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超過90萬億的中國影子銀行,真實面目到底是什麼?

2020-12-15 雷鋒網

近日,《金融監管研究》正式發布《中國影子銀行報告》,官方首次系統定義「中國影子銀行」。

報告由中國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統計信息與風險監測部課題組共同撰寫發布。

影子銀行,游離於監管之外,風險隱蔽,交叉傳染,被認為是2008年金融危機的「罪魁禍首」之一。

加強對影子銀行的監管已獲得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同,成為第三版巴塞爾協議改革的主要內容,同時也已成為金融穩定理事會重點關注的政策問題。

《中國影子銀行報告》中指出,我國影子銀行隱患一度非常嚴重:2016年底影子銀行規模已經相當龐大,廣義影子銀行超過90萬億元,狹義影子銀行亦高達51萬億元。

經過三年專項治理,目前初步呈現根本性好轉勢頭,影子銀行野蠻生長的態勢得到有效遏制。

數據顯示,至今年上半年末,同業理財、委託貸款和網絡借貸P2P貸款分別進一步降至6607億元、11.22萬億元和0.19萬億元。

信託金融同業通道業務較2017年的歷史峰值下降5.3萬億元。

同期證券業資管規模下降幅度超過45%,基金子公司通道產品僅2018年一年就減少了1.55萬億元。

影子銀行集中加槓桿得到壓縮,商業銀行自營債券逆回購交易槓桿比率由2017年之前的40%以上降至30%以下。

界定影子銀行有4項主要標準:

監管覆蓋範圍和強度產品結構複雜性及槓桿水平信息披露充分性與全面性集中兌付壓力據此,影子銀行可以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

廣義影子銀行包括同業理財及其他銀行理財、銀行同業特定目的載體投資、委託貸款、資金信託、信託貸款、非股票公募基金、證券業資管、保險資管、資產證券化、非股權私募基金、網絡借貸P2P機構、融資租賃公司、小額貸款公司提供的貸款,商業保理公司保理、融資擔保公司在保業務、非持牌機構發放的消費貸款、地方交易所提供的債權融資計劃和結構化融資產品。

其中,同業特定目的載體投資和同業理財、理財投非標債權等部分銀行理財、委託貸款、信託貸款、網絡借貸P2P貸款和非股權私募基金等業務,影子銀行特徵明顯,風險相對較高,屬於狹義影子銀行。

影子銀行主要有四大特點:非銀行金融機構是主要載體;功能上具有金融資產風險因素轉換的作用;構成系統性風險的重大隱患;游離於審慎監管、行為監管和救助體系之外。

其功能和作用主要聚焦於兩點:

1.影子銀行是金融中介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

金融中介是撮合資金需求與供給的橋梁,解決信息不對稱是傳統銀行最專長和熟悉的。但由於信息不對稱廣泛存在,銀行不可能全部覆蓋。隨著金融市場的發展,銀行也不可能包攬全部金融中介。歐美國家在20世紀末普遍建立了完善的全能型金融體系,在許多國家形成了間接融資與直接融資並駕齊驅的雙融資市場格局。美國1999年出臺《金融服務現代化法》,取消了1933年《格拉斯—斯蒂格爾法》對混業經營的限制;此後又出臺《商品期貨交易現代化法》,將場外交易置於監管體系之外。藉助直接融資體系的便捷,影子銀行業務快速增長。

另一方面,影子銀行滿足了個性化的金融需求。部分金融消費者風險偏好較高,願意承擔較高的風險以換取較高的回報。而商業銀行以傳統的存貸款業務為主,審慎文化是立足的根本,遠遠無法滿足這些多元化需求。

2.影子銀行是套利行為驅使的產物,具有天使與魔鬼的兩重性。

套利具有兩面性,金融中介作為解決信息不對稱的手段,其經營本質就是尋找市場的價格差異,亦即是一種套利(arbitrage)行為,本無可厚非。然而,影子銀行在發展過程中追求短期收益和絕對利潤,演變成「為套利而套利」。例如,危機前出現的各種層層嵌套、結構複雜的產品讓人眼花繚亂。

各種資產抵押證券、擔保債務憑證(CDO)和信用類衍生品的基礎資產普遍不符合銀行授信的最低標準,但卻呈幾何級數野蠻生長,充斥了信貸、債券和股票市場,成為引爆系統性風險的「定時炸彈」。影子銀行是金融工具,介於天使與魔鬼之間,管理好了是天使,管理不好是魔鬼。

