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評估感染後長達8個月的SARS-CoV-2免疫記憶

2021-01-08 科學網

研究評估感染後長達8個月的SARS-CoV-2免疫記憶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8 16:31:02

美國拉霍亞免疫學研究所Shane Crotty等研究人員合作評估感染後長達8個月的SARS-CoV-2免疫記憶。該研究於2021年1月6日在線發表於國際一流學術期刊《科學》。

研究人員分析了188名COVID-19病例的254個樣本中多個針對SARS-CoV-2的循環免疫記憶,其中包括感染後6個月以上的43個樣本。突刺蛋白的IgG在6個多月內相對穩定。症狀發作後6個月,突刺特異性記憶B細胞比1個月時更為豐富。SARS-CoV-2特異性CD4+T細胞和CD8+T細胞下降,半衰期為3-5個月。

通過以整合方式研究針對SARS-CoV-2的抗體、記憶B細胞、CD4+T細胞和CD8+T細胞記憶,研究人員觀察到SARS-CoV-2免疫記憶的每個成分均表現出不同的動力學。

據悉,了解SARS-CoV-2的免疫記憶對於改善診斷和疫苗以及評估COVID-19大流行的未來可能進程至關重要。

附:英文原文

Title: Immunological memory to SARS-CoV-2 assessed for up to 8 months after infection

Author: Jennifer M. Dan, Jose Mateus, Yu Kato, Kathryn M. Hastie, Esther Dawen Yu, Caterina E. Faliti, Alba Grifoni, Sydney I. Ramirez, Sonya Haupt, April Frazier, Catherine Nakao, Vamseedhar Rayaprolu, Stephen A. Rawlings, Bjoern Peters, Florian Krammer, Viviana Simon, Erica Ollmann Saphire, Davey M. Smith, Daniela Weiskopf, Alessandro Sette, Shane Crotty

Issue&Volume: 2021/01/06

Abstract: Understanding immune memory to SARS-CoV-2 is critical for improving diagnostics and vaccines, and for assessing the likely future course of the COVID-19 pandemic. We analyzed multiple compartments of circulating immune memory to SARS-CoV-2 in 254 samples from 188 COVID-19 cases, including 43 samples at ≥ 6 months post-infection. IgG to the Spike protein was relatively stable over 6+ months. Spike-specific memory B cells were more abundant at 6 months than at 1 month post symptom onset. SARS-CoV-2-specific CD4+ T cells and CD8+ T cells declined with a half-life of 3-5 months. By studying antibody, memory B cell, CD4+ T cell, and CD8+ T cell memory to SARS-CoV-2 in an integrated manner, we observed that each component of SARS-CoV-2 immune memory exhibited distinct kinetics.

DOI: 10.1126/science.abf4063

Source: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early/2021/01/05/science.abf4063

