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武滅佛,其實滅的不是佛,而是抱佛腳的和尚

2020-12-22 紅塵若鏡

01《紅塵說禪》系列第59篇

自從東漢年間佛教傳入我國,到現在已經快兩千年了,雖然佛教發源於古印度,但是不客氣的說,如今的中國才是全世界佛教的核心地區,並且如今的佛學也和最初的原始佛學不同,在吸收了我國的道教和儒教文化之後,已經達到了新的高度。

當然,這個核心教義肯定還是源自於本師釋迦摩尼佛,只不過闡明的更清晰,戒律也很更合理,像是禪宗更是一門新的法門。

只不過佛教這一千多年的發展也並非一帆風順,中間也受到不少挫折和打壓,尤其是被稱為「三武滅佛」的三次浩劫,更是讓佛教當時的發展受到了幾乎致命的打擊。

所以有些教徒就對這三位廟號中帶一個「武」的統治者不滿,認為這都是佛法中的魔王所化,乃是佛教的大敵。

其實這種理解是錯誤的,某種程度來說,這三次滅佛運動雖然嚴苛,但正是去偽存真,去粗留精的過程,就像是寒冷的秋風吹過一樣,只有經得起考驗的植物才能生存下來

而這個也一樣,雖然號稱「 滅佛運動」,但其實真正的佛是滅不掉的,滅掉的不過是那些抱佛腳為自己撈好處的人罷了,當然,也有不少真修行的人受了池魚之禍,但這個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畢竟佛家所說的「因果報應」也並非許多朋友理解的那樣——仿佛我上午扶老奶奶過馬路,下午就能撿個錢包;今天有個人做了一件壞事,明天他就一定會被警察抓走,這必須要放到一個比較長的周期以及大量的樣本綜合來考量才能得到的結果

但是切記,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只是時候未到而已。

接下來我們就來具體聊聊這滅佛的「三武」究竟是哪三位統治者。

02北魏太武帝——徵兵,信道

北魏的太武帝是個野心勃勃的君主,當時他為了統一北方,鞏固北魏的地位,所以下令全民徵兵。

但是當時的佛門僧眾是有著免除徭役的特權的,這無疑大大的影響了太武帝的徵兵計劃,所以他於438年下詔,凡是五十歲以下的沙門(和尚)都一律要還俗,加入他的軍隊。

這其實還不算滅佛,後來他又在宰相崔浩的勸諫下信奉了天師道——這乃是道教的一個分支,然後再加上崔浩又對佛教極無好感,想要通過打擊佛教來強化儒教的地位,因此不停的勸諫太武帝採取激烈手段。

最後太武帝聽從了他的建議,在444年開始了高壓行動,先是強令所有僧眾還俗,然後又毀滅佛像,燒毀佛經,推倒寺廟,整個北魏境內再無佛門行動。

不過太武帝的太子也就是未來的魏文成帝是個虔誠的佛門弟子,雖然他老爹不聽他的勸諫,不過等到六年後魏武帝駕崩後,他馬上就又下令恢復了佛教。

03北周武帝——缺錢,缺兵

北周武帝宇文邕的滅佛動機和北魏太武帝又有所不同,當時他上位的時候,朝中把持大權的卻是重臣宇文護,而且在宇文邕登機之前,他已經毒死了之前的兩任不服他管教的君主——就和三國裡面的董卓一樣。

而宇文護對於佛教十分虔誠,所以宇文邕剛上臺也不得不裝出一副誠信的樣子,以麻痺對方。

但是後來宇文邕找終於找到機會除掉了宇文護,由於宇文護的原因,讓他對佛教也產生了厭惡感,並且在575年下令開始「滅佛」。

不過他的手段和北魏太武帝有所不同,第一他是佛教道教一起打壓,只保留儒教的正統地位;第二他的手段相對溫和,並沒有屠殺僧眾,而只是強令他們還俗,並且將經文和佛像都摧毀。

