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早仔,一到西北風辣弄堂裡竄來竄去個辰光,下半天三四點鐘,鳳陽路上,迭只弄堂口一隻油墩子攤頭就擺出來了。迭條弄堂蠻闊,朝南,走過幾排石庫門房子,可以穿到南京西路;朝北,穿出一片石庫門房子,就是北京西路。弄堂一頭是只幼兒園,一頭是南京路上海電視臺,還有一條賣牛仔褲個青海路。所以,人來人往,邪氣鬧猛。
炸油墩子個,阿婆多一眼,家什裝備儕差勿多,一隻小矮凳,一隻煤球爐,一隻鐵鑊子,跟普通屋裡用個勿一樣個,迭只鐵鑊子上多一隻鐵絲網架子,瀝油個。腳跟頭就是一面盆蘿蔔絲搭仔一面盆調得薄溏溏個麵糊。
有一隻長柄個勺子,勺子是白鐵皮做個,橢圓形,底比口稍許小一眼,大約模兩三釐米深。做個辰光,先舀一勺子麵糊進去,襯底;再松松交堆一層蘿蔔絲辣上頭,再淋一勺子麵糊上去,封牢,連勺子一道擺進油鑊子裡炸。柄上端有彎頭,可以鉤辣鐵鑊子沿口,然後,阿婆可以騰出手來做下頭一隻。等油墩子表面炸成金黃色,鐵勺子一翻,油墩子從勺子裡落到油裡再炸,用筷子辣油鑊子裡翻一歇,看上去脆了,就搛到鐵絲網浪向瀝油,也是冷一冷,否則,就算用紙頭墊好,也根本嘸沒辦法捏上去。
長遠嘸沒吃了,有點牽記。前兩天,到七寶老街去白相個辰光,就碰著一隻油墩子攤頭,5塊洋鈿一隻,比從前貴交關。問伊,阿好等一隻剛剛從油鑊子裡拎出來個?小姑娘虎起仔面孔,講,儕是剛炸出來個,一邊從鐵絲網架子浪個油墩子裡搛仔一隻。
手捏上去是勿大燙了,咬一口,倒是熱烘烘,正好,味道也正正好,是從前個樣子。想想,小姑娘脾氣是大著一眼,做生活倒是勿推板。(沈一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