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胡國東,今年28歲 ,是六枝特區中寨鄉補許村的村民。
我從小生活在被病魔浸寒得困苦不堪的家庭中,父親患有心臟病 ,長期反覆發作,家中的每一分錢幾乎都用於為父親求醫買藥。父親經過長時間多方治療,身體已有所好轉。於是在2013年,家裡就買了一群黑山羊來放養,他因腿腳不靈便,只能藉助騎馬攆著羊群,有一天不小心又從馬背上摔下來,導致腰椎粉碎性骨折,這給原本就貧困的家庭雪上加霜 。我家在2014年經上級部門核查審批被評定為貧困戶後,黨和政府的各項惠農政策,猶如一陣陣春風溫暖了我貧寒的家。父母生病住院不再感到特別的發愁 ,曾經住的黑漆漆的房子粉刷得白白淨淨的 ,父親每個月還領到了低保 ,還有村裡以前的泥巴路變成了白花花水泥硬化路,串戶路打到了咋家們門口......所以父母不時由衷的感嘆到「現在的國家政策真的是太好了!」2017年,為了照顧體弱多病的父母,加上我覺得長期在外面打工不是長久之計,於是我就決定在家搞點事情做,正好這時 ,政府有一項搞養殖的扶貧政策,在鄉政府和村領導的關心幫助下,他們給我出主意,傳技術,並給予資金扶持,就建起了一個有11頭牛的小養殖場。
胡國東在給牛加料起初從山東調來的幾頭牛把我弄慘了,可能是水土不服的原因,愛生病,我是東找名醫西找土醫,最終才把它醫好,妻子都為我捏一把汗,她說如果有什麼閃失,那是上萬的損失呀。不過在這過程中我也長了不少的見識,現在如果是一些小毛病,我都能搞定,不用再找專業的醫生了,在此我要特別感謝政府提供我去培訓學習的機會,讓我掌握了養殖的相關技術。今年我又花了13萬餘元買了新品種,雜交的,產仔好,市場價好。我還承包一些地來種草,保證了牛的口糧。
圈養和放養相結合為了自己儘快擺脫貧困,我還烤小缸酒在家中賣,5塊錢一斤,好賣的時候每個月可以賣出1000斤左右,烤酒遺留下來的酒糟就拿去餵豬,出欄後又給家中增添了一筆收入。為了不讓自己閒著,還兼做了一份護林工作,每月又增添了800元的收入。 我們一家在黨和國家的關心和幫助下,結合我的勤勞苦幹,現在我家不但擺脫了貧困,而且正向小康生活邁進!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蔣 鵬
編輯 韋依
編審 楊儀 施昱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