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綻於凜冽寒冬;蘭,發於晦陰潮土;竹,起於破巖頑石;菊,曳於蕭瑟秋風。花之四君子方知立於危牆得修危行,人亦如是。
孟子曾云:君子不立足於危牆之下。然而,防患未然,洞察危險,止於身也。於心於德,危牆之下卻是靈魂最好的棲息之所。
危牆帶給我們肉體上的壓迫,卻不能強奪靈魂上的執著。今年的疫情來勢洶洶,君應猶記,84歲高齡的鐘南山「大家沒事都不要去武漢」的話音未落,便踏上去武漢的徵程,「我覺得最重要的,是病人的生命」,醫者仁心,懸壺濟世,有一種立於危牆之下的精神叫國士的擔當;
君應仍嘆,被確診患 「漸凍」症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在疫情中「逆行」的29天裡,往往凌晨2點剛躺下,4點就得爬起來,接無數電話,處理各種突發事件,「我是一個漸凍症患者,雙腿已經開始萎縮,全身慢慢都會失去知覺。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跑贏時間,把重要的事情做完;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從病毒手裡搶回更多的病人。」樸素的話語折射的是醫務工作者危牆之下的挺身而出;
君應所佩,李蘭娟,這位從紹興走出來的巾幗院士,總是在最危急的時刻,用最冷靜的頭腦,做著事後被證明最正確的決定,2003年,她力排眾議,在全省只出現一例確診病例的情況下就向社會做了通報,2013年,「禽流感」在上海和安徽首次出現,她帶團隊研究5天後,就大膽提議關閉全部活禽市場,今年,她所在的浙江省,早在1月23日臘月二十九,就在全國第一個啟動了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之後又頂著全國的壓力,大膽建議 「武漢封城」,她用一生實踐一句話 「我是一個醫生」……他們無一不被危牆傾軋,無一不在「危牆」之上永存,無一不被仰慕為君子。
周國平曾言,「只有你願意為之而死的東西,你才能夠藉之而生。」
病毒無情人有情。危牆之下,你可以看見醫務人員在逆流而行,警察戰士在爭分奪秒,快遞小哥在奔走呼號,各行各業配合10天建成一座醫院……危牆之上,你不用抬頭便能看到普通餐廳老闆在義務送餐,的哥司機在免費接送,清潔工捐出自己的全部積蓄,各大企業紛紛出資出力出口罩……通往夢想的路上總是滿是荊棘,不去熱情地擁抱親吻它們,又何來照亮史書的璀璨光芒?君子正應觸摸享受危險之牆,方能登上危行之牆。
「死亡改變的只是覆蓋在我們臉上的面具,農夫依然是農夫,林居者依然是林居者,而將歌聲融入微風中的人,他依然會對著運轉的星球歌唱」,紀伯倫如是說。危牆之下是君子應捨棄的面具,危牆之上才是君子珍視的靈魂的讚歌。
孟子亦云:舍魚而取熊掌,捨生而取義。知危牆之危,而立危牆之下,是千百年來古今中外的君子皆奉行的準則。君子立於危牆之下,行於危牆之上,立於千鈞一髮的危難之牆下,行於正直坦蕩的道德之牆上。
危牆之下,逆流而上,君子是也;危牆之下,義無反顧,君子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