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島素抵抗和II型糖尿病是什麼關係?

2020-12-17 健康行業觀察磚家

遠在確診II型糖尿病之前,人的身體內部就已經發生一系列變化了。這既是一個壞消息,也是一個好消息。說它壞是因為我們不能第一時間判定它就是糖尿病的開始,做到防微杜漸;說它好則是因為一旦我們發現了這些變化後,還有一定的時間可以阻止或者延緩患糖尿病的進程。在這些變化中,很關鍵的一個就是人體對胰島素發生胰島素抵抗。

眾所周知,胰島素在II型糖尿病的病情變化中扮演了關鍵的角色。作為一種至關重要的激素,胰島素能夠通過很多複雜的過程控制血糖水平,其過程大致如下:

l 食物在體內轉化為血糖。l 血糖進入血管,游離在血液中的葡萄糖刺激胰腺分泌胰島素。l 胰島素幫助血糖進入細胞後釋放出能量。l 同樣地,胰島素也會激活肝臟儲存一部分血糖,將其轉化為糖原供以後使用。l 隨著血糖進入細胞,血管中的血糖水平下降,於是胰島素分泌也隨之下降。l 胰島素水平逐漸下降後,反過來會升高胰高血糖素,增加血糖進行能量供應。上面過程就是一個正常情況下的胰島素在體內的變化過程。但是身體的這種精密的變化過程隨時會遭到重創例如:

l 大量的血糖湧入血管;l 胰腺分泌大量胰島素促進身體細胞吸收血糖。l 隨著時間,細胞開始出現停止響應胰島的現象------這已經是胰島素抵抗了。l 胰腺需要分泌更多的胰島素才能保證原有的降糖效果。l 最後,胰腺分泌胰島素的速度跟不上血糖升高速度,所以血糖水平開始升高,也就有較高概率得了II型胰島素。我們也知道,血糖大量積累在體內會損傷到人體,需要及時送進細胞,所以需要胰島素等。在血液中的血糖一升高,肝臟就會把血糖轉化儲存起來,多餘的血糖會在脂肪細胞內以人體脂肪進行儲存。這也是體重增加的重要原因。

如何判別胰島素抵抗?

我們如何判定自己是否有胰島素抵抗呢?沒有研究能告訴你這個答案,但是如果一個人伴有著高血糖、高甘油三酯(一種血脂)、高LDL膽固醇和低HDL膽固醇,那麼醫生可能就會判定你有了胰島素抵抗。

是什麼導致了胰島素抵抗?。

目前還不能確切知道胰島素抵抗的原因,但是一個有著II型糖尿家族病史,超重、以及失活都能增加胰島素抵抗的可能性、

當然,胰島素抵抗並不一定是通過超重來獲得的。我們都不能僅憑外表就斷定人家是否有胰島素抵抗。

如何逆轉胰島素抵抗?

