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半球曾有「企鵝」出現?科學家:3700萬年前一種巨鳥在這裡漫步

2020-12-22 三體使者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

提到企鵝,我們首先想到的,都是它們呆萌可愛的模樣。不過事實上,企鵝的種類很多,其中不乏一些大個頭,比方說企鵝家族中個體最大的物種——帝企鵝,它們最高可以達到1.2米,看到這裡,你是不是覺得很驚人了,而科學家們通過化石分析發現,在遠古時期,企鵝的個頭,甚至要比帝企鵝還要大。

曾經的企鵝有多大?

在紐西蘭,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巨大的企鵝化石,它的身高超過1.6米,體重在140斤左右,好像是一個成年人一般。科學家們將這種巨型企鵝取名為「紐西蘭巨企鵝」,它們出現在距今6600萬年-5500萬年之間,後來伴隨著演化,它們開始變得越來越小,也分化出多個品種。

不過,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地球上,不會飛的海鳥並不止有企鵝一種,或者你也可以這麼認為,在遠古時期,可能有很多種海鳥都曾經朝著「潛鳥」的方向進化,只不過其中大部分淘汰了,最終只有企鵝等一小部分留了下來。

至於讓它們放棄天空的原因,從目前的研究來看,大約都和第五次生物大滅絕有關。當災難發生之後,海洋反而成為了受災最輕的地方,一些海鳥為了生存,便開始嘗試著放棄翅膀,變成一名遊泳高手。

那麼,為何只有南極有企鵝,其它地方沒有呢?其實,在北極,也曾經有企鵝的存在,或者更加準確一點說,北極的企鵝才是真正的企鵝,南極的企鵝不過是盜用了北極企鵝的名字而已,當然,南極企鵝發現的時候,北極企鵝已經滅絕了。

此外,前段時間通過化石研究,在北半球,科學家們也找到了一種「企鵝」,它們看起來和紐西蘭巨企鵝非常像,一開始,科學家們也以為它們和企鵝是近親,不過後來卻通過對比發現,它們只不過是看起來和企鵝相像而已。

3700萬年前,它們曾在北半球漫步

根據美國《sciencealert》報刊7月5日的科學報告指出,在如今的日本、加拿大和美國等地區,曾經有一種叫做plotopterids的古代潛鳥在那裡生活,它們的外型和企鵝一樣,不過出現的時間卻要比企鵝晚很多,它們誕生於3700萬年之前,滅絕於大約2500萬年之前,它們的祖先可能也是一種原本可以飛行的海鳥,因為某種原因而放棄了翅膀。

聽過和紐西蘭巨企鵝的化石對比,科學家發現兩者的長喙、裂隙狀的鼻孔、胸骨、肩骨以及翅膀等,都是非常相似的,不過遺憾的是,它們的確不是同一個物種,無論是出現的時間,還是DNA的比對等等,都截然不同。

那麼,plotopterids在地球上擁有近親嗎?研究認為,它們和鰹鳥、塘鵝和鸕鷀的關係要更為密切。什麼是鰹鳥呢?這是一種生活在熱帶海域的海鳥,它們的爪子看起來和鴨蹼一樣,而且外形也有點像企鵝,只不過它們的嘴巴尖尖的。

此外,還有科學家提出一種觀點,認為plotopterids或許並沒有全部滅絕,它們可能其中一部分去往了格陵蘭島、冰島等地區,在那裡進化成為了大海雀,畢竟一直到今天,大海雀的祖先是誰,這同樣是一個未解之謎。

什麼是大海雀?

大海雀是一種看起來和企鵝差不多的海鳥,它們主要分布在北極圈附近,它們的一生大部分的時間裡都生活在水中,只有在繁育後代的時候,才會來到陸地建築自己的巢穴。在這裡,再跟大家分享一個很多人不知道的事,如今我們熟悉的企鵝,其實最早「企鵝」這個名字,是屬於大海雀的。

當歐洲的航海家發現格陵蘭島後,他們為大海雀取名為penguin,翻譯成中文,就是企鵝的意思。不過後來大海雀卻因為人類的捕殺而滅絕了,當歐洲航海家在大海雀滅絕之後,發現了南極大陸,並且在上面看到了企鵝,他們曾經一度認為penguin並沒有滅絕,於是便將南極的企鵝稱作penguin,一直到後來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才發現它們是截然不同的兩個物種。

這個時候,企鵝這個名字已經成為了南極penguin公認的名稱,大海雀已經滅絕了,所以,它們才會被改名,將penguin這個名字給了生活在南極的企鵝。不過如今在大海雀拉丁文學名Pinguinus impennis中,還是為它們保留了penguin這個名字的。

大海雀是如何滅絕的?

