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顯示:疫情加速企業數位化轉型 六成中國公司經歷合規調查

2021-01-11 中國經濟網

  國際律師事務所貝克·麥堅時最新發布的一份關於企業合規的報告顯示,受新冠疫情影響,世界各地企業的數位化轉型開始顯著加速,這一趨勢在中國最為明顯,促使各地監管機構審查力度加大。

  這份題為《關聯建立:技術變革促進合規整合》報告,調查了來自6個行業18個司法管轄區的1550名合規負責人針對數位化相關重大風險的看法,其中包括200名來自中國。

  有72%的中國合規負責人表示,新冠疫情正在加速推動企業使用數位化的產品、方法和工具。相比之下,受訪的1550名全球負責人中認同這一觀點的平均比例僅為47%。向技術轉移的緊迫性為企業帶來了新的重大風險。近四分之三(74%)的中國企業高管表示,向數位化產品、方法和工具轉移的壓力增加了企業的潛在風險,這一比例遠遠超過新加坡(39%)、英國(42%)和美國(50%)。

  研究顯示,合規團隊通常是防範此類調查的關鍵防線,但他們常常被排除在有關新技術的決策之外。這一問題在中國尤為普遍,其中有62%的受訪者表示,在技術和數字收購的戰略決策開始時,企業極少就合規風險向合規團隊進行諮詢,而這一比例在新加坡、英國和美國分別為35%、38%和43%。

  此外,超過半數(54%)的中國合規負責人表示,企業在使用技術時不會考慮合規風險,而這一比例在新加坡、英國和美國分別為27%、40%、38%。也正因此,有59%的中國受訪者表示,他們的公司已經經歷過合規調查,這一比例高於新加坡(36%)、英國(40%)、美國(47%)以及報告中受訪的所有其他經濟體。報告稱,數據隱私和網絡安全,以及稅收、洗錢、轉讓定價、欺詐和反壟斷等領域最有可能引發調查。

  貝克·麥堅時亞太區域合規與調查業務組負責人Mini vandePol律師表示,企業的最佳做法是幫助合規負責人成為有影響力、受重視的商業夥伴,為企業在風險與回報之間尋求最優平衡。但在新冠疫情導致經濟衰退的背景下,合規團隊的預算首先被削減,這導致他們無法使用人工智慧工具來提高效率和減少誤報。(經濟日報記者 徐惠喜)

 

 