如果你患了胰島素抵抗,想改善它----胰島素敏感性增強(即細胞更有效吸收血糖,所以需要的胰島素用量更少)。

物理活動能夠增加胰島素敏感性。這句話也是糖尿病管理(綜合健康)中的一塊基石。千萬不要等到確診糖尿病了才開始行動。越早開始物理運動,控制血糖的效果越好。

體重減輕也是逆轉胰島素抵抗的重要因素,它可以幫助避免高血糖,減輕壓力,睡得更好(物理活動也能幫忙增加睡眠)。

這些生活方式的改變是真的有效,患者可以與健康護理人探討如何開始行動。

相關焦點

  • 從胰島素抵抗看糖尿病精準分型和治療選擇
    目前臨床上對糖尿病的分型系統已沿用20餘年,包括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特殊類型糖尿病。臨床研究和實踐均表明,這種依據病因和病理生理特徵的分型方式雖精確、細緻,但仍不能滿足當前糖尿病管理的需求,對臨床診治的指導意義和改善患者臨床結局有一定的局限性。
  • 二型糖尿病胰島素 抵抗問題或被「逆轉」
    2020年12月30日,記者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獲悉,該院王俊峰課題組對糖尿病候選藥物FGF21進行改造後製成「變體」——FGF21ss。糖尿病小鼠實驗結果表明,FGF21ss表現出更加優異的降血糖效果,且具有良好的成藥性,有望從根源上逆轉二型糖尿病的胰島素抵抗問題。
  • 論糖尿病和糖的相愛相殺!
    我們一直有個疑問:糖尿病是不是因為糖吃多了引起的?糖尿病從文字上理解就是尿裡面有糖,所以叫糖尿病,正常情況下我們的尿裡面是沒有糖的,因為糖是營養物質,是給我們提供營養和能量的。糖尿病的血糖升高是什麼引起的呢?糖尿病分為兩種:一種稱之為一型糖尿病,另一種稱之為二型糖尿病。一型糖尿病是因為我們產生胰島素的細胞出問題了,不能產生胰島素或者胰島素分泌不足。所以一型糖尿病患者吃藥治療效果不好,需要打胰島素來治療,而一型糖尿病不是因為吃糖引起的,而是遺傳性因素導致胰島細胞出現問題,它不分泌胰島素,跟吃糖沒有直接關係。
  • 2型糖尿病長期吃藥好,還是長期打胰島素好?本文講出真相
    今天我們不談飲食和運動,重點來說下糖尿病的用藥問題。 糖尿病患者是口服藥物控制血糖,還是長期打胰島素好? 2型糖尿病患者發生糖尿病的病理基礎,與糖尿病人體內胰島細胞胰島素分泌不足,以及身體細胞的胰島素抵抗都有著密切的關係,胰島素作為人體內唯一的一種促進血糖代謝利用,降低血糖水平的激素,通過外源性的補充胰島素,能夠有效的降低血糖水平,加強血糖控制是毋庸置疑,但對於糖尿病的控制,絕不僅僅是適度的為身體補充胰島素那麼簡單,我們現在有各種各樣不同的降糖藥物,通過各種各樣的降糖機理來加強血糖的控制
  •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差別在這,別當一種病!
    唐叔結語雖然都叫糖尿病,但是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在病因、病情、診療上都有很大的區別。1型糖尿病多見於20歲以下的青少年,患者在發病的時候會經常口乾多尿多飲,而且體重下降明顯,這一類患者的胰島功能,常常是部分或完全損害,胰島素分泌能力不足,在維持血糖平穩上,更依賴於外源性胰島素。
  • 胰島素治療或與患2型糖尿病的新冠肺炎患者高死亡率有關
    汪道文介紹,不少文獻報導,對於患有2型糖尿病的新冠患者,將其血糖控制在良好範圍內可有效降低其死亡率。胰島素也是臨床上被使用最為廣泛的降糖藥物。然而,胰島素治療與此類患者死亡率之間的關係目前並沒有相關研究。
  • 得了1型糖尿病就要不久人世了?丨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區別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只是用必須打胰島素來區別麼?這個問題恐怕能說的清的人就不多了,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糖尿病在中國現在已經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健康問題,糖尿病患者數量劇增,最新的統計結顯示果我國成年人的發病率在10%左右,而且還有好多處在糖尿病前期的患者,所以我們先了解一下糖尿病的分型。
  • BMJ:碳水化合物限制飲食對II型糖尿病的治療效果
    飲食結構調整是治療糖尿病的重要輔助手段,在胰島素廣泛臨床應用之前,糖尿病患者往往需要嚴格的碳水化合物限制飲食。近日研究人員開展系統綜述及薈萃分析,考察了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對II型糖尿病的治療效果。
  • 母義明丨幹細胞療法治療糖尿病:現狀和未來
    糖尿病是一種擁有上億病人群體的疾病,近年來患病人數在全球範圍內持續增長。根據統計, 2017年全球患病人數約為4.25億,預計到2045年將達到6.29億。糖尿病是由於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胰島素功能障礙引起的代謝紊亂,伴隨嚴重的腎衰竭、失明、糖尿病足、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等併發症,是導致死亡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 什麼是2型糖尿病?如何正確診斷?如何預防併發症?