人類發現大海雀到大海雀滅絕,前後只用了300多年的時間。15世紀中葉,大航海時代的到來,讓格陵蘭島成為了往來船隻的棲息地,船員們發現大海雀非常的肥美,而且它們不會飛,行動笨拙,也很容易捕殺。於是,大海雀的噩夢便由此開始。

後來一些船員無意中將大海雀的羽毛帶回了歐洲,歐洲人發現這些羽毛的禦寒效果很好,用它們做成了輕便的羽絨被、羽絨服、帽子等等,一時之間非常的暢銷,而且大海雀作為一種外形特殊的鳥類,在地球上也很罕見,於是,一些博物館也花高價購買大海雀的標本。

在利益的趨勢下,人們便紛紛前往格陵蘭島去捕殺大海雀,很快時間就到了18世紀,當時大海雀已經瀕危了,可是人們並沒有保護意識,反而因為物以稀為貴,更加變本加厲的對它們進行捕殺,最終,1844年,最後兩隻大海雀也在孵蛋的過程中被殺害了,它還沒有來得及被科學家們研究,就從地球上消失了。

所以,這次在發現plotopterids之後,因為它來自於北半球,一些科學家們也希望可以通過plotopterids,來揭開大海雀的演化謎團,幫助我們還原在遠古時期,究竟海鳥是處於哪些原因放棄天空,轉而投向海洋懷抱的,以及為何後來它們沒有全部留下來,像企鵝一樣,進化成多個物種,一起期待後續的研究吧!

參考文獻

sciencealert——《Giant Penguin-Like Birds May Have Once Waddled Around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Too》07-05

