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建成甲岸智能立體車庫等項目!寶安3年內將增1.15萬個立體停車位

2020-12-17 瀟湘晨報

目前,寶安區已建成甲岸智能立體車庫等項目,三年內將再增 1.15 萬停車泊位,有效緩解停車難問題。

近日,寶安區發展和改革局、市交通運輸局寶安管理局等六部門聯合印發了《寶安區機械式立體停車設施建設管理實施細則》,明確了寶安區機械式立體停車設施建設項目的申報主體、申報條件、申報程序等,並優化了審批流程。

該細則出臺後,在寶安按特種設備類報建的機械式立體停車設施類項目,可免除辦理用地規劃、工程規劃等手續,在取得土地使用權權利主體或實際管理人同意後,可以快速辦理報建手續。經認定符合補助條件的立體停車設施,按照設施類型、停車泊位數等還可以申請相應補貼。

84 萬輛車 VS38.1 萬個泊位

寶安為市民解決停車難問題

靜態交通規劃專項研究的數據顯示,截至 2019 年底,寶安區小汽車停車場共計 1533 個,共計停車泊位約 38.1 萬個。寶安區小汽車保有量約 84 萬輛,按照國際標準,停車泊位需求約 100 萬個,缺口高達 61.8 萬個,缺口佔比 61.6%。近幾年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亦多次呼籲政府出臺政策,緩解寶安區 " 停車難 " 問題。

晶報記者了解到,在市政策文件的基礎上,寶安區進一步明確了機械式立體停車設施建設操作流程,制定了《寶安區機械式立體停車設施建設管理實施細則》,並且在申請條件、審批流程等方面進行優化。明確以街道辦為受理單位,受理申報主體提出的項目申請;設立了機械式立體停車設施用地禁止性條款和限制性條款;簡化了原村集體用地建設機械式立體車庫的用地審批條件,只需取得村集體股份公司 " 三會 "(董事會、監事會和資產委員會)同意即可申報。

建立項目庫

近三年規劃新增 1.15 萬個停車泊位

如何充分掌握寶安區停車現狀和需求,有序推進寶安區機械式立體停車設施建設,寶安區開展了寶安區靜態交通規劃專項研究,建立了寶安區機械式立體停車設施建設項目庫,制定了機械式立體停車設施三年實施計劃。近三年將新建 43 個機械式立體停車庫,預計新增 1.15 萬個停車泊位。

目前,寶安區已建成甲岸智能立體車庫、44 區機械立體車庫、寶安人民醫院智能立體車庫、福永意庫機械立體車庫等項目,新增 600 多個停車位,有效緩解了部分區域的停車難問題。

申請流程更快捷

滿足條件可領補貼

為了方便有條件的社區申請建設機械式立體停車庫,寶安區優化審批流程,將項目申報受理下沉至轄區街道辦。經認定符合獎勵條件的新建公共停車場,可按照停車泊位數申請獎勵。其中,地面停車場按照 500 元/車位的標準進行獎勵,地上樓內停車場按照 15000 元/車位的標準進行獎勵,地下停車場按照 20000 元/車位的標準進行獎勵。

值得注意的是,寶安區還將嚴格把控機械式立體停車設施項目建設,參照臨時建築的建設要求,設立了禁止性條款和限制性建設條款。項目禁止在基本農田保護區、生態保護紅線、一級水源保護區、高壓走廊、城市黃線等範圍內建設;在基本生態控制線、有條件建設區或限制建設區建設的,需滿足相應的限制條件。

《你問我答》(政策解讀):

一、機械式立體停車設施有哪些申報方式?具體要求有哪些?

答:機械式立體停車設施可按建築類申報或特種設備類申報。其中設置地上機械式立體停車設施或利用已建地下空間加裝機械式立體停車設施,且設施內部空間無人員活動的,原則上按特種設備類申報;設置地下機械式立體停車設施,原則上按建築類申報。

二、社會投資的申報主體的要求有哪些?

答:(一)土地使用權的權利主體或實際管理人;

(二)土地使用權的權利主體或實際管理人委託的單一市場主體。

三、按特種設備類申報的機械式立體停車設施項目可否配建商業或附屬設施?

答:按特種設備類申報的,要求設施內部空間無人員活動,不允許配建任何商業或附屬設施。

四、按照特種設備類申報的哪個部門作為申報受理單位?

