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織了40多件毛衣送給福利院的孩子們

2020-12-12 書香拾貝

根據紹興晚報的報導:

近日,紹興市兒童福利院的孩子們收到了一份特別的春節禮物——每人一件手工編織的毛衣。這一批40多件毛衣,全是由一位暖心的「毛衣奶奶」何月仙一針一線親手織的。

記者看到,這些毛衣顏色各異,花紋不一,大小不同。隨手拿起一件,毛料舒適厚實,拎在手裡沉甸甸的。「孩子們已經換上了新毛衣,都很開心,非常感謝老人的一片心意。」市兒童福利院鄭麗華說。

昨天下午,在越城區城南街道華僑新村,記者見到了何月仙。她今年86歲,頭髮花白,精神矍鑠。她原本是一名縫紉工,退休後賦閒在家。老人說,織毛衣是她的一大愛好,平時也會織一些毛衣送給街坊鄰居。聽記者提起給福利院孩子贈毛衣的事情,老人還覺得有些不好意思。但贈送這批毛衣的背後,也有一番波折。

2018年11月,天氣轉冷,何月仙想織些毛衣送給有需要的孩子。在老伴的建議下,老人想到了市兒童福利院的孩子們。於是,她花費近2000元採購了一批新的毛線,開始為孩子們編織毛衣。織了幾件之後,老人在女兒的陪同下去了一趟市兒童福利院,想看看孩子們的體型,為他們量身定製一些毛衣。然而,到了福利院,老人卻被保安人員擋在門外,最終也沒見到孩子。「雖然當時感覺被人潑了冷水,但總算得知孩子們的年紀在4歲到20多歲之間,我又開始盤算要給20歲的孩子織2件、17歲的織5件……」老人回憶道。

後來,在華僑社區工作人員的幫助下,老人終於與市兒童福利院取得聯繫,可以把毛衣親手送給孩子。得知此事後,老人非常興奮,放棄打麻將等業餘活動,全身心投入到織毛衣中,日夜趕工。當時,老人每天早晨4點起床,完成基本的洗漱鍛鍊後,便開始織毛衣。她每天都要忙到晚上七八點,一周左右完成1件。

40多件毛衣,每件都要不同。老人在花紋上動足了腦筋。為此,她專門買了兩本花紋、編織針法書來學習。「孩子們年齡不同,我想著他們有不同的喜好,於是儘量選擇不同的顏色、不同的編織花紋。」何月仙說。一開始,老人為孩子做了一批比較薄的毛衣,但覺得冬天還會冷,一件這麼薄的毛衣肯定不夠,於是她又去羊毛市場挑選了一批加厚的毛線。春節到來前,老人終於織完了所有毛線,並把兩大箱毛衣親手送到福利院。

