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中國留學人員搞種族歧視,排華浪潮襲來,君子不立危牆之下

2020-12-14 蔣曉峰Terry

隨著美國大選臨近,打壓中國的力度在加大,中國人在海外的日子更加艱難。

在以美國帶頭對抗中國的環境之下,有澳大利亞、甚至印度這樣的國家正大力配合美國,給中國下套,使絆子。

美國已經發動貿易戰、科技戰、外交戰、還有軍事碰瓷,在影響力巨大的人文交流方面,也打出一記記黑拳。

美國近期吊銷了超過1000名中國留學生和學者的籤證。川普的藉口是有人從事「間諜活動」。沒有什麼比所謂「國家安全」更萬能的藉口了。

中國對於美國方面的意圖和做法高度警覺,用9月10日外交部發言人的話來說,已經是「赤裸裸的政治迫害和種族歧視」。

這兩個定性的嚴重性,我覺得是朝著「排華」的方向去了,不再是僅僅針對商人、學者、學生某些特定群體,而是針對中國人的無差別歧視。

美國國內種族歧視,是白人對黑人的歧視,而這種歧視居然用到了黃種人,中國人身上。

不樂觀預計,在美國的中國人,都會遭到普遍打壓,原因是大家身上有一個共同的基因,中國

目前在美國的中國人,相信已經沒有遊客,幾乎全部都是有任務在身的,持有不同的護照。這些不同的人,面臨的風險是不一樣的。

外交人員持有外交護照,是有豁免權的。在今天這種氛圍下,中國外交官不可能做違反美國法律的事情,不會有什麼把柄被美方拿住。

留學生和學者絕大多數持有因私護照。中國記者分兩類,一類像新華社這樣的央媒記者,持有公務護照,還有一些媒體記者,持有因私護照。

這些非外交護照的,全部沒有豁免權。但不管什麼類型護照,媒體人員在美國工作都需要記者籤證。

現在一個非常詭異的現象是,從去年以來,美國把中國駐美媒體註冊為「外國代理人」,列為「外國使團」,變相「驅逐」了60名中國記者,無限期拖延甚至拒籤30名中國記者籤證,籤證有效期縮短到90天。

留在美國的記者,他們的籤證在8月6號就到期了,也按要求向遞交了籤證延期申請,但美方沒有給任何一個中方記者延期,這就讓他們的工作和生活處在極大的不確定當中。

我今天還和其中的一位記者聯繫,記者本人仍然留在美國,並沒有回中國。從某種程度上,可以理解為籤證自動延長了90天,算一下日子的話,會在美國總統大選的那個禮拜到期。

如果美國政府要大做文章的話,不排除會在投票日前,下「逐客令」。那又會是一個包含「中國」熱詞的頭條新聞。

從川普政府試圖保持「中國話題熱度」的操作思路來說,是有可能把事情做絕的。

某種程度上說,美方是在利用中國記者,配合他選戰,擇機狠狠甩出來一張「中國牌」。

在這種困境中,不論是被撤銷籤證的中國留學生或學者,還有拿不到籤證延期的記者,在這段時期,為人處事要非常非常小心,凡事考慮儘量周全一些,君子不立危牆之下,不給自己添麻煩,也不給同胞添麻煩。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無獨有偶,印度也在新的商務籤證最新指南中,對中國公民實施了更為嚴格的規定,包括在某些情況下需要向印度「外籍人士地方登記局」登記。

印度有樣學樣,隔著太平洋和印度洋,呼應美國的高壓政策,限制交往,短期目標也意在脫鉤。

中國在應對上,保持了極大克制,沒有採取針鋒相對的做法,沒有刁難美國駐華記者。

這不是示弱,事態從來都是升級容易,緩解難。

美國政客恨不得中國把所有美國記者踢出中國,這樣他們就能給中國扣上高帽子,聯合所謂的「民主世界」,啟動對中國的全方位脫鉤、甚至制裁。這就是套路。

中國在輿論上高調回擊,在道義上批駁,但在具體做法上,從維護中國利益的角度出發,在克制中不給對方可乘之機,是技術難度很高的博弈。

最近還有一件事,也是和記者有關,只不過博弈的對象變成了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找中國的麻煩,也是在配合美國。

就像加拿大找孟晚舟的麻煩一樣,美國的影子,美國的手,無處不在。

根據官方通報,今年6月,澳大利亞安全情報機構,以可能違反澳「反外國幹涉法」為由,對新華社等幾家中國媒體駐當地的4名記者進行突擊搜查和盤問,扣押電腦、手機等設備。澳方認為這是「正常問詢」。