因此,如何管理便成了重中之重。

《中國影子銀行報告》指出,我國影子銀行積累時間長,存量風險較大,相當多金融機構仍然存在規模情結,各類隱性擔保和「剛性兌付」沒有被真正打破,「賣者盡責,買者自負」尚未真正建立,部分高風險影子銀行可能借不當創新捲土重來。

但也應看到,影子銀行不會消失,將和傳統金融體系長期共存,不同類型的影子銀行的作用和風險水平差異較大。因此,必須建立和完善對影子銀行的持續監管體系:

第一,健全統計監測。影子銀行具有監管套利的本質,其產品結構和組織形式始終在演變之中,各種創新手法層出不窮。影子銀行橫跨不同行業,數據不完整、口徑不一致和重複計算等問題依然存在。因此,必須繼續大力完善統計監測,及時動態掌握影子銀行規模、種類,特別是風險演進路徑和風險水平變化情況。

第二,嚴防反彈回潮。一是堅定不移地將整治影子銀行作為打贏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的重要抓手,持之以恆拆解高風險影子銀行業務。二是聚焦突出問題和風險點,對影子銀行和交叉金融業務設立「禁區」,嚴禁多層嵌套投資、資金空轉、脫實向虛,結構複雜產品和業務死灰復燃,以及假創新和偽創新行為等。三是堅持整改與轉型相結合,按時合規完成業務整改,穩妥有序處置風險,同時積極調整業務模式,加快淨值化轉型。

第三,建立風險隔離。重點是釐清公募產品與私募產品、表內業務與表外業務、委託業務與自營業務的邊界,建立相應的防火牆,嚴防風險相互傳染、相互交織、相互掩飾。

第四,完善監管制度。一是確保監管全覆蓋,不留監管空白和盲區,把所有影子銀行活動納入監管。二是統一同類機構和產品的監管標準,減少資金空轉式的套利。三是完善影子銀行的風險分類、風險權重、資本撥備計提等標準。

第五,慎重開展綜合經營。商業銀行以審慎經營為根本,保險要發揮風險分散與保障作用,證券資金要體現價值投資中介功能,信託、理財要回歸「受人之託、代人理財」職能定位。建立覆蓋全面、分工合理、有序流動的金融體系。