相關焦點

  • 南通「毛衣奶奶」為孩子送溫暖:四年手織160件毛衣
    南通市崇川區委宣傳部供圖   中新網南通11月9日電(徐亞萍 彭姝珺)「孩子們穿得保暖,我心裡比蜜還甜。今年的毛衣要寄到陝西寧強縣,給山裡的伢兒(南通話,孩子)穿。」11月9日,家住江蘇南通崇川區幸福家苑的顧金珍像往常一樣打開「織心社」的大門,坐在門口一邊織毛衣,一邊和路過的鄰居閒聊。
  • 內蒙古90歲「毛衣奶奶」:4年織近百件毛衣捐贈孩子們
    從2017年至今,楊菊蓉堅持織毛衣送給貧困地區的孩子們,目前已經累計捐出近百件毛衣,一針一線都傾注了她沉甸甸的愛,她也因此被大家親切地稱為「毛衣奶奶」。 活到老學到老 「快進屋快進屋,凍壞了吧。」12月11日上午,記者來到楊菊蓉家,一進門,老人就握著記者的手噓寒問暖。
  • 【針心針意】90歲「毛衣奶奶」:4年織近百件毛衣捐贈孩子們
    從2017年至今,楊菊蓉堅持織毛衣送給貧困地區的孩子們,目前已經累計捐出近百件毛衣,一針一線都傾注了她沉甸甸的愛,她也因此被大家親切地稱為「毛衣奶奶」。 活到老學到老 「快進屋快進屋,凍壞了吧。」12月11日上午,記者來到楊菊蓉家,一進門,老人就握著記者的手噓寒問暖。
  • 90歲「毛衣奶奶」:4年織近百件毛衣捐贈孩子們
    從2017年至今,楊菊蓉堅持織毛衣送給貧困地區的孩子們,目前已經累計捐出近百件毛衣,一針一線都傾注了她沉甸甸的愛,她也因此被大家親切地稱為「毛衣奶奶」。活到老學到老「快進屋快進屋,凍壞了吧。」12月11日上午,記者來到楊菊蓉家,一進門,老人就握著記者的手噓寒問暖。
  • 寧波這群志願者冬日「織」愛,為福利院孩子送去46條可愛又溫暖的圍巾
    家住長興社區盛世嘉苑的丁潔群和社區工作人員一起,帶著滿滿兩袋的「溫暖牌」圍巾,經過20多分鐘的車程,來到寧波市恩美兒童福利院門口,為孩子們送上了冬日的溫暖。整個交接過程不足5分鐘,但丁潔群手中的46條圍巾,是長興社區7名志願者花了3個月編織完成的。沒有親手把圍巾戴在孩子們的脖子上,丁潔群有點遺憾。
  • 千裡之外寄來手繪畫,寧波「毛衣奶奶」用千針萬線織就人間大愛
    近日,寧波市鄞州區東勝街道曙光社區的「毛衣奶奶」李素玲老人收到了一份來自千裡之外甘肅天水的快遞。快遞裡,有一幅畫和兩封信件。孩子們送給李奶奶的畫。您的愛心毛衣不但暖和了我們的身體,更日暖和了我們的心靈……」老師雷榮榮來信。「尊敬的李奶奶:我是甘肅省清水縣寧波小學的老師雷榮榮,您委託寧波壹行人公益團隊寄過來的愛心毛衣,我們已經全部送給貧困學生了。孩子們從來沒有這麼漂亮的毛衣,他們穿上您親手織的毛衣,別提有多高興了。
  • 《哈利·波特》:巫師們也愛織毛衣!盤點魔法世界的編織達人們
    ,而且他們也很喜歡將自己編織的毛衣、襪子等等送給朋友作為禮物。每一年的聖誕節,她都會給自家的孩子們織一件套頭衫。而當哈利進入韋斯萊家的社交圈後,充滿母愛的莫麗也會每年給他織一件。  也就是說,莫麗每年在聖誕節前夕都要至少織上8件套頭衫。這已經成為了韋斯萊家的一個傳統。
  • 寧波7個小朋友獻唱「毛衣奶奶」公益歌曲《織愛》
    「是誰一針一線穿過萬水千山,穿過隆冬嚴寒,件件衣衫,把春意點燃……」12月20日晚上7點,7個小朋友正在錄製歌曲《織愛》,他們將在12月25日的「2020,愛心寧波」十大暖心故事發布活動現場獻唱這首歌曲。
  • 現在年輕人會手工編織毛衣的多不?鄭州一老人為何親手織11件毛衣...
    「哎呀,妞,可等到你了,馬上天冷了,給嫩孩織了點毛衣。」說著,老太太把拿著的袋子放在了車上轉身就要走。虎萍被老太太突如其來的舉動整懵了,反應過來後,趕忙叫上老太太要把送給她的東西還回去。可這時,老太太已經下了車。為不影響運營,虎萍先把東西收好繼續開始運營。
  • 外國網友吐槽:你以為是件毛衣?其實是我dio噠!
    最近,就有位外國網友在網上曬出了自己的禮物,並吐槽說上面寫著「你以為是件毛衣?其實是我dio噠!」幾個大字,搞笑效果爆棚。這件毛衣是這位網友的姐姐送給他的,老實說不看中間迪奧的頭像,光是看這個配色我感覺都挺好看的,顏色鮮亮而且過渡自然。果然荒木飛呂彥老師是學過設計啥的吧,每個角色的配色看起來真的超讚,要是穿著這一身衣服出去,妥妥人群中最靚的崽啊。
