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跟朋友討論史上最了不起的人,有人說是成吉思汗,驍勇善戰,為中國打下了大片江山。我查閱資料後發現,他確實是一位厲害角色,為國家開疆拓土,戎馬一生,甚至最後都是死在馬背上的。但他是一個只會打仗的武將,是一個不會管理國家統治者。秦始皇不一樣,他是一個善於管理國家的人。
初中學歷史時,講到秦始皇焚書坑儒、錯殺忠良等事件,一直誤以為他是暴君,可謂是不懂歷史,不懂秦始皇的政策所為。
以前對他有很多的誤解,在看完《秦始皇君臨天下》這本書後對他有了更多的了解,這本書從他三歲開始到統一國家,寫了這之間發生過的故事,這是一本長篇歷史小說,大概600頁,六十多萬字。大多都是根據史料編輯而來,也添加了很多作者個人的想像,還原事情的經過,符合邏輯。
現在來了解一下這本書的整體結構。
第一,小時候的逃亡際遇。
三歲時,在趙國,由於秦趙兩國交戰,他父親子楚被迫逃回秦國,將趙姬和嬴政二人留在趙國,基本上算是命懸一線。身為質子的子楚逃走,那他的妻兒還有生存的餘地嗎?趙國肯定會不遺餘力地剷除他們。
他們很僥倖地被救了下來,安排在在龍居公孫龍的座下學習六年,後得到鄒衍和孔穿指點,那時候嬴政才9歲,已經有超人的智慧。
當他的身份逐漸被揭露,不得不進行逃亡。這次他無處可去,只能逃回秦國。在逃往秦國時,他和母親已經知道回去的路途艱險,回去之後的路也會充滿荊棘,但當時此景,也只有這一條可走。
他們好不容易回到秦國,他的身份卻不被認可。當時他的父親子楚已與趙國的宓公主成婚生下他的弟弟成嬌。王公大臣已經忘記還有嬴政的存在,他們奉成嬌為太子,為了不讓嬴政母子壞了他們的大事,竟有人暗中刺殺。
趙姬和嬴政並不是無能之輩,他們好不容易衝出重圍,來到秦國,怎麼能死在自己人手裡。當他們回來的第一件事,便是偷偷地出現在華陽太后的面前。趙姬假意說是想服侍在她身旁,實則為自己找一個靠山,讓其他人不敢輕舉妄動。
回來的過程同樣觸目驚心,這也證明了嬴政的路本來就不好走。從小的命運捉弄,並不由得他有半點選擇的餘地。似乎這就是命運的安排,雖然痛苦,但也實現了他本來的價值。
第二,嬴政生父到底是誰?
小說中,當嬴政繼承皇位時,大家都在質疑他的身份是否合理。成嬌太子那時候還小,根本不懂得上位,只是被一群人推著走。他們被權利蒙蔽了眼,所以一心想拆穿嬴政,總得找一些藉口來反駁。
按照時間上來說,有人認為嬴政是呂不韋的兒子,子楚還在趙國的時候,呂不韋和趙姬私通,只是子楚不知道而已。從呂不韋的衷心來看,這個論點並不成立。而在當時,他們似乎就是想找一個藉口,並且找到一些呂不韋的家丁侍女之類來做證,妄想從血脈這一點來推翻嬴政為王。
權力的遊戲,有時候不是靠這一點流言蜚語來摧毀的,後來,嬴政還是走上了政治的舞臺,並且大刀闊斧地進行了改革,從此這就是全新的局面。留給後世猜測的嬴政究竟是誰的兒子,已經不重要了。因為他就是他,一個創造了中國歷史奇蹟的王者。
可能當時連嬴政自己也懷疑過自己的身份吧,但是在那個位置上,並且他也有那樣的雄心壯志,為什麼要走下神壇?就算不是又如何,誰也改變不了他的命運,他是由他自己做主的。
第三,荊軻刺秦王。
這一段之前在《史記》裡看過,燕太子丹三番五次去找荊軻刺殺秦王,荊軻害怕得逃走了。這是要去刺殺一代君王啊,試問誰人不害怕?
以前沒理解到其中的意思,以為荊軻只是一個膽子小的人,不然怎會連夜逃走。小說中詳細地描繪了太子丹如何測試荊軻的才能,名大夫田光找到他,如何以死相逼,荊軻才不得不走上刺殺秦王的道路。
荊軻知道刺殺秦王是死裡逃生的事情,所以在做準備工作時,就非常地明智。他準備了樊於期的人頭和燕國的地圖,本來還想等一個勇士一同前往,太子丹太心急,逼迫他和秦舞陽上路。在秦國的大殿上,秦舞陽看到那恢宏的陣勢,就已經嚇破了膽,竟當場漏尿,可見這人完全靠不住。
荊軻獨身一人,獻上地圖,當他快接近秦王的時候,拿出匕首,刺向秦王。大殿上所有的人還沒有反應過來,秦王背著劍在柱子間連貫地躲避,差一點就要被荊軻刺中。在這種時刻,荊軻不依不饒地跟著秦王,但他知道,不管是殺了秦王,還是沒殺,他都沒有活路。
詳細地描寫裡,終於明白荊軻的為難之處。因為他一開始就知道這是一條不歸路,就算以再多的錢財封賞於他,也無福消受,不到萬不得已,誰會明知是死路還要拼上性命呢?
在這一段的描寫裡,更加深刻地了解到秦王的處境。統一六國何其不易,在這條道上,他竟是一點也不猶豫。他堅定了自己的信念,把這件事當作他人生的理想,一往無前,義無反顧,甚至有幾分生亦何歡,死亦何懼的悲壯。
總結:秦國雖然強大,但是滅六國是也不是易事。小說裡講到嬴政9歲時,鄒衍弟子洪雁出題考嬴政:以一文錢買一座房子。嬴政竟然解了他的題,是因為當時國家太多,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貨幣,以貨幣易物,而不是等價交換,所以一文錢,經過兜轉變換,在其他地方就可以買到一座房子。這說明嬴政在很小的時候,就已經看到了度量衡的智慧。
在那個時代,國家很多,地盤很小,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誰也不想被打擾。時代在發展,強者才有發言權,有智慧的人想統一,把所有的規矩改一改,當然,也有很多人不願意改變,就在這進程中慢慢磨合。
這是用生命在進行的戰鬥,這也是人性發展的必經過程。最終,一切歸於平靜,秦王統一六國。後世的評價不一,但終究磨滅不了秦始皇的功績。而他,同樣也只是一個人,他得到榮耀,失去作為普通人的人情世故。
在這本書裡,你會看到更多關於秦始皇的故事,有驚心動魄,有冷酷殘忍,有溫情脈脈,這是一個真實的存在過的人啊,這是他的一生,值得被後世敬仰的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