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法時期,佛法很難再流行

2021-01-09 無畏樂園

什麼是末法時期?就是人類的業力很大的時期,也就是現在。

末法時期人類的特點,是懈怠於對思想和精神的追求,而汲汲於對物質和感官享受的追逐。讀書的人少了,耽溺於吃喝享樂的人多了。男女關係難以保持過去的純潔,未婚同居普遍,離婚率高;部分人頻繁地更換性夥伴,把性當作草率的家常便飯。人們基本上都在忙碌於賺錢和攀比,社會生活節奏加快,整體時間推快,人們心理壓力劇增,中年猝死現象屢屢發生。氣候異常,國際局勢充滿危機和變數。

中國傳統文化有兩大核心要素:一是德性崇拜,二是天人合一觀。由於天人合一,人心變化,就會反應到自然界和氣候上。佛法並不是另類的道理,佛法真理和傳統文化真理是共同而相通的。只是佛法闡述的真理最多、最徹底,所以我們經常使用佛法這個名詞。

末法時期,佛法很難再流行。一是因為過得快樂的人沒有修行的動因,也不願意去掉享樂的執著;他們中很多人不知道中國哲學居安思危的智慧。二是因為生活痛苦的人由於業力本大,智慧不夠,不能理解佛法;並且修煉起來難見效應,故不採信。

先說一下人生成功、生活如意的人。這部分人是攜帶著大福德降生人間的,他們擁有財富,欲風得風,欲雨得雨。但由於受整個文化大氣候影響,他們缺乏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利用自己的先天優勢縱情享樂,可以恣意揮霍金錢,享受香車、美女與眾人簇擁的無上榮光。這一切福報本來是他的福德,但是沉溺於這種快樂卻是他的執著。除非高度智慧的人,誰願意推開快樂而自警、自醒呢?

中國睿智的哲學思想經常提到「急流勇退」、「居安思危」、「物極必反」、「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但是不學無術的人不會在意這些格言警句,縱享快樂的人不願意半秒鐘捨棄身心的快感。欲只能讓它疊加,樂必須加倍,爽一定要盡興。「承歡侍宴無閒暇,春從春遊夜專夜。」恨不得身分雙身,命得永年,一定要把此樂享到底、坐到穿。

佛法修煉就是去掉執著,這一類人玩得正高興,你叫他放下享樂,轉而自省自律,除非有大智慧者,誰能做到?過去佛說過,天人修煉困難,因為天上太樂,沒有苦,他沒有外界條件的緊迫逼促,對修煉興趣不大,就是此類。

再說生活痛苦的人。這些人有強烈的改命的願望,幻想著人生發生變化,急盼著能與高層人士成為同列。按理說這類人慾發憤圖強,應當採信佛法,依法修行,積累福德,可是此種方法迂迴緩慢,他們必選擇走捷徑,直接追逐富貴。這些人本來業力大,智慧不足,對正確的佛法難以理解,不願接受。即便接受一時,在修行中由於業力的阻礙,難以短時間見到成效;他們又是毅力不夠者,無法做到堅忍不拔、篤行不倦,所以必會放棄於一世,並反過來譏諷佛法為迷信、為欺騙。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人最適宜修佛,一是因為人苦,人有修佛的動力和努力自圖改變的外部因素;二是因為人有智慧,人可以理解佛法高深的奧義,有理性以自律,有毅力以自持。

過去人們喜歡說來日方長,而近幾年媒體曝光中年早喪或華年銷殞的事讓人們都明白來日並不方長。人類只是廣袤宇宙生命序列裡的一個環節,無論是為今生考慮,還是為來生考量,人都應該學習佛法,抽暇安靜地思考人生和宇宙,放下錯誤的觀念,以積極和正確的態度對待人生。