本文來源:《金融監管研究》特稿 | 中國影子銀行報告雷鋒網雷鋒網雷鋒網

相關焦點

  • 中國影子銀行報告
    我國影子銀行隱患一度非常嚴重,經過幾年的努力,目前初步呈現根本性好轉勢頭。受金融體系結構、金融深化程度以及監管政策取向等因素影響,我國影子銀行呈現出與其他經濟體不同的特點。本報告詳細描述了影子銀行的起源和發展演變,中國影子銀行的判別標準、範圍和規模,以及影子銀行三年治理的背景、過程和成效等,並提出相應的監管建議。
  • 監管動態|中國銀保監會發布《中國影子銀行報告》
    中國影子銀行報告摘 要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全黨要高度重視和切實防範化解各種重大風險。影子銀行風險具有系統性風險特徵。我國影子銀行隱患一度非常嚴重,經過幾年的努力,目前初步呈現根本性好轉勢頭。
  • 銀保監會課題組發布中國影子銀行報告!官方首次詳細界定影子銀行...
    12月4日,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和統計信息與風險監測部課題組發布《中國影子銀行報告》,該報告將發表在最新一期的《金融監管研究》期刊中。這是官方首次對影子銀行的定義和標準進行系統性界定。官方首次明確影子銀行詳細界定標準影子銀行是指常規銀行體系以外的各種金融中介業務,通常以非銀行金融機構為載體,對金融資產的信用、流動性和期限等風險因素進行轉換,扮演著「類銀行」的角色。報告是官方首次對中國影子銀行的判別標準、範圍和分類進行系統性界定。
  • 官方首次詳述中國影子銀行發展史
    到2016年底,中國影子銀行規模已相當龐大,廣義影子銀行超過90萬億元,狹義影子銀行亦高達51萬億元。值得注意的是,在影子銀行加速狂奔的背後,金融風險不斷積累和暴露。基於此,近年來,監管部門開始對影子銀行進行精準拆彈。根據《報告》,經過三年專項治理,影子銀行野蠻生長的態勢得到有效遏制。
  • 銀保監會定義「影子銀行」
    銀保監會於12月4日發布了《中國影子銀行報告》。這是監管機構首次發布關於影子銀行概念和影響的綜合分析報告。報告指出,經過三年的治理,我國影子銀行的規模已大大縮小,野蠻的增長已從根本上得到遏制。報告顯示,自2017年初以來,我國已經進行了深入整頓,影子銀行的規模已從歷史高位急劇下降。截至2019年底,廣義影子規模已降至84.80萬億元,比2017年初的歷史峰值100.4萬億元減少了近16萬億元。影子銀行在GDP中的比重從123%下降,截至2016年底為86%,到2019年底下降了37個百分點。
  • 官方首次明確影子銀行詳細界定標準 五方面建立影子銀行持續監管體系
    來源:證券時報12月4日,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和統計信息與風險監測部課題組發布《中國影子銀行報告》,該報告將發表於最新一期的《金融監管研究》。這是官方首次對影子銀行的定義和標準進行系統性界定。官方首次明確影子銀行詳細界定標準影子銀行是指常規銀行體系以外的各種金融中介業務,通常以非銀行金融機構為載體,對金融資產的信用、流動性和期限等風險因素進行轉換,扮演著「類銀行」的角色。報告是官方首次對中國影子銀行的判別標準、範圍和分類進行系統性界定。
  • 中國影子銀行規模,在全球排第二名?那第一,第三是誰呢?
    影子銀行的規模有多大呢? 整體來看,影子銀行是弊大於利,缺陷很大。尤其是在咱們中國,近些年影子銀行野蠻生長,嚴重擾亂了金融市場。比如國家在控制房地產、地方融資平颱風險時,大量影子銀行依然毫無顧忌地將資金流向這些領域,影響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展。
  • 銀保監會:影子銀行規模較峰值縮減近16萬億元
    根據「金融監管研究」微信公眾號消息,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統計信息與風險監測部課題組近日發布《中國影子銀行報告》。《報告》稱,經過三年專項治理,影子銀行野蠻生長的態勢得到有效遏制。截至2019年末,廣義影子銀行規模降至84.80萬億元,較2017年初100.4萬億元的歷史峰值縮減近16萬億元;風險較高的狹義影子銀行規模降至39.14萬億元,較歷史峰值縮減了11.87萬億元。市場違法違規活動大幅下降,秩序得到修復。「無照駕駛」等非法金融活動受到嚴厲打擊。2016年至2019年新發非法集資案件穩步回落,增速由過去三位數降至兩位數。
  • 中金公司:中國影子銀行監管成效顯著 關注未來監管框架
    來源:金融界網站來源:中金公司12月4日,中國銀保監會課題組發布《中國影子銀行報告》,內容聚焦影子銀行起源與演變、中國影子銀行的形成與發展、影子銀行監管三年治理(2017-19年)和監管方向探討。目前國際上主要有三種影子銀行定義模式,即資金來源模式、金融穩定理事會模式和非核心負債模式,其中,金融穩定理事會模式又分為寬、窄兩類口徑,其中窄口徑的狹義銀行定義源自風險特徵屆分,2016年將其細分為5類。截止2018年末,全球金融總資產為378.9萬億美元,其中,廣義/狹義影子銀行敞口為183.7/50.9萬億美元。