Science:《科學》,創刊於1880年。隸屬於美國科學促進會,最新IF:41.037

相關焦點

  • Science:新研究揭示融合前後的SARS-CoV-2刺突蛋白呈現出不同的形狀
    2020年7月22日訊/生物谷BIOON/---SARS-CoV-2表面的棒狀刺突蛋白在這次COVID-19大流行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種刺突蛋白通過ACE2受體與人體細胞結合,然後急劇改變形狀,發生摺疊刀類似的彎折,從而將細胞膜與冠狀病毒的外膜融合,這就打開了冠狀病毒感染的大門。
  • Cell:新研究繪製出SARS-CoV-2的高解析度基因圖譜,並指出這種病毒...
    2020年4月10日訊/生物谷BIOON/---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之前稱為2019-nCoV)導致2019年冠狀病毒病(COVID-19),如今正在全球肆虐。根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最新統計,截至2020年4月10日,SARS-CoV-2已在全球疫情大爆發中讓超過158萬人受到感染,並導致94800多人死亡。
  • 研究揭示癌症患者感染SARS-CoV-2後的急性免疫特徵與長期影響
    研究揭示癌症患者感染SARS-CoV-2後的急性免疫特徵與長期影響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6 16:38:45 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Sultan Abdul-Jawad等研究人員合作揭示癌症患者感染SARS-CoV
  • 多篇文章揭示SARS-CoV-2刺突蛋白的弱點
    例如,可以設計出一種疫苗,激起人體免疫系統產生成功地結合刺突結構的抗體,破壞它的開放機制,或者以其他方式阻止它與ACE2結合。Amaro建議,可以把它想像成把一個扳手塞進機器裡,讓它停止工作。4月3日發表在Science期刊上的一項研究顯示,一種名為CR3022的特殊抗體可以與SARS-CoV-2刺突蛋白結合。
  • 人類ACE2轉基因小鼠的SARS-CoV-2感染可導致嚴重的肺部炎症
    人類ACE2轉基因小鼠的SARS-CoV-2感染可導致嚴重的肺部炎症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8/26 14:01:45 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Michael S.
  • 中國研發診斷工具可更靈敏地檢測SARS-CoV-2感染
    論文精選1一種基於CRISPR-Cas12a的特異增強技術,可更靈敏地檢測SARS-CoV-2感染由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2型(SARS-CoV-2)引起的新冠肺炎,已經造成全球性大流行。3活疫苗感染負載可引起預防寨卡病毒感染所需的適應性體液和細胞免疫針對寨卡病毒等黃病毒的疫苗研發喜憂參半,儘管已經確定了許多潛在的候選疫苗。缺乏對疫苗固有屬性的了解限制了其發展,對已經被證明成功的黃熱病減毒活疫苗(YF17D)的研究發現,先天免疫反應的大小以及疫苗負荷持續時長與最終的中和抗體滴度有關。
  • 匹茲堡大學發現預防和治療SARS-CoV-2感染非常有效的微小抗體成分
    研究人員今天在Cell雜誌上報告說,Ab8在預防和治療小鼠和倉鼠的SARS-CoV-2感染方面非常有效。它的微小尺寸不僅增加了其在組織中擴散的能力,可以更好地中和病毒,而且還可以通過包括吸入在內的其他途徑來給藥。重要的是,它不與人體細胞結合,這是一個對人沒有副作用的好兆頭。
  • Nano Letter:細胞納米海綿顯著抑制SARS-CoV-2感染細胞!
    2020年6月23日訊 /生物谷BIOON /——包裹在人肺細胞膜和人體免疫細胞膜中的納米顆粒可以吸引和中和細胞培養中的SARS-CoV-2病毒,導致病毒失去劫持宿主細胞和繁殖的能力。在這個BSL-4實驗室生物安全級別最高的研究設施中,由波士頓大學醫學院微生物學副教授Anthony Griffiths領導的研究人員測試了不同濃度的每個類型的納米海綿的減少活的傳染性SARS-CoV-2的感染能力。相同的菌株在其他COVID-19治療和疫苗研究中被測試。當濃度為每毫升5毫克時,包裹在肺細胞膜上的海綿抑制了93%的SARS-CoV-2病毒的傳染性。
  • 西班牙社區居民SARS-CoV-2感染的死亡風險分析
    西班牙社區居民SARS-CoV-2感染的死亡風險分析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30 16:55:32 西班牙卡洛斯三世健康研究所Marina Pollán團隊研究了西班牙社區居民SARS-CoV-2感染的死亡風險