末法時期,佛法很難再流行,不是佛法的悲哀,而是人類的悲哀。

相關焦點

  • 佛教的末法時期,到底是什麼時候?看完你就知道了
    佛法的生成,也就是佛陀創立佛教的時期,佛法的住,也就是從佛陀在世時期,直到今天,以及未來佛法繼續流傳期間,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永存,將來佛法也會像世間其他事物一樣,會壞滅。具體什麼時候會壞滅呢?這個具體時間,離我們現在生活的時期,還會很久。不過在佛法壞滅之前,會先經歷一個末法時期,末法時期之後,才會到滅法時期。
  • 佛法的三個時期!
    佛祖釋迦摩尼佛曾經說過,他所成住我們的這個(娑婆世界)講佛法的法運有三個時期,分別是,正法時期,像法時期,和末法時期,我們當世眾生所處的正是末法時期釋迦牟尼佛(一)佛法正法時期佛在經典裡講佛法的法運有三個時期,正法時期1000年,像法時期1000年,末法時期一萬年,總共有12000年,正法時期就是佛陀在世和和佛佗滅度後的第一個
  • 末法時期,這三種人,也能去往極樂淨土,看看你是哪一種
    佛陀在世時,曾經說過,在他的法經過五百年後,就會進入末法時期。末法時期的人們,對佛、佛法難以生出信心。正因為如此,須菩提在《金剛經》中才有此一問:「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章句,生實信不?」意思就是,(到了末法時期)如果有人聽聞佛法,聞此金剛波羅蜜經,會生出成佛的信心嗎?
  • 她在末法時期修行,雖然沒啥卵用
    佛陀涅槃後500年為正法時代,1000年為象法時代,其後為末法時代,末法時代10000年後,佛法滅盡。為什麼會有末法時代,末法時代的主要根源是什麼?據佛經所言,正法及象法時代之後,人類的欲望極度膨脹,道德日益淪喪,「貪嗔痴」三毒極為熾烈。
  • 末法時代,為什麼選擇讀《楞嚴經》?
    佛法共分為三個時期,即:正法時期、像法時期、末法時期。在《大方等大集經》卷五十六中載:「今我涅槃後,正法五百年。……像法住於世,限滿一千年。」釋迦牟尼佛說,在他涅槃後,五百年為正法時期;此後一千年為像法時期;再後一萬年就是末法時期。
  • 佛曾預言末法時期亂象,為什麼當今假和尚這麼多
    而,這一切的現象都是難以避免的,因為現在是末法時期。佛與魔的對話多生多劫以來,佛與魔代表正義與邪惡,一直相愛相殺,共生共鬥。就像疫苗與病毒在鬥爭中,二者不斷升級。魔王波旬說:「到你末法時期,我的魔子魔孫混入僧團,穿你的袈裟,破壞你的佛法,曲解你的經典,破壞你的戒律,以達到我今天武力不能達到的目的……」我佛聞此言,良久不語。佛門肆行反間計要發生的事情佛陀當年都有預見,魔的子孫將來佛門肆行反間計。
  • 佛教所講正法,像法,末法時代,與人類的覺醒有什麼關係?
    在佛門之中對於描述佛法的存在形式,向來有三個時代來表達,即正法,像法,末法。無非是在講,佛法最初在世界上傳播時,到最後滅盡時,必會經歷三個時代,必從盛到衰,從輝煌到沒落。這其中的原因,就是因為每段佛教存在的時期,都會經歷佛住世,佛入滅後缺乏聖人教導的窘境。
  • 什麼是「末法時代」?它對修行有影響嗎?
    最近,聽不少小夥伴稱如今的時代為「末法時代」,言語之間瀰漫著消極的意味。懷著好奇的心理,我查閱了關於「末法時代」的資料,本文便為大家介紹一下,修行者口中的末法時代。1.末法時代的由來末法時代一說的由來來源於佛教,據《佛光大辭典》所言,佛陀寂滅後分為三個時期。五百年為正法時期,像法期千年,末法期萬年。而後,佛法寂滅不存於世,直到第二佛「彌勒」出世。
  • 末法時代修行的「三階佛法」普敬、認惡與空觀?
    早在一千五百多年前,中國佛教開始有一種「末法思想」,那是說釋尊入滅之後,佛法會經歷正法和像法時代,修行而能證悟的人逐漸減少,然後進入末法時代,在這一萬年間,只有殘存的教法,真可謂哀哉眾生!末法 (梵語 saddharma-vipralopa) 意指正法滅絕,末法思想則是佛法滅絕的一種預言思想。
  • 慧明之光|末法時期,如何以智慧抉擇明師及信仰?
    現在有些人雖不懂佛法,卻身著袈裟,信口開河,偽說正法,行為怪異,這是末法時代的特點,誤導許多信眾退心,正法漸漸衰落(此是來世墮金剛地獄之因)。僧人應有僧人的威儀戒律,修行人亦要有修行人的樣子。藏傳佛教有許多教派,如格魯,寧瑪,薩迦,噶舉等等。
  • 《金剛經》:末法時期究竟是怎樣形成的?
    佛陀在世時,曾經提到過「末法時期」。關於「末法時期」的說法,在他成佛的前夕,於定中,就曾經有過。根據佛經中的記載,太子還未成就佛道,在定中的時候,魔王波旬擔心太子成就佛道,然後會做普度眾生的事情。這樣對於對他在人們心中的影響力,有所損害。
  • 佛法:末法時代,您千萬要防範那些鼓吹神通藉機騙人的妖魔鬼怪
