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汽車來了,華為汽車還會遠嗎?

2020-12-22 OFweek維科網

根據臺灣媒體的報導,來自供應鏈的一位高管表示,傳聞已久的蘋果電動汽車至少比原計劃提前2年(原計劃是2023-2025),將於2021年第三季度正式發布,其原型車已經在加州上路測試!每年的秋季發布會,有蘋果發布重磅新品的傳統,包括新款iPhone。

根據供應鏈的消息,蘋果比照iPhone備料由零部件組件開始催貨的習慣,近期積極向和大、貿聯、和勤、富田等臺灣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提出要求備貨,這意味著這些供應商入選蘋果汽車供應鏈。

更為重磅的消息是,目前,國內電動車供應鏈出現了一個新的客戶名詞「雙A」,雖然所有接觸的供應商都被要求籤署保密協議,不願意透露細節,但,有知情業內人士表示,「雙A」指的是Apple和Amazon。

蘋果汽車傳聞已久,傳聞從2013、2014年開始研發汽車,項目代號為「Titan」並且大量的從特斯拉招募各類人才,包括研發、工程製造等。關於蘋果汽車的最新傳聞是,蘋果正在和臺積電洽談自動駕駛晶片的事宜。

確切的信息則是,蘋果申請了N多的汽車相關專利,而人事方面的事宜是,蘋果的人工智慧負責人John Giannandrea)目前全面接管蘋果汽車的開發工作,此前的負責人Bob Mansfield已經退休。

在最為重要的自動駕駛領域,早在2017年,蘋果執行長Tim Cook確認蘋果正在開發自動駕駛軟體。他說:「我們專注於自主系統。這是我們認為非常重要的核心技術。我們將其視為所有AI項目之母。它可能是實際上工作最困難的AI項目之一。」 。

實際上,蘋果自動駕駛測試車隊,使用改裝的雷克薩斯,已經在加州公開測試了很久。在加州DMV的數據中,蘋果的自動駕駛接管數據,一度是處於墊底的水平,但經過修正後,接管的數據明顯好轉。

至於Amazon的項目,供應鏈直指是Amazon和Rivian合作的電動貨車要上市了,在2019年2月,亞馬遜戰略領投電動皮卡初創公司Rivian,並且下了10萬輛電動貨車的訂單。尚不清楚,這款亞馬遜定製的電動貨車,將搭載L幾的自動駕駛功能。

而2020年7月,亞馬遜被爆出13億美元左右的價格併購了自動駕駛初創公司Zoox,而在12月上旬,Zoox則發布了自動駕駛計程車原型。這款原型車,與Cruise、Easymile和其他公司的機器人計程車非常相似,在圓形四方形的中央設有滑動門,採用對向座位模式。

目前,尚未這款原型車的量產信息。

從布局上看,亞馬遜採用了和蘋果自研的方式不同,亞馬遜採用的投資併購的方式,製造能力採用投資的方式,獲得製造的能力,而核心的自動駕駛能力方面,則採用併購的方式,這可能也是一種解決方案。也是自動駕駛初創公司相對好的終局。

美國的科技巨頭,再一次給中國網際網路巨頭上了一課。蘋果汽車已經箭在弦上,亞馬遜的戰略需求的電動貨車,也即將發布。亞馬遜在物流無人化方面的建樹和探索,值得國內企業學習。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的藍色起源,則開始探索太空。

蘋果更不用說了,開創了iPhone的手機全觸摸時代,開創了硬體+軟體服務的商業模式,開拓了可穿戴設備市場(iWatch、AirPods等),自研的電腦晶片M1已經應用在MacBook上,帶來無疑倫比的用戶體驗。

蘋果汽車來了,華為汽車也不遠了。華為將在今天面對車企和合作夥伴發布雷射雷達的信息。華為不造車的三年之約,期待2023年吧。最終,這個世界上,三個汽車品牌會有的,蘋果、華為、特斯拉,至於傳統車企,大眾還在努力續命中,豐田基本上可以認為的放棄了。

