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首次!深圳指數改革落地,將是慢牛起點嗎?

2020-12-22 逸凡關注

今天是7月22日,A股將有兩件大事落地,一是科創板上市一周年,將有25隻科創板股票的31.5億股解禁,解禁市值高達1790.9億元;二是上證綜合指數30年來首次調整。

相對來說,不少朋友對上證指數的調整很感興趣,想知道這對A股來說有什麼影響,甚至不少媒體開始吹捧指數改革將成為牛市的起點,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來看看具體有哪些變化。

1、日均總市值排名在滬市前10位的新上市證券,於上市滿三個月後計入指數,其他新上市證券於上市滿一年後計入指數;

2、上交所上市的紅籌企業發行的存託憑證、科創板上市證券將依據修訂後的編制方案計入上證綜合指數;

3、指數樣本被實施風險警示的,從被實施風險警示措施次月的第二個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起將其從指數樣本中剔除;

第一條對新股納入指數做出了規定,大家知道A股向來有炒作新股的風格,一般一隻個股上市都是連續多個板的漲停,按照之前10個交易日後納入指數,等於納入的時候正好是高位,之後股價震蕩回歸也會給大盤帶來拖累。

第二條等於給指數增加了科技屬性;

第三為指數排除了垃圾股、績差股的風險。

可以看出新的編制為指數走好創造了好的條件,進一步提升上證綜合指數的市場代表性與穩定性,使上證綜合指數更加準確表徵上海市場整體表現,更加充分反映上海市場結構變化,為投資者觀測市場運行、進行財富管理提供更理想的標尺。

實際上,之所以會出現改革,還是因為當前的上證指數沒有完全反映出中國經濟的發展情況。

中國經濟實現了長達三四十年的高增長,2000年中國GDP突破10萬億元,2019年已達99萬億元。而上證綜指在2000年就已經達到2000點,2020年為何仍未突破3000點,10倍的GDP與50%的股指漲幅,反差不可謂不大。可以說,幾乎沒有起到經濟晴雨表的作用,所以只有進行適當的改革,讓股市更貼合當前經濟狀況,才是這次改革的根本目的。

不過本質上來說,指數改革只是從編制方法上做出了改變,讓指數更加貼合大盤真實走勢,既沒有改變當前的投資環境,也沒有對個股產生本質的影響,說是慢牛的起點,其實有點誇大其詞的,但也並不會沒有作用。

從長遠角度上看,指數改革後表面上會走的「好看些」,這當然是有作用的,因為上證指數是A股市場第一條股票指數,它可以看作A股在國際市場的「臉面」,它走得好對外資而言才更具吸引力,才能對為大盤引來長線活水。

不少人士宣稱指數改革是擺脫十年3000點的「魔咒」的關鍵,雖然說得有些絕對了,短期影響應該不大,但指數改革的意義也一定存在,能否由此帶來A股投資者長期期盼的長牛行情還不得而知,但值得期待。

