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祠供奉的正神,為什麼沒有端坐在正殿的正位上,他又去了哪裡

2020-12-10 喵喵足跡

魚詔飛梁引領著我們緩步來到聖母殿前,聖母殿背靠懸甕山,氣勢雄偉,坐鎮晉祠。

聖母殿前有一個環繞四周的圍廊,足有兩間房子大小,這是專門為祠堂做的一個特殊設計,使得前來拜謁的人走動空間擴大,活動範圍增廣,神像也有了足夠的站位空間。

晉祠聖母殿

外面起到支撐作用的八根柱子,你如果站在柱子前仔細觀看,會發現柱子都是朝裡微微傾斜的,這是一種非常科學的建築方式。據專家考證,這個是宋營造法式,非常穩固,即便是狂風暴雨,也不易動搖。在宋朝之前是從來沒有這樣的結構建築,這也更加證明聖母殿就是宋時代的建築。

晉祠聖母殿

聖母殿的大殿兩側的各八根柱子上,每根柱子上都有一隻木雕的盤龍,盤龍為立體造型,活靈活現,我們可以想像到古人對龍的超凡想像力。

龍為整體雕刻好盤上去的,這也是古代保留下來的唯一木雕盤龍。從北魏以後北齊、隋、唐、龍的雕刻只在墓塟的門上,或是小型的石窟門檻上發現過石頭龍的雕刻。放在實物木柱子上的,這麼大的木雕盤龍,唐宋以來沒有發現,包括後來的金、元時期也都是石頭的,沒有木頭的。困此晉祠聖母殿前的木雕盤龍,是目前唯一的存在、也是孤例。

晉祠聖母殿

仔細看過正殿後,還是可以發現一個不太正常的現象。因為無論是正殿前的匾額,還是楹聯,似乎都在講述著一個「剪桐封弟」的故事,大多不是寫給殿中端坐著的聖母的。

傳說當時的唐國發生叛亂,周成王帶兵平叛。一日,士兵進來稟傳捷報之時,成王正與弟弟叔虞在屋內玩耍,聽聞此信,就順手把手中剪成玉貴樣的桐葉遞給叔虞說「等你長大了,我把桐送給你吧」。旁邊的史官就問:「王,您選一個把唐封給叔虞的日子吧」。在當時的古代,唐與桐同音,周成王說:「我在和叔虞開玩笑呢」。史官說:「天子無戲言」。後來,周成王真的把唐封給了叔虞,也就有了後來的唐叔虞。

晉祠聖母殿

而這晉祠也是唐叔虞的兒子和當地的民眾,為感念唐叔虞在此地的不凡政績而建造的。

但是大殿當中正位上端坐著的卻是一位女性,這和殿前描繪的不是同一個人物形象,這在中國古代一直以來的寺廟和祠堂中,這是從來沒有過的現象。而且正座臺子底端的琉璃雕飾也是一位騎馬彎弓,馳騁疆場的男士。

按照正常的邏輯思維,比如關帝廟及四周牆壁上的繪畫,兩者一定會是有關聯並統一的。但是聖母殿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形呢?

到底哪裡出錯了,是殿前的描繪錯了呢?還是供奉的不是原來的主神呢?原來供奉的主神去了哪裡呢?答案只能在晉祠中尋找。

晉祠唐叔虞祠

這個問題應該是每一參觀遊覽者心中最大的疑問了。因為沒有請到導遊,又有點迷方向,就向一位工作人員詢問:唐叔虞祠在哪裡?順著工作人員手指的方向,在距離聖母殿有一小段距離,一個不起眼的角落裡,才得以找到晉祠的正神唐叔虞所處的殿堂。

晉祠唐叔虞祠

沿級而上,如果是了解這段背後的歷史,再看唐叔虞祠堂,不免讓人多了些傷感。

當年宋太宗趙光義三下河東,三次攻打晉陽城,在城池主帥及政權已經投降的情況下,當地的守城士兵和老百姓卻拼死抵抗,讓趙光義大軍在付出損兵折將的巨大代價後,才攻克晉陽城。晉陽城城中這種老百姓的凝聚力讓趙光義忌憚無比,而這種凝聚力和號召力他認為是來自晉祠的唐叔虞崇拜。

