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終究要死,為什麼還要活著?這或許是最好的答案

2021-01-09 豆豆小糖果

這短短的一生,我們最終都會逝去。你不妨大膽一些,愛一個人,攀一座山,追一個夢。

你有沒有問過自己存在於在這個世界上的目的到底是什麼?也許這個問題在生活中經常被提起,但你是否有認真的思考過它?

在我們生活中經歷的很多美好的事情,都是很多人共同努力的成果。我們可以長的這麼大、我們可以接受很好的教育、我們有一個健康的身體諸如此類的事情,如果沒有其他人的幫助,僅靠我們是做不到的。

這也讓我們現在的生命託付了很多的責任,所以我們不應該淡漠生命的價值。用一種「死後我們將不存在或不記得任何事情的態度,來解釋生命的存在」,這樣不符合邏輯更不負責任。

翻閱資料卻有過這樣一個瘋狂的實驗:法國著名的生物學家拉瓦錫,他在處死前很想知道頭離開身體之後,意識會不會立刻離去,如果還有意識,他就會向儈子手眨眼睛。

於是在上斷頭臺之前,拉瓦錫讓助手找到處死他的儈子手,將他的想法告訴儈子手,希望儈子手可以幫助他完成這最後一項實驗。於是在拉瓦錫的頭被砍掉後,儈子手立即看向拉瓦錫的臉,拉瓦錫真的眨了眼睛,還不止一下。

這個瘋狂的實驗是否向我們證明「人在死後仍然有意識」?

拉瓦錫

仰望星空,每個人都會感受到世界的廣闊。我們現在,只是在非常有限的程度上,意識到了生命最終會死亡。可是科學證明我們的大腦並沒有完全開發,大腦仍然還是個巨大的謎團,因此我們不應該過早的下結論,認為我們在身體死亡後,就不存在了。

從自然的角度來看:在科學上只證明過能量守恆定律。在我們生存的這個世界,可以看到地球是十分理性和經濟的,水蒸發後會變成水蒸氣;樹木死去後隨著地下的條件,逐漸形成木化石和煤炭;太陽能可以轉化為電能。地球從來都不會白白浪費自己的能量。

如果我們認為自己的存在只是為了吃飽飯,然後用三分之一的時間去睡覺,三分之二的時間去埋頭苦幹,最終死去,認為一生中什麼都不會留下。這是不符合邏輯,也這不符合自然界能量守恆的定律,不符合我們投這麼多精力、努力和創造力的邏輯。

雖然生命和整個宇宙是龐大且複雜的,但都指向這樣一個結論:不存在是不可能的,只有轉換。不過這個過程遠遠超過我們所能感受到的一切。

從現實角度來看:現如今很多的人都是為他人活著,而忽略了生命真正的價值。

大部分的人更希望我們被觀念所限制。成為他們產品的受騙消費者,永遠服務於他們,為他們的利益而戰。他們希望我們不要用自己的腦袋去思考,而是用他們建議的方式去思考。他們淡薄生命,用輿論壓迫著我們,希望我們生活在恐懼之中。

在這個時代,我們總是會問自己 "成功 "到底是什麼?對於現在的生活來講,具有象徵性成功的東西:無非就是奢侈品、好車、好房、地位或者是名氣等等。

也許在埋頭苦幹的時候你感受到了充足,感受到了他人的需要。為了自己平穩的生活,為了所謂的「成功」放棄了自己最初的理想生活。認為這才是生命的價值,但回顧從前,在這些物質都沒有刻在我們腦海裡時,我們埋在心裡最深處的理想到底是什麼?

