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手機看小說,常會遇到小遊戲推薦視頻。今天看小說,剛想翻頁,就感覺推薦遊戲視頻哪裡感覺不對勁,仔細一看,笑噴了。
推薦的是個模擬遊戲,「模擬古代當官,靠你的聰明才智能官居幾品?」。視頻內容就是一個皇帝在斷案,出現選項卡,讓你選擇該如何斷案之類的,情節無邏輯,畫質低劣也很正常,畢竟是小成本遊戲。
不過讓我笑噴的點是,視頻裡一群身著宋代朝服的皇帝和官員,皇子指責皇帝的鼻子罵:「皇阿瑪,額娘做錯了什麼,你要廢后。」皇阿瑪……額娘……啥時候清朝滿族皇帝的稱呼能穿越回宋朝去了?太荒唐可笑了。
我不知道是不是做這個視頻的人清宮劇看多了,總覺得中華上下五千年,中國皇家都稱皇阿瑪、額娘?真是為了賺錢,沒底線了。
就算成本低的小遊戲,宣傳視頻也該走點心吧。
可能有人會說,人家是故意做成這樣的,才能吸引眼球,但是一個遊戲這樣低劣,基本常識都漏洞百出,還會有人願意去下嗎?
以上是我最開始一廂情願的想法,但細思之後,我覺得可能是我天真了,事實上,宣傳方有可能真是故意做成這樣的看上去「反智」的宣傳視頻。
這個道理就如同很多我們一聽就很假的騙局,依然有人相信一樣。為啥?因為他們通過這種方式過濾掉一些人,從而尋找真正的目標客戶。
這樣的遊戲,不可能是什麼長長久久的大型優質遊戲,大多是一類短線小遊戲,遊戲內容設定簡單,製作成本並不高。賺錢方式自然是遊戲裡充值加速一些時間,或者獲得一些額外的經驗之類。
大多數人可能會下載隨便玩一下,就會覺得這樣的遊戲無聊,然後刪除,怎麼可能還往裡充值。在這種遊戲裡會充值的人,必須對這個遊戲有一定的沉迷感,思想簡單,不願思考,願意盲目遵守裡面的遊戲規則,容易被遊戲中的充值引導牽著鼻子走,這才是他們想要的真正客戶。
這就有點類似於一些明顯漏洞百出的詐騙電話,還是會有人信一樣。並不是騙子不知道自己漏洞太多,而是故意為之。因為他要過濾目標對象,騙人的成本不能太高,畢竟有時候騙一個精明人的力氣,夠騙好幾個不喜歡思考,容易輕信別人的人了。
而且後者「不喜歡思考」的原因大多不是因為智商高低,而是因為「懶」,懶得思考,那麼在被騙了之後,如果數額不是特別巨大,往往也「懶」得計較,不願花力氣去折騰,自己認栽,騙子被抓的風險自然也就小了。
可能有人會上當的人不就是傻嗎?並不是。
樊登老師在演講時曾講過一個效應叫「五分之一效應」,意思是指無論你說多麼離譜的事情,這個世界上總有五分之一的人會相信。
有一種騙局,很多人都聽過或者見過,騙子稱自己是某個偉人、明星,甚至還是某朝皇帝之類的,現在落難,讓你打錢給他,等他脫困,他會給你返還成千上萬倍的報酬,許你高官厚祿。
很多人對此是一笑而過,怎麼可能會有人相信這種騙局?
樊登老師說,他在一個法制節目上看到,有人冒充孫中山,在北京詐騙了2000多萬。
心理學有個「達克效應」:指的是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欠缺能力的基礎上得出自己認為正確但其實錯誤的結論,行為者無法正確認識到自身的不足,辨別錯誤行為。
簡單理解就是無知的人不知道自己是無知的。所以其實有很多人並不知道自己是無知,容易受騙的。
詐騙電話為什麼總是說著一口蹩腳的普通話?他們練不出標準普通話?他們找不到能說標準普通話的人了嗎?並不是,而是為了篩選客戶。
正常的人都知道只要是官方電話,一定會是標準的普通話,這種蹩腳普通話自然是假的,一般接起來就掛了,這些人也不是騙子的目標客戶。但如果聽到這樣蹩腳普通話,還被其中高額利益誘惑繼續聊下去的人,才是他們的客戶。
如何避免這一切?多讀書吧,讀書可以明智。
雖然讀書不可能做到百分百防騙,但至少能大幅度提高自己的認知,更好地保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