相關焦點

  • 創業板註冊制正式落地:深圳經濟特區「四十歲生日」的一份厚禮
    讀創/深圳商報 記者 周良成 翹首以盼的創業板註冊制8月24日正式落地,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下首批18家公司將集體掛牌上市,而這一天距離深圳經濟特區建立四十周年只有兩天,這是送給深圳經濟特區「四十歲生日」的一份厚禮。
  • 南方電網深圳供電局:為電力改革刻上深圳烙印
    成長在這片熱土上的南方電網深圳供電局,立足改革開放前沿,大力推動國企改革深化落地,實現了大跨越、大發展。深圳電網主變容量從1979年的1.5萬千伏安,躍升到2019年的8253萬千伏安,年供電量從0.33億千瓦時,大幅提高到938億千瓦時,建成了我國供電負荷密度最大、供電可靠性領先的特大型城市電網之一,深刻體現著「深圳奇蹟」和「敢為天下先」的深圳情懷。
  • 2019年深圳十件大事揭曉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19央視春節聯歡晚會在深圳設立分會場,這是央視春晚首次在深圳設立分會場,並第一次實現了4K超高清內容的5G網絡傳輸,為觀眾帶來了沉浸式的春晚觀看體驗。作為改革開放重要窗口的深圳,通過央視春晚中成功、精彩、難忘的「深圳七分鐘」,充分展現了嶺南文化特色和時代新風貌,展現了深圳改革開放創新的城市氣質。
  • 大禮包落地!中央發布深圳改革總綱領,40條清單細則出爐
    18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推動深圳綜合改革試點落地見效有關情況」。   同時,國家發改委在官網公布了「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綜合改革試點首批授權事項清單」。其中包括40個「首批授權事項清單」。
  • 深圳「綜合授權改革」是什麼意思?聽聽專家怎麼說……
    (2020-2025年)》(以下簡稱「方案」)。將國務院可以授權的永久基本農田以外的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審批事項委託深圳市政府批准。支持在符合國土空間規劃要求的前提下,推進二三產業混合用地」,深圳是有過一些探索的,那接下來要怎麼做呢,這些都需要新的清單細節再作研究。再比如,關於進一步完善公平開放的市場環境。
  • 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
    30年披荊斬棘,30歲風華正茂。而立之年的浦東將再次出發,努力成為更高水平改革開放的開路先鋒、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排頭兵、彰顯「四個自信」的實踐範例,更好向世界展示中國理念、中國精神、中國道路。  昨天,來自不同領域的代表,參加了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現場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
  • 2019年四季度改革熱度指數中部首超東部 京津冀高於長三角
    中新社北京1月13日電 (記者 龐無忌)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13日在北京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2019年四季度中國改革熱度指數為69.99。其中,中部地區首次超越東部地區位列第一,京津冀地區高於長三角城市群和粵港澳大灣區(不含港澳)。
  • 中國資本市場三十年:我們不得不正視的一些事
    30年前的1990年,隨著深圳和上海兩地證券交易所的成立,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也展開了最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篇章。實際上,從2000年開始的15年裡,絕大部分國家的股指漲幅都跑贏了GDP漲幅,例如股市漲幅最高的印度,股指上漲近5倍,但經濟總量只漲了2倍;指數漲幅最小的美國(道瓊指數),指數上漲2倍,但經濟總量只增長了30%。從2000年以來,我國GDP總量從10萬億出頭增長到2019年的近100萬億量級,實現了10倍的飛躍。
  • 【特別策劃】資本市場在改革與開放中發展壯大
    2020年恰逢我國資本市場建立30周年,A股上市公司數量也在今年9月突破4000家。截至今年11月5日,滬市上市公司已有1761家,深市上市公司已有2325家。再看融資情況,根據人民銀行官網發布的歷年金融市場統計數據,2016年至2020年三季度末,股票市場籌資額合計約4.8萬億元。
  • 深圳特區40年,佳兆業在改革浪潮中一路奮進
    40年前,改革開放的春風拂過神州大地,在南海邊的「小漁村」落了根,孕育出一座世界前沿城市,那就是深圳經濟特區。數十年來,憑藉著海納百川的胸襟和敢拼敢闖的精神,深圳開創了中國經濟發展史上的奇蹟,也書寫了一本城市崛起的傳說。這一切,都「因改革而生,以創新為魂」。
  • 上證指數突破了2018年以來的高點,聞到了牛市的道味
    咱們今天的股市硬氣的很,經過半年多的努力,上證指數突破了2018年以來的高點,只是一漲很多人情緒就飄起來了,很多人認為聞到牛肉味了,吃了大半年的牛骨頭,一直都沒有吃上牛肉,到底是什麼原因呢?有一些人挺有趣的,而且比較懵;不是說一般到年底流動性比較緊張缺錢嗎?靠什麼力量靠什麼錢來漲起來的呢?
