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殘綠暗已多時,路上山花也則稀。藞苴餘春還子細,燕脂濃抹野薔薇。」這是「一代詩宗」楊萬裡描寫野薔薇的一首詩,短短幾句話,寫盡了野薔薇的嬌妍。
表姐家附近有一條河,沿河植被繁茂,叢生著許多說不上名字的野花和野草,野生薔薇尤其多。
這些野薔薇顏色多樣,有粉色,深桃紅,紅色,白色,黃色等,但以粉色居多。
每年春夏之交,奼紫嫣紅即將褪盡之時,野薔薇便開始吐露芳華,以自己獨有的風華裝點著綠意漸深的世界。
它們一朵朵昂然著,一簇簇擁抱著,一片片延伸著,將初夏的河邊裝扮得如同一匹斑斕的錦緞,讓人看了賞心悅目。
野薔薇大多是單層花瓣,花朵比較小,襯著鵝黃色的花蕊,顯得俏皮又楚楚動人,有種簡單別致的美感。
這麼嬌俏美麗的花兒,生命力卻非常頑強,即使在貧瘠的環境裡,依然能葳蕤生長。
如果以花喻人,那麼長在庭院裡的玫瑰月季一定是大家閨秀——落落大方,端莊賢淑,雍容華貴。
而那些長在山野之間的野薔薇則是小家碧玉——純真活潑,秀而不媚,寒而不俗。
小時候,每當出去玩看到有盛開的野薔薇(我們當地管野薔薇叫刺玫花),哪怕冒著手指被扎出血的危險,也要採上幾朵方作罷。
如果隨身背的有書包,便小心翼翼的將摘得的花朵放進書包裡。如果沒有,便會緊緊抓著,不管出去玩多久,臨走都不會忘記帶回家。
到家後便開始滿屋子滿院子的找透明的塑料或者玻璃瓶子,實在找不到,就用爸爸喝過的啤酒瓶。清洗乾淨,裝滿清水,然後鄭重其事的將野薔薇「請」進去。
然後百般擺弄,直到給它凹一個最漂亮而自己也最滿意的造型。那幾天,我的心情會格外好;那幾天,屋子裡都會飄散著一股淡淡卻沁人心脾的香味兒。
那是獨屬於那種清貧日子的高貴氣息,也是讓我一生魂牽夢縈的氣味兒。聞到它,我就知道,即使在平淡甚至辛苦的日子裡,也不要忘記去尋找並感知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