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紀事:「一般化」的幸福生活

2020-12-16 愚伯的自留地

文:但願人長久

圖:來自網絡

過去鄉村集體生活時,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困頓單調、枯燥乏味。

村民為了調劑精神生活,勞動中會相互調侃。說些混雜段子,給好脾氣的人起個「外號」。語言葷素搭配,增添笑料,幹活不累,中和了匱乏與枯燥的生活。

集體生活,人們的跟隨性強。找出一個四肢發達,頭腦簡單 ,心直口快的人當「把子」。調侃起來,群起攻之。只叫「外號」,忘了名字。勞動之餘,打鬧一翻,茶餘飯後,餘味無窮。

被調侃者,在村裡人緣特別好。人見人侃,見面打招呼也是瞎侃一通。有種別人笑我太瘋癲,我怪別人看不穿的灑脫。

在鄰裡之間,遇到飯就吃,遇到活就幹。不需要顧及面子,是人人可以支使的老好人一枚。快樂別人,幸福自己,到老也是「老玩童」。

老好人從來不會發脾氣,見人總是樂呵呵的。在鄉鄰心裡,從來不需要想起,卻永遠也不會忘記。

一般化」就是村裡的「活寶」,是人人可以調侃的「把子」,光外號就一大堆。

「一般化」名叫張星,小名滿天星,外號「馬泡」。又一外號「一般化」,是村裡人統一給他起的。

張星出生時是一個晴朗的夜晚,他父親給起名「滿天星」,娘叫他「小星星」。上學時,老師給起名張星。

張星第一次被調侃時,才幾個月大。娘抱著他看星空,鄰家上中學的小哥哥放學回家。愛逗小星星說:「明月幾時有,把酒問星星」。星星被逗得咯咯地笑,是個天生愛逗的主。

小星星三四歲的時候,娘帶他去生產隊收割大豆。大豆地裡有很多像小瓜一樣野生植物一一「馬泡瓜」。嫩綠時特苦,熟透黃中帶香,香甜可口。娘摘一大捧,讓星星坐在樹下吃著玩。

小 星星看著像溜溜蛋一樣的東西問是什麼?娘說:是「馬泡」,愛開玩笑的村民說:小星星的小腦袋特像「小馬泡」。別叫小星星了,叫「小馬炮」吧!沒有外號不發家,長大等著發財吧!

從此小星星跟娘上工,就在樹下玩「馬泡」,村民也都喜歡叫他「小馬泡」。

上學了,學校的老師給他起名張星,也只是在學校叫而已。

張星學數學喜歡查手指頭,手指頭不夠用,就加上腳指頭。所以,他只學會了得數為二十以內的加減法。

有一次,老師出一道12十12二?的題,他無法算了。老師開玩笑說:張星的手和腳,如果都多長一個指頭,就能算對了。同學們哄堂大笑,從此,同學們都叫他「六指」。

因為上學吃力,他不願意去學校了。父母無奈,只能讓他在家幫著幹活。過去農村人對知識也不重視,不上學就讓他割豬草。

上學不行,當孩子王好樣的。每天帶著幾個輟學的孩子,開始調皮搗蛋。下河摸魚,逮青蛙,掏鳥窩。手裡拿著細竹棍,見人就抽一棍。鄰居剛掛繩子上的地瓜幹,他啪啪幾竹棍全給甩飛地上。村裡人罵他就是「稜頭青」一個。

最不靠譜的是:割草時遇到一條大紅花蛇。他把蛇逮著掛在脖子上,像褲帶似的搖晃著。蛇頭昂著吐出長長的信子,在他脖子裡擰巴著。一群孩子跟著起鬨,見人就捏著蛇頭往人身上甩,嚇人半死。那氣勢如山大王,又像黑社會老大,給他爹娘招來不少事非。

父母看他作的不像樣了,需要管教。讓他跟著大人上工幹活,讓隊長叔叔管教。村民開始調侃他「驢上套」了。由於年齡小又調皮,村民幹活累了就逗他玩,反正皮實好逗,拿他當「開心果」。