晉祠唐叔虞祠

當年李淵起兵來晉祠拜過;李世民在東徵高麗返回時到晉祠還願,並親寫碑文;後唐主李存勖在殺了後梁主朱友貞後,派人拿著朱友貞的人頭到晉祠祭拜。

李唐興衰這樣看不來和晉祠是息息相關,作為天子都對晉祠中的唐叔虞頂禮膜拜,老百姓也就更加相信這樣的神靈了。因此,唐叔虞崇拜在晉陽一帶確實影響是深遠的。

晉祠唐叔虞祠

與氣勢恢宏的聖母殿相比,唐叔虞祠顯得寒酸了不少。

宋太宗趙光義想要從根剷除、並希望唐叔虞崇拜慢慢模糊減弱,從而消除晉陽城對宋朝統治的潛在威脅。

晉祠唐叔虞像

有了這些想法後,趙光義在重修晉祠正殿後開始了他的下一步行動。據說在正殿修成後,在趙光義的授意下,在一個夜深人靜的夜晚,唐朝開國皇帝曾下跪祈禱的唐叔虞像,被士兵悄悄用繩子捆綁住,拖下了神位,拖出了神廟。

於是唐叔虞祠變成了一座女神廟,聖母出現在了正殿之中。那麼,現在聖母殿中的聖母又究竟是什麼身份的婦女呢?她是唐叔虞的母親,姜子牙的女兒,周武王的妻子邑姜嗎?