答:各街道辦負責受理轄區內申報主體提出的項目建設申請。

新安:27596752;西鄉:27932056;

航城:85905396;福永:85283635;

福海:85900284;沙井:27201291;

新橋:27275867;松崗:27098533;

燕羅:27211385;石巖:23083319。

晶報記者 柯季 通訊員 李濤 崔天一 / 文、圖

【來源:晶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深圳立體車庫建設「加速度」
    為加快解決「停車難」問題,深圳已出臺多項措施推動立體停車設施建設。目前,全市在建立體停車庫有40個,能提供1萬多個車位。此外還有35個車庫將納入近期建設方案。據悉,《深圳市加強停車設施建設工作實施意見》已明確,在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及整體交通政策的前提下,鼓勵機關事業單位、各類企業、居住小區等土地使用權者利用自有土地挖潛增建立體停車設施。
  • 今年深圳新建成立體車庫4個共331個泊位數
    在城市停車位缺口達百萬級的背景下,不少市民期待有更多的立體停車庫可以來到自己身邊。然而,記者採訪發現,目前深圳立體車庫車位佔全市車位比例僅約1%,立體車庫「叫好不叫座」的現象仍有待破題。 數據:今年全市新建成立體車庫4個共331個泊位數 據深圳市交通運輸局在今年8月發布的數據,深圳小汽車保有量約350萬輛,停車泊位總數約215萬個,按兩者1:1.1的比例計算,泊位總量缺口超過170萬個。自2016年開始,歷年深圳兩會期間都有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建議「向上要空間」,通過建設立體停車設施解決停車難題。
  • 智能立體車庫電動汽車自動充電的實現
    因此,為了能滿足日益增長的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建設需求,將立體車庫與充電系統融為一體的立體充電站將成為解決上述問題的有效措施。文中介紹了智能立體車庫的國內外研究現狀、電動汽車的發展及其充電問題,給出了一種立體車庫電動汽車自動充電的實現方案,該系統適合於在智能立體式停車庫中使用,具有較好的市場發展前景。
  • 讀創調查|立體車庫建設有望啟動「加速度」,全市在建車庫40個可...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肖晗/文 廖萬育/圖為加快解決「停車難」問題,深圳已出臺多項措施推動立體停車設施建設。目前,全市在建立體停車庫有40個,能提供1萬多個車位。此外還有35個車庫將納入近期建設方案。針對立體車庫審批流程複雜等問題,2018年12月深圳市發改聯合交通、規土等七部門聯合印發《深圳市機械式立體停車設施管理暫行辦法》,對新建地上機械式立體車庫或利用已建地下空間加裝機械式立體停車設施,且設施內部空間無人員活動的,實行按特種設備類申報管理,無需辦理用地規劃、工程規劃、環評及施工等許可手續,簡化審批流程。
  • 讀創調查|存車1分鐘取車半小時?市民希望立體車庫能適配更多車型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肖晗/文 廖萬育/圖近期有媒體報導,北京等地部分建成立體車庫由於各種原因已成為「死庫」。深圳立體車庫實際使用情況如何,記者連日來也進行了體驗採訪。記者在福田天安數碼城停車場看到,這的立體車庫是在停車場裡改建的,一個為6層,一個為2層,實際佔地只用了27個車位,但總共能提供約120個車位。立體車庫裡幾乎停滿了車,現場保安告訴記者,車主通過手機就可以自助完成車輛存放、領取、繳費的一系列操作,停取車基本都只需要一兩分鐘,相比在園區到處兜圈找車位,立體車庫用起來還是很方便的。日常立體車庫的使用率都超過了八成。
  • 4個立體車庫喜提「準生證」
    據悉,為解決立體車庫報建難度大、多頭管理等問題,今年初,福田出臺《福田區機械式立體停車設施管理實施細則(試行)》,《細則》的主要亮點包括成立福田區機械式立體停車設施管理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統籌協調全區的停車工作問題;細化並明確機械式立體停車設施的報建流程和操作流程,簡化報建審批流程,按照特種設備類申報的車庫項目,無需辦理用地規劃、工程規劃、環評以及施工等許可手續等。
  • 立體車庫怎麼用?
    數據顯示,最近幾年我國城市機動車輛平均增長速度在15%-20%,而同時期城市停車基礎設施的平均增長速度只有2%-3%,特別是大城市的機動車擁有量的增長速度遠遠超過停車基礎設施的增長速度。從總體上看,城市停車難問題的出現主要體現在停車需求與停車空間不足的矛盾、停車空間擴展與城市用地不足的矛盾上。
  • TOD模式下的立體車庫建設方案探討
    ,早些年日本就嘗試應用豐裕的停車資源以促進TOD模式的發展,例如2016年8月啟動的所沢站站城一體化項目,該項目設計在18500m2的商業面積配建了500個汽車停車位和1600個自行車停車位,汽車泊位配建比例達到了2.7個/100m2。
  • 寧波中心城區首個智能立體停車場來了!90秒內停取車