就這樣宇文邕得到了許多兵源和錢財,也為後期的北周統一北方奠定了基礎。

04唐武宗

第三位滅佛的是唐武宗,史稱「會昌法難」。

唐武宗滅佛的原因和上面兩位同樣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相同之處就是當時佛教的發展過快,而且僧眾權力太大,不僅免除徭役,同時還擁有大量不納稅的土地,這無疑嚴重的影響到了中央政權的穩定和財政收入。

而不同之處就是唐武宗本身是信奉道教的,而且他的「前任」唐憲宗又是一個狂熱的佛教徒,為了迎接佛骨不惜大動幹戈,甚至還惹起了著名的文學家韓愈同學的激烈抗議——「佛如有靈,能作禍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差點沒被震怒的唐憲宗處死。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讓唐武宗對佛教產生了極大的怒火,登基不久就發出了「命殺天下摩尼師,剃髮令著袈裟作沙門形而殺之」的嚴酷命令,導致「天下所拆寺四千六百餘所,還俗僧尼二十六萬五百人,收充兩稅戶;拆招提、蘭若四萬餘所,收膏腴上田數千萬頃,收奴婢為兩稅戶十五萬人。」。

但從激烈程度來說,唐武宗顯然為「三武」之最,乃是真正的滅佛。

05紅塵說

綜上而述,這就是三次著名的「武」宗滅佛行動,雖然原因各有不同,有些是個人信仰,有些是前朝的原因,但究其根本還是當時的佛教發展的太快,但也太不健康了,良莠不齊,絕大部分根本不是來學佛法,而是來抱佛腳撈好處的。

就拿上面提到的唐武宗為例好了,一共拆毀了四萬餘所寺廟,還俗了26萬僧尼,沒收了良田數千萬傾——這也難怪唐武宗怒不可遏了,這等於是赤果果的和國家爭奪錢財人口和控制權啊!

而佛陀很早對此就曾開示過——「我佛法非外道天魔能破,僧人的不守戒律,破壞僧團,才是真正的大礙。」,果然是一語成箴。

而現在也有這樣的苗頭出現,許多和尚不用說精通佛法了,可能連《金剛經》《法華經》《華嚴經》是什麼都不知道,他們來這裡的目的就是為了拿佛祖菩薩當幌子來騙錢罷了。

其實真正的信仰,是一種付出,是一種對自己的要求,這樣的修行者都散發著正能量,數量就算再多也不會引起國家和政權的不滿,甚至還會歡迎,因為這樣的人肯定在職場是個好職員,在家裡是個好成員。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這三次滅佛行動也等於是幾次去偽存真,大浪淘沙的過程,留下的才是真金,像是鳩摩羅什,玄奘,鑑真,惠能這些真正的高僧大德,無論放在任何時代都會讓人尊重。