  • 為何說「影子銀行管理好了是天使,管理不好是魔鬼」?
    影子銀行是金融工具,介於天使與魔鬼之間,管理好了是天使,管理不好是魔鬼新華財經北京12月9日電(分析師郭楨 王中淨)12月4日,銀保監會發布《中國影子銀行報告》指出:「影子銀行是金融工具,介於天使與魔鬼之間,管理好了是天使,管理不好是魔鬼。」
  • 長期與影子銀行並存,銀行理財子公司的「起跑線爭奪戰」
    12月,銀保監會發布了《中國影子銀行報告》,對影子銀行的定義、判別標準、分類、規模及監管方向進行了明確說明。影子銀行是指游離於銀行監管體系之外、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和監管套利等問題的信用中介體系(包括各類相關機構和業務活動)。
  • 銀保監會首次定義「影子銀行」,P2P名列其中
    12月4日,由中國銀保監會主管主辦的《金融監管研究》首次發布《中國影子銀行報告》。相信很多人都很好奇,何為「影子銀行」?也許大多數人都是第一次聽說。在該《報告》中指出,影子銀行是指常規銀行體系以外的各種金融中介業務,通常以非銀行金融機構為載體,對金融資產的信用、流動性和期限等風險因素進行轉換,扮演著「類銀行」的角色。影子銀行風險具有系統性風險特徵。在以前,國內一直沒有對「影子銀行」的概念做過明確界定,本次《中國影子銀行報告》中對這一概念做出了明確的解釋。
  • 費介看到影子的真實面目後,為何如此驚訝?影子到底是誰?
    慶餘年影子是誰?影子真實身份揭秘:監查院六處是非常神秘的存在,為了維護慶國和監查院的和平而成立的機構,六處的人都是殺手,隱藏在暗處,不被人知曉。六處的領導者就是影子,影子大人是院長陳萍萍的忠實守護者,他不吃飯,不睡覺,以保護院長為己任。
  • 影子銀行界定標準「官宣」 P2P等六類高風險業務屬於狹義影子銀行
    本報記者 張歆近日,由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和統計信息與風險監測部組成的課題組發布了《中國影子銀行報告》。該報告根據四項主要標準,界定了廣義和狹義的影子銀行。上述報告顯示,中國影子銀行在2008年後迅速發展,隨著金融業務範圍的拓展和跨行業、跨市場綜合經營的擴張,影子銀行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長。
  • 2020年中國影子銀行發展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中國治理成效顯著
    中國信託行業面臨轉型升級自 2015 年開始,金融穩定理事會進一步完善影子銀行的定義和標準,引入了三層次和兩步走相結合的方法。第三層次為窄口徑的狹義影子銀行(narrow measure),是影子銀行監測的重點,按照風險特徵界分。為進一步甄別影子銀行的風險因子和趨勢,2016 年起,金融穩定理事會引入經濟功能(economic functions,EFs)的概念,將窄口徑影子銀行細分為5 類。
  • 銀保監會持續完善監管制度和風險監測體系 影子銀行不能野蠻生長
    近日,中國銀保監會課題組首次發布《中國影子銀行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末,廣義影子銀行規模降至84.80萬億元,較2017年初100.4萬億元的歷史峰值縮減近16萬億元;風險較高的狹義影子銀行規模降至39.14萬億元,較歷史峰值縮減了12萬億元。其中,複雜結構的交叉金融業務大幅壓縮。
  • 規範影子銀行,不讓「天使」變「魔鬼」
    這則新聞,讓人聯想到已經結束三年治理的影子銀行問題,也聯想到不久之前的螞蟻金服IPO被叫停。在近日發布的《中國影子銀行報告》中,對影子銀行有這樣一個描述:「影子銀行是金融工具,介於天使與魔鬼之間,管理好了是天使,管理不好是魔鬼。」
  • 葉尚志:影子銀行風險收斂 內銀股發力再上
    內地經濟數據表現持續向好,加上影子銀行風險收斂,消息刺激內銀股再次集體走高,四大國有銀行的漲幅都達到有2%以上。至於在周四已動起來的內險股,有繼續獲得資金追捧的情況,其中,中國太平(00966)和中國太保(02601),都站到了國指成份股的一周最大漲幅榜頭兩名。
  • 韓國最大集團三星,市值2.13萬億,相當於中國的什麼水準?
    因此大家可以研究一下三星到底有多麼的強大。比如說在韓國這個歐美人眼中比較發達的東亞國家裡,三星可以說是他們最大的財團了,根據估值整個三星的市值相當於是2.13萬億人民幣。注意這裡的數字單位是萬億而不是億。
  • 游離於監管之外,銀行的影子,金融危機的罪魁禍首,它是什麼呢?
    當前我國金融系統仍然面臨著巨大的風險,在各種各種的風險當中,影子銀行風險最不容忽視。從2017年開始,我國開始加強影子銀行的監管,經過三年多的集中整治,目前影子銀行規模較歷史峰值100多億已經壓降了約20萬億元。國際上對我國影子銀行風險的評價也從負面趨向正面,認為我國降低影子銀行的風險,不僅維護了中國金融體系的穩定,也推動了全球影子銀行規模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