大膽者得天下無膽者寸步難行。

弗裡德裡希·威廉·尼採曾說過"活著就是受苦,生存就是在苦難中找到某種意義。

一個人所做的任何選擇都是他們賦予苦難的意義,苦難是不可避免的。世界上大部分人把努力都集中在避免痛苦上,集中在不受到痛苦就獲得幸福上。但最終他們所達到的地方,卻不是自己最終的目標。

苦難才是成長和成功的因素,是證明生命價值的存在。如果我們想獲得健康的身體,獲得證書或是學位證明,在商業的競爭中或在追求另一半的過程中,我們都會受到各種各樣的痛苦。

愛迪生曾在火車上做實驗,不小心引起爆炸後,被車長打聾了一隻耳朵,但他還是堅持自己的科學夢;霍金得了盧伽雷氏症後仍然為自己的理想而奮鬥;貝多芬雙耳失聰後也並沒有放棄自己的音樂。

沒有成功是學來的,也沒有成功是簡單的。

如果你還在談論死去之後就什麼都不存在了,這是不是對其他還在努力的人的一種嘲諷。

享受自己的痛苦吧

人之所以痛苦是因為我們還活著,對於我們的存在,對於這些奇怪的想法,不需要逃避或是覺得不切實際。 恰恰相反,這個話題可以讓我們在痛苦中獲得釋然,鼓勵自己做出更多具有鬥志的事情。

2020年的開始也許很艱難,但我們還是要學會展望新未來,地球會癒合,人們會更加堅強。所以,對於每一個讀到這篇文章的人,我想簡單地告訴你,你是了不起的,或許你沒有得到任何人的認可和讚美,但你只要積極向前,就必定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我很高興能找到亞米契斯的這句有力名言。

