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時報12月14日李朔編譯】對於許多因為新冠疫情大流行而中斷供應鏈的企業來說,在他們考慮更換供應商時,中國仍是除了相關企業所在國以外,最具吸引力的供應商國家。
安莎社報導,德國安聯集團(Allianz)旗下貿易信用保險公司Euler Hermes近日發布了最新的供應鏈調查報告。報告於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調查了位於德國、法國、義大利、英國和美國的1181家企業,其中多達94%的受調查企業承認他們的供應鏈在疫情影響下暫時中斷。針對這種情況,有52%的企業採取了防禦性舉措。55%受調查企業正在評估在未來6到12個月內尋找新供應商的可能性:其中1/3的企業正在考慮在主要採購來源地的國家/地區尋找新供應商的可能性。
圖為航拍江西九江紅光國際港(一期)貨櫃堆場。(圖片來源:中新社)
報告還顯示,希望在其他國家尋找供應商的企業中,中國仍然是最受歡迎的運營商來源國,僅次於本地供應商。根據調查,在受訪企業中,有18%的企業打算更換供應商,中國是最受歡迎的供應商來源國之一。
為何中國如此受到青睞?報告指出,相關企業明顯傾向於在疫情持續期間能夠最大限度地保持供應鏈的穩定性,以及在不確定性很大的一段時期內,確保業務良性開展,提高利潤率。
根據調查,對於德國、義大利及英國企業而言,中國仍然是第一選擇,遠高於其他國家的供應商。特別是汽車企業,他們更傾向將中國供應商作為新供應商的來源。根據這項研究,即使是高度數位化的企業也有可能在中國尋找供應商。據悉,有30%的英國企業正在考慮更換供應商,並將中國列為其三大選擇之一。
該調查還顯示,參與調查的企業中只有不到15%的企業正在考慮將海外生產線轉移到企業所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