澳大利亞之前就炒作中國「對澳滲透」,這次查扣中國記者,實質是「定點打擊」,製造針對中方機構人員,和澳大利亞國內友華人士的「白色恐怖」。

博弈免不了會在中澳兩國展開。

在中國這邊,有關部門在辦案中,依法對兩名澳大利亞記者開展調查詢問。結果,澳大利亞駐華使館,居然在中方要求記者配合調查後,讓這兩人躲進使館,成為二人的「避風港」,逃避中方調查。

而且中方的工作還反而被稱為「人質外交」,還說兩人「被迫離境」。

澳大利亞記者在中國成為「人質」,這倒是一個相當不錯的新聞標題。

但本質上,這是一條假新聞

根據我作為駐外記者的經歷來說,記者的活動範圍、交際範圍非常廣,但是有邊界,越線就是超出允許在行事了。

這幾名澳大利亞記者為什麼要躲進大使館?心虛,想找媽媽了。

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他們越線做的事,中方不是沒有掌握。

但他們不是人質。

人質有威脅、脅迫的含義,而這兩個記者,是澳大利亞駐華使館要求他們儘快離開中國。

外交部記者會上,有記者問,這兩名記者是不是和CGTN澳籍記者成蕾案有關。

外交部發言人說,澳大利亞籍人員成蕾案,正在依法偵辦中。發言人沒有把成蕾叫做澳籍記者,而是澳籍人員。

這個區別,相信大家能體會出來。

表面上看,成蕾和前面提到的兩位澳籍人士,都是駐華記者,實際上恐怕沒有那麼簡單。隨著調查進展,相信會有真相大白的一天。

美國有「新麥卡錫主義」,澳大利亞一點兒也不少。

打造反華、排華樣板,澳大利亞、印度都是指標性國家。美國希望有更多國家跟進。

我在記者生涯中,有一次情況和人質非常接近。那是我去利比亞採訪時,當時我在的黎波裡卡扎菲政府軍一邊採訪,反對派兵臨城下,北約炸彈也越來越近。

卡扎菲一方就把包括我在內的38名記者全部封鎖在一家酒店內,同在一家酒店內的還有卡扎菲的政府發言人等官員。

跟我在一起的媒體包括CNN、美聯社、路透社、央視2名記者等,在這種這樣情況下,北約是不可能轟炸酒店,反對派也不會貿然強攻,原因就是我們成為了卡扎菲的人質,成為了他阻止反對派進攻的盾牌。

後來,卡扎菲兵敗如山倒,也不敢加害我們這些記者。

所以人質,大多數是在交戰情況下使用的。

澳大利亞記者要定義自己是「人質」,大膽猜測一下,是捲入了情報戰。

打著記者的名號,幹著間諜的勾當。

澳大利亞作為「五眼聯盟」國家,長期從事對華間諜活動,包括在中國設立情報站、在中國駐澳使館安裝竊聽器、針對華人開展策反活動等,並且和美國等國家分享情報。中國不可能不設防。

還有當地政客說,中國駐阿德萊德總領館對當地海軍造船業從事所謂「間諜活動」,嚴重威脅國家安全,甚至要求政府關閉中國駐阿德萊德總領館。

中國在美國休斯敦總領館不久前被迫關閉,如果在美國以外的國家,還有中國使領館關閉的話,這個國家極有可能就是澳大利亞。

現在,中國和美國、澳大利亞已經進入深度博弈。

中國在這兩個國家的人員,人身安全還不至於受到傷害。

但是,當我們聽到中國外交部把這種打壓定性為「種族歧視」的時候,可以預見,「白色恐怖」會蔓延,針對中國人的系統性打壓,系統性排斥,還會升級。

針對這些海外中國人,應該明白和理解他們的處境。

有一種立功叫堅守,有一種成功叫撤退。(完)