因為豐田章男最近發表了對電動汽車的炮轟,認為電動汽車將帶來更多的汙染,並且認為,如果日本汽車全面電動化,日本的電力供應不足,需要投入數千億美元進行基礎設施建設。

實際上,豐田章男也是對的,日本本來就是一個能源稀缺的國家。無論是石油還是煤炭等化石能源,都需要進口。所以,豐田堅持走氫燃料電池道路。對於中國來說,清潔煤電技術,早已經獨步天下了。

這是大國的能源路線戰爭。日本想靠一己之力,對抗純電動趨勢,可能性是不大的。除非,氫燃料電池技術的成本、可靠性能跟上。

當然了,全人類共同期待的核聚變,相信在30-50年內是可以商業化的。屆時的電力成本,將會更低。人類將會迎來全新的能源時代。配合自動駕駛,已經現在愈演愈烈的太空探索,人類將開啟太空時代。

嗯,聊遠了,還是期待一下蘋果汽車、華為汽車吧。

相關焦點

  • 蘋果汽車真的要來了嗎
    打開APP 蘋果汽車真的要來了嗎 刀馬物語 發表於 2020-12-22 14:07:42 只是,要知道,曾經市場還建議蘋果公司收購特斯拉從而一舉殺入到新能源車市場,但蘋果不為所動。最終成就了馬斯克,特斯拉在今年風生水起,尤其是在中國超級工廠的產能釋放,讓特斯拉迎來了一個嶄新時代,股價和市值不斷攀升,馬斯克的身價甚至都已經超過了「股神」巴菲特。當然,蘋果公司是想自己玩,自己研發,自己發展。   1.蘋果汽車真的要來了嗎?
  • 華為汽車的「閃電戰」和「持久戰」
    「我們是全球僅有的兩家(另一家是蘋果)能夠為自有生態系統提供軟硬體解決方案的公司之一,」華為英國消費者業務負責人表示,這是我們的長期戰略。這背後隱藏著華為的未來戰略——一場由作業系統作為基礎,覆蓋手機、汽車、智慧屏、智能穿戴等大眾消費業務的生態體系建設持久戰。華為希望開闢第三條道路,為iOS和安卓系統提供替代選擇。
  • 華為下半場突圍賽,殺手鐧是汽車?
    華為需要一個新的突破口,風口且未來前景廣闊的智能汽車領域,無疑是最佳的選擇。華為汽車業務正在加速,未來,它能撐起華為的半邊天嗎?1、華為汽車業務的進擊「我們是有邊界的,華為永遠不會造汽車」。這句話自從被任正非在華為內部的會議上說出後,很快就成為了華為眾多高層對外的「統一口徑」。
  • 「蘋果牌」汽車真的要來了!號稱顛覆汽車電池技術,網友吐槽:看看...
    2016 年,被稱作「泰坦」(Titan)的蘋果造車項目有了實錘。而爆料的來源,就是被大批挖人的特斯拉CEO馬斯克。他表示,蘋果可能會造出一款引人注目的電動汽車:「如果僱用一千多名工程師來完成這項工作,就很難把它藏起來。」
  • 蘋果汽車明年將發布,比原計劃提前兩年,但它還有機會嗎?
    文 | AI財經社 牛耕編輯 | 趙豔秋蘋果電動車可能真的來了,但留給它的機會已經不多。12月21日,有臺灣媒體報導:臺灣關鍵供應鏈證實,蘋果預計明年9月發布Apple Car,比原先計劃的提早至少兩年。其原型車已經在美國加州上路測試。
  • 蘋果全速衝進汽車產業 汽車將被徹底數位化
    中國的頭部造車新勢力,包括理想、蔚來和小鵬,都已經進入到了供不應求的狀態,C端消費力量的崛起的勢頭已經形成。對於2021年的預期,中汽協,包括一些其他的專家,普遍認為,新能源汽車的增長會在40%-50%之間,意味著中國整體市場的銷量將達到200萬輛。
  • 「華為汽車」來了?120款車型支持、手機與車機合體,華為回應:進行中