「死是不存在的。他什麼都不是,對於死,甚至是沒辦法理解的,而生命是可以理解的,他有著自己的法則。

凡是好的東西都不會死,而且它的生命力將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日趨壯大。

新的一年開始,願你我都保持健康、保持安全、保持理智。願你我都能找到自己的價值,關於人生的價值。

相關焦點

  • 人知道自己終究會死,為什麼還要拼命地活著
    既然人知道自己終究會死,為什麼還要拼命地活著呢?我認為有兩個原因:一,為自身的欲望,珍惜生命來之不易。這種欲望,有些人稱它為名譽,有些人稱它為利益,還有些人稱它為快樂……為名而戰的人,他們把名看得比什麼都重要,既然生無法選擇,但死是對生的尊重、是對生的總結。
  • 人終究都會離開人世,為什麼還要活著呢?答案讓人覺得很真實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人類必須要經歷很多階段,就像是生老病死,這是我們每個人都要面臨的,雖然我們都知道在未來我們會隨著時間的增長而慢慢變老,最終離開這個世界,但還希望大家能夠以積極樂觀的態度去面對生活,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承擔起自己應盡的責任,過好自己的每一天。人都是有目的地活著相信大家都想過這個問題:既然我們人始終都是會死的,那麼,我們為什麼還要拼命地活著呢?
  • 死是必然,活又不易,人為什麼要活著?生命是用痛苦來結束痛苦
    作者 | 汨羅江上一葉舟探究一個哲學的問題:人始終會死的,那為什麼還要活著?要釐清這個生命終極的問題,需要排除一個前提條件。經常會聽到有人說類似這樣的話:你為什麼要生我?你當初就不應該生我,你生我時和我商量了嗎?
  • 《列子》:既然人固有一死,為什麼我們還要拼命地活著?
    明朝人宋濂則在《諸子辯》中提出質疑,認為《列子》可能是魏晉時期的偽書。無論《列子》的成書年代在何時,從哲學的角度來看,它的思想價值都不容輕視。先秦子書大多以政治、修身為中心,獨有列子雜糅神話傳說,並提出了一套特別的人生觀, 它嘗試解答這麼一個問題——「既然人到頭來都會死,那麼我們為什麼要活著呢?」
  • 人早晚都是死,為什麼還要辛苦的活著?
    這是活著比死更難的人應有的感慨。相比較死是容易的。活著有諸多比死更難的難點。人總究不只是為自己活著,而是為家人,為年邁的母親,為上小學的孫子,他們的需要不僅僅是有責任心的照顧,而且要生活的有標準,有質量,這成了生活的任務和生活的方向。一個人生活的意義在於不斷的奉獻,不斷的付出。包括生命需要醫療和藥物來維持的時候,表面是家人社會的給予,讓生命在繼續。
  • 你為什麼工作?為什麼而活著?巴菲特: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又為什麼而存活著?每日忙碌不停,錢沒賺到,家也沒時間呆,每日所做的一切意義在哪兒?有人是為了生計,有人是為了夢想,有人為了責任,你的答案是什麼?不同的回答,代表著不同的價值觀,也註定著這個人的發展走向,影響著個人乃至社會的行動目的、使命。
  • 人為什麼要結婚?這個答案你接受嗎?
    有情感問題,有故事,都可關注我,私信我在當代社會,或許很多人會困惑,人到底為什麼要結婚,在這個充滿誘惑,欺騙背叛的社會裡,自己一個人也能過得很好呀,那麼結婚到底是為了什麼?那麼今天在這篇文章裡,看看是否能找到一個讓你接受的答案。
  • 人為什麼要活著?
    我時常在想,人活著,是為了什麼?我現有的人生,都是得過且過,渾渾噩噩,一事無成的,我不相信,在僅剩的幾十年裡,我就會變成一個我想要成為的,堅毅果敢,有毅力,做著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並且堅持不懈的人,那不是人生,那是被穿了。
  • 文豪野犬:太宰為什麼要自殺?或許這是他求救的另一種方式
    今天我們來探討一下,太宰究竟是為了什麼要自殺?在文豪野犬的世界中,太宰從一開始就一直在尋求自殺的方法,樂此不疲。但是你們思考過,他為什麼要自殺嗎?這個時候的他還沒有加入黑手黨,或許對一些重大的事件有所耳聞,但大概率沒有參與過。這個時期的太宰想要自殺,多半是因為因為好奇,就像我們好奇「太宰為什麼要自殺」一樣,太宰好奇「為什麼要活著」,畢竟太宰的腦子可不是一般人的腦子。
  • 文豪野犬:太宰為什麼要自殺?或許這是他求救的另一種方式
    今天我們來探討一下,太宰究竟是為了什麼要自殺?在文豪野犬的世界中,太宰從一開始就一直在尋求自殺的方法,樂此不疲。但是你們思考過,他為什麼要自殺嗎?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分時期來分析,因為不同時期的太宰,有不同的心性。
  • 為什麼要讀書?董卿的這段話,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他們心中不得不有疑問,甚至會問媽媽,為什麼要讀書,枯燥無味,沒有實際用處,為什麼要去學習,要去背誦課文詩詞。在這種情況下,往往媽媽們就會隨意的一句話打發了,讀書是你這個年紀該做的事情。的確對於孩子們來說,確實是這樣的,讀書是他們應該做的,但是這好像並不能夠回答他們心中的疑惑。而作為更有知識涵養的董卿來說,她的一席話,或許是回答孩子的最好答案。
