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套超算合成孔徑雷達幹涉測量系統研製成功

2020-12-18 IT之家

IT之家 12 月 16 日消息 據中國新聞網報導,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與計算技術研究所合作,成功研製出中國首套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超算合成孔徑雷達幹涉測量 (InSAR)系統,實現了合成孔徑雷達幹涉測量大數據自動化、批量並行處理。

基於該系統,研究人員首次獲取了全國尺度的地表形變合成孔徑雷達幹涉測量結果,並首次實現全國尺度地表形變合成孔徑雷達幹涉測量製圖。

據介紹,InSAR 技術是通過利用合成孔徑雷達 (SAR)圖像中的相位信號來獲取毫米級地表形變信息的技術。利用超算 InSAR 系統所提供的大尺度地表形變產品可服務於板塊運動、全球環境變化等地球科學領域,並提高我國遙感數據處理能力。

IT之家了解到,我國是受地質災害影響最嚴重的國家之一。不完全統計顯示,近年我國崩塌、滑坡、泥石流災害每年造成的損失達上百億元人民幣。因此,我國首套超算合成孔徑雷達幹涉測量系統研製成功對於針對全國尺度的地質災害調查、監測而言具有重大意義。

相關焦點

  • 中國首套超算合成孔徑雷達幹涉測量系統實現全國地表形變監測
    中科院空天院 供圖中新網北京12月15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中科院空天院)15日發布消息說,該院王超研究員團隊與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尤海航研究員團隊合作,已成功研製出中國首套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超算合成孔徑雷達幹涉測量(InSAR)系統,並首次實現全國尺度地表形變的監測和製圖。
  • 我國首套超算InSAR系統實現全國地表形變監測
    近日,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研究員王超團隊與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尤海航團隊,研製出我國首套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超算合成孔徑雷達幹涉測量(InSAR)系統,首次實現了全國尺度地表形變InSAR製圖。
  • 科普:先進合成孔徑雷達的工作原理及系統組成
    科普:先進合成孔徑雷達的工作原理及系統組成 雷達通信電子戰 發表於 2020-12-18 15:28:26 繼高度成功的ERS-1/2 SAR之後,歐洲航天局發射了攜帶先進的合成孔徑雷達
  • 航天科工成功獲取首幅1:2000比例尺雷達測繪數據
    航天科工成功獲取首幅1:2000比例尺雷達測繪數據 2020-10-10 18:40:17航天科工23所供圖    中新網北京10月10日電 (郭超凱 陳佳佳)記者10日從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23所獲悉,該所測繪團隊今年年初在貴州成功獲取了國內首幅1:2000比例尺雷達測繪數據。
  • 20世紀重大發明――雷達
    這些早期的雷達使英國人能夠不斷地成功抗擊德軍破壞性的空中和海底襲擊。 雷達被人們稱為千裡眼。在現代戰爭中,由於雷達技術的進步,使交戰雙方在相距幾十公裡,甚至上百公裡,人還互相看不到,就已拉開了空戰序幕,這就是現代空戰利用雷達的一個特點――超視距空戰。
  • 國內首批1:2000雷達測繪數據問世
    23所研製的毫米波幹涉SAR(合成孔徑雷達)測繪系統,採用很多先進技術,具有遠距離全天候成像能力、高分辨能力、自動目標識別能力、穿透叢林能力以及機上處理能力等許多常規雷達不具有的能力。與光學設備相比,它不受天氣影響,白天黑夜都可以工作,對西南等傳統光學測圖困難地區,是較有效的測繪設備。
  • 雷射雷達全部自主研製「海洋光學遙感探測機理與模型研究」項目...
    近日,「海洋光學遙感探測機理與模型研究」項目在我國東海、南海開展了海洋雷射雷達與水色遙感的項目秋季聯合共享航次,所用的雷射雷達全部為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自主研製。據悉,本航次旨在針對海洋雷射雷達剖面探測驗證及水色遙感反演需求,開展海洋雷射、水體剖面固有光學特性及表觀量測量研究,探測東海、南海及珠江外海次表層浮遊植物三維結構和珊瑚礁水質等剖面信息。
  • 淺析我國海軍艦艇火控系統和雷達的裝備發展
    我國艦載火控系統和雷達研製起步期 在基於指揮儀的艦載指揮時期,海軍指揮設備相對簡陋,主要是圍繞火控指揮儀的指揮作業,因此火控系統和傳感器是當時艦載系統的核心裝備
  • 這個「小小的陀螺」全世界僅4國能造,我國花費了43年才研製成功
    說起陀螺大家都不陌生,相信大家小時候都玩過,然而有這樣一種陀螺,全世界僅有四個國家能造,我國花費了43年才研究出來,它就是雷射陀螺。雷射陀螺,是指利用雷射光束的光程差測量物體的角位移的裝置。它的原理是在閉合路中,由同一個光源發出的沿順時針方向和反時針方向傳輸的兩束光發生幹涉,利用檢測相位差或幹涉條紋的變化,可以測出閉合光路旋轉角速度。雷射陀螺集電、光、機、電、算等尖端科技於一身,廣泛覆蓋了陸海空的多個領域。美國的海面艦艇和潛艇的標誌裝備就是雷射陀螺系統,在飛機領域大多也都採用雷射陀螺的慣導系統。