相關焦點

  • 三武一宗滅佛,這四位滅佛君主都英年早逝
    歷史上有四次大規模滅佛事件,後世稱之為「三武一宗」滅佛事件。這四場滅佛運動在歷史上有很大影響,這四場滅佛運動對佛教打擊很大,不過佛教並沒有因此而覆滅。滅佛的原因是因為佛教的發展阻礙了社會的秩序和皇帝本人的意願。
  • 歷史上出現多次滅佛運動,血腥殺戮下為何道教安然無恙?原因簡單
    但是所有的事情都是盛極必反,歷史上出現了三次滅佛的行動,很多人對此並不陌生。而發起這些行動的皇帝死後的諡號或者是宗廟中都有一個武字,因此又被人們稱為是三武滅佛。接下來咱們就來說說到底是哪三位皇帝開展此運動,他們既然滅佛為何不去滅道呢?
  • 都是勸人向善,為何佛教被滅4次,道教卻沒事?
    北魏太武帝滅佛、北周武帝滅佛、唐武宗滅佛、後周世宗滅佛,合稱為「三武一宗滅佛」。三武一宗滅佛,本身是之前戰亂,兵役苛捐雜稅過高,然後佛門弟子數目變大,生育放緩,人口下降。佛教太具侵略性,被捧為國教,後寺廟侵佔太多民田,又不用交稅,導致大量青壯年入寺為僧,朝庭既收不到田稅還徵不到兵源,這才是滅佛地重點。三武一宗滅佛,見蛇不打三分罪,打若不死七分罪。緩過氣來的佛教更加智慧的欺騙世人、為禍人間。
  • 抱佛腳的真實含義是什麼,你可以抱佛腳,親感佛的殊勝
    「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佛祖當年在遙遠的靈山道場傳法,可以說是金剛道場、金剛聖地,我等不要執著哪裡的殊勝,實際上靈山與佛就在自己的心裡,莫要向外求。即自己的心就是修行最好的道場,佛菩薩無處不在,就在自己的心中,就在自己的身邊。
  •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為啥三武一宗要滅佛,其實原因很簡單
    宗教是一個信仰,大家都知道,佛教雖然在我國根深蒂固,但並不是本土的宗教,也是從印度流傳過來,在我國得以發揚光大,那麼同位世界級的宗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一度影響國家的政治。三武指的是,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和唐武宗,後世還有一位周世宗,史稱三武一宗滅佛,那麼他們到底為啥,會突然要滅掉佛教,還積極的動手了呢,其實原因很簡單。
  • 佛教作為我國的重要宗教,為何歷史上的帝王還曾多次滅佛?
    佛教在是今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影響深遠,然而在中國古代發展並不是一帆風順,先後經歷了三武一宗滅佛事件。三武一宗滅佛指的是北魏太武帝滅佛,北周武帝滅佛,唐武宗滅佛,和後周周世宗滅佛事件。 三武一宗滅佛事件絕非偶然,背後有著深刻的政治,經濟,文化原因,以及特殊歷史時期的社會原因。
  • 古代和尚常自稱「貧僧」或「老衲」,為何現在和尚不這麼叫了?
    他們同是和尚,為何自稱卻有所不同呢?一般來說,「老衲」都是一些德高望重的老和尚的自稱,而「貧僧」則適用於幾乎所有的和尚。這兩種說法其實都是一種自謙的說法,或者說是一種自嘲,類似於現在的「屌絲」、「單身狗」等。和尚為什麼要這麼稱呼自己呢?
  • 未卜先知的大和尚佛圖澄是如何預測自己結局的?
    佛圖澄說。「廟鈴不過是被風吹動,叮噹作響罷了,它也能說話嗎? 」石勒覺得 奇怪。「能呀。你別看只丁當作響,其實這就是說話,就看能不能聽懂 了。」「那廟鈴說些什麼呢? 」石勒又問。「廟鈴說:』秀支替弟崗,僕谷高突當。』其實這也是羯語。'秀支', 軍隊之意;'替弟崗',出的意思,這上句就是'出兵'。』
  • 佛與原中華文化之爭?
    一說到當今的和尚,留給我們的映像大體是不好的,同時也給我們留下了一個光頭和尚的立體形象。作為一個非本土文化,它的經歷和發展可謂是波折不斷,它傳入中國以後與道教和儒家產生了劇烈的衝突!其實對大部分人來說,對佛教並沒有多少了解,所以,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吧。
  • 五代後周第二位皇帝,周世宗柴榮如何滅佛?他為何英年早逝?