  • 一線織完的寶寶開衫毛衣,送給我家寶丫的周歲禮物
    只是織毛衣感覺工程浩大,總是要很久才能織完。白天要帶丫頭,要做飯做家務沒有時間,只有晚上睡了才有時間織。 買了很多毛線,打算多織幾件。上百度搜了,感覺這款最簡單,新手也能輕易上手,所以給各位寶媽分享。想親手給寶寶織毛衣的寶媽們看過來哦,真的十分簡單,如果有時間織的話,應該一個星期就能完成了。
  • 針心針意迎來最年長志願者 84歲的劉奶奶為孩子們織了19頂小花帽
    12月22日,84歲的劉奶奶將自己親手編織的19頂小花帽和自費購買的40雙手套交給了本報活動組,她想把這些物資送給需要的孩子們。1 「我準備了小半年了,差不多一星期就能織出來一頂帽子」「快進屋快進屋,凍壞了吧?
  • 昌都市第二兒童福利院:讓孩子們有家也有愛
    聽見敲門聲,孩子們沒有賴床,穿衣、疊被子、洗漱。「旦增尼瑪不要調皮,快點刷牙」「白瑪美朵真乖,都會自己綁頭髮啦」……帶著孩子們洗漱完畢,仁青曲珍便拿起保溫瓶到食堂打茶水。在寬敞的客廳裡,她和孩子們一起吃糌粑、喝酥油茶,聽聽孩子們的歡聲笑語。
  • 疫情之下,福利院的孩子們,你們過得還好嗎?
    與妻相識,源於做義工時和福利院的孩子們在一起遊戲。這群多數生來有些瑕疵的天使成了我們的媒人,讓我們一起度過了錫婚之年。在我們的孩子剛過兩周歲的生日之際,我和妻又想起了這群多年未見的孩子們,在這個疫情期間,他們過的好嗎?多年前,帶他們去南國海濱城市的一個景點——天湖。站在山頂的天湖邊,想到了那個叫瓦爾登湖的深邃。
  • 《織毛衣用的毛線》錦毛虎-協助拍攝
    以前的人們都是自己在家織毛衣,花費的時間比較長,都是父母織給兒女穿。織毛衣用的毛線【第1幅圖】此作品由泰州攝影愛好者山先生在著名的哈爾濱地區拍攝織毛衣用的毛線【第2幅圖】此作品由金華攝影愛好者唐先生在著名的珠海地區拍攝
  • 當媽後,愛上給孩子織毛衣!3款棒針編織兒童毛衣,附圖解教程
    當媽後,愛上給孩子織毛衣!3款棒針編織兒童毛衣!哈嘍,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分享三款兒童毛衣,有開衫,有套頭,有連衣裙。適合不同性格的孩子穿,圖解教程很完整,喜歡的朋友記得收藏給孩子織一件哦!手織毛衣才是最暖心的衣服。
  • 好人365丨福利院孩子們的「超級奶爸」
    在河南省漯河市社會福利院,一群折翼天使身邊有一位關愛他們的超級「奶爸」,他叫苑棟。2004年,從河南新鄉醫學院畢業的苑棟以臨時工的身份進入漯河市社會福利院,剛到福利院,他的主要工作是為老人們做康復治療。一年後,他被調到社會福利院的兒童部。15年來,他始終如一地默默關愛著這些身有殘疾的孩子,將青春獻給了這些最需要呵護、撫育的孩子。
  • 阿衰給大臉妹織帽子?大臉妹想入非非!阿衰:給我的小烏龜織的!
    最近校園中有了新的風尚,同學們紛紛開始織東西,織毛衣、織帽子、織圍巾等層出不窮。大家對織這些東西樂此不疲,並將織好的東西送出去。大臉妹織毛衣,阿衰誤以為要送給自己大臉妹也在班級中織起了毛衣,織著織著,還往阿衰的身上比大小。莫非,大臉妹實在給阿衰織毛衣?毛衣還是粉紅色的。莫非大臉妹喜歡上了阿衰?
  • 她是孩子們的青島奶奶 6年手織千頂帽子送給山區小朋友
    為什麼要自己親手織,呂奶奶的回答很簡單:一是她喜歡織,二是手織的能更暖和點,如果非要追問點什麼,呂奶奶說她希望這些孩子們能知道還有人記掛著他們。而這一織就是整整6年,今年甚至一口氣織出了五百多個。呂奶奶告訴記者,由於自己腿腳不好,加上今年又不便出門,春節過後便在家安心織起了帽子,一天織2頂,每天得織上7、8個小時。
  • 上海數十位媽媽給小樹、座椅織毛衣,背後原因更暖
    小樹、座椅都穿上了毛衣,這個冬天好溫暖清水紅磚的外牆斑斑駁駁,蘊藏著深沉的歷史感;鋸齒型狀的屋頂錯落有致,傳遞出別具一格的建築風味。記者走進這片開放型園區,發現這些色彩鮮豔的毛衣分布在中央大道兩旁的多個區域。有的用不同色塊進行拼接,看起來鮮豔奪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