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花園 百島洞頭」品牌大家談之一:讓海島成為乘風破浪的起點
2020年07月08日 16:38:33來源:洞頭新聞網
核心提示:到了夏天,海島成為夢境中最純淨的一抹藍色,想去看海的心蠢蠢欲動。這個夏天,總要去赴一場與海島的約會。
到了夏天,海島成為夢境中最純淨的一抹藍色,想去看海的心蠢蠢欲動。這個夏天,總要去赴一場與海島的約會。
立足海島旅遊,挖掘市場熱點
端午已經過去,下一個假期需要再等三個月。端午三天的小長假讓人們享受周邊遊的樂趣,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4880.9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22.8億元,其中以各類水上世界、水上公園最受歡迎。人們從未放下對水的偏好,也從未放下對海洋的探索與追求。
當前,中國在線旅遊市場進入了高速成長期,市場規模大、潛力高,用戶需求也更加多元化、個性化、年輕化,我國居民海島旅遊持續升溫。
洞頭是全國14個海島縣區之一,302個島嶼組成了一個壯觀的「百島王國」,是遺落的海上明珠。洞頭全區面積達2862(海域2700多)平方公裡,有全國最長的跨海長堤,一路連接仙疊巖、望海樓,一路風景,帶來最浪漫的海島景觀體驗。在洞頭聽濤觀海,看雲捲雲舒,感受一刻的歲月靜好,享受海島的溫情與安寧。
洞頭以其海島資源為依託,緊抓市場開發熱點,以海島旅遊為引領,進行網紅創意設計,打造中國海島生活美學倡導者。
深耕海島本身,締造生活美學
生活需要美的點綴,才能實現理想的生活,讓自己順心順意,追求自由的快樂。吹著海風,傳來的是自由的聲音;面向大海,遇上的是出海的漁民;看著潮汐,潮起潮落不變的是初心。
洞頭就是一個讓人尋找到生活真諦的地方,一個用海島創新生活美學的海上花園。發揮洞頭豐富的海島資源優勢,打造獨特的景觀視覺符號,刺激的多感官體驗,回味的情感聯結,尋找海島旅遊差異化發展路徑,讓每一個旅遊者在洞頭找到安定的情緒,感受海與人的浪漫情懷。
在洞頭,能發現所有與海相關的美好事物。海灘上的漁獲曬場,感受漁民的生活智慧,將海洋的物產變成口中的珍饈;海洋中的捕撈的小海鮮,感受舌尖上的幸福,形成在洞頭你才能看到海鮮圖鑑;海邊駐紮的小漁村,是洞頭生活最直觀的體驗者,是洞頭生活的原創體驗家。
紅色海霞文化,乘風破浪的起點
「大海邊,沙灘上,風吹榕樹沙沙響,漁家姑娘在海邊,織呀麼織漁網……」30多年前,電影《海霞》吸引了億萬觀眾,影片的一曲《漁家姑娘在海島》更是紅遍大江南北,至今傳唱不衰。
2020年是洞頭先鋒女子民兵連建連60周年,傳承著「愛島尚武、勵志奉獻」的海霞精神,賦予了洞頭乘風破浪的勇氣與毅力。
洞頭有三種精神匯集成洞頭精神,一個是海霞精神,一個五島連橋精神,還有個蘭小草精神。這些洞頭精神支撐著洞頭人民一代代奮勇拼搏,在海浪中尋找生活的希望,在生活中創造自由的勇氣。
圍繞「海霞故裡」,進行海霞精神的IP化打造,構建海霞訓練場景,搭建海霞故事內容,結合時代海霞文化特點,發掘海霞新文化內涵。讓更多的人了解洞頭的人文故事,讓藍色大海與紅色精神緊密結合,提供有別於傳統海島的感官體驗,才能凸顯洞頭獨特的旅遊魅力。
藉助「海霞」的知名度,來彰顯「洞頭」的品牌高度,讓海霞文化與洞頭旅遊緊密相融,形成以海島體驗,海霞精神傳承為核心的洞頭文旅IP。
海洋夜晚設計,網紅景觀提升
白天的海島有生活的美麗,晚上的海島有生活的樂趣,以洞頭海上之夜為核心,開創洞頭夜間經濟模式,成為大勢所趨。洞頭的海洋之夜,成為生活需求的承載地,創新海島旅遊的多業態發展模式,形成了更加多元化的文化消費趨向。
尤其是伴隨網紅經濟的發展,在滿足旅遊者日益多元、個性化的需求的基礎上,才能建立獨特的流量圈地和圈層影響力。洞頭如何在眾多海島中脫穎而出,成為下一個網紅高地,關鍵在於篩選用戶,明確目標定位的品位與訴求,為後續的精準營銷奠定基礎。
洞頭區緊扣溫州「時尚之都」建設,打造「日間清新自然洞頭,夜間時尚娛樂洞頭」多層次產品體系。以讓「星光經濟」扮靚洞頭夜景,延長遊客停留時間,拉動大眾消費,促進經濟發展。
海上民宿滿足了旅遊者與大海的親密接觸,藍眼淚景觀打造讓夜晚增加了絢麗,夜生活街區提升了消費潛力,洞頭星空讓旅遊者與自然對話,海島夜演讓洞頭的黑夜不再無趣。這些圍繞年輕市場的網紅項目設計,讓洞頭成為年輕人選擇的目的地,讓孤單的海島從此不再寂寞。
乘風破浪會有時,希望我和你都能在洞頭重新找到生活的意義。
關鍵詞:
編輯:陳莉莉
①凡本網註明"稿件來源:洞頭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洞頭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帖或以其它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洞頭新聞網",違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洞頭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30日內致電,聯繫電話:0577-6343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