隊長叔叔看他年紀小,也幹不了多少重體力活。每當驕陽似火,又熱又累時。就讓張星去給大夥提水,或者去買冰棍。他特高興,忙得不亦樂乎。

一次,買來冰棍, 他喜打哈笑著發給每一個人,最後沒有自己的。鄰家嫂子調侃他道:「六指」病又犯了,數來數去忘了自己。村民們吃著冰棍,笑得前仰後合。

慢慢地,只要是跑腿的事,非他莫屬,他也樂此不彼。從此人人開始指使他,又給他起外號「副隊長」。

隨著張星長大,村民支使他也早已成了習慣!替人抱孩子,替人提水,替人買東西,替人幹一切活計。誰家有事都找他。

不過,幹著活時,眼睛還不忘找吃的。只要看見食物,扣手裡就吃,不用客氣。趕上飯頓,不用讓,偎上桌子就狼吞虎咽,吃飽走人。

村裡有婚喪嫁娶之事,端盤子、提壺、擔水、劈才,樣樣少不了他。只要是跑腿的事,鄉親們第一個會想到他。都會說:找「馬泡」!讓「馬泡!」去幹。

只要有人喊一聲「馬泡!」他立馬應「到!」。應慢了!大姑娘,小息婦的香拳會在他背上捶出個「春光燦爛」,再加上花拳秀腿一陣亂揣。他在那種搞笑摸爬滾打中,慢慢的練成了「老江湖」,「打情罵俏」,得心應手。

割麥子時,鄰家嫂子說:「馬泡!我回家餵孩子,我那一壟你幫我割完!」張星會響亮的回答:「好嘞!嫂子你摟著孩子睡吧!嘿嘿嘿」……引來一片笑罵聲。

還有一次,收割大豆時,張星逗鄰家嫂子。用一段繩子扔在正彎腰割豆子的嫂子腳下,說是一條蛇。嚇得嫂子跳起來,一屁股坐在地上捂著眼直哭喊,褲子也讓豆匝子扎破了。

張星拽過嫂子擦汗的毛巾,蓋在自己頭上,坐地上學女人哭靈。捊著腿,捏著嗓子,拉著長音,前仰後合假哭。人們圍著他仔細一聽,他哭的是:我一一的一一我哎……接著被一堆花拳繡腳揣趴地上,在鬨笑中享受一堆拳頭的「愛撫」。又得一個外號「哭自己」。

在那個物質精神都匱乏的年代,張星給鄉鄰增添不少笑料,也出了不少力。在大鬧中也變成了大齡青年。

張星的父母開始為他張羅婚事,那時農村因貧窮,大齡青年找媳婦不容易。有人給他說媒,要他和姑娘見個面聊聊。

張星平時是人們的「開心果」,瞎打胡鬧習慣了。真要讓他一板正經的去見女孩子,「木匠砍腿一一擱錛了」,膽怯了。比上前線打仗還難。

他請教娘,娘說她也不懂,讓他去請教鄰家嫂子。鄰家嫂子想起他用繩子當蛇嚇她那一囧事,盤算著要報那「一劍之仇」。想整蠱張星,看他的笑話。

張星問嫂子說:「人家姑娘要問這問那的,該怎麼回答!」。嫂子神秘的說:「我告訴你,人家姑娘問你家裡的情況,你千萬別說實話。說實話肯定沒戲!儘管吹牛!」

張星說:「我不敢吹牛說大話,騙人家不行」。嫂子說:「你平時不是淨吹牛嗎?」張星說:「那平時開玩笑,鬧著玩,婚姻可不是鬧著玩的」。

嫂子說:「成!我告訴你,不會說就等人家姑娘先開口問。無論人家姑娘問什麼?你都回答「一般化」!絕對不會出問題」。

張星和姑娘見面了,姑娘問他們村糧食收成咋樣?張星紅著臉回答「一般化」!姑娘覺得回答還行。

接下來姑娘問張星家裡幾口人?「一般化!」,姊們幾個?「一般化!」,父母多大年紀?「一般化!」 你家養了幾隻羊?幾頭豬?幾隻雞?張星全部回答「一股化」!

可想而知,相親泡湯了。鄰家嫂子捂著肚子笑叉了氣,父母也哭笑不得。村裡人異口同聲喊他「一般化」!張星那麼多外號,屬「一般化」最響。

後來,張星因為小時候的調皮搗蛋,學的那兩下三腳毛功夫,歪打正著。演繹一出「英雄救美」的好戲,人人稱讚,還收穫了終身幸福。

那時候,村民唯一的精神娛就是晚上聽肓人說書、唱戲。勞累一天的人們,晚上聚在街心的空地上。在如豆的燈光下,聽一人自彈自說自唱。侃古論今,人人聽得津津有味。

一天晚上,說唱盲人懷抱枇杷正說唱的起勁之時,一聲驚恐的嚎叫劃破夜空。

說書人,正說到戰鬥的激烈高潮處。忽然一聲殺豬般的嚎叫,好像從書裡照進了現實,人們嚇得四處逃竄。說書人因為眼睛看不見,不知發生了什麼,也抱起枇杷隨人群亂撞。

原來是一位中年婦女,坐在地上,搖著蒲扇正聚精會神聽書之際。感覺有一條蟲子從小腿往上爬,又涼又瘮,嚇得大叫一聲,暈了過去。

有膽大者,劃根火柴查看,立急嚇得大喊「馬泡」!接著眾人也一齊喊「馬泡」!

