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竟然有18個最具潛力的地段!
有你家附近的嗎?
近年來
武漢湧現了一批頗具實力的「特別區域」
它們都是由政府規劃產生
從武漢的版圖上脫穎而出!
這麼多強勢「特區」
到底誰才是武漢未來潛力最大的地段?
今天我們就來全面分析一次!
青山濱江商務區
青山濱江商務區是全市七大核心功能區之一,也是武漢首個集中供熱供冷示範區,青山區從重工業區變身現代化服務新城!
位於三環與二環之間,北鄰長江,臨江大道、和平大道等城市主幹道東西向穿越,東西分別以二環線和三環線合圍,擁有濱水的自然資源和優越的交通條件,總規劃面積7.44平方公裡。
從地圖上可以看到,武漢地鐵5號線正好縱貫青山濱江商務區,預計今年完工。在已有的二環線、三環線等快速路網結構下,地鐵的開通,將進一步提升該區域交通優勢,人來人往方能活力四射。
金銀潭夢想特區
金銀潭夢想特區位於三環線以北、宏圖大道以西區域,總用地面積2.4平方公裡。在這裡,北有府河、南有張公堤環繞,擁有佔地40公頃的天然湖泊和水杉綠帶。
特區計劃兩年建設完成,總建設投資60億元以上。2016年投資30億元,建設綜合服務區、科技孵化區、休閒生態區。同時建設創谷道路、管網等基礎設施。2017年投資30億元,建設創業創新區、中試基地和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
這裡不僅僅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交通也便利。軌道交通2號、3號、8號線和漢孝城鐵在此交會。武漢園博園、東方馬城、武漢客廳、極地海洋世界、金銀湖溼地公園環繞創谷,文化旅遊氣息濃厚。還有卓爾萬豪酒店、醫療救助中心、武漢輕工大學、常青第一中學、永旺夢樂城毗鄰周邊,酒店、購物中心、教育醫療配套齊全。
武漢盤龍城經濟開發區
盤龍城經開區是國家發改委審核批准的省級開發區,核定規劃建設面積20平方公裡。開發區文化底蘊深厚,區位優勢獨特,地處武漢市黃陂區最南端,市區之北最近郊,隔府河與漢口相望,在武漢外環線和中環線之間,為陽邏深水港、漢口火車站、武漢天河國際機場之間的一個「金三角」,已成為武漢市一個重要的經濟增長帶。
2011年,漢正街整體搬遷漢口北,而盤龍城恰好處在漢口商圈的最北端。這一機遇推動盤龍城的各項建設全面崛起,住宅以及商業配套的發展幾乎同步推進。
2011年4月,地鐵一號線漢口北延長線工程破土動工,堤角至漢口北地方鐵路工程建成後,漢口北到武漢市區只需要20多分鐘。
盤龍城經開區具備了建設國內一流開發區的基礎條件,努力建設成為武漢現代製造區,環境優美的生態居住區和中外聞名的盤龍旅遊區,打造中國第一龍城,成為類似上海浦東的武漢新城!
江漢灣生態新城
漢江灣生態新城是在武漢主城西部,完成老工業區搬遷和城中村改造,突出生態發展主題,完善基礎設施網絡和公共服務體系,重塑西部發展格局,打造產業創新、美麗宜居、幸福樂活之城。
工業企業搬遷騰退了大量的空間,在政府的助力下,集中引進實力央企、外企、民企。宜家薈聚購物中心、凱德西城、紅星美凱龍等商業體強勢入駐,這裡告別了舊日的化工區,徹底改變了這片區域的發展定位。
△凱德·西城
而生態的建設讓整個漢江灣從「化工毒地」轉變成了讓人羨慕的「城區森林」。這塊綠色寶地成了武漢人嚮往的宜居之地,於是近幾年各大樓盤布滿了漢江灣,房價也是一路上漲。為了進一步提高漢江灣民眾的生活水平,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體系也在不斷完善起來。
南岸嘴國際文化中心
沿友誼南路直上晴川橋,往橋下西邊望去,便是南岸嘴。這處長江與漢江交匯形成的衝擊地帶,因地理位置極佳有「中國角」之美譽。早在2000年初,武漢市便作出決策,要把南岸嘴建設成世界一流的國際化景區,數千戶居民悉數搬離。
然而轟轟烈烈的開發號角之後,南岸嘴卻是延宕十多年的沉寂。
直到2017年,長江新城宏偉藍圖鋪開,市委書記陳一新終於發話:以長江、漢江交匯的南岸嘴為原點,覆蓋兩江四岸20餘平方公裡的區域,打造「長江文明之心」,建設世界級歷史人文集聚展示區。月湖—南岸嘴沿線整體,將打造成世界著名國際文化聚集區。
歸元寺文化片區
歸元寺項目總投資約300億元,修建商業區、酒店、寫字樓等,綜合開發漢陽核心區。項目建成後,將助力打造武漢長江中軸帶的景觀、經濟發展。
項目依託歸元寺、漢陽古城等文化底蘊和歷史建築,意將歸元文化片區項目定位為高端住宅、商業服務、產業集群、旅遊承載等現代服務業城市功能區,實現漢陽中心打造武漢CCD的戰略定位。