相關焦點

  • 很厚重的作文:《君子應立於危牆之下》
    花之四君子方知立於危牆得修危行,人亦如是。孟子曾云:君子不立足於危牆之下。然而,防患未然,洞察危險,止於身也。於心於德,危牆之下卻是靈魂最好的棲息之所。危牆帶給我們肉體上的壓迫,卻不能強奪靈魂上的執著。
  • 老祖宗說:「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結婚前不理解,成家後感觸頗深
    老祖宗說:「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結婚前不理解,成家後感觸頗深。孟子說過一句話:「莫非命也,順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巖牆之下。盡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這是什麼意思呢?在孟子看來,人這一生中,沒有一樣不是天命(決定)的,順從天命,這就意味著是接受的正常的命運。
  • 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根據不同的情形做不同的決定
    如果這個老闆維護包庇小人的利益,善惡黑白不分,喜歡奸佞之人,並不喜歡直言不諱的勸諫,那們您當然就應該謹言慎行,閉口不談了。所以孔子也講了,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在這裡我是以一個員工的角度論述這個問題,當然我們都是做老闆的,反過來看,您要想這個組織上下風氣良好,先有司,郝小過,舉賢才。
  • 股民:君子不立危牆之下!
    隔夜今晨國內外資本市場發生以下三件大事或將對今天A股走勢產生重要影響: 一、歐美股市大幅下挫 美聯儲對未來經濟的暗淡預期和美國疫情可能二次爆發引發隔夜美股暴跌,道指跌超1800點,截止收盤,道指跌幅為6.9%,納指跌幅為5.27%
  • 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白羊座的膽子,並非想像的那麼大
    不否認,他們在某些領域頗具勇氣,但如此的勇氣也僅僅只是體現在一種開創和進取上。白羊座並不會擅長投機取巧,更不會輕易走捷徑。現實生活中,他們可能會帶頭去嘗試一些別人不敢嘗試的新領域,卻永遠不會無視規矩和紀律。
  • 從極限運動翼裝飛行到君子不立危牆之下,從外國人到中國人
    我們的文化從來都是告訴我們不立於危牆之下,遠離那些有可能帶給我們傷害的事物。我有我自己的觀點,但我不下「結論」,看完此文的您覺得是什麼就是什麼吧!接下來我只分享我的思考。極限運動為什麼吸引人提起極限運動,即使是目前來講大多數參與者都是外國人,這與我們文化有關,至少很多年輕人過不去父母這一關,而沒有父母的支持年輕人很難有財力支撐起各種極限運動的花銷。
  • 孫策之死背後哲理:除了「君子不立危牆」,還有兩個教訓終身受益
    漢唐君以為有3個重要的哲理讓後世警醒:一、君子不立危牆之下漢唐君首先想說的是,所謂最常見危牆,並非危險場所,而是人心、人性。大家都知道當初韓信曾受到市井無賴的侮辱,當眾鑽了人家的胯。那麼,後來韓信去了哪裡?投奔楚軍。
  • 《排華法案》下美國華人悲情史—2020美國黑人被殺案引發的思考
    這起悲劇導致了數萬名的非裔美國人走上街頭,舉行示威遊行,抗議美國社會長期存在的種族歧視。事實上,不只是黑人,眾多有色人種在號稱包容的美國從來就沒有得到過真正的尊重,包括華人在內,其中最悲情的要數《排華法案》,這一法律直接導致無數華人生離死別,譜寫了一首首家破人亡的人生悲歌。
  • 羽生結弦的義無反顧和君子不立危牆之下
    運動員這個賽季真的很不容易:參賽還是不參賽是個問題;比賽要不要開放觀眾入場是個問題。當然,最基礎的問題是:比賽要不要如期舉行還是延期舉行或者乾脆取消。但如今這個非常的賽季,這些無一例外都會增加運動員和賽事舉辦方人員,現場工作人員,教練人員的風險。賽季初,羽生結弦就宣布退出大獎賽系列,前幾天是登記報名參加全日本賽,而最終是否出賽,會根據相關情況作出決定。在此之前,羽生結弦則通過視頻呼籲大家減少聚集,同時感激醫護人員。
  • 致逝去的馬拉度納:君子不立危牆之下
    我合計這年頭老師、指導、教授這些字眼是不是被詛咒了,一個人一旦出了名,被冠以這些名頭,往往不就就要聽到他們這樣那樣的故事。今天和哪個女明星半夜去約會了,明天又暴打了哪個小服務員了,後天就是改了國籍了。筆者不禁想到了查克·拉塞爾導演的系列喜劇電影變相怪傑,在電影中,男主角懦弱但真誠,面對自己喜歡的姑娘不敢表達,面對欺負自己的流氓不敢反抗。
  • 印尼排華系列——1998年黑色五月暴動,正義的審判何時到來?