  • 針對新冠病毒SARS-CoV-2/COVID-19,Science期刊最新研究進展一覽...
    2020年6月28日訊/生物谷BIOON/---自2019年12月8日以來,中國湖北省武漢市報告了幾例病因不明的肺炎。大多數患者在當地的華南海鮮批發市場工作或附近居住。這些疫苗旨在訓練人體的免疫系統在接觸病毒後迅速識別它並作出反應。為了評估這些疫苗的療效,這些研究人員對25隻成年恆河猴進行了研究性DNA疫苗免疫接種,另外10隻恆河猴接受了模擬對照(sham control)接種。接種過疫苗的恆河猴產生了抗病毒的中和抗體。在加強疫苗接種三周後,所有35隻恆河猴都暴露於病毒中。隨訪測試顯示,與對照組相比,接種疫苗的恆河猴的病毒載量顯著降低。
  • 《自然》:你得過的感冒,可能會改變新冠感染的嚴重程度
    但事實上,大多數成年人,大約每2-3年就會感染一次常見的冠狀病毒。它會引起普通感冒的症狀,不是很嚴重。然而,他們的身體卻留存下了一份記憶。在看到長相類似的新冠病毒抗原時,就會啟動免疫反應。與這個假設相一致,研究人員們發現這些對新冠病毒抗原有反應的患者,同樣也會對常見冠狀病毒的抗原有反應。 這種「交叉反應」對患者意味著什麼?
  • 研究揭示SARS-CoV-2疫苗ChAdOx1 nCoV-19劑量加強的1/2期試驗結果
    2020年12月17日,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自然—醫學》在線發表了這一成果。 研究人員表示,目前正在開發190多種疫苗來預防SARS-CoV-2的感染。動物研究表明,雖然中和針對病毒性突刺蛋白的抗體可能與保護相關,但其他抗體功能在預防感染中也可能很重要。
  • Science:SARS-CoV-2會變成流行病嗎?
    2020年10月20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篇發表在Science期刊上的觀點類型文章中,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梅爾曼公共衛生學院的Jeffrey Shaman和Marta Galanti探討了導致COVID-19疾病的冠狀病毒SARS-CoV-2成為流行病(endemic)的可能性。
  • SARS-CoV-2在巴西亞馬遜的感染率可達人群的四分之三
    SARS-CoV-2在巴西亞馬遜的感染率可達人群的四分之三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0 16:02:14 巴西聖保羅大學Ester C. Sabino、Nuno R.
  • 劉昌孝:認識SARS-CoV-2,抗病新藥研發策略該從「何」說起
    後經科學研究將感染疾病的病毒命名為SARS-CoV。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和中國政府高度關注和重視,有名北京小湯山醫院為控制疫情發展創下了奇蹟。難忘的經歷至今一直留在記憶中。 2019年末,在中國出現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此前稱 2019-nCoV)感染疾病以來,疫情的發展引起世界關注。
  • 新研究:T細胞在控制新冠病毒和疾病嚴重程度方面發揮主導作用
    他們的研究發表在2020年9月16日網絡版《細胞》上,證實了在感染急性期和降低COVID-19疾病嚴重程度,一個多層次的、特異性免疫反應控制病毒尤為重要,大量的證據表明T細胞的作用比抗體大得多。另一方面,虛弱或不協調的免疫反應預示著疾病的不良後果。這一發現表明,候選疫苗應該致力於引起廣泛的免疫反應,包括抗體、輔助和殺傷T細胞,以確保保護性免疫。
  • 新加坡SARS-CoV-2感染患者的流行病學特徵和臨床過程
    在此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中,2020年1月23日至2月3日,在新加坡診斷為SARS-CoV-2感染的首批18例患者中,臨床表現為呼吸道感染,並在7天或更長時間內從鼻咽中長期排出病毒。15名患者(83%), 6例患者(33%)需要補充氧氣,其中5例接受lopinavir-ritonavir治療,治療後臨床結果可變。這些發現為新加坡診斷為SARS-CoV-2感染的患者提供了臨床特徵和病程。
  • 君實生物(01877):SARS-CoV-2單克隆抗體注射液在新冠治療方面顯示...
    該聯合療法顯著降低了第11天的病毒載量(p=0.011),達到了該研究的主要終點。此外,該聯合療法降低了第3天(p=0.016)及第7天(p<0.001)(感染過程中較早的時間點,通常能觀察到更高的病毒載量)的病毒水平。該聯合療法亦達到預設的臨床終點,包括自第1至11天的症狀總體評分相較於基線的時間加權平均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