為山區孩子送上205套圍巾帽子
    由春城晚報-開屏新聞聯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發起的2020年「針心針意」大型暖冬公益行動,目前毛線已全部被領取完畢,並有不少愛心市民陸續送來了織好的圍巾帽子。在領到毛線後,她們一直在抓緊編織,想早點把圍巾帽子送到孩子們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