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舉全球之力,WHO領銜開展「新冠F4藥物」大規模臨床試驗

2020-12-15 健康界

一種已經用來對付HIV的藥物組合,一種二戰時期首次被用於治療瘧疾的抗病毒藥物,一種去年剛剛折戟伊波拉病毒對抗的藥物,一種可以幫助病毒失活的免疫系統信使,針對「新冠F4藥物」的話題聲在近兩個月來不絕於耳,各國臨床試驗正如火如荼地開展中,然而這些藥物中的任何一種能成為挽救COVID-19患者的關鍵嗎?

Science於昨日追蹤報導了上周五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的一項名為「SOLIDARITY(團結)」的大規模全球試驗,這項試驗的目的是確定是否有任何可靠的治療COVID-19的藥物。其規模前所未有,力圖在在大流行期間迅速收集可靠的科學數據。這項研究會包括數十個國家的數千名病人,試驗設計得儘可能簡單,以便於深陷大量新冠患者蜂擁而至泥沼的前線醫院也可以受惠。

如何進入SOLIDARITY試驗

「SOLIDARITY」受試者招募應該是比較容易的。世衛組織的一名醫務官員Ana Maria Henao-Restrepo說當確診的COVID-19病例被認為符合資格時,醫生可以將病人的數據輸入世衛組織的網站,但同時也需要錄入任何可能改變疾病進程的潛在疾病,如糖尿病或愛滋病毒感染。參與者必須籤署一份知情同意書,並以電子方式掃描並發送給世衛組織。在醫生聲明他的醫院有哪些藥物可供使用後,該網站將隨機將病人隨機分配到可獲得的試驗藥物組或COVID-19目前的標準治療組中。

「在那之後,不需再進行更多的測試或者填寫冗長的文件,」。醫生會記錄病人出院或死亡的日期,住院時間,以及病人是否需要氧通氣治療,她說,「就這麼簡單。」這種設計並沒有按照醫學研究中的黃金標準雙盲來進行,因此,如果患者知道他們接受了一種候選藥物,就會產生安慰劑效應。但世衛組織表示,它必須在科學嚴謹性和速度之間取得平衡。Henao-Restrepo說,這項試驗的構想在不到兩周前就出現了,該機構希望下周建立輔助文檔和數據管理中心。「我們正在以創紀錄的時間做這件事,」她說,「儘快得到答案,找出哪些有效,哪些不起作用,這一點很重要。我們認為隨機證據是最好的方法。」

紐約大學蘭根醫學中心的生物倫理學家亞瑟·卡普蘭評論說這種設計很正確:「沒有人想給前線的醫護人員增加負擔。」儘管非前線的醫院可能有更多精力去跟蹤患者體內的病毒水平等其他指標。但正如柏林大學的病毒學家克裡斯蒂安·德羅斯頓(Christian Drosten)說的一樣,這是一種新型疾病,就算你發現了病毒量減少也不意味著藥物有效。這樣來說世衛組織簡單粗暴的衡量方法最快最有效。

為什麼是選擇了F4?

目前醫院人滿為患,而約15%的COVID-19患者患有嚴重疾病,迫切需要治療。因此,研究人員和公共衛生機構沒有從零開始開發和測試可能需要數年時間研發的藥物,而是尋求重新使用已被批准用於其他疾病的藥物,這些已批准的藥物在很大程度上是安全的。他們還在研究未經批准的藥物,這些藥物在其他兩種致命冠狀病毒(SARS和MERS)的動物試驗中表現良好。找到COVID-19的有效藥物,不僅可以拯救重病患者的生命,也可以通過預防性給予,以保護醫護人員和其他高危人群。同時也可以減少病人在重症監護病房的時間,騰出關鍵的醫院床位。

科學家已經提出了數十種現有的化合物用於測試,但世衛組織正在集中精力研究四種最有希望的療法:一種名為雷莫地韋的實驗性抗病毒化合物;一種抗瘧疾藥物氯喹和羥基氯喹;兩種愛滋病藥物--利託那韋/洛匹那韋的組合;以及這種組合與β幹擾素的聯合使用。利託那韋/洛匹那韋的組合在關於它們在中國的一項小型臨床試驗中宣告失敗,但世衛組織認為有必要對更多的患者進行大規模的試驗。

