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黃慧玲
2020年剛剛過去三分之一,新發基金市場已然坐了一趟完整的過山車。
從上圖可以看到,發行份額比產品數量先行一步反映市場情緒。二月份的新發基金數量相對較高,而發行份額達到頂峰。伴隨著二月底開始的市場回調,三月份基金髮行份額明顯下滑,但新產品的數量並沒有「剎車」,達到階段性頂峰。
到了四月,數量和規模同步雙低,新發基金又開始難賣了。
進一步梳理可以發現,四月份權益類基金的佔比大幅降低,債券類基金成為主力,佔比從20%左右上升到47%。「現在權益類不好賣,大家都在推固收+產品,我們也在推。」上海一家基金公司人士告訴界面新聞。
另一方面,新發基金的募集期普遍拉長了。
四月份,除了蕭楠執掌的易方達消費精選(009265)一日售罄之外,發行量相對較大的基金著實花了一些時間。如首募規模僅次於易方達消費精選的工銀瑞信圓興(009076),首募規模21億元,認購期14天。
基金又到了「好做不好發」的時候了嗎?至少現階段推行新產品的基金經理們回答是肯定的。「大量籌碼已經非常便宜,我認為沒有必要再去觀望,等待最底部的抄底了。」北京一位基金經理如此表示。
一個值得注意的信號是,一些在市場狂熱期保持克制的基金公司此時正蠢蠢欲動。如滬上兩家以權益投資見長的基金公司,興證全球基金與中歐基金。它們今年前四個月都沒有發行投資股票的權益類產品。而在接下來的五月份,它們將推出重磅新品。
之所以說「重磅」,因為兩隻產品的擬任基金經理都是久經市場的「老司機」。興證全球的擬任基金經理為23年投研老將林翠萍。此次發行的產品將是林翠萍從中海基金轉戰興證全球基金後的首隻產品,同時也是該公司成立以來首隻滬港深基金。
中歐基金方面出馬的是投資總監王健。這位任職九年的基金經理頗為低調,從光大保德信基金跳槽至中歐基金至今,只發過一隻新產品中歐嘉澤(005421),並且是在2018年1月市場低迷時。轉眼過去兩年多,該基金成立以來回報47%。如今市場回落調整,王健再次被中歐基金派出。
從宣傳造勢行動來看,興證全球基金的造勢比產品發行日期提前了一個月,中歐基金近期也在密集推廣,五月的爆款基金或從中誕生。
「基金的表現其實跟起點關係很大,在一個比較低的點位成立很重要。」一位市場人士點評道,「前期市場非常狂熱,基金很好賣,但風險也高,發行新基金賺錢難度比較大。」
該人士指出,基金能不能賺錢不僅關係到客戶利益,也影響著公司的遠期利益。「直接地說,業績不好得罪了渠道,會影響以後的產品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