我將帶著這巨大的謎團、疑惑繼續我的晉祠遊覽之旅。

相關焦點

  • 晉祠正殿供奉的神像再次被換,是什麼樣的機會讓當權者得償所願?
    當年的宋太宗趙光義在重修晉祠後,為了消除晉陽城中的唐叔虞崇拜,及其崇拜所帶來的凝聚力和號召力,他做夢都想換掉晉祠的正神唐叔虞像。但是要顧忌民眾反對,又不能公開調換。所以這個心願直到他去世也沒有達成。但是,到了趙光義去世後的第三十二年,他的兒媳劉娥執政時期,卻幫他完成這個心願。
  • 晉祠最大謎團之一,聖母殿中端坐的聖母是邑姜嗎,還是另有其人?
    晉祠聖母殿正殿的聖母,端坐在正中的鳳椅上,宛若坐鎮皇宮,臨朝聽政,服裝色彩穩正和諧,整體形象雍容華貴,儼然就是一位尊貴的婦人形象。兩旁站立著四十二尊男女侍從,各有專職。這似乎也在最大程度上符合宋朝最高統治者的利益。如果能夠在削弱當地唐叔虞崇拜的同時,在晉祠中又能供奉趙家的人物,讓晉陽老百性心悅誠服地去朝拜,豈不是更能消除當地不易臣服的民風嗎?真的是一舉多得。聖母如果不是邑姜,那麼誰最有可能是聖母殿中聖母的原型呢?關與聖母像,當地流傳著一種說法:說她是宋真宗趙恆的妻子、宋太宗趙光義的兒媳、宋仁宗趙禎的母親劉娥。
  • 千年歷史之美古建明珠——晉祠
    那麼高洋一方面稱晉陽古城為「北朝霸府」,另一方面也在積極推動漢化工作,其具體表現就是大修晉祠,讓老百姓認識到他們的祖先也是漢人,你們供奉的祖先也是我們的祖先,那麼高洋的這些舉措就不足為奇了。那麼問題又來了,北宋為什麼也要大規模修建晉祠呢?
  • 晉祠:跨越千年的歷史之美、文化之美
    梁林久仰晉祠是當地一大名勝,但根據以往經驗,深知「最是『名勝』容易遭『重修』的大毀壞,原有建築故最難得保存」,因此原計劃並未打算去探訪。當時汽車一路顛簸,來到太原城外約25公裡的地方,上了一個小山坡,車窗恰好對著晉祠的背面,正殿的側影進入視線之中,「魁偉的殿頂,雄大的鬥栱,深遠的出簷,巍巍在望,非常醒目」,而「晉祠全部的布置,則因有樹木看不清楚,但範圍不小,卻也是一望可知」,這讓梁林二人大為驚嘆。
  • 文化十分丨太原晉祠:梁思成林徽因「不肯失之交臂」的千年之美
    其前身是供奉周成王的弟弟、晉國始封諸侯唐叔虞的祠廟,後歷經北齊、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等各朝的重修和擴建,形成了一個殿堂樓閣、亭臺軒榭俱全的龐大建築群,祭祀的主神也由唐叔虞變為聖母。清華大學「人文清華」講壇《穿越時間的距離,跟隨梁思成林徽因探尋中國古代建築》的第一場直播便選在了晉祠。
  • 晉祠!晉祠!自然山水和歷史人文融匯的人間瑰寶|晉地寶藏
    ▲對越坊通過牌樓,晉祠的第一大國寶「獻殿」就出現了。獻殿,是供奉祭品的場所,建於金大定八年(1168年),面寬三間,深兩間,梁架很有特色,只在四椽栿上放一層平梁,既簡單省料,又輕巧堅固。殿的四周除中間前後闢門外,均築堅厚的檻牆,形如一座涼亭,靈巧而豪放,是我國古代建築中的瑰寶。
  • 雲南保山有座八戒寺,裡面供奉豬八戒,這是為什麼?您知道嗎?
    該廟宇位於雲南省保山市隆陽區河圖鎮西莊村,是全中國唯一崇拜和供奉豬八戒的地方。每年農曆正月二十三是八戒寺的廟會,此廟會年復一年,已延續了五六百年。特別是每年農曆正月二十三日八戒寺廟會,從正月二十一日至二十四日,各地趕廟會者高達上萬人次,以祈求豬八戒(淨壇使者)保佑家人孩子平平安安,百病不生,據說還十分靈驗。
  • 風洞藏石陣、朱彝尊的痴迷、武周造字,晉祠《花嚴石經》七大秘密
    為什麼,武則天要耗費巨大人力財力刻這部皇皇石經?為什麼,《花嚴石經》上的「花」是簡體字?晉祠唐碑亭北壁上,嵌有兩塊著名的石刻,上題「文章千古事」,下題「社稷一戎衣」,即為朱彝尊遊晉祠時集杜甫詩句所成楹聯。集句的背景是:康熙三年(1664),朱彝尊投奔擔任山西按察副使的老鄉、老師、朋友曹溶。此後,朱彝尊曾先後五次到晉祠。康熙四年(1665)秋,37歲的朱彝尊來到太原,第一次遊覽晉祠。目睹唐碑上李世民書法,想其一生文治武功,他從杜甫詩中抽出兩句,精準地總結了一代英主不平凡的一生。
  • 太原市晉祠博物館、晉祠公園恢復開放
    山西晚報訊(記者 孫軼瓊)3月1日,山西晚報記者從太原市文物局了解到,根據目前統籌防疫和開放工作部署,太原市晉祠博物館、晉祠公園等露天區域景區正式恢復開放,廣大遊客可以按照遵照新冠肺炎相關防控工作的安排,有序進行參觀。
  • 封神榜上封了365位正神,卻沒有封哪吒雷震子,是因為這個原因