    4月8日,在華為舉行的春季新品發布會上,華為還公布了關於其Hicar業務細節。同時據騰訊新聞《一線》的消息,支持華為Hicar的車型已基本確定,目前已進入最後調試階段,今年有望推向市場。圖源:華為春季新品發布會「華為汽車」來了?
  • 蘋果汽車來了,會秒殺特斯拉?這些品牌要坐立不安了
    用民生視角報導汽車資訊 / 汽車民生網12月22日報導——國際科技巨頭的觸角,開始向電動汽車延伸。最近傳得沸沸揚揚的華為要造車,被任正非一句「誰提造車開除誰」,使傳言得以平息。然而,華為造車的消息有如按下去的氣球,另一頭,蘋果造車的消息似乎已成「實錘」。據《經濟日報》報導,蘋果首款電動汽車 Apple Car 將在明年 9 月發布。該消息已得到供應鏈廠商的證實,「因應 Apple Car 備貨需求,和大、貿聯等大廠已全面爆單。」此前有分析師稱,蘋果汽車將在 2023 年至 2025 年發布。
  • 蘋果汽車來了,會秒殺特斯拉?這些品牌要坐立不安了_易車網
    用民生視角報導汽車資訊 / 汽車民生網12月22日報導——國際科技巨頭的觸角,開始向電動汽車延伸。最近傳得沸沸揚揚的華為要造車,被任正非一句「誰提造車開除誰」,使傳言得以平息。然而,華為造車的消息有如按下去的氣球,另一頭,蘋果造車的消息似乎已成「實錘」。
  • 拒購特斯拉、搖擺六年 蘋果汽車有沒有顛覆行業的實力?
    2搖擺的造車戰略智能汽車的最簡單定義是什麼?對於這個問題,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總裁王軍曾在華為Mate 40的發布會上給出了答案——手機加四個輪子。而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已不再是2014年的境況,不僅有著特斯拉、蔚來、小鵬和理想這樣的先行者,後面還有奔馳、寶馬等這樣的外資車企也轉型追趕,在這樣的環境下,蘋果再次撿起了之前放棄的造車業務。遲到的蘋果汽車還能重新定義汽車嗎?
  • 拒絕特斯拉、搖擺六年、加速研發,蘋果汽車能否顛覆行業?
    另一方面,在智能生態方面同樣布局多年的華為,和阿里、百度等網際網路大廠也均已進軍到新能源造車行業,並聯合長安汽車、上汽等車企開始快速推進造車業務。 在這種群敵環繞的局面中,慢了的蘋果汽車究竟有什麼優勢?最終又能搶到多少市場? 1、蘋果汽車究竟造得怎麼樣了?
  • 蘋果版車鑰匙來了 用iPhone就能解鎖汽車
    其中在汽車領域,蘋果宣布將與寶馬公司聯合推出具備數字汽車鑰匙功能的CarKey,首款搭載車型為2021款寶馬5系。此外,蘋果地圖進一步升級,推出「EVrouting」功能,將根據車型為電動汽車車主規劃最優適配路線。CarKey最先在寶馬車型上搭載值得一提的是,CarKey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傳統車鑰匙在空間應用上的局限性。
  • 蘋果汽車來了,特斯拉的勁敵
    日前,根據外媒報導,一名臺灣製造商高管匿名透露,傳言已久的蘋果電動汽車將提前至少兩年發布,有望於2021年第三季度發布。該報導還表示,這家臺灣製造商正準備2021年第二季度加大「蘋果汽車」(Apple Car)零部件產量,並補充稱蘋果已在加州秘密測試數款原型車,預計2021年9月推出蘋果汽車。與此同時,蘋果目前正在與臺積電合作,共同開發自動駕駛晶片。