Restrepo說,首先進行臨床試驗的藥物清單是由一個科學家團隊為世衛組織制定的,他們自今年1月以來一直在評估候選療法的證據。該團隊選擇了最有可能起作用的藥物;而這些藥物以前的使用數據證明了其安全性;如果試驗表明這些藥物有效的話,這些藥物的供應可能足以治療大量患者。

下面將對試驗採取的四種療法進行簡要說明:

瑞德西韋

疫情使得這種被藥物重新進入大家視野。它最初由吉利德(Gilead)公司開發的用於對抗伊波拉病毒和相關病毒的藥物,瑞德昔韋可以通過抑制RNA依賴性RNA聚合酶來抑制病毒複製。去年,在剛果民主共和國伊波拉疫情爆發期間,研究人員對瑞德昔韋進行了測試,它沒有顯示任何效果。2017年,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的研究人員在體外和動物研究中表明,該藥物可以抑制引起SARS和MERS的冠狀病毒。

美國首例COVID-19患者在病重後接受了瑞德昔韋治療。根據NEJM 的病例報告,他第二天有所改善。同時另一名接受了瑞德昔韋的加州患者,醫生之前認為可能無法生存,但他也康復了。這些來自個別病例的證據並不能證明藥物是安全有效的。不過,從SOLIDARITY試驗中的藥物來看,「瑞德昔韋最有可能在臨床上使用」,復旦大學冠狀病毒研究者姜世勃說。

氯喹和羥氯喹

在上周五的新聞發布會上,唐納·川普總統稱氯喹和羥氯喹是「改變遊戲規則的人」。川普說:「我對此感覺很好。」他的言論導致對這種具有數十年歷史的抗瘧藥的需求激增。

 法國的研究人員發表了一項研究,他們用羥氯喹治療了20名COVID-19患者。他們得出的結論是,該藥物可大大降低鼻拭子中的病毒載量。但這不是隨機對照試驗,也沒有報告死亡等臨床結果。在周五發布的指南中,美國重症監護醫學會表示:「沒有足夠的證據發表關於在COVID-19的重症成人中使用氯喹或羥氯喹的建議。」

特別是羥氯喹弊大於利。該藥物具有多種副作用,在極少數情況下會傷害心臟。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傳染病醫生戴維·史密斯說,由於患有心臟病的人患嚴重COVID-19的風險較高,因此值得關注。

利託那韋/洛匹那韋

這種以Kaletra公司銷售的藥物於2000年在美國獲準用於治療愛滋病。雅培公司開發了洛匹那韋,專門用於抑制HIV的蛋白酶,這是一種在新病毒組裝過程中將長的蛋白質鏈切割成肽的重要酶。由於洛匹那韋在人體中會被我們自己的蛋白酶迅速分解,因此同時給予小劑量利託那韋(另一種蛋白酶抑制劑),可使洛匹那韋在體內持續更長的時間。

該組合也可以抑制其他病毒的蛋白酶,特別是冠狀病毒。儘管這些試驗的結果尚不明確,但它在感染MERS病毒的狨猴中已顯示出功效,並且也已在SARS和MERS患者中進行了試驗。

但是,針對該藥的COVD-19的首次試驗結果並不令人鼓舞。武漢的醫生於3月15日的NEJM中針對199名重症患者的臨床試驗報導,相較於標準治療方案,每天加用用洛匹那韋/利託那韋2片的治療結果沒有顯著差異。雖然這種藥物平時使用是安全的,但它可能會與通常用於重症患者的藥物發生相互作用,有臨床醫生發出警告說這可能會導致嚴重的肝臟損害。

利託那韋/洛匹那韋+幹擾素

SOLIDARITY還將測試將上述抗病毒藥物組合與幹擾素-β結合的方案,幹擾素-β是一種調節體內炎症的分子,在感染MERS的狨猴中顯示出作用。

德國吉森大學的肺部感染專家Susanne Herold認為對嚴重COVID-19的患者使用幹擾素-β可能有風險。她警告說:「如果在疾病晚期給予,可能很容易導致更嚴重的組織損傷,而不是幫助患者。」

參考文獻:

https://www.sciencemag.org/news/2020/03/who-launches-global-megatrial-four-most-promising-coronavirus-treatments