    其實當時很奇怪為什麼功勞最大的姜子牙哪吒雷震子卻並沒有被記載在封神榜之中,大家是不是也很奇怪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為什麼封神榜封了365位正神卻沒有封哪吒,雷震子和楊戩。在商朝末年三界大亂,為了重新整頓秩序,特別是天庭各個神位需要有人任職,所以才有了封神榜,所以封神榜上面所封的人員也就相當於天庭的公務員。
  • 高考來臨,據說考前學生家長去吉林北山胡仙廟燒柱香能金榜題名
    在吉林省吉林市的西北,有一個始建於1924年的北山公園,園內峰巒疊翠,亭臺樓閣遍布,是當地一座久負盛名的寺廟風景園林,據說這裡也是即將高考的學子家長們最愛去的地方。玉皇閣是北山古寺廟群裡規模最宏大、氣勢最雄偉的廟宇,這座建於清乾隆三十九年的廟宇裡各個殿堂供奉的神袛集佛、道、儒及當地的民俗文化於一寺,可以說是包羅萬象、和諧共存了......走進山門,過了「天下第一江山」的木牌坊就是祖師廟,裡面供奉著佛、道、儒三教的始祖,即如來佛、太上老君和孔子,而正中的這座兩層的大殿就是玉皇閣的正殿朵雲殿了......
  • 泰國最有名的「陰廟」,供奉的不是神佛,而是一個美麗女人
    富麗堂皇的廟宇、金燦燦的佛像是泰國的一大象徵,所以如果有機會來到泰國,怎能不去感受一下佛教的氛圍。據了解在泰國大約有三萬多座寺廟,遍布了泰國的每個角落。像著名的玉佛寺、臥佛寺、鄭王廟、四面佛等,都是去泰國必去打卡的景點。而這些供奉著佛陀供人參拜的寺廟被稱為陽廟,與之相對應的還有陰廟。
  • 火部五位正神中,劉環為何被封接火天君?另外四位來自哪裡?
    上一期,蟲子天下給大家說的是,羅宣在小說當中,雖然被姜子牙封為火德星君,實際上就是一個「倒黴孩子」的事情!這一期,咱們繼續來聊聊小說《封神演義》的故事。與聞仲率領雷部二十四位天君不同的是,羅宣雖然被封為火部正神之首,但是他所率領的只有五位,所以在書中才會出現所謂的火部五位正神的說法。
  • 只狼正殿怎麼走
    正殿在仙峰寺,穿過仙峰寺的試煉道,打敗橋上的盔甲武士來到寺院內部,沿著山路一路往上走,就能到正殿,正殿有兩個門,一個大門,還有一個在左側的側門。正殿走法【仙峰寺地圖1攻略流程】與「鬼佛:仙峰寺」牆壁上的掛軸對話,可以獲得關於仙峰寺的忠告。來到建築外面,繞著建築的小路迂迴前進,來到懸崖下面。
  • 《封神榜》封了365位正神,姬昌作為開國君主,為何榜上無名?
    伯邑考 只要是上榜者,必定會應劫而死。比如紫薇大帝伯邑考,就為了救姬昌搭上了自己的性命,被紂王和妲己做成了人肉丸子。所以他死後能夠封神。而姬昌卻是在周文王五十年病逝,享年97歲,屬於壽終正寢。既然姬昌並非應劫而死,那封神榜上自然沒他的名字。 其次,姬昌在人間的地位屬於人皇,代天巡狩,無法再成神。儘管商朝是周武王打下來的,但姬昌卻為武王伐紂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 汾水流經的城市 古代的錦繡都城 來龍城看看這裡的晉祠和石窟
    來到這裡,先來晉祠看看吧。晉祠位於晉源區,旺季的時候8點到18點開放,淡季的時候8點半到17點開放,門票70元,是一個4A景區。這座祠堂在西周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建立了,在漢朝的時候因為地震而有所毀損,在之後的各個年代裡又各有增建,到了現在,這裡仍舊保留著幾十座建築,其中不乏唐宋時期的宮殿。這裡的主殿是宋朝建立的宮殿,裡面還依然有著精美的彩塑,兩旁四十個侍女的塑像沒有一個是重複的。
  • 貴州織金縣,有著中國第一財神廟,供奉道教神仙趙公明
    民間很多家庭都有供奉財神爺的習俗,但是真正供奉財神的廟宇就非常的稀少。在中國貴州省織金縣有一座財神廟,廟宇很大,是專供財神爺:趙公明,本身這座建築就是文物保護單位,建築的風格也是獨一無二,一起去看一看,燒燒香。織金縣位於貴州省畢節市,是畢節市下屬的名縣。
  • 大年初四「奶奶廟」上香,供奉的是哪位神靈?為何全國各地都有
    大年初四最重要的敬神習俗,莫過於很多地區所謂的「老奶奶生日」,這天都要去最近的「奶奶廟」上香。關於去「奶奶廟」上香,也是有講究的,在初三零點一過,第一波求子的人就會率先進廟許願。等到天亮以後,祭拜奶奶廟的活動達到高潮,在安徽、河南、河北、山東一帶,很多孩子三周歲都要舉行隆重的慶祝;最重要的一項儀式就是去奶奶廟祭拜。但是在民間,大家都習慣稱為「奶奶廟」,但很少有人知道這位「奶奶神」到底是誰?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
  • 秦朝滅亡時名將王翦去了哪裡?他為什麼沒有出現
    -17 03:08:24 來源: 六維空間 舉報   秦朝滅亡時名將王翦去了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