    對外南徵北戰,西敗後蜀,收取秦、鳳、成、階四州;南摧南唐,盡得江北淮南十四州;北破遼國,連克三關三州 。史家稱讚其「神武雄略,乃一代之英主也」 。中國歷史上有四次「禁佛」事件,分別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以及後周世宗柴榮的禁佛,被後人統稱為「三武一宗」四次「滅佛」。
  • 佛說:痛苦不是別人給予的,而是你的修養不夠造成的
    在這個世界上,只有你自己才能真正傷害你自己,而不是其他任何人。如果你覺得自己很累,覺得自己很痛苦,這累和痛苦並不是環境或他人造成的,而是由你自己的心境造成的,這說明你自己的內在修養還不夠。如果內在的修養水平到了,放下那些讓你難受的執著,自然就沒有了痛苦和累的感受。有這樣一個小和尚,剛出家的時候,被住持安排做行腳僧。
  • 佛滅度之後,最大的事情就是弘揚地藏法門
    地藏殿和尚的話:娑婆世界在佛滅度以後,最大的怙主就是地藏菩薩,最大的依靠處就是地藏菩薩,最需要弘揚的經法就是地藏經法,因此,佛滅度之後,最大的事情就是弘揚地藏法門。但說法門的重要性,對末法眾生來說,地藏菩薩的法門,實在是佛滅度以後最大的事情。道友們都知道,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的苦難極深,眾生的業也極深,非常難拯救。在《悲華經》裡,說到其他千佛都不攝我們這個濁世的眾生。只有釋迦佛發了五百白蓮花願,花了那麼長的時間,因緣成熟來此成佛,但也只是八十年就走了。
  • 唐武宗滅佛:千裡佛寺難覓青縷煙,佛像布青苔,不見敲鐘人
    縱觀整個中國歷史發展,其中就曾經發生過四次規模較大,影響深遠的滅佛運動,分別是北魏時期的太武帝滅佛、北周一朝的武帝滅佛、唐朝武宗滅佛、後周時期的世宗滅佛。四次滅佛運動皆是由王朝統治者主導的,遍及全國範圍的滅佛運動,而其中規模最大,意義最為重要的正是唐朝武宗滅佛。為何在唐中後期的武宗之時會發生如此大規模的滅佛運動呢?唐武宗又是如何進行滅佛運動的?
  • 最接近六道仙人的不是鳴佐,而是這個和尚,守鶴一句話認可
    在動漫《火影忍者》最後的忍界大戰中,鳴人佐助幾乎成為最接近六道仙人的兩位忍者,當然這是指的實力方面,其實在火影中最接近六道仙人的是一個和尚,他就是一尾守鶴的第一任人柱力,作為尾獸人柱力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
  • 這次叛亂本欲殺光和尚,並搗毀帝國內的所有寺院,原因卻令人糾結
    嚴格來說,不是一次叛亂,而是至少10次以上。但因為中間所延伸的時間太長,我們就以一個為重點,拋開講述這些由於和尚造反而引起的「滅佛事件」。佛教,作為一個源自印度的宗教,在中國快速發展之後並影響了整個亞洲。但今天的人很少有人知道,在佛教的發展過程中,曾經和其他宗教一樣,也經歷了幾次巨大的幻滅和沉浮。
  • 佛說了這四句
    當年六祖慧能在五祖座下開悟,五祖送他連夜離開,囑咐他不要急於弘法,而是隱藏起來,一方面是為了避禍,另一方面則是為了安心修證。可見菩薩悟道以後還是要下一番功夫的。那麼悟道以後的修行人該如何行持呢?佛在《圓覺經》中講到:「但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辨真實。」這就是大乘道每日必須修持的法門。
  • 秦時明月:曉夢外傳引起五大爭議,光頭並不是和尚,而是秦國刑罰
    一、秦國沒有和尚目前曉夢外傳引起了很多爭議,也是讓很多粉絲非常憤怒。這次的外傳是由同人作品改編而來的,因此完全是粉絲的想法。而這裡面出現了一個光頭的角色,瞬間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很多人認為,秦國的時候是沒有和尚的,因此這是在扭曲歷史。
  • 佛說法滅盡經(原文+白話文)
    佛默不應,如是至三。佛告阿難:「吾涅槃後,法欲滅時,五逆濁世,魔道興盛。魔作沙門,壞亂吾道。著俗衣裳,樂好袈裟、五色之服。飲酒啖肉,殺生貪味,無有慈心,更相憎嫉。「時有菩薩、闢支、羅漢,精進修德,一切敬待,人所宗尚。教化平等,憐貧念老,救育窮厄。恆以經像,令人奉事,作諸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