  • 蘋果汽車或於明年9月發布;寧德時代市值超7000億;華為發布車載智慧屏
    1、臺媒:蘋果汽車將提前兩年問世 明年9月發布北京時間12月21日消息,據中國臺灣《經濟日報》報導,蘋果公司的首款電動汽車Apple Car將在明年第三季度的9月發布,比原先規劃至少提前了兩年。
  • 華為5G汽車到底是什麼?
    不過,以這些車型為發端,18個和華為合作的車企產品陸續上市,2020年會有一批5G汽車,供消費者選擇。5G汽車可以幹什麼?怎樣才算5G汽車?有什麼強大的功能?我們先看5G汽車上有什麼。華為是在2019年上海車展期間宣布推出上述產品的。華為的5G通訊模塊,晶片也是華為自產——巴龍5000。華為5G模組基於華為以及其他企業的5G通訊技術,汽車將會發生怎樣的變化?知名車聯網企業博泰創始人、董事長應宜倫總結,5G在汽車上將主要帶來三大應用。
  • 蘋果汽車來了,將帶來哪些「革命」呢?絕非特斯拉那樣簡單
    蘋果汽車將同蘋果手機一樣,問世即是奢侈品。系統生態、語音識別、雷射雷達、APPLE視覺、數據傳輸等等,蘋果手機所倡導的或許都會融入在蘋果汽車上。但縱使蘋果汽車會搭載眾多難以想像的科技,對於汽車本身而言,「本質」是誰也不能忽視的。
  • 蘋果汽車將於明年9月發布真的假的?蘋果汽車何時進入汽車領域
    蘋果汽車將於明年9月發布來源於蘋果公司的一些供應商,這些商家表示蘋果的首款汽車將會比預計早兩年出現,甚至有傳言將會在明年9月份推出。此前有許多消息人士表示,蘋果計劃在2023至2025年之間發布AppleCar,其中也包括蘋果分析師郭明錤。
  • 比亞迪和特斯拉正在重演華為和蘋果的故事
    而正是特斯拉為汽車界帶來了全新的形象,快速提升了整個純電動汽車的水平。如果特斯拉是汽車界的蘋果,那麼比亞迪就是汽車界的華為。蘋果的出現,擠佔了市場,加上諾基亞、摩託羅拉的戰略失誤,能與蘋果抗衡的最後只剩下三星。這一狀況持續了數年,當時國內小廠除了小米,幾乎找不到一家像樣的品牌,直到華為的手機業務逐步走上正軌。實際上一開始,華為手機也走過一段彎路,除了依賴於深厚的運營商通訊技術背景使得信號尚可,其他方面諸如屏幕顯示、電池、拍照等都無法與國外品牌手機相提並論。
  • 蘋果為何捨近求遠造車 世界宿敵美國汽車盟友
    重要的是,如今蘋果這樣的實力氪金玩家入局,才會讓戲碼變得更加好看。 蘋果的汽車項目原來叫做「泰坦」,後來幾經傳出夭折的消息,如今再度被人們提起。或許今年特斯拉市值爆發,終於開始讓蘋果坐不住了。蘋果向來遵循好飯不怕晚的節奏,你看這iPhone 12卡點5G的切入點多麼完美,後續智能汽車的好戲才剛剛上演。
  • 造車模式大相逕庭,蘋果與華為誰才是「正道」?
    而華為最近也再次對外強調了關於汽車方面的走向:華為表示內部正在整合汽車業務,並且在發布的《關於應對宏觀風險的相關策略的決議》中明確說明「華為不造車,而是幫助車企造好車,成為智能網聯汽車的增量部件提供商」。一個致力於造整車,一個堅決不造車。同為科技巨頭,為何蘋果與華為在造車方面所選擇的模式大相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