相關焦點

  • Science重磅消息!WHO進行全球臨床試驗測試可能有效的新冠藥物!
    在COVID-19患者中使用它們的一些數據已經出現了--HIV組合在中國的一項小型研究中失敗了--但是世衛組織認為有必要對更多的患者進行大規模的試驗。以SOLIDARITY的方式招收參與者將會很容易。這些來自個案的證據並不能證明一種藥物是安全有效的。儘管如此,從SOLIDARITY試驗的藥物來看,"瑞德西韋最有可能用於臨床",長期致力於冠狀病毒治療的上海復旦大學的姜世勃說。蔣特別喜歡這種可以高劑量給藥但是不會引起毒副作用的藥物。
  • 迄今最大新冠藥物臨床試驗的中期結果,令人沮喪
    原創 奇點糕 奇點網 收錄於話題#新冠病毒研究進展75個世界衛生組織(WHO)近日發布的名為「團結」(Solidarity)的臨床研究數據,讓無數人感到沮喪。自今年新冠疫情爆發以來,WHO就提議在大型隨機試驗中對治療方法進行評估,在經過研究討論之後,WHO的專家組認為瑞德西韋、羥氯喹、洛匹那韋和幹擾素-β1a等四種藥物可能對新冠肺炎患者的死亡率有影響。於是在今年的3月份,WHO開始在全球範圍內開展一項大型、簡單、多國家、開放標籤的隨機試驗,評估這4種藥物對院內死亡率的影響。
  • 中國完成全球首個新冠隨機對照藥物臨床試驗
    新冠肺炎COVID-19的全球第一項隨機對照臨床試驗結果公布。北京時間3月19日,國家呼吸疾病臨床研究中心、中日友好醫院、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北京地壇醫院、北京協和醫學院等團隊的研究團隊聯合在頂級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在線發表了研究論文「洛匹那韋-利託那韋(商品名「克力芝」)治療重症COVID-19成人住院患者的試驗」。
  • 治療痛風的秋水仙鹼或對新冠炎症有效 牛津大學開展臨床試驗評估
    儘管新冠疫苗傳來不少好消息,但對於正在住院的新冠患者,找到有效藥物或者有針對性的療法刻不容緩 據報導,用於抗炎治療的秋水仙鹼已被列入正在接受測試的藥物清單,作為RECOVERY試驗的一部分,由牛津大學運行。 「RECOVERY」試驗是世界上對Covid-19住院患者治療的最大臨床試驗。
  • 全球最大新冠臨床試驗迎失望結局!4款候選療法均失敗
    大約在公告一周後,第一名受試者在挪威加入了這項大型試驗。截至10月2日,全球一共有43個國家批准了受試者招募,並且有30個國家已經正在進行試驗。 現在,WHO已經給出了最終結果,包括瑞德西韋在內4種候選藥物,基本對新冠肺炎無效或療效甚微。
  • 全球第一方陣!中國5個新冠疫苗進入III期臨床試驗、量產在即
    我國的新冠疫苗究竟到了哪一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工作組組長、國家衛健委醫藥衛生科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鄭忠偉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我國目前已有5個新冠病毒疫苗進行Ⅲ期臨床試驗,數量位於全球前列。」
  • 中國首個新冠疫苗進入臨床試驗,多久能用上?-虎嗅網
    就在昨天,官方重磅宣布,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陳薇院士領銜的科研團隊,成功研製出重組新冠疫苗,並於3月16日獲批展開臨床試驗。已知的是,這是國內第一個進入臨床試驗的新冠疫苗,受試者招募已經同步展開。而且項目領銜者,還是聲名卓著的陳薇院士。
  • 俄羅斯首個新冠疫苗註冊,但還未進行過三期臨床試驗
    據路透社報導,俄羅斯將新批准的疫苗命名為「Sputnik V」,以紀念在太空競賽中發射的世界第一顆人造衛星。據《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報導,俄羅斯國家電視臺將全球研發新冠病毒疫苗的努力稱為類似的「競賽」,而在宣布批准「Sputnik V」時,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實際上是在宣布俄羅斯是領先者。
  • 全球「大考」 共克新冠
    BioNTech公司與美國輝瑞公司合作開發新冠疫苗,於11月發布Ⅲ期臨床試驗數據,有效性達95%,陸續在多國獲得緊急使用許可。CureVac公司研發的新冠疫苗於12月進入Ⅲ期臨床試驗,預計2021年年中可以上市。  德國研究機構發現神經纖毛蛋白1(NRP1)是一種可以促進新冠病毒進入細胞內部的因子。