「馬泡」借著亮光,從中年婦女褲腿裡掏出一條花斑蛇。他滴溜著妖嬈舞動的花斑蛇,一臉英雄氣概。眾人在驚恐中對「馬泡」嘖嘖稱讚,也想起了他小時候玩蛇的趣事。

接著又一次,他外出路過運河邊,發現有人落水。好多人干著急,不敢下水。他一個猛子下去,救上來一對。

原來是兩個女孩去河邊洗手,一個滑下去了,另一個情急之下,跳下去救同伴,結果都上不來了。危難之時,被張星相救。

兩個女孩和家人,到村裡尋找恩人。打聽恩人姓名時,村民的回答,笑破肚皮。村民說:「一般化」,「馬炮」,「副隊長」,「哭自己」,「六指」,「滿天星」,沒人知道張星是誰!

其中一個女孩被張星的見義勇為感動,願意以身相許,結成百年之好。鄉鄰都笑侃:「馬泡」沒心沒肺,傻人有傻福。

另一個女孩也委託張星在村裡給介紹對像,兩個好夥伴願意嫁一個村。張星給介紹了隊長的兒子,好事成雙,皆大歡喜。

隊長高興的設宴宴請親家,特請張星大媒人。還邀請一些村幹部和一些有身份的人作陪,慶祝兒子的喜事。

張星平時端盤子提壺習慣了,隊長叔請他上桌正式喝酒,還有那些正襟規坐的人物。他受寵若驚,不知如何是好。說話受不了那種拘束,也不在一個頻道。喝一杯酒就問隊長有什麼需要他幫忙去幹的。