    機緣來自積累,積累也不是一生一世能夠完成的,多劫累世的努力才能讓你今生對佛法產生信願。所以平時遇到一個有這種機緣的人,內心都有一份難掩的欣喜,總想把自己所知的傾囊託出,以便讓這人快速切入佛法。但末法時代眾生的劣根性讓我們一次次錯失得度的機緣,所以佛在《地藏經》裡才說眾生剛強難化,需要菩薩往返救度。這一世救不了,那就等你下一世繼續救度。有些眾生今生好不容易接觸了佛法,卻又因各種原因退失信心,甚至偏離正道,導致再次墮落三途。佛菩薩依舊不願放棄,甚至跑到地獄伸手挽救,其大慈大悲之心,較之父母之情有過之而不無及。
  • 末法預言:末世聖王神魔合一
    再後千百年,佛法殆盡,人界進入末法時期。末法時代的人,沉迷欲望、追逐利益,心性邪惡無異妖魔,人與人勾心鬥角、自相殘害。佛法已不能喚醒迷醉的人性,慈悲已無法改變邪惡的人心。那時人間又誕生一位偉大的聖王,聖號彌勒,法號無能勝,奉其如來之教令,現忿怒之身以對治世間惡魔者。
  • 「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那麼金剛般若波羅蜜還會是佛法嗎
    「佛法」一詞從字面分析,可以有兩個層面的含義。一者,佛說之法,佛陀所開示的法理;二者,成佛之法,可以讓你成佛的法門。不管是哪個層面上的含義,佛法都是基於眾生而說的、都是基於眾生而闡述的。佛陀之所以是佛陀,因為他證悟了佛法,所以呢,佛陀所說的佛法並不會是說給自己聽的。
  • 「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佛法住世的三個階段,了解一下!
    在佛教之中,佛法亦是如此。所謂「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佛法能夠出現在世間,也是有著諸多因緣,而距離佛法離開我們,其實也並沒有太遠。就當下而言,在佛教種子亦稱之為「末法時期」。所以佛法離開我們這也只不過是時間問題。因此在當下能夠有緣聞其佛法,就應精進刻苦地去修行,不要白白浪費了這善根佛緣。
  • 南懷瑾:禪宗佛法在達摩祖師之前,就已在中國本土流行
    佛教源自印度,所以很多人將中國本土禪宗佛法的開創歸於來自印度佛教的達摩祖師。其實,這不過是人們的刻板印象與認知錯誤。現代佛學大師南懷瑾指出,其實禪宗佛法在達摩祖師到來之前已在中國本土流行。為了表達對遠道而來的佛教尊重,東漢時期,中國第一座官辦白馬寺建立。來自執政者的歡迎與推崇,對於佛法在中原的推廣可以說起到了巨大的積極作用。為了融入中原文化,方便布道,遠道而來的佛教不斷吸納中原的儒道文化。幾百年的交融,源自印度的佛法早已改變了面目與脾性成為源生於中國人內心的宗教產物。
  • 末法時代的修行,離不開地藏菩薩的加持!
    這就是修習地藏法門的殊勝之處,所以修地藏法久久的人,一定不缺乏衣食、房子、車、眷屬等問題。因為地藏菩薩的願力就是令你在富足的情況下修行,而不是那種在挨餓受寒的條件下歷練你。但是一般來說,在末法時代,有這種意志力的眾生會越來越少,以折磨歷練的方式令行者走上解脫之路,並不適合所有的人。有些人別說「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受打擊一兩次,就開始懷疑人生,乃至懷疑佛法了。故佛菩薩以大智慧觀之,就會在末法時代,特別以順世之法度之。如藥師法、地藏法就是如此。
  • 末法時代之說,非道教之說。若「道」末法,豈不是成為了笑談
    先說末法這詞來源於佛教,有謂佛陀入滅後正法有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或謂正法、像法各一千年之後,方為末法時期,此時期歷經一萬年後,佛法則滅盡;或謂正法一千年,像法、末法各有五千年。簡潔一點末法時代就是佛教比較衰弱的時代,佛教雖自己說了此話,然他們有涅槃之說,兩者一合,也就是涅槃重生,渡劫末法,而後再造佛法教化。
  • 佛法講什麼:緣起法,三法印
    佛教說「緣起法」是一種客觀理法,自存常在,覺悟「緣起法」,了知諸法空相,才得以成佛。【三法印】佛陀以「緣起」分析世間萬象,發現世間萬有變化無常,緣聚則有,聚散則滅,並且永遠處於由生到滅的變化過程中;一法印謂諸法無常。
  • 持教法師:末法時期將會是準提法大興的時代
    ◎念誦如何相應其實不管是那一種版本的準提咒,持誦者都必須先將咒語念至純熟,咒語念熟了,再來就是相應的問題。如果能與本尊相應,再透過各種不同的唱誦方式,其實任何咒語都可用來進行氣脈的修持,各種不同的唱調共振與共鳴點皆不同,訣竅抓到了,持咒時就是在作氣脈明點的修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