  • 女華人為美軍研製新型雷達,F35因此戰力大增!成功得到豐厚回報
    其就職的雷聲防務集團公司,在飛彈的設計與製造方面頗有建樹,不僅如此,雷聲公司還承擔著為美國的戰鬥機研製機載雷達的相關任務。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開始,美國開始了F35「閃電」戰鬥機的研製計劃,而F35隱身戰鬥機的機載雷達的相關研發製造工作,就交給了徐若冰所在的雷聲公司。而徐若冰在擔任隱身戰機的機載雷達項目主任之初,就向外界宣布,要研製一款與自己體重(50公斤)相當的有源相控陣雷達天線。也正是由於這一席話,導致F35的機載雷達天線是當前相同性能之下,全世界重量最輕的有源相控陣雷達天線。
  • 國內首批1∶2000雷達測繪數據來了!
    國內首批1∶2000雷達測繪數據來了!1∶2000比例尺雷達測繪圖像這是23所研製的毫米波幹涉SAR(合成孔徑雷達)測繪系統於今年在貴州獲取國內首幅1∶2000
  • 首套小功率霍爾電推進系統在軌測試成功,「間諜衛星」或可應用
    據科技日報6月21日報導,近日在北京銀河航天科技有限公司的首發星上,我國航天科技五院502所自主研發的國內首套小功率霍爾電推進系統在軌點火成功。這標誌了我國首次實現了小功率霍爾電推進系統的在軌應用。可能很多人還不了解這個霍爾電推進系統到底有什麼用。其實目前的主要的用途呢就是讓近地軌道的衛星別掉下來,對於高軌衛星就是校軌用的。我們大部分衛星都在幾乎絕對真空的環境永遠也不會掉下來。但是一些衛星由於其功能需要看得清楚,例如間諜衛星、測量衛星等必須在200km的高度待著。
  • 國內首套全國產化DCS系統發布 我國發電領域工業控制系統實現自主...
    來源:中國證券網原標題:國內首套全國產化DCS系統在榕發布我國發電領域工業控制系統實現自主可控18日,在福州華能電廠召開的全國首套100%國產化DCS系統發布會傳來好消息這標誌著我國發電領域工業控制系統完全實現自主可控,全面解決了受制於人的短板。電力基礎設施安全是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的重要基礎。DCS是分散控制系統的英文簡稱,這個火電廠的「大腦」,是確保電力穩定供應的關鍵設備。長期以來,國內DCS所使用的CPU和作業系統等軟、硬體依賴進口產品。
  • 城市淺層瞬變電磁雷達研製與應用
    通過電磁發送、接收系統及電磁成像的研究,並進行重疊回線裝置和大定回線裝置的組合應用,利用瞬變電磁雷達探測系統可實現地表至較大深度內不同類型管線及地下病害的快捷、無損探測。二、瞬變電磁雷達基於瞬變電磁技術,葉英博士帶領團隊經過長期研究試驗,首次研製成功瞬變電磁雷達(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Radar,簡稱TER),該雷達是使用調製的瞬變電磁波形和定向天線向地下空間中的特定空域發射電磁波以搜索目標。
  • 空管雷達行業專題報告:落寞中等待再次絢麗綻放
    在 20 世紀 70 年代,我國自行研製了空管 1、2 號系統,但因可靠性不高,未能 推廣應用。20 世紀 90 年代,在空管 3 號、4 號系統研製項目中又成功研製了全固態 PSR 和 MSSR 雷達,系統性能已達到 20 世紀末同類產品的世界先進水平。
  • 你知道雷達有哪些種類嗎
    真實口徑側視雷達的天線沿機身縱向長達8~10米,在飛機機身兩側形成很窄的波束,分辨力較全景雷達高10倍左右。合成孔徑側視雷達的天線實際尺寸並不大,但它利用載機的前進運動,通過對相干信號的存儲和處理,可獲得有效長度為幾公裡的天線孔徑,從而極大地提高了雷達的分辨力(可達幾米)。由這種雷達獲得的地形圖,其清晰度與航空照相的效果相接近。
  • 研製成功世界首臺Ka頻段交會對接微波雷達 西安科研力量為此次交會...
    這套系統級的雷達產品涵蓋了測距、測速、測角、通信四項功能。可以說交會對接微波雷達是一臺「豪配」級的單機。據西安分院該雷達研製負責人鍾興旺表示,導航研製團隊發揮了星間精密測量技術領域優勢,在測量通信體制設計方面取得關鍵技術突破。由於測距和測角的精度比較高,天線研製團隊充分發揮精確測量的優勢,為天線的標定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並且根據雷達工作的環境開展了月塵環境的試驗。
  • 我國潛艇面臨新威脅:日本研製P-1反潛機,美軍部署P-8A巡邏機!
    除了驅逐艦所搭載的反潛直升機外,新服役的2艘「出雲」級直升機航母也具備搭載9架反潛直升機的能力,再加上日本與美國大量裝備的P-3C反潛巡邏機,以及日本自行研製的P-1反潛巡邏機和美國新裝備的P-8A反潛巡邏機後,其具備的水面、水下、深海探測能力,可以說已經嚴重威脅到了我國海軍潛艇的正常戰備與訓練行動,甚至有可能導致我國在戰時失去「二次反擊」能力!
  • 國內外空管雷達技術發展現狀與展望
    此外,高效PAR系統還有採用一維相掃的二次PAR和採用多站定位原理的二次PAR。一維相掃二次PAR採用MSSR雷達體制,可以在飛機進入機場空域時,高數據率地精確測量飛機的三維位置坐標,如美國Raytheon公司的PARM雷達。
  • 光子雷達或成標配!楊偉:戰機研製進入自由王國
    前不久,中科院14所才表示我國第一臺微波光子雷達研製成功。光子雷達可以說是「反隱殺手」,專門克制隱身戰機的,讓所有隱身武器在其面前無所遁形,在微波光子雷達面前只能裸奔。這是一款顛覆性新裝備,也將是六代戰機核心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