歸元文化片區舊城改造項目主要分為西部啟動區翠微片、東部建橋片、北部大橋局片,總規劃建築規模達250萬方以上,由祈福大道城市商業片區、城市工坊片區、濱江雙塔城市文化中心等幾個重要功能區組成。
武昌濱江商務區
武昌濱江商務區地處長江大橋與二橋之間,西臨長江,東連沙湖,包括武昌車輛廠片、月亮灣片、裕大華片以及積玉橋D、H片。總用地規模約134.16公頃,沿江總長度達3230米,規劃有4條軌道線和1條過江隧道穿越,交通便利。
武昌濱江商務區以總部經濟為引領,以金融商務為載體,凸顯文化產業特色。它是集文化、商務、旅遊和居住為一體的複合型、生態型濱江商務區。
白沙洲生態新城
白沙洲新城被作為生態宜居、和諧家園、產城融合的重點區域,與武昌濱江商務區和武昌古城聯動發展。隨著武漢主城區房價的迅速爬升,越來越多的剛需置業者,開始將目光轉向白沙洲這個樓市高性價比的區域,讓它成為三環內一塊稀缺的升值空間巨大的「寶地」。
另一方面,洪山區又在居民區的基礎配套設施上做出策略。白沙洲大市場搬遷改造的正式啟動,正預示著「新白沙洲」形象的呼之欲出。近幾年來白沙洲片區教育、醫療資源的配備,商圈的引進,都是一個宜居的生態新城正在建立起來最好表現。
白沙洲區域交通、產業利好不斷,該區域房地產業的突飛猛進,也將吸引更多企業前來進駐。未來,房企「共振效應」,將讓白沙新城實現開發商、購房者和城市建設的多贏局面。
中法武漢生態示範城
中法武漢生態示範城為兩國政府合作項目,選址於武漢市蔡甸區後官湖區域,規劃建設用地約30平方公裡。東到蔡甸區界、南抵後官湖、西達蔡甸新農地區、北至漢江。
△隨著中法友誼大橋的通車,從蔡甸到東西湖的車程縮短到了35分鐘,不僅減輕了區域內京港澳高速的壓力,更便利了中法生態城的建設。
同時,中法生態城的具體項目還有合作共建知音新城、合作共建八大產業園區、共建若干法式風情小鎮等。
而在接下來的幾年,交通部將在蔡甸區將進一步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打通主骨架,升級支路網,暢通微循環,形成「一環十縱十橫」快速路網體系。
更厲害的是,蔡甸將迎來火車的武漢第四站——高鐵武漢西站!武漢生態示範城可以說是非常洋氣的一個片區了,與國際接軌,交通還逆天,未來的價值不可估計。
△高鐵武漢西站效果圖
天興洲生態旅遊區
天興洲功能定位為長江中的生態綠洲,將以「生態、運動、旅遊」為核心開發理念,建成天興洲生態博覽園、文化創意園、體育運動園、生態涵養園等4大園區。
建設項目包括高爾夫球場及訓練場、溼地公園、長江飛禽公園、長江水族館、現代主題農莊、寵物基地(含跑狗場)、老武漢風情街、江灘娛樂場、農家樂等。建成後,將成為以旅遊業為支撐的集度假、休閒、觀光於一體的天興洲旅遊綠洲。
華中金融城
華中金融城位於武漢市,佔地近5平方公裡,在中北路、民主路、中山路、雙湖橋及沙湖環湖路所圍合的4.57平方公裡區域,按照國際一流標準,建設武漢華中金融城,形成武漢江南核心區。
金融城周邊武昌中南路、中北路沿線聚集了113家銀行、保險、證券、擔保、典當等各類金融機構,納稅過千萬元的近過半,華中金融中心初步形成。
打造「立足華中、服務全國、面向世界」的華中金融服務中心,為金融總部企業提供世界級辦公空間,為國際、國內高端金融人才提供高品質的商業和居住體驗。
四新生態新城
四新得到了政治天平的傾斜——在城市總體規劃中,四新生態新城與魯巷、楊春湖被列為武漢三大城市副中心,作為武漢市特色功能區之一,計劃將建設成為全國重要的會展中心,打造"兩型社會"建設重點示範區。
從2009年開始,一些大開發商以2200-2700元/平的地價在四新片區拿地。2011年年底四新區域地價一路攀高至3120元/平方米。到2013年9月復地集團在四新拿地,樓面地價已高達達5305元/平米。如今,四新的房價早已突破萬元大關。
在公共配套建設上,20餘家開發企業爭相圈地,包括招商地產、金地集團、湖北廣電、綠地集團、復地集團、河南和昌、恆大、新城控股、紅星美凱龍、金聯控股、武漢博大等。
四新生態新城成立以來堅持道路先行,以綠色道路建設拉開城市建設骨架。四新大道與已經建成通車的江城大道,是四新中心區的金十字點,構成武漢新區的黃金"十"字交通骨架,助推武漢新區發展。
二七濱江商務區
二七濱江商務區總規劃面積為116460平方米,自漢口片長江二橋至二七長江大橋段,打造集商貿商務、文化娛樂、現代生活於一體的高端商務區。
pic by 高樓迷Isle
周大福,綠城,華發,瑞安,萬科,國華人壽,泰康人壽,中信泰富相繼在此購買地塊或擁有項目,將依託區域交通及濱江景觀優勢,以發展企業總部、商務辦公、高端商業服務、文化旅遊及創意產業為主體,集中展現歷史文化風貌、現代都市景觀、生態宜居功能的國際企業總部型商務區。