相關焦點

  • 疫情之後的中國企業:數位化營銷持續加速
    中國中小商業企業協會聯合百度發布的《中小企業受疫情影響報告》顯示,有26%的企業選擇擴大線上營銷,同時積極將業務轉向線上尋找新的商機。中國企業的選擇事實上,數位化營銷並不是什麼新鮮事物。得益於中國飛速發展的網絡技術,大多數中國企業這幾年都已經形成了線上+線下的組合營銷模式,而消費者也早已養成了線上消費的習慣。
  • 國資報告:企業數位化轉型的道與術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和世界經濟衰退對我國經濟帶來重大衝擊,但也為促進信息技術發展、加速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帶來了機遇。 在這樣一個快速迭代的數字經濟時代,如何與現代信息技術融合,實現企業數位化轉型,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是擺在國有企業乃至中國企業面前的重要課題。
  • 調研報告發布!數字認證以電子合同助人力資源數位化轉型
    此報告是智享會聯合數字認證歷時8個月,調研200餘家企業,深度訪談近20家行業知名企業人力資源負責人,共同撰寫而成。精彩速遞:專家解密電子籤應用實踐發布會上,作為調研報告的作者之一,智享會專家顧問方麻迪從撰寫背景、主要發現、案例解讀三方面對報告內容進行了詳細梳理。
  • 調查顯示後疫情時代歐美企業繼續青睞中國供應商
    新華社法蘭克福12月12日電  (記者沈忠浩)德國安聯集團旗下貿易信用保險公司裕利安怡日前發布的供應鏈調查報告顯示,後疫情時代中國是歐美企業尋找新供應商的重要目的地之一。裕利安怡近期對德國、美國、英國、法國、義大利5國約1200家企業進行調查,主要涉及汽車、電信、能源、機械、化工和農產品等行業。
  • 新年伊始,中型企業數位化轉型的「常期對策」
    同時,公司也宣布了新的領導層來帶領新一階段的發展。」魔力象限作為Gartner在疫情下發布的第一份年度研究報告,對存儲行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評估,同時也對未來存儲行業如何應對後疫情時代給出了前瞻性的預測,為市場參與者指明了方向。
  • 疫情加速商業地產數位化轉型 行業趨向合縱連橫
    近年來,各行各業的發展策略似乎都離不開數位化,數位化成為了行業發展的「催化劑」。商業地產則也同步抓住了這次機會,在疫情之後加快進行數位化轉型。但進行數位化轉型並不能一步到位,如何能夠讓數位化真正在商業地產的運營中發力,也是行業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 274家樣本刻畫中國企業數位化群像,近三分之一傳統企業困於路徑依賴
    囊括了來自各行各業的274家大、中、小企業的數位化轉型情況,用真實調研描繪中國企業數位化轉型群像;同時匯總了對超過1000名製造業和供應鏈專業人士的調查結果,並提供在整個供應鏈行業正發生的技術創新和由此帶來的勞動力挑戰的洞察;在實操方面,也指出了工業智能製造轉型和服務業數位化的具體路徑,可參考性強。
  • 百度如流「進位」,「流式工作」三大優勢助力企業數位化轉型
    數位化轉型進入共建階段 工作模式的變革離不開工作之中兩大主體,即企業與員工的關係,也就是「僱傭關係」。8月27日,智聯招聘發布《2020僱傭關係趨勢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指出,由於疫情影響,企業業務受阻,僱傭關係發生諸多變化,進而推動了企業數位化轉型升級。
  • 金融機構數位化轉型成大趨勢 中小銀行為何望而卻步?
    銀行已然成為數位化轉型的排頭兵,數位化改革的意識覺醒也終於從頭部企業延伸到了中小銀行。然而,對於中小銀行來說,實現數位化轉型並非一蹴而就。對於數位化轉型,平安集團聯席CEO兼執行董事陳心穎認為,這是銀行的「生死之戰」。 這樣的比喻不無道理。數字金融、數字銀行、數字支付、數字清算、數字結算、數字信貸……在經歷了2020年疫情黑天鵝之後,業內外人士均能清醒的感受到,數字經濟可以充分解決線下市場和行為,且數位化應用下的服務渠道可以為客戶和自身提供更多的便捷。
  • IDC獨家調研中小企業數位化轉型程度,中國內地排名已超韓國
    據德勤與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展開的調研顯示,中國零售企業數位化建設大多處於起步與實踐階段,其數位化成熟度模型評估平均得分2.9分,距離「千人千面,永遠在線」的智慧階段尚有很大差距。究竟零售企業如何評估自身的數位化成熟度,以及還需往哪個方向發力?這份報告給出了一些答案。
  • 疫情下美年健康穩練內功,全力加速數位化轉型