    一起來看↓智能立體停車場可泊車132輛包括24個SUV車位在寧波中心城區,尤其是緊鄰天一商圈及獅子街片區的停車位有多難找,不少市民都深有體會。該立體停車場共分11層,4個出入口,共可泊車132輛,其中包括24個SUV車位。「琴橋西立體停車場所在的位置,原先是一個小型的地面臨時停車場,約有停車位35個,停車資源有限,再加上周邊老舊小區、老舊樓宇較多,車輛流量大,停車位較為緊張,車輛亂停放現象也較為常見。」
  • 老舊小區建立體車庫,這裡有個範例
    在紅雲路晨曦小區南北院的中間記者看到,原有的四個停車位的面積上建設了一座7層24個停車位的垂直循環立體停車庫,小區居民張先生告訴記者,小區始建於2000年,一共有住戶740多戶,但是沒有規劃地下停車場,僅有車位100
  • 中國最大的垂直循環智能立體停車場在東莞開建
    作為一項惠及東莞市民的智慧交通民生工程,該項目建成後,將有效的暢通醫院及周邊車輛循環,提高市民就醫質量;建設智能立體車庫也有望成為破解東莞城區停車、行車難題的一條重要途徑,對東莞市建設智慧城市、發展智能交通有著重大意義。
  • 寧波首個智能立體停車場9月投入使用!132個車位,90秒內停取車
    該立體停車場共分11層,4個出入口,共可泊車132輛,其中包括24個SUV車位。「琴橋西立體停車場所在的位置,原先是一個小型的地面臨時停車場,約有停車位35個,停車資源有限,再加上周邊老舊小區、老舊樓宇較多,車輛流量大,停車位較為緊張,車輛亂停放現象也較為常見。」
  • 海寧有首個公共立體停車庫了!
    位置就在這,車位增3.58倍△效果圖這個立體停車庫就在海寧市人民醫院內,建在醫院鍋爐房的西側,住院大樓北側。△效果圖為了了解更多信息,發布君前往現場親測。這個立體停車庫共有4個單體,可容納4層的車輛,整個車庫佔地面積1250平方米。車庫進出方便,留有4個進出口。原來,這塊區域規劃的地面停車位只有48個,立體停車庫建成後,可容納的汽車數量大增,開闢的車位有172個,是原來的3.58倍!
  • 圓形垂直升降立體停車庫發展現狀及展望
    截至2018 年底,全國汽車保有量已達2.4 億輛,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南京等城市的停車位缺口已高達69~150 萬個。一方面是持續增長的汽車消費帶來的泊位需求, 一方面是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緩慢、城市用地資源日趨緊缺,車位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由此導致交通堵塞、秩序混亂、停車佔道等問題層出不窮。因此,發展機械式立體停車設施壓縮泊位缺口成為緩解城市停車難題的迫切需求。
  • 立體車庫市場寒冷,智能泊車機器人系統解決行業痛點
    立體車庫因能很好的利用地面以上的空間而成為解決城市靜態交通問題的有效的途徑。然而細心觀察市場則發現:傳統停車場車滿為患,路面停車位也是「一座難求」,而立體車庫卻大量閒置,大部分立體車庫的使用率不足五成,超過一半車位長期處於閒置狀態。華運智能的創始人楊新也發現了這一行業現象。
  • 新增226個車位!長安醫院投資1200萬元升級改造立體停車庫
    記者從長安鎮了解到,長安醫院立體停車庫升級改造項目正式動工,項目投資1200多萬元,可增設226個停車位,有效緩解群眾就診停車難問題。改造後升級為智能停車庫,車主最快75秒取車。項目效果圖記者了解到,長安醫院是長安鎮唯一一所綜合性二甲醫院,去年門診量為119萬人次,住院人次為1.97萬人次。不過,長安醫院佔地面積少,為2.13萬平方米,停車位僅有260多個。為解決群眾就診停車難問題,2006年,長安醫院建成立體停車庫,內設118個停車位。
  • 福田將添4座立體車庫 22個停車場實現夜間共享停車
    下沙立體車庫示意圖福田籤發4張機械立體車庫「準生證」!近日,福田區召開福田區機械式立體停車設施管理工作聯席會議,市交通運輸局福田管理局(區停車辦)、區發展改革局等25個部門參會。會議審議並通過了4處機械式立體車庫建設申報及22處辦公樓夜間車位錯時共享工作。
  • 如何才能選擇到合適的立體車庫?
    各地在解決「停車難」問題的過程中,機械式立體停車庫以其節省佔地面積、相對造價低、操作簡單、安全環保的優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和快速的發展。但是,由於不少投資者缺乏對這種新事物的認識,選擇設備不當,也造成了不少已建成的立體車庫使用率不高、甚至常年閒置的情況。如何選擇立體車庫呢?
  • 銅川新區陽光廣場地下1219個停車位啟用,年底銅川將新建1萬個停車位
    9月1日,銅川新區陽光廣場地下停車場啟用啟動儀式舉行,市政府副市長宋桂合出席啟動儀式,市城市管理執法局局長王國幹介紹項目總體情況。
  • 什麼是智能立體停車場
    ,包括通道閘、出票機、出卡機等,且出入口控制設備的自動化水平處於較低水平,收費仍以人工方式為主;2000年後,原有的停車出入口控制已經不能滿足日常的管理需求,出入口設備逐漸向高端化、無人化發展;2009年後,ETC、非接觸式IC卡、RFID卡、藍牙遠距離讀卡、車牌識別、城市停車引導系統,停車場內車位引導、反向尋車系統等等的智能化停車方式引入,進入設備快速迭代期;2015年後,基於雲計算、大數據與I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