未來成為二七濱江區域的新引擎,也將成為漢口沿江的新地標。
武漢中央商務區
武漢中央商務區,或稱武漢CBD,是武漢市的中央商務區,位於江漢區王家墩。王家墩地區建國以來一直作為空軍漢口機場使用,隨著城市的發展,已成為漢口的地理中心。
該地區土地資源充足,區位條件優越,周邊基礎設施配套完整,地面拆遷壓力小,是城市中心區極為難得的一塊可供進行高層次、大面積開發的用地。
武漢CBD規劃總面積7.41平方公裡。CBD的主體項目中,率先動工的泛海國際居住區,前期已經交房。泛海城市廣場,包括12萬平方米的商業購物中心、喜來登酒店和5A甲級寫字樓,已投入使用。
佔地12公頃的王家墩公園,已經建成開園。紅領巾小學,馬榮國際幼兒園配備完善……目前,CBD總體在建樓棟已超佔610萬平方米開發總量的一半。
漢陽造藝術區
「漢陽造」藝術區,地處武漢龜山腳下。藝術區所用的廢棄工業廠房,原為中國洋務運動時期張之洞漢陽兵工廠和824工廠的一部分。現在的漢陽造,已經成為了一個藝術區,是武漢的藝術名片之一。
武漢「824」工廠為新中國的代號軍工廠,和北京「798」工廠有著類似的歷史背景。「漢陽造」藝術區、824創意工廠,佔地100多畝,有4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60%的綠化面積,現正在向「藝術區」和創意產業聚集區方向發展。
「824」具有歷史意義的廠房可以改造為:藝術家工作室;畫廊、藝術中心;書店、藝術用品商店;設計工作室;音樂、演藝、攝影工作室;時尚服裝店、飾品店;藝術家居;時尚高端品牌辦公基地;廣告裝飾公司辦公加工基地;特色餐飲酒吧;私密會所等等。
武漢經濟開發區
武漢經開區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開發區位於武漢市西南,長江以北,瀕臨長江,地處市區武漢三環線和武漢外環線之間。開發區發展腹地廣闊,區位優勢明顯。
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產業特色鮮明,產業鏈條完整,東風汽車總部形成了汽車、電子電器兩大支柱產業和印刷包裝、食品飲料、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四大優勢產業。
東湖新技術開發區
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是經國務院批准的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區域面積30平方公裡,其中政策區20平方公裡,新建產業區10平方公裡。開發區座落在武漢東湖之濱,是中國智力最密集的地區之一,是華中人才、技術、高新技術產業的源頭,享「華中矽谷」的美譽。
區內聚集了包括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等著名院校在內的23所高等院校,有中科院武漢分院、武漢郵電科學院等56個國家級科研設計單位,10個國家牌號工發實驗室,4個國家工程技術中心,20家國有大中型企業,700多家高新技術企業,匯集了10萬多名專業技術人員。
開發區已經形成了以通信產業為龍示,包括生物工程、電子信息、新材料、雷射和機電一體化等六大高新技術產業,形成光纖光纜、光電端機、光電器件、移動通信等一批拳頭產品。國際知名大公司,如日本NEC、三井、德國西門子、美國施樂等相繼到開發區內設資和設立辦事處。
琴臺中央文化藝術區
琴臺中央文化藝術區是琴臺文化藝術中心的升級版,將成為「文化漢陽」的重要支撐,也是漢陽創新驅動「1244」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充分發揮琴臺中央文化藝術區的文化集聚效應,推進武漢美術館、未來圖書館、武漢雜技廳等項目落戶漢陽。目前繼琴臺大劇院和琴臺音樂廳之後,在漢陽古琴臺,將又誕生一座全新的文化地標——琴臺美術館。
△琴臺美術館
未來,漢陽將把琴臺中央文化藝術區建設作為漢陽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驅動引擎,加快形成文化產業集群,努力建設成為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區和國際文化交流中心。
武漢有這麼多「特區」在崛起,
看來復興大武漢真的是指日可待了!
你覺得在這些地方裡,
誰將會是武漢未來價值最高的地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