  • 在更高起點上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
    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高度評價深圳經濟特區40年來實現的歷史性跨越,全面總結深圳等經濟特區40年來改革開放實踐積累的寶貴經驗,清晰擘畫了新時代深圳改革開放、創新發展的壯麗藍圖,為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
  • 金融IT行業:慢牛長牛趨勢下 基本面成為強支撐
    上一輪牛市中,板塊普漲行情更偏向於主題投資,潮水退去,部分公司回到原點,相反,基本面經得起牛熊市考驗的公司更能在慢牛長牛中迎接新一輪成長,公司基本面和資本市場表現能夠形成正向反饋。不同於15年的快牛,本輪慢牛中金融IT表現相對分化。上輪牛市中金融IT公司迎來普漲行情,漲幅超過200%的公司佔73%。從個股來看,銀行IT彈性大於網際網路金融大於券商IT。
  • 6月底前出臺相關政策 年內落地
    他指出,下一步中國證監會將在市場各方積極參與、共同推動下,穩步推進、分步實施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註冊制改革,主要工作在於三方面:一是持續推進科創板試點註冊制的制度創新,進一步完善科創板試點註冊制的制度規則,提高註冊制審核透明度,優化工作程序;二是推進創業板試點存量市場註冊制改革的平穩落地,當前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主要制度規則已經完成公開徵求意見,將儘快向市場發布
  • 40年,深圳為中國改革開放積累寶貴經驗(專家解讀)
    「雲軌」列車在位於深圳的比亞迪總部運行調試(2018年11月30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攝8月26日是中國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紀念日。日本媒體《日經亞洲評論》刊文稱,在過去的40年中,深圳的GDP增長了驚人的1萬倍。作為以市場為導向的改革試驗場,深圳引領了中國經濟的創新發展。俄新社稱,深圳的成就不僅在於其龐大的經濟規模,還在於它已經成為中國佔據全球技術領導地位的象徵。2020年《財富》世界500強榜單中8家企業總部落戶於此。
  • 2020年我國個稅首次彙算清繳平穩實施 個稅改革、發票電子化改革等...
    除了組織稅收收入和落實減稅降費外,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王軍還介紹,在個稅改革、社保費徵收職責劃轉以及發票電子化改革等方面取得積極進展。  據介紹,2020年我國個稅首次彙算清繳平穩實施,其中免除部分中低收入者彙算清繳義務,減少了7成補稅人群。社保費徵收職責也順利從人社部門劃轉到稅務部門。同時,穩步推進非稅收入劃轉,發票電子化改革也順利啟動實施。
  • A股30年|那些年,那些韭與刀
    如今,A股即將迎來成立30周年,我們撫摸著那些已經泛黃的老照片,一如感受當年股市炮火的餘溫,回顧A股這三十年間的故事。正是:一將成名萬古枯,不破樓蘭終不還。黃沙百戰穿金甲,春風不度玉門關。1988年,深發展銀行通過改革實現了驚人的業績增長,首次向股東派息分紅,每股紅利2元,按照20元的股價看,年化收益率達到10%;1989年,深發展又推出年中分紅:每2股送1股,每股分紅7元。巨大的財富效應吸引了所有人,引發中國股市的第一波牛市狂潮。
  • 市場的力量|向上生長三十年,A股改革再出發
    中國資本市場走過了整整30年的時間。1990年12月19日,上海浦江飯店,上海證券交易所吹響了資本市場探索的號角。同月,深圳證券交易所試營業。篳路藍縷、以啟山林。此後的30年,中國證券市場從無到有,從稚嫩到成熟,向上生長,風雲激蕩。
  • 勾勒深圳當代藝術40年 「深圳時間——深圳當代藝術文獻展」開幕
    在深圳特區建立40周年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一場以「時間」為主題詞的當代藝術展覽拉開帷幕。10月30日,「深圳時間——深圳當代藝術文獻展」在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雲中心舉辦開幕式,展覽集合了深圳市20餘家美術機構的藏品及文獻,對40年來深圳當代藝術創作、發展的脈絡進行系統性學術梳理,為觀眾勾勒出深圳當代藝術40年的大致面貌。
  • 輝煌「十三五」|把改革開放的旗幟舉得更高更穩
    站在蓮花山頂,在大潮起珠江的展廳內、慶祝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的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一次又一次發出「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的時代強音,昭示我國改革開放的永續性,賦予經濟特區新的重大歷史使命。牢記囑託,堅持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綱,以深圳先行示範區建設為總牽引、總要求,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把改革開放的旗幟舉得更高更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