    來源:糖尿病之友作者:金文欣 吳莎翻譯整理2型糖尿病是一種終身性疾病,人體內的胰島素無法正常發揮作用,且2型糖尿病患者多出現胰島素抵抗。2型糖尿病原名「成人發病型糖尿病」,中老年人易發病,但是兒童和青少年也會因肥胖患2型糖尿病。
  • 一周一次新型胰島素,幫助2型糖尿病簡化治療
    儘管相較於1型糖尿病話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體內產生胰島素的能力並非完全喪失,有的患者體內胰島素甚至產生過多。但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作用效果則較差,以至於很大一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依舊需要每日注射胰島素來維持血糖平衡。
  • 小胖子愛吃麵,脖子發黑洗不乾淨,去醫院檢查竟然是糖尿病
    ②上圖:(黑棘皮病:胰島素抵抗的篩查測試– 2型糖尿病的重要危險因素) 他們發現,62%的黑棘皮病患者具有胰島素抵抗,同時患有肥胖和黑棘皮病的人,這一比例更是高達80%。皮贅與胰島素抵抗關係非常密切,長期高胰島素水平會引發成纖維細胞(一種皮膚細胞)的異常生長,從而產生皮贅。如果發現有皮贅,很可能就是代謝紊亂的早期信號,為了防止胰島素抵抗進一步惡化,應注意減少碳水的攝入量,將問題消滅在萌芽期。
  • 幹細胞治療|「要命」的低血糖|低血糖|糖尿病|胰島素|-健康界
    2013年《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公布糖尿病流行病學調查結果,我國30歲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達11.6%,估計全國有1.39億糖尿病患者,我國是世界第一糖尿病大國。糖尿病給社會以及個人造成了重大的經濟損失。據統計,全球範圍內,糖尿病消耗的醫療費用已佔百分之十二。
  • NEJM:每周1次icodec胰島素治療2型糖尿病
    減少胰島素注射頻率對於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治療依從性有幫助,icodec是一種長效胰島素,可每周給藥一次,用於治療糖尿病。近日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為期26周的隨機、雙盲、II期試驗,以甘精胰島素U100為對照,考察每周使用一次icodec胰島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同濟醫院汪道文團隊最新發現:胰島素不適用於2型糖尿病的新冠患者...
    (原標題:同濟醫院汪道文團隊最新發現:胰島素不適用於2型糖尿病的新冠患者降糖治療) 發現用胰島素治療的死亡率27.2%顯著高於未用胰島素治療的3.5%。
  • 糖尿病新藥的大難關被攻克 比胰島素更好的藥品或能很快上市
    近日,史丹福大學科學家開發出一種方法,可以提高糖尿病患者常規胰島素注射的效果。除了胰島素,人體內還會分泌另一種叫胰澱素的激素。和胰島素一樣,它也是由胰島P細胞分泌的。「對大多數患者來說,伴隨胰島素注射另一種物質是個大難題。」Appel說。作為材料學家,他給出的方案是一種膜。用這層膜分別包裹著胰島素和胰澱素分子,他們就可以在同一注射劑中共存。在注射進人體後,這層膜會在血液中自然溶解,將2種激素釋放出來,協同工作,模仿它們在健康個體中的功能。
  • 揭秘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島素誤區 不可反覆使用注射筆用針頭
    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自2010年起,將每年的11月7日設立為「糖尿病規範注射日」。我國糖尿病患病率雖高,但血糖達標率卻較低。根據2010年全國性糖尿病流行病學調查情況匯總,即使是已經使用胰島素的患者,胰島素治療後3個月及6個月的血糖達標率也只有36.2%及39.9%。
  • 指南共識 l 2020ADA診療標準-糖尿病技術:胰島素給藥技術(07-3)
    最近,糖尿病技術已經擴展到包括葡萄糖監測和胰島素遞送的混合裝置,一些是整合了軟體的自動化醫療裝置,可提供糖尿病自我管理支持。適當應用糖尿病技術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和健康;然而,糖尿病技術領域的複雜性和快速變化也可能成為患者和醫務人員實施管理的障礙。
  • 糖尿病是「夫妻病」?兩種升糖王若管不住嘴,打再多胰島素也白搭
    尤其是夫妻二人,關係更為親密,很有可能會得上同一種病,糖尿病就是其中之一,所以多數人也是將糖尿病成為「夫妻病」,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一起來了解下。糖尿病是「夫妻病」?這是由於夫妻二人長期生活在一起,飲食和生活習慣往往都是相同的,而如果夫妻雙方都喜愛吃甜品,或者是飲食口味兒一樣,這樣也會加重患上糖尿病的機率。
  • 科普:幹細胞移植幹預2型糖尿病最新研究
    當前,中國2型糖尿病患者人數佔糖尿病總人數的90%左右,胰島β細胞功能相對或絕對不足是導致2型糖尿病的主要原因。傳統的口服降糖藥與注射胰島素相結合的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糖尿病的進展,但並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近幾年來,隨著幹細胞移植和組織工程的發展,讓糖尿病的幹預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