隊長看出他有點勉為其難,不太適應。也不再客氣,讓他去廚房,該幹嘛幹嘛去。

張星到廚房,嬸子趕緊給他拿兩張單餅卷兩塊大肉,讓他吃飽再去幹活。張星接過卷餅,張開大嘴吃著而去。

鄰家嫂子氣得嘴歪眼斜,罵張星沒出息,牛糞扶不上牆。平時瞎侃,費話連篇,遇到正式場合只會說「一般化」。

村民又開始調侃:小馬嘎,尾巴長,娶了媳婦忘爹娘。烙白餅,卷沙糖,先給媳婦丈母娘,媒人一邊偷偷嘗。

張星不生氣,撐得嘴鼓鼓地,笑咪咪地吃的特香。

張星至今,身體倍棒,吃嘛嘛香。沒心沒肺,活得不累。依然有求必應,為鄉鄰服務著,調侃著。依舊知足常樂,簡單而幸福的生活著……

相關焦點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解鎖幸福的密碼——「先行者」蘇州探路小康紀事
    新華社南京7月6日電題:解鎖幸福的密碼——「先行者」蘇州探路小康紀事20世紀80年代初,向小康奔跑的目標悄然和蘇州這座千年古城結緣。江蘇省蘇州市區一景(2017年10月27日攝)。新華社記者 季春鵬 攝對於張家港永聯村村民郭金南來說,去年春天做的肝臟移植手術猶如生活一道大坎。好在醫保報銷後,村裡又發放了4.5萬多元醫療補助款,大大緩解了全家經濟壓力。「從動手術到現在,幾十萬元醫藥費,絕大部分都報銷了。如果沒有這麼好的政策,真不知道後面的日子咋過。」
  • 夏季的鄉村生活裡,帶著帳篷露營,給你不一般的體驗
    而節奏舒緩,可見開闊,空氣清新,陽光明媚的鄉村,便成了年輕人休閒的第一選擇。田園生活社區針對中老年朋友的田園養生、養老,介紹了很多農房租賃、改造,私家菜園定製等田園生活方式。而這對於在城市還當著房奴,要應對繁忙工作的年輕人來說,並不一定適合。誠然,田園生活也並不只是租賃農房一條路。
  • 宿遷宿豫區:幸福四重奏,融合推進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
    ,沿線的「幸福音符」交錯組合,奏出安民、富民、惠民、樂民的宿豫鄉村「幸福樂章」。宿豫區從更好保障村民就醫、出行、入學、購物等公共服務需求入手,優化服務保障,逐步實現新型社區基礎設施城鎮化、生活方式市民化。將10.8公裡幸福大道沿線的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宿遷電子商務產業園區、梨園灣、杉荷園等優勢資源連線成片,形成整體發展優勢。
  • 「唱」出來的幸福生活——一首村歌與一座古村的鄉村振興故事
    新華社杭州11月19日電 題:「唱」出來的幸福生活——一首村歌與一座古村的鄉村振興故事新華社記者袁震宇、魏董華「不管我們走得多麼遠,故鄉永遠在我們心間。」歌聲悠揚地越過馬頭牆,飄蕩在一座江南古村的青石板路、阡陌街巷中。
  • 留壩:「留」字號活動渲染美麗鄉村幸福底色
    房屋整齊有序,院場乾淨整潔,房前屋後花繁樹茂,鄰裡鄉親之間言笑晏晏……這令人豔羨的場景就是如今留壩縣廣大農村的日常生活畫卷:環境優美,民風淳樸,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幸福和滿足。去年以來,該縣紮實開展「美麗鄉村·文明家園」建設,緊扣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一根本,在切實推進「十個一」建設的同時,設計開展一系列「留」字號特色活動,穩步推進文明家園建設,為全縣廣大鄉村渲染上濃重的幸福底色。
  • 143平美式鄉村風,高貴典雅,幸福滿滿的異鄉生活!
    對於很多人來說,在異鄉買房紮根後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但其實生活遠沒有想像中的美好。我們常常為了生活而努力,卻完全沒了生活。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一套143平米四居室美式風格的裝修案例,業主是一家三口,女業主喜歡浪漫優雅的生活氛圍,平時也喜歡網購,所以最注重家裡的收納功能,希望家裡從客廳到臥室,儲物功能一定要利用到極致,不浪費一絲空間。一起去欣賞一下這套美式鄉村風格的案例吧!
  • .| 「搬」出來的幸福生活 看泰順畲鄉如何「搬」出富美新鄉村
    「窗口」看小康(56) | 「搬」出來的幸福生活 看泰順畲鄉如何「搬」出富美新鄉村 2020/11/30 15:42 來源:浙江新聞客戶端 編輯:單暉 瀏覽:946
  • 《寶藏般的鄉村》描繪動人的鄉村生活圖景,挖掘寶藏「種草」心間
    國家生態原產地保護產品黑毛豬肉質鮮嫩、口感細膩,家家戶戶都掛著黑毛豬肉製成的臘肉,堪稱雷山之寶;獲得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的「雷山烏杆天麻」養生又美味,可作藥材治病,也能生吃、烹飪;苗嶺主峰雷公山號稱天然氧吧,空氣負氧離子是一般城市的三千倍,深吸一口氣的華少直呼「連空氣都是寶藏」。
  • 巴基斯坦鄉村少女 與別人分享丈夫表示很幸福
