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律師事務所貝克·麥堅時最新發布的一份關於企業合規的報告顯示,受新冠疫情影響,世界各地企業的數位化轉型開始顯著加速,這一趨勢在中國最為明顯,促使各地監管機構審查力度加大。
這份題為《關聯建立:技術變革促進合規整合》報告,調查了來自6個行業18個司法管轄區的1550名合規負責人針對數位化相關重大風險的看法,其中包括200名來自中國。
有72%的中國合規負責人表示,新冠疫情正在加速推動企業使用數位化的產品、方法和工具。相比之下,受訪的1550名全球負責人中認同這一觀點的平均比例僅為47%。向技術轉移的緊迫性為企業帶來了新的重大風險。近四分之三(74%)的中國企業高管表示,向數位化產品、方法和工具轉移的壓力增加了企業的潛在風險,這一比例遠遠超過新加坡(39%)、英國(42%)和美國(50%)。
研究顯示,合規團隊通常是防範此類調查的關鍵防線,但他們常常被排除在有關新技術的決策之外。這一問題在中國尤為普遍,其中有62%的受訪者表示,在技術和數字收購的戰略決策開始時,企業極少就合規風險向合規團隊進行諮詢,而這一比例在新加坡、英國和美國分別為35%、38%和43%。
此外,超過半數(54%)的中國合規負責人表示,企業在使用技術時不會考慮合規風險,而這一比例在新加坡、英國和美國分別為27%、40%、38%。也正因此,有59%的中國受訪者表示,他們的公司已經經歷過合規調查,這一比例高於新加坡(36%)、英國(40%)、美國(47%)以及報告中受訪的所有其他經濟體。報告稱,數據隱私和網絡安全,以及稅收、洗錢、轉讓定價、欺詐和反壟斷等領域最有可能引發調查。
貝克·麥堅時亞太區域合規與調查業務組負責人Mini vandePol律師表示,企業的最佳做法是幫助合規負責人成為有影響力、受重視的商業夥伴,為企業在風險與回報之間尋求最優平衡。但在新冠疫情導致經濟衰退的背景下,合規團隊的預算首先被削減,這導致他們無法使用人工智慧工具來提高效率和減少誤報。(經濟日報記者 徐惠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