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法制報記者荊銳通訊員宋振中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汝州市檢察院在發展過程中發生了許多具有重要意義的大事,其中以先進科技提高檢察業務工作水平和法律監督能力,高質量履行檢察職能的大事值得記述。
「磕頭錘」「手搖機」初創時期的記憶
汝州市檢察院於1978年11月籌備,1979年1月重建。當時,全院30多人擠在10餘間土瓦房裡辦公,院裡最先進的辦公通信工具是一臺鉛字打字機和一部手搖式座機電話。打字機連續敲打時發出「咔嗒咔嗒」的響聲,大家都叫它「磕頭錘」打字機,打字速度很慢。全院對外聯繫全靠那部裝在辦公室裡的手搖式座機電話,需要一隻手按住話筒,另一隻手抓住搖把用力搖幾下接通總機,由總機接轉所要通話的地點。有時電話佔線,反覆打幾次都聯繫不上。外邊來電話要找誰,辦公室人員要麼跑到辦公的地方找人,要麼在院子裡大聲喊名字讓人去接電話。1986年,院裡有了兩部座機電話,都是數字盤的,直接撥號打電話,不用再手搖由總機接轉了,方便了許多。
「尋呼機」「大哥大」曾經的標配
1992年以後,院裡多數科室有了座機電話,還給主要業務科室的辦案人員配備了無線對講機,辦案效率有了較大提高。在一次打擊製售假冒偽劣商品犯罪活動中,辦案人員利用對講機與公安、工商和在院裡蹲點摸排的人員隨時聯絡,及時掌握情況,集中兵力成功打掉了多個製售假酒、假煙、假藥的犯罪窩點。
1996年,每個檢察人員都有了尋呼機,檢察長和主要業務部門負責人配備了「大哥大」,通信工具進一步改善。那個時期,汝州小煤礦較多,煤礦事故時有發生,煤礦都在遠離市區的山裡,交通通信十分不便,檢察人員接到報案後驅車趕赴現場介入勘驗,勘驗的情況要第一時間向院領導和上級匯報,「大哥大」便派上了用場。記憶中,同一年,院裡文印室有了一臺電腦、一臺印表機和一臺複印機,文印質量得到徹底改變,「磕頭錘」打字機、油印機退出歷史舞臺。
「大數據」「智慧檢務」檢察事業插上高科技翅膀
2003年,汝州市檢察院實現了微機聯網,建成了計算機信息管理室、錄音錄像監控審訊室,由此拉開了檢察信息化進程。2006年以後,科技強檢技術裝備不斷增加,院裡逐步配齊並不斷更新了電腦、傳真機、攝錄像機等辦公辦案設備,建成檢察專網、虛擬電話專線網、高清視頻接訪系統、錄音錄像辦案工作區、駐所檢察室監控系統、「檢務通」辦公雲平臺、鄉鎮檢察室與院控申接待室遠程視頻接訪系統等,還先後公開招錄4名計算機專業的畢業生充實檢察技術力量。
科技強檢為辦案辦公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工作效率不斷提升。2014年3月以後,院裡辦理的全部案件錄入全國檢察機關統一業務系統,實現網上文書製作、文書審批、網上電子用印等;配置了卷宗掃描、律師閱卷終端等辦公設備,實現了存檔電子卷宗製作和律師電子卷宗製作。同年,駐所檢察室對看守所獨立監控監督系統進行了高清改造,加強了對看守所主要進出口通道、重點部位的監控。2015年,開通「檢務公開系統」;與房產、新農合等政府職能部門和銀行、電信等單位實現聯網系統查詢對接。2016年,實現詢(訊)問筆錄等法律文書電腦製作,取消了手寫文書。2018年,啟動了智慧檢務體系建設,向創建國家級「科技強檢示範院」邁進,「三遠一網」的建成使用,使法官在法庭、檢察官在司法辦案區、被告人在看守所,庭審三方「足不出戶」即可「面對面」地完成提審、開庭、送達等全部工作,充分提升了訴訟效率。
從一臺「磕頭錘」印表機、一部手搖電話機到現在的大數據司法辦案,這些變化正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來經濟社會飛速發展進步的縮影。新時代的科技強檢步伐更加鏗鏘有力,大數據、智慧檢務將為檢察工作發展注入更多更強勁的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