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近日,政治局常委會召開會議,聽取了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和有關部門關於疫情防控工作情況的匯報,研究下一步疫情防控工作。
需要注意的是,這是政治局常委會近期就同一主題召開的第二次會議,這種頻率實屬罕見。但現在是關鍵時期,也在意料之中!
接下來兩周,按照鍾南山院士說法,不僅是疫情可能發生轉折的重要時間窗口,也同也是多地復工的時間窗口,可以說,接下來的兩周,極其關鍵!
而更艱巨的一個任務,就是在經濟停擺這麼長的事件後,如何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有序、安全的恢復我們的經濟?
2
在這次疫情之前,幾乎所有的專家和金融機構都預測2020年我們的經濟壓力能有階段性回暖。
但遺憾的是,庚子新春疫情肆虐神州大地,並且迅速演繹成為影響我國經濟復甦回暖的最大阻力。
這也讓1月初做出經濟預測報告的所有金融機構都要推倒重來,重新做評估。
以春節期間為例,就有旅遊、娛樂、餐飲、商場四大行業首當其衝蒙受了巨額損失,預估行業減收在萬億級別,就連餐飲行業龍頭西貝莜麵村都稱現金流只能撐三個月,可想而知其他的中小餐飲企業資金狀況更是壓力重重。
而與此同時,因出行和復工受到限制,工業產出也將受到非常大的壓制。這些因素將拖累全年經濟增長差不多一個百分點,一季度到4點多都有極大的可能性,所以大家要做好心理準備。
3
鑑於此,既然多出了這麼一大段在家的時間,那我們就針對目前的經濟狀況,來分析推演一下下一步該怎麼辦?
我們從拉動中國經濟的三駕馬車來推演:
01投資
首先,這次大範圍的復工延期和網格狀隔離管控在歷史上是沒出現的。而這也勢必對剛有企穩苗頭的工業生產再次造成巨大衝擊。
三駕馬車之一的投資是由房地產、基建和製造業三部分構成。
這次,房地產由於售樓部關閉,工地施工延期,房地產投資和銷售增速將掉頭向下;基建和製造業也會受到深刻影響。
以地產龍頭恆大為例,全國1246個項目、1040個售樓部2月20日前不得開工開業!
02出口
三駕馬車之二的出口,雖然和鷹醬的貿易協議籤訂,雙邊的貿易摩擦出現緩和。而大家矚目的世衛組織已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定義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但並沒明確限制經貿和旅遊往來。
但一方面疫情之下國內延遲復工將對貿易企業造成更直接的拖累不說,另一方面,已經有一些國家對我們採取了入境管制措施,並且還有不少朋友跟我講,從中國出口的商品,到海運貨櫃再到運輸船,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對船員進行體檢檢疫,對商品進行消毒防疫,這對海外貿易來講,增加了很多時間成本和金錢成本。
《近期有關國家就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採取入境管制措施列表》:
03消費
消費這塊兒,我覺得沒什麼講的,因為沒法講啊!旅遊、娛樂、餐飲、商場四大居民消費行業已經打了頭陣被團滅了,整個消費整體也勢必是下行的。
唯獨由於疫情期間的剛性需求以及和有「囤貨」心理有關的一些物資遭到大量哄搶。
但整體而言,不是特別樂觀。
4
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可能會進一步顯現。
我們知道,一季度是春節,之後又是兩會,北方地區還處於冬季的寒冷天氣,本來生產活動在這個階段期就不是很積極,主要就是靠消費來拉動,現在又出這麼一檔子事兒。
單返工大城市北京和湖北省加一塊就佔了全國GDP的8%左右,影響不可謂不大。
現在很多人拿03年「非典」時期跟現在作比較。
但當年03年「非典」我們剛加入WTO,貿易迎來井噴期,同時城鎮化和人口紅利也能強勁的推動經濟,但現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內外環境都與當年大不相同。
況且許多民營中小企業這兩年本來壓力就很大,再疊加疫情的衝擊,這些企業主所面臨的挑戰可比當年「非典」時候更嚴峻。
5
所以,在這種大環境下,政策肯定會出現寬鬆,對衝疫情帶來的經濟下行壓力。
按照過去對於災害等事件的政策操作慣性,對疫區必定會有定向支持。
首先,除湖北地區之外,各地應該加快復工安排。
按照當局會議的說法是「有序復工復產,逐步恢復正常運轉」。
那麼很多地方的假期在二月中旬之後大概率不會再延長,停擺這麼長時間已經對很多企業造成了很大的壓力。80%以上的生產經營都受到影響,放假不是長久之計。應該讓更多企業自主決定復工的方法。
其次,減稅優惠和財政補貼,重點會支持受疫情衝擊嚴重的消費、服務及生產型企業,以此來促進消費擴張和生產恢復。
第三,對疫情影響較大的一些中小微型企業、個體工商戶、白領和農民工等微觀個體通過定向減稅,發放補貼等方式進行支持,以此來防止中小企業出現倒B、員工SY潮,因為這些都很可能引發社會穩定問題。
第四,在貨幣政策方面,有可能針對性主要疫區內的金融機構進行定向降準,所釋放的資金用於疫區受衝擊較大的行業、企業的信貸支持。
最後,我覺得也建議銀行體系應該儘快降息,降低全社會的資金成本和負債成本,給企業和經濟提供強力信心,話說,銀行這些年賺了那麼多錢,還不夠麼?這都什麼時候了,該給老百姓和社會讓讓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