    這是印尼排華系列第三期,上一次提到印尼在蘇哈託上臺之後,推出強制同化華人的政策,不允許華人保持中文名字,不允許華人過中華傳統節日,甚至不允許華人講中文。在蘇哈託的統治下華人的處境極為悲慘。更加讓人髮指的是印尼暴徒還在光天化日之下,喪心病狂地強暴了數百名華人婦女。據不完全統計,至少有5000多間華人華僑商店和住宅被搶劫或燒毀,不下2000印尼華人在暴亂中喪生, 數以10萬計的華人和外國僑民選擇逃離印尼。因為印尼官方對數據的造假和封鎖,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暴亂中遭到屠殺和強暴的印尼華人的數目應該遠遠不止印尼公布的數據。
  • 老司機手把手教你如何挖牆腳
    最近,小編發現,很多新手挖掘機司機在推牆和拆除建築物的時候,總是有些發慌,特別是第一次訓練這個項目的學員,更是根本找不到下鏟的點,為此小編特意請教了幾個老教練,把他們介紹的推牆方法進行了一個歸納匯總,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挖牆腳的正確姿勢。
  • 美國黑人遭警員跪殺,中國為何沒有種族歧視,反而地域歧視嚴重?
    美國明尼阿波利斯黑人弗洛伊德的葬禮,當地時間6月9日中午12時在家鄉德薩斯州休斯敦一間教堂舉行。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前副總統喬·拜登在葬禮上通過視頻講話,抨擊美國社會種族問題,並呼籲美國民眾做出改變。講話中,拜登首先向弗洛伊德之死致以哀悼。拜登表示,當弗洛伊德獲得正義時,美國將真正步入種族正義之路。
  • 曹操遷都許縣始末(下):君子不立危牆之下,袁紹之禍
    --《武帝紀》太祖大笑曰:「吾不聽汝也。」紹復使人說太祖,太祖不應。由是益不直紹,圖誅滅之。--《魏書》王沈版袁紹此時(190)尚未發跡、區區一渤海太守;而曹操麾下兵馬不過五百,他萌生個屁的「討賊理念」,他自己還指著袁紹賞他口飯吃呢。
  • 英媒:美國參議院通過技術移民法案被指新版排華法案 百萬中國人被...
    中國小康網12月11日訊 老馬 12月初,參議院全票通過《高技能移民公平法案》,它又名為S386法案,目標是確保申請美國永久居留權(俗稱「綠卡」)的外籍人士享有平等的等待時間與移民權利。美國是不少人的移民首選地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來自中國瀋陽的程女士是一名正在申請綠卡的矽谷軟體工程師。包括她在內的許多在美華人擔心,法案一旦通過立法,中國人的綠卡等待時間將會大大延長。
  • 王毅:把中國留學人員都看成有「間諜」嫌疑是是喪失自信的表現
    2020年12月18日晚,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京同美國亞洲協會舉行視頻交流。王毅表示,在人文交流方面,要儘快取消一系列限制。人民友好是中美關係的社會基礎。兩國有識之士要共同抵制破壞人文交流、搞所謂「人文脫鉤」的企圖,鼓勵和支持兩國社會各界加強交流,增進相互了解。
  • 留學申請季:疫情之下如何理性留學
    全球疫情形勢不樂觀,國際局勢複雜,仍在國外繼續學業的中國留學生也面臨著健康風險、學習模式變化等挑戰……面對這些複雜交錯的因素,準備申請2021年出國讀書的中國學子該做出什麼樣的選擇?如何理性規劃留學?「到美國留學是我上大二時做好的決定,本來計劃2019年冬季遞出申請,但當時的英文成績、學術準備等都不夠,就打算2020年春季再遞交申請,雖然一些知名大學的申請截止時間較早,但我選定的幾所大學申請截止時間相對較晚,還能趕得上。」讓李方巖沒想到的是,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他的計劃,赴美國留學、入境都不容易,「那時,我猶豫了,也有些茫然,就擱置了申請計劃。」
  • F-35危!潛艇危!美國緊盯中國量子技術,叫囂「中國不能獨享」!
    圖為中國科研人員在實驗室開展科研研究據《科學美國人》月刊網站刊文稱,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和陸朝陽率領的物理學家團隊利用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實現了「高斯玻色取樣」任務的快速求解不過中國量子科技取得的成就並不是美國最關心的,相比於「嫉妒吃醋」而言,他們更加緊張。有美媒曾指出,中國如果研發出成熟的量子雷達,將抵消美軍最先進潛艇的隱藏能力。這一擔憂並不是毫無依據。
  • 美國本科留學條件有哪些,需要注意什麼?
    美國一直都是留學的熱門國家,美國的學校入學條件更為苛刻,而且學費也比較高。本科申請美國留學需要的條件是什麼呢?需要注意什麼?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本科留學美國的條件是什麼 1、語言成績:對於母語非英語的中國學生而言,英語水平就是申請美國大學必備的條件,由於美國大學是全英文教學,因此學生的英語水平直接關係到他將來是否能聽懂老師講課、能否和同學交流以及融入美國社會。申請美國大學,需要提供雅思或者託福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