  • 為什麼要結婚,這老兩口給了我們最好的答案!
    最近看《什剎海》被一對老夫妻的恩愛給甜著了,為什麼要結婚?我想他們給出了我們最好的答案,年輕的時候互相愛慕,組建家庭、生兒育女,熱熱鬧鬧,溫暖溫馨的過著普通平淡的日子。老來,還這麼恩愛如初,讓人覺得溫暖,覺得生命裡都充滿了力量,活著就很有奔頭兒。
  • 活著且活得精彩,人為什麼要活著?——曼瑜天雅
    人,應該為夢想而活,為價值而活。人生,沒有什麼既定的命運。所謂的宿命論,不過是意志薄弱的人給自己尋找的一種藉口。人活著,絕不是為了活著而活著,而是活得精彩,敢拼,肯付出,人人都可以活得精彩。在人生面前,我們有兩種選擇,精彩或者不精彩,而在我們努力拼搏的道路上,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精彩!不要把名、利、權當作目標,而是看作一種實現人生價值的方式。所以,你可以選擇和追求成為一個有錢人,但有錢人絕不是價值的代言詞;我們對待這個世界既熟悉又陌生,我們熟悉存在的這些事物,可是卻不能理解有的事物為什麼會存在。這就是世界的奧妙之處。
  • 既然什麼都是無意義的,那人為何要活著?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原創、深度、格調 | 湯先生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就是人為什麼要活著?這個問題估計很多人都想過,而且應該思考了還只一次,畢竟漫漫人生路,誰也不是真正明白生命存在的意義。那麼存在的意義又要怎麼去勘破呢?我們人類只知道給了我們生命那麼我們就需要活著,當然也有很多哲理是在告訴我們應該活著,還應該活得好好的,但是依舊有人會因為不想活了,而選擇離開這個世界的。來這個世界一遭不容易,但是既然來了,在這個世界上,到底有哪些意義是我們所應該明白的呢?
  • 稻盛和夫:為什麼活著?人活著的意義在哪?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生活當中我們常說「人間煙火味,最撫凡人心」,但是其實生活當中也要多呼吸新鮮空氣,看一看藍天白雲。其實世界上沒有不食人間煙火的人,而是在於活得是否有煙火氣。煙火氣太重自然而然也就看不見藍天白雲,靈魂沒有什麼著落,精神也就沒有了歸屬,這樣的人恐怕只是為了喘氣而已。精神的通透,才是生命真正的覺醒說起精神上的通透,就不得不提起日本的經營之聖稻盛和夫,他是真正活明白的人。
  • 人為什麼要結婚?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作為他們眼中再不嫁就沒人要的「老姑娘」,我很誠懇的問他們:「人為什麼要結婚呢?」我媽說:「你不結婚,怎麼生小孩,將來怎麼辦,等我們老了有誰能照顧你啊。」我爸說:「你身邊的同學都結婚了啊,這世上哪個女的不要嫁人,不嫁人我們能養你一輩子啊」。
  • 人死之後為什麼要將肛門堵上?醫生道出真相,答案讓人細思極恐
    導語:人死之後為什麼要將肛門堵上?醫生道出真相,答案讓人細思極恐前言從古至今,長生是無數人追求的夢想,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百姓,無一不想長生不老,他們為此也做了許多的努力。尤其是古代帝王,像修仙鍊氣的秦始皇嬴政, 吃道家金丹的唐太宗李世民以及一心向道的嘉靖皇帝。這一些帝王無不想長生不老,然而毫無疑問他們都失敗了。
  • 豆瓣9.2分好評,《活著》:關於活著這件事,死亡才是最好的老師
    有一個這樣的問題:"人為什麼要活著?"我在看《活著》這本書之前,也沒有想明白這個問題,如今想明白了,活著是一件必然發生的事情,人之所以要活著的原因就是因為我們需要活著。但是福貴依舊堅持活著,最後富貴買了一頭老黃牛跟他每天在田裡耕地自言自語。其實我剛看完,我覺得很不可思議,為什麼會因為抽血會被抽乾?為什麼吃豆子撐死?
  • 四月是你的謊言:薰那麼積極開朗,努力活著,為什麼一定要死
    「此生無悔入四月,來生願做友人A」,點開這部番,滿屏的無悔入四月,讓人又一次的引發了思考,為什麼這麼多人看了這部番發出這樣的感嘆。記得看這部番的時候,在學校宿舍,看到最後一集的時候,一個大男生眼角滾燙的淚水止不住地往下流,那時也是瘋狂刷彈幕,希望動畫組不要把薰寫死。完全不理解,美滿的青春洋溢的大結局難道不好嗎?每個人的青春年華就像番中的男女主人公一樣,青春、夢想洋溢在身體的每一個動作。
  • 再讀《人間失格》與《活著》:自己是一切的根源,愛是最好的答案
    但也正因此,似乎我們每個人都缺少一堂死亡教育課。電影《湮滅》中有句話是這樣說的:人類最古老、最強烈的恐懼是對未知的恐懼。其實,戰勝恐懼最好的方式,絕對不是避而不談,而恰恰應該把它當成一件特別正常和普通的事情去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