    巴基斯坦鄉村少女我們的好鄰居巴基斯坦是典型的農業國家,報導稱,巴基斯坦農業部門貢獻了約20%的國內生產總值(GDP),超過一半的人口生活在鄉下農村。巴鐵的鄉村還處於未開發的原生態,風景怡人,空氣清新,「霧霾」這個詞在這裡幾乎無人所知,每當農作物收穫的時節,漫山遍野一片大好風光。
  • 鄉村紀事:二嫂遲到的黃昏愛情
    因學生而為年化程度參差不齊,男女合校,再加上一些其它的原因,根本無法上課。在徐州逗留兩個星期後,他們又繼續南下,坐了七天火車,來到了湖南長沙李家大屋,經過整頓後,公推王智信先生為聯中校長。上任之初,頗有一番作為,後由於教育經費沒有著落,局勢緊張,學潮不斷,戰事頻繁,學校宣布自動解散。
  • 唱唱我們的新生活,百萬村民在全民K歌「唱響幸福鄉村」
    近年來,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農民的娛樂生活也逐漸多了起來,移動網際網路上各種娛樂方式也早已不只是城裡人、年輕人的專利,廣大村民也在積極擁抱網絡,享受科技進步帶來的便利和樂趣。這其中,在線K歌就是他們熱衷的休閒方式之一,越來越多的人通過歌聲來表達對美好生活的熱愛。
  • 日照高新區建設美麗鄉村打造幸福家園
    嚮往的生活是什麼樣子?「進則享有完善配套、創業環境,出則擁有青山綠水、鄉村田園。」坐擁經濟園區和美麗山區的日照高新區,把人們對生活的嚮往,落腳到人們生產工作中,滲透進日常生活點滴中,發展生產、改善生活、保護生態,努力探索綠色發展模式,使村民在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中實現幸福生活。
  • 鄉村紀事:我的鄰居——黑叔
    他給各級鄉村幹部開會,安撫好個別人的情緒,指導他們的思想,開發好以後,這些魚塘、臺田土地再承包給他們,保證旱澇保收。做了多日的思想工作,那些「螞蚱」不蹦了。經過一年多的機器轟鳴,日夜奮戰,湖裡像豆腐一樣切成一塊一塊的,一部分挖成魚塘,魚塘周圍種樹種莊稼,魚塘周邊種上柳條,免得夏天的激烈雨水衝垮魚塘。
  • 鄉村紀事:豐縣老家的榆錢窩窩
    不到半個小時,施大叔就捋了半籃子榆錢,看上去有四五斤重,聽說,在蘇魯豫皖交界處的鄉村集市上,售價達15元一斤。嫩嫩的榆錢,看上去非常淳樸,鼻子靠近,就聞到一股淡淡的清香,由於花期短,保存不太方便,因此,在許多城市,很難看到它的身影。
  • 小徐的幸福生活(羨慕他人的幸福)
    回到了鄉村。心理落差很大。只是覺得自己的幸福好少。現在想來,那是多麼幸福的生活,青春,健康,生活無憂無慮。後來,結婚了。找了自己愛的人。一直以為他不愛我。但是,他給我買了好幾個手機,電腦。原來,幸福一直都在。前幾天,看到百度的視頻,鄉間小徐的做飯的視頻。第一次看就喜歡上了。一天三頓飯難倒英雄好漢!整天不知道吃什麼。
  • 樂高集團支持鄉村幼兒園開展「遊戲化課程」,助力雲南鄉村兒童早期...
    在晨操之後,樂高集團鄉村兒童早期發展雲南項目——媒體考察活動即將在大姚縣泗溪幼兒園開展。根據救助兒童會開展的「雲南省農村地區學前教育質量提升項目」基線調研報告顯示,雲南省鄉村地區兒童面臨「入園難「問題,且幼兒園缺乏完善的教育設施及活動休閒空間。同時,在鄉村地區,有40%的父母無法每天與兒童玩樂互動,僅有25%的鄉村幼兒園教師具有專業教學資格。當地家長教育理念及學校課程安排也更偏重課業學習,從而忽略了兒童在玩樂中探索和學習,培養創造力和想像力的機會。
  • 鄉村紀事:哥哥,今生有你相伴真好!
    文:往事隨風圖:來自網絡我姊妹三個,上面有兩個哥哥,我是家裡唯一的女孩,也是父母期待已久的小棉襖,我的出生註定嬌貴,被他們視為掌上明珠,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了,寵愛之餘,自會教育哥哥該怎樣疼愛妹妹。
  • 紀事本末 | 古代的歷史普及讀本
    這一史體或是「一書備諸事之本末」,或是「一書具一事之本末」(《四庫全書總目·史部五·紀事本末類》),將分散的材料集中敘述,能夠充分展現歷史事件的全貌。與早早誕生於先秦兩漢的編年、紀傳體不同,雖然紀事本末的形式早已在史籍中作為補充而存在,但成為一種獨立史體的時間是比較晚的。我國第一部完整的紀事本末體史書,是南宋袁樞(1131—1205)的《通鑑紀事本末》。
  • 何謂紀事本末體?有何代表作?
    為了克服這種弊端,到了南宋,另一種體裁「紀事本末體」出現,能夠克服編年、紀傳二體的缺陷而又綜合其優點,形成了獨特的敘述方式。「本末」這個詞,原意指樹的根和梢。《禮記·大學》雲:「物有本末,事有始終。」意思是說任何事物都有它的起源和歸宿。後來,「本末」這個詞就被引申為「主次」「先後」等意思。而紀事本末體,就可以顧名思義了。
  • 鄉村振興|新沂棋盤鎮:錦山秀水「電引擎」 點亮百姓幸福生活
    該鎮領導通過走訪調研,確定了「宋山民宿」、「楊莊田園鄉村」和「牛盤家園」建設試點。「一定要走在鎮黨委政府決策的第一方陣!」時任國網新沂市供電公司棋盤供電所所長馬廣科得到消息以後,立即召開全體職工大會,並將情況上報領導。「我們這邊剛作出規劃,供電公司就進場參與了……」棋盤村相關負責人朱先鋒回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