  • 全球新冠確診病例超4000萬 美國仍深陷疫情
    https://vodpub1.v.news.cn/original/20201020/eb5b26f59a9f4105a22ee324db4c585b.mp3 全球新冠確診病例超4000萬 美國仍深陷疫情
  • 全國5支新冠疫苗進入Ⅲ期臨床試驗
    全國5支新冠疫苗進入Ⅲ期臨床試驗 出處:北京商報
  • 國內免疫細胞領域27項藥物臨床試驗全解讀
    招股說明書顯示,傳奇生物正在全力推動商業化進展較快的CAR-T藥物LCAR-B38M / JNJ-4528的全球臨床試驗,並計劃於2020年下半年向FDA提交JNJ-4528適用於多發性骨髓瘤的治療生物製品許可申請。
  • 今天,抗疫藥Remdesivir正式開啟三期臨床試驗,它能扭轉治療局面嗎?
    在此基礎上,業內對進一步大規模臨床試驗抱有期待。而選擇在武漢進行的III期臨床試驗,其最大特點就是總樣本量高達270例。就理論而言,經過嚴肅設計和執行的大規模隨機對照臨床試驗具有最高級別的可信度,它也是正式推廣應用之前非常關鍵的一步驗證。而在大規模試驗中,藥物是否真的對該病毒有效和是否對每一位患者安全都將得到更有說服力的答案。
  • 中國新冠病毒疫苗1期臨床試驗取得積極成果
    新華社倫敦5月22日電(記者張家偉)中國研究團隊22日在英國醫學期刊《柳葉刀》上發表報告說,他們對一種新冠病毒疫苗開展了1期臨床試驗,結果顯示這種疫苗是安全的,且能夠誘導人體快速產生免疫應答。  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陳薇院士等人領銜的團隊開展了這項臨床試驗。
  • 上半年至少6個國產新冠疫苗進入臨床試驗 還有更多正在研發|新型...
    澎湃新聞記者根據公開報導梳理發現,國內目前至少有6個國產新冠疫苗進入臨床試驗階段,此外,歐林生物、冠昊生物、康泰生物、成大生物等上半年也曾曝出新冠疫苗相關消息,但並沒有披露進一步的消息。2020年下半年,新冠疫苗研發仍然值得期待。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在沒有特效治療藥物的情況下,預防性質的新冠疫苗一直備受關注,新冠疫苗的每一步進展都牽動著人們的心。
  • 英國高校藉助民眾智慧型手機算力加速新冠研究
    新華社倫敦12月7日電(記者張家偉)英國帝國理工學院7日發布消息說,該校一個科研項目已經藉助全球近100萬民眾的智慧型手機的計算能力,並結合人工智慧技術,加速有關新冠病毒治療方案的研究。據該校介紹,這個科研項目通過讓全球各地誌願者在自己的智慧型手機上安裝一款名為「夢實驗室」的應用,從而在他們晚間休息時,將手機的閒置計算能力貢獻給科研團隊,團隊再利用這些算力以及人工智慧技術來開展相關科研。
  • 我國5支新冠疫苗衝刺中,正做好大規模生產準備,相關產業...
    5支國產新冠病毒疫苗進行了Ⅲ期臨床試驗,正做好新冠病毒疫苗大規模生產準備。國產新冠病毒疫苗衝刺中昨日晚間新華社報導:我國目前已有5支新冠病毒疫苗在進行Ⅲ期臨床試驗,數量位於全球前列。
  • 新冠疫情:全球200萬例!阿斯利康創記錄啟動全球試驗,BTK抑制劑Cal...
    新冠疫情形勢空前嚴峻,各國政府正在緊急授權,將有潛力的藥物/療法用於重症新冠肺炎的治療,其中包括抗逆轉錄病毒藥物、抗瘧疾藥物、抗炎藥、康復期血漿等。當前,有多家藥企已經投身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藥物/疫苗研發行列。
  • 《自然》最新論文:大規模篩查揭示出潛在抗新冠病毒藥物
    (原標題:《自然》最新論文:大規模篩查揭示出潛在抗新冠病毒藥物)
  • 美國藥管局將為抗新冠病毒藥物瑞德西韋開綠燈:臨床5天見效
    進行「持續協商」,以儘快向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提供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redesivir)。 當天早些時候,白宮健康顧問安東尼-福奇(Anthony Fuci)博士表示,一項抗新冠病毒藥物的臨床試驗顯示,吉利德的藥物瑞德西韋臨床見效,這是「相當好的消息」,並為冠狀病毒患者設定了一個新的護理標準。 福奇博士在白宮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他被告知試驗數據顯示,瑞德西韋「在縮短患者康復時間方面有明顯的積極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