    美年健康是中國健康體檢行業的龍頭企業,目前其正開業的體檢中心共595家,其中控股體檢中心260家,包括「美年大健康」、「慈銘」、「奧亞」、「美兆」四大品牌。數據顯示,美年健康旗下的品牌市佔率合計為38%,是體檢行業的佔比最高的一家。
  • 數位化浪潮湧來 保險企業轉型再進一程
    近期,與保險行業數位化轉型有關的話題成為熱點。業內專家表示,「十四五」期間,我國的保險產業將呈現出多元化的變化趨勢,同時我國也將成為全球最大的保險增量市場。受這一因素的影響,保險行業的數位化轉型進程將加速推進,保險科技對保險業正在發揮重塑作用。
  • 施耐德電氣馬曉雲:財務數位化轉型,不是為了數位化而數位化
    施耐德電氣集團董事、大中國區CFO馬曉雲女士進行主題演講由中國企業財務評價專家委員會為指導單位,中國CFO發展中心主辦的「2020第十一屆中國國際財務領袖年會暨中國國際財務領袖年度人物及中國十大資本運營TOPCFO頒獎盛典」於12月16日在北京隆重召開
  • 2020致趣百川MarTech轉型洞察報告
    決定企業最終高度的,往往並非起點,而是拐點。而這場疫情就帶來了一個雙重轉折點。一方面,它將加速一些企業的倒閉。另一方面,它將給很多行業帶來洗牌、重生的機會。在這個特殊時期,全球經濟形勢出現的新變化,讓眾多的企業走向不得不進行數位化轉型的十字路口。目前有70%的公司正在進行數位化轉型,但絕大多數並不能成功轉型,會有相當大一部分企業直接就死掉了。
  • 麥當勞中國CEO上B站吃播帶貨?疫情加速企業數位化營銷轉型
    圖說:麥當勞中國執行長張家茵直播首秀 採訪對象供圖(下同)新民晚報訊(記者 張鈺芸)從今天早上8點半開始,麥當勞在B站舉行了24小時新品雲發布會。當麥當勞中國執行長張家茵出現在直播室,親自在現場「吃雞」,實現直播帶貨首秀的時候,同時在線觀看的人數超過100萬人次。從喜茶在小紅書分享「多肉葡萄」配方,撈王大廚直播做菜,到君樂寶、樂事薯片、新希望乳業等企業紛紛舉辦新品「雲發布會」,疫情加速了眾多品牌開始新一波的數位化營銷轉型。「我們這個是美式脆皮,雞塊炸完之後表皮非常的香脆,咬上去就會聽到『咔嚓』。」
  • 中國設計界發起「助力設計企業獲客及數位化轉型特別行動」
    北京2020年2月14日 /美通社/ -- 2020年2月13日,中國工業設計協會、光華設計基金和北京太火鳥科技提出倡議,聯合國內50餘家工業設計組織及機構,共同發起「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助力設計企業獲客及數位化轉型特別行動」。該行動旨在幫助國內設計企業在抗擊疫情的同時,加快數位化轉型升級。
  • 國企數位化轉型的道與術
    數位化轉型國企重點發力今年9月,一項由微軟和IDC亞太區發起的調查顯示,在中國繼續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帶來的後續影響的同時,63%的中國企業正在加速創新和數位化進程,增強企業復甦動力和韌性在疫情倒逼企業加速數位化轉型的同時,新基建的加速落地,以及數位技術的創新發展,也給企業數位化轉型帶來了新動能。儘管如此,在《哈佛商業評論》最近的一項研究《重新思考數位化轉型》中卻顯示,只有20%的高管認為,他們公司的數位化轉型工作是有效的。也有其他研究表明,70%~80%的大型數位化轉型項目未能實現預期效果。
  • 調研了 274 家企業 數位化轉型 「優等生」都做對了什麼
    另外在今年疫情期間,基於私域流量部署,寶島眼鏡通過開啟「企業微信在線服務」,在微信公號為每個城市的顧客提供在線溝通配鏡信息、挑選商品、諮詢護眼知識等服務,有效鞏固了訂單量,抵禦住了疫情對於傳統銷售方式的衝擊。該案例是網易智企聯合羅蘭貝格發布的《企業數位化升級之路——百家企業數位化轉型發展分析報告》中的一例,寶島眼鏡構建私域流量也只是國內眾多企業進行數位化實踐的一種。
  • 報告:後疫情時代超半數企業快速反應,向「敏捷高效型」組織邁進
    這也直接導致企業進項現金流「卡殼」,在調研中,超4成以上受訪者表示公司資金鍊出現問題。另有部分受訪者表示公司出現產品與技術方面的問題。線下業務本是大部分企業的運營之基,此道不通,生存之路卡點重重。業務受阻帶來的訂單減少、年度銷售計劃難以落實等引發營收危機。據《財經》3月份的調研數據顯示,42%的企業預計上半年營收同比減少50%以上。
  • 線上優勢明顯 人身險公司加速數位化轉型
    時值新冠肺炎疫情撞上人身險銷售旺季的當下,前者像催化劑一樣推動保險銷售向線上轉移。加速行業線上轉型疫情之下,人們被困家中,傳統保險銷售與服務模式均受到很大程度衝擊,以新技術、新渠道、新方式主導的線上非接觸式銷售服務方式優勢凸顯,加速行業轉型升級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