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9日,美國和阿富汗塔利班在卡達首都多哈籤署了旨在結束阿富汗戰爭的停戰協議(又稱「減暴」協議)。就在外界認為18年的阿富汗戰爭即將進入尾聲時,塔利班3月2日宣布終止部分停戰協議,恢復在阿富汗的進攻行動。3月4日,美國迅速對塔利班進行停戰協議後的第一次空襲。
美聯社分析稱,塔利班對阿富汗政府軍的攻擊促使美國進行報復,凸顯停戰協議的脆弱性。剛籤協議又開打,美塔停戰協議實施進程難關重重。
協議繞開阿政府
據美塔停戰協議,美國將開始逐步減少其在阿富汗的駐軍,駐紮在阿富汗的外國軍隊有望在14個月內全部撤出。塔利班承諾不再讓阿富汗成為恐怖分子的庇護所。協議還規定,阿富汗各方在2020年3月10日開始內部談判,各方代表將討論永久停火的時間和方式。
《紐約時報》援引美國官員發言稱,自「減暴」協議實施以來,暴力襲擊數量已下降達80%。
但是,協議引發阿富汗政府的激烈反彈。據美國《時代》周刊報導,3月1日,阿富汗政府拒絕由美國和塔利班單方面決定交換囚犯。半島電視臺援引阿富汗總統發言稱,「美國在釋放囚犯問題上沒有決定權」。
美塔停戰協議的相關談判始終繞開阿富汗政府。西北大學中東研究所副教授王晉接受本報採訪時分析指出:「停戰協議相當於讓塔利班有機會參與分享政府權力。阿富汗政府內部對塔利班敵意大,願意坐下來與塔利班談判的人並不多。」
3月2日,塔利班迅速表示將終止部分停戰協議,恢復對阿富汗政府軍的襲擊。王晉表示:「圍繞停戰協議的博弈,透露出兩個信號:一是美軍全面撤退,塔利班或佔上風,與阿富汗政府衝突可能性將增大;二是塔利班出現內部分歧,強硬派團體希望用進攻來改變現狀。」
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援引美國軍方發言稱,3月4日美國對塔利班發動了空襲,以此報復塔利班對阿富汗安全部隊的襲擊。
「美國想讓塔利班守規矩,儘量好好談,畢竟美國真的不想多待。」王晉指出。
內部對話變數大
「阿富汗政府和塔利班存在巨大分歧,如何說服阿富汗各方接受停戰協議,才是未來最大的挑戰。」王晉認為。
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報導,阿富汗總統稱,無法接受塔利班為開啟阿富汗內部對話而設定的先決條件。
王晉分析指出:「阿富汗政府不會放過一切可以插手塔利班相關事務的機會,以期證明自己是『獨立』的政治實體。因此,阿富汗政府的態度可能是影響未來和平的新變量。」
在內部談判還未開啟前,塔利班即宣布終止部分停戰協議。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塔利班下令其戰鬥人員重新開始了對阿富汗軍隊和警察的襲擊。此外,塔利班表示在接回被關押的戰鬥人員之前,將不會參與阿富汗內部的對話。
據英國公共廣播公司報導分析,鑑於阿富汗國內的對抗狀態和各方力量之間的分歧,阿富汗內部的和平進程可能比美國與塔利班的談判更為艱難。
美國脫身求體面
《華盛頓觀察家》報導稱,美國對阿富汗缺乏基本的了解,美國甚至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停戰協議對美國意義更大,美國從阿富汗撤離,是因為不能向公眾展示出失敗的姿態,所以只能通過一個協議,用體面的方式來為阿富汗戰爭畫上句號。」王晉表示。
據《華盛頓郵報》分析,曝光的有關阿富汗的文件印證了美國民眾的擔心,即美國在阿富汗及其以外地區的軍事介入是多餘的,沒有必要浪費金錢和人力。
《時代》周刊報導稱,川普政府與塔利班達成協議,不過是美國自己意識到,這是一場沒有必要的戰爭,18年間一無所獲,美國現在只想離開。
「停戰協議的政治意味十足,但不是一個真正起作用的軍事協議。」王晉指出,「美國對阿富汗的興趣在減少,只要阿富汗未來不走得太偏,美國也不會幹預太多,畢竟『美國優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