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父母天然地愛自己的孩子,也不是所有孩子生來就愛自己的父母。
1
嚴歌苓的《陸犯焉識》描寫了馮婉喻對陸焉識無怨無悔的愛情,但與之相對的,她也入木三分地刻畫了馮子燁對父親涼薄的親情。我們悲哀地意識到,馮子燁也不愛他的父親陸焉識。
首先他一聽說父親被釋放就如臨大敵,要父親先在青海待著,別回來連累他們。
如果不是婉喻貼滿整個上海的桃紅色的調房啟示,他不一定會真的去想辦法要房子給父親住。陸焉識回來後,他連爸爸也不叫,明面上跟著孩子叫阿爺,背地裡叫老頭子。
自己的初戀因為父親入獄的緣故告吹,對此耿耿於懷。父親九死一生回到家來,他沒有絲毫的心疼和關心,反而當著母親和孩子的面斥責父親的「自私」。
馮子燁中學時讀了父親的文章,與父親成為萬年莫逆。他們之間還是有父子之情的。但是父親被捕後,他遭受了許多不公的待遇和痛苦。他明明知道這是「政府做的莫名其妙的事情」,但他不能把這些憤怒向政府向社會發洩,而向父親發洩。
他也應該知道,勞改二十年是多麼痛苦的非人的遭遇,自己所遭受的那些與父親的比起來不值得一提,但是他照樣用手指點著父親,理直氣壯地控訴。
父親回來後,沒有讓他享享清福,卻把他當老傭人使喚,跑腿,洗衣。父親搬走了,還要經常提著髒床單送過去給他洗。丹珏的丈夫想趕父親搬回子燁家,子燁卻不同意。絲毫不考慮父親和妹妹夾在中間有多難堪。
丹珏比較善良,不像子燁一樣市儈自私。她曾經「對敵喊話」,要父親「顧念」他們去自首,後來她為自己這樣傷害過父親而感到愧疚,但她找了個市儈丈夫,在丈夫和他的孩子殖民馮家的過程中,雖然她為父親的事跟丈夫吵架,她最終還是會跟丈夫妥協,然後犧牲父親。
最後陸焉識不得不提著自己的衣服和婉喻的骨灰離家出走。他只寫了信跟他的孫女告別,讓她代他向丹珏子燁告別。這是對自己兒女的深深的失望吧。
其實也無所謂失望,因為他似乎早料到會這樣,孫女問他為什麼要回來的時候,他看看身邊的婉喻說:「假如不是為了她,我就不回來了。」
為什么子燁他們不能接納父親照顧好父親呢?也許是因為父親在他們年少時離家,感情比較淡漠。但是子燁對含辛茹苦照顧他的母親也不是真正的愛。
他明明知道自己母親對父親的感情有多深,卻絲毫不考慮母親的感受,牢騷沖天,阻止母親給父親寫信,指責母親不為他們考慮,不想讓父親回來,不尊重父親,公然責罵父親,這些都像是在剜母親的心。
母親失憶症晚期,喜歡赤身裸體,他為了自己的臉面,竟然想用繩索把母親捆上,再把衣服強行給她穿上去,完全不考慮這樣是不是會傷害母親。
2
馮子燁缺少父愛,因為父親勞改二十多年,母親呢,連生蛆的鹹鴨蛋都不捨得給他們吃,要留給父親吃,只給他們不停地吃黃豆,使他現在見到黃豆就像見到屎一樣噁心。
社會上的歧視又讓他承受了很大的痛苦,母親無力幫他解脫,壓抑的環境和缺失的關愛讓他的內心又委屈又憤怒,沒有找到正確的方式疏導,越來越覺得自己沒有得到尊重,越來越偏執,不知不覺長出自私的殼來保護自己。所以他的行為也是可以理解的。
像子燁一樣令父母心寒的子女在這個社會上並不是少數。為什麼父母的付出不能換來兒女的尊重和愛呢?我認為主要是以下三方面的問題。
一.父母溺愛孩子,沒有使孩子學會感恩,子女無視父母的付出,自己也不懂付出,不會將心比心,變得自私自利,一不順心就埋怨父母,甚至大打出手。
一個小男孩只因母親拒絕給其買玩具,而在廣場上哭鬧並且抓母親的頭髮。母親疼痛央求放手,一個20來歲的女孩前來解圍,卻被男孩一聲「你滾」罵走,最後男孩更加張狂,竟然伸手掐住母親的喉嚨,母親被憋得滿臉通紅。
留學生汪佳晶,留日五年,從未打過工,學費和生活費都靠母親每月7000元人民幣的收入來支付。母親四處舉債,實在拿不出錢,他竟在機場捅了前來接機的母親9刀,致死。
二.有些父母對孩子缺乏關愛。孩子對父母沒有感情基礎,自然談不上對父母好。
《陸犯焉識》裡有個叫梁葫蘆的孩子。他父親是個常年不在家的木匠,梁葫蘆還有3個弟弟妹妹。母親不管他們,跟別人偷情有了身孕,還拿走食堂一家僅一個的大饃饃跟情夫分吃了。梁葫蘆看見弟弟妹妹挨餓,一氣之下把母親和她情夫給剁了。
今年5月,陝西男子馬某將79歲母親活埋的案件,轟動全網。馬某最終獲刑12年。是什麼讓他做出如此匪夷所思的事情呢。
原來,馬某母親在他12歲時就改嫁,而馬某是由叔父帶大,所以母親對他沒有足夠的關愛,母子感情淡薄,馬某甚至有些怨恨她。如今母親大小便失禁,他沒有耐心照顧,自己日子也過得很艱難,就生出了活埋母親的念頭。
三.父母控制得太多,讓孩子對父母避之不及。
有些父母甚至經常打著愛的名義傷害孩子,所以親子關係惡劣,孩子不喜歡父母,甚至恨父母,一長大就要逃離他們,也就談不上尊重了。
電視劇《小歡喜》裡面的宋倩對女兒英子360度無死角的控制,讓英子感到窒息,為此她非常痛苦,不斷要逃離。這種控制並不是對孩子的尊重,而是為了滿足自己,「為你好」其實是個連父母自己都深信的謊言。要知道,你自以為給孩子的「好」,並不是孩子自己想要的「好」。
北大學霸吳謝宇弒母案曾經震驚全國。吳謝宇事事優秀,但他有一個控制欲望極強的母親,也許正是母親的控制讓他無法忍受,做出這麼極端的事情。
3
總之,作為父母,想要得到子女對父母的尊重,就要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建立和諧的親子關係,要充分尊重孩子。因為尊重是相互的。同時要儘可能安排好自己的晚年生活,儘量不要成為子女的負擔。
作為子女,能發自內心愛父母、感恩父母的付出,「烏鳥反哺」自然最好,如果做不到,也不要把過錯都歸結於父母,因為他們也是人,也會犯錯,接受有這樣的父母的事實,在內心與他們和解,也與自己的負面情緒和解,對父母做到最基本的尊重和照顧。
梁曉聲說:「愛是雙向的,只有父母對孩子的愛,沒有孩子對父母的愛,這種愛是不完整的。父母養育孩子,子女尊敬父母,愛是人間共同的情懷和關愛。」
願每個孩子都能在父母的愛中滋養成長,願每對父母都能得到子女愛的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