相關焦點

  • 北極圈曾出現過「企鵝」,受到人類行為幹涉,僅300年便已滅絕!
    科學家曾發現巨型企鵝,擁有一對翅膀在天空生活,為何退化了?企鵝進化歷程曾經在紐西蘭發現了一種巨型企鵝化石,它們的身高竟然能達到1.6米左右,如果不說它是企鵝,大家認為它是一個成年人,它們最早出現在6500年到5500萬年期間,伴隨著環境的變化讓它們體型越來越好,進化出不同品種的企鵝,然而科學家的言論更讓大家一驚,他們還表示早期的企鵝不僅僅只在冰川上生活,還有一對翅膀。
  • 北極為什麼沒有企鵝?把企鵝放到北極能生存嗎?
    企鵝是現存最古老的水鳥,由於企鵝與其他鳥類的形態和基因相差很大,所以,地球上18種企鵝共同構成了一個單獨的目-企鵝目。關於企鵝目的起源,最直接和最早的證據就是在距離南極只有2000多公裡的紐西蘭威馬奴化石區中發現的企鵝化石,根據古生物學的家的分析發現,這些化石距今約有6200萬年。根據化石的復原看,這種企鵝體長僅有1.3米左右,而且翅膀就已經高度退化了。
  • 身高1.8米的大企鵝!體重100公斤,和恐龍滅絕的原因非常相似
    見字如面,時間讓你和我遇見,而這裡的文章讓你決定是否留下。 企鵝是一種南極特有的物種,在我們的印象裡,企鵝都是憨態可掬,肥肥的肚子,一雙小短腿走起路來一搖一擺。現在體型最大的企鵝是帝企鵝,身高可以達到90釐米,差不多能夠到一個成年人的腰部位置,然而在五千多萬年前,可不是這樣。
  • 北極沒有企鵝,為什麼人類不把南極的企鵝送過去?
    在7000多萬年之前,地球曾經是一塊完整的大陸,我們稱之為「岡瓦納大陸」。因為企鵝跟其他鳥類無論是形態還是基因,都存在極大的區別,所以18種企鵝單獨構成了企鵝目,而關於企鵝目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6200萬年前。
  • 6600萬年前經歷了什麼變故?天空中的巨型企鵝,放棄飛行改學遊泳
    01澳大利亞的弗林德斯大學對企鵝進行了專門的研究,他們在紐西蘭的查塔姆島發現了一企鵝化石,並對其進行了研究。科學家們發現,這是一個新的企鵝物種,在之前是不曾出現過的,根據化石的形態,科學家對這隻企鵝的大致形態進行了恢復。
  • 北極為什麼沒有企鵝?如果將企鵝帶到北極,它們能生存下去嗎?
    企鵝是主要棲居於南極洲的一種鳥類,另外在南美洲、非洲南部等地區還有少量分布,而北半球卻看不到它們的身影。由於大部分的企鵝已經適應了嚴寒的環境,因此有一些人試圖將企鵝引入北極圈地區來生活,結果都失敗了。人們不禁要問了,為何北極沒有企鵝?把它們運到北極,為何生存不下去呢?
  • 身高1.8米的大企鵝!體重100公斤,和恐龍滅絕原因非常相似
    企鵝是一種南極特有的物種,在我們的印象裡,企鵝都是憨態可掬,肥肥的肚子,一雙小短腿走起路來一搖一擺。現在體型最大的企鵝是帝企鵝,身高可以達到90釐米,差不多能夠到一個成年人的腰部位置,然而在五千多萬年前,可不是這樣。
  • 30萬年前,銀河系曾出現神秘現象,還有原始人親眼目睹?
    30萬年前,銀河系曾出現神秘現象,還有原始人親眼目睹?地球對於銀河系來說十分的遙遠,就像是在一座現代化城市中,城市的中心是未知的,可我們只是居住在城市邊緣的郊區而已。銀河系充滿著秘密,所以我們現在的科學才探索不止。
  • 專家找到古生物化石,疑似企鵝的近親,滅絕原因撲朔迷離!
    有專家在南極考察時,發現一種古生物的化石,初步判斷它屬於巨型企鵝的化石,並沒有現如今的企鵝可愛,它的體長可達到1.6米,像一個成年人的身高。專家找到古生物化石,疑似企鵝的近親,滅絕原因撲朔迷離!不出意外的話,它誕生於6500年到5500年間,因環境的影響,導致它們的體態越來越大,進化出各種各樣的企鵝。
  • 史上最大的鳥類,泰坦巨鳥重達800公斤,卻因鳥蛋被盜而滅絕!
    在鳥類世界中,現存世界上最大的鳥屬於非洲鴕鳥,成鳥身高可達2.5米,體重可達150公斤左右,但有史以來最大的鳥類,是一種稱為——泰坦巨鳥。有泰坦之稱的動物,體型必然巨大,例如泰坦蟒、泰坦蟲等等,而泰坦巨鳥身高3米左右,體重卻達到800公斤左右,比非洲鴕鳥重好幾倍。
  • 科學家為永生,給自己注射了350萬年前的細菌,結局卻出現反轉
    《科學怪人:弗蘭肯斯坦》是瑪麗·雪萊的科幻小說之一,這部作品成為了西方最為著名的一本科幻小說,弗蘭肯斯坦在英語當中,甚至成為了「恐怖」的代名詞,弗蘭肯斯坦是一個科學家,鍊金術師。2009年,俄羅斯科學家阿納託利·布朗科夫在西伯利亞永久凍土層雅庫特地區發現了一種超級細菌,這種細菌屬於芽孢桿菌F,芽孢桿菌是一種非常古老的細菌,幾乎無法被殺死,在極端的情況下,它們會進入休眠狀態。
  • 5000多萬年前,江南曾是一片荒漠
    現有的地質證據表明,古近紀早期(約5000-6000萬年前)江南地區是十分乾旱的。與今天的西北內陸乾旱區一樣,低洼處發育著乾旱區特有的鹽湖,比如湖南衡陽盆地和江西清江盆地在當時乾熱的氣候條件下沉積了巨厚的巖鹽礦床。那麼,那時的江南「幹」到什麼樣子?有些什麼樣的植物存在呢?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的科研人員回答了這個問題。
  • 企鵝的名字並不專屬於企鵝,它們只是繼承了別的生物的名字?
    有些小朋友因為分不清企鵝和熊到底是誰生活在南極,於是,就出現了一句「南極企鵝北極熊」的順口溜讓大家便於記憶。北極熊和企鵝成為了南北兩極的標誌,要是問海豹之類的動物是生活在南半球還是北半球,或許不是所有人都能夠馬上回答,但若要問到企鵝,大多數人都能夠脫口而出「南極」。
  • 一塊14萬年前的金屬?科學家懷疑它不是地球的產物
    生命非常神奇,儘管在當下這個科技十分發達的社會,依然有許多科學家在對生命做著孜孜不倦的研究,希望能夠早日破解生命的真正奧秘。研究發現,除地球之外,再也沒發現過其他生命的存在。當然沒發現不代表沒有,很多國家都在為外星生命的探索努力,但由於技術原因,無法進一步證實。
  • 關於南極企鵝的有趣冷知識,唯一一種會遊泳但不會飛的鳥
    企鵝一種生活在南極洲的土著居民,但是有不同於真正的土著居民,因為只有在某些季節他們才會回到南極,平常他們的都是在南美洲大陸南部、大洋洲南部、非洲南部等地棲息,除了帝企鵝之外他們都會選擇在夏季到南極大陸上繁衍後代。
  • 全球變暖:企鵝面臨滅絕的危險嗎?
    企鵝是一種只會遊泳不能飛翔的鳥。它性情憨厚大方,外表氣度不凡,和國寶大熊貓一樣深受人們的喜愛。本周美國發表了一份由多名科學家共同撰寫的最新的研究報告。這個研究報告的作者之一,Rauri Bowie表示,他們的團隊已經匯集了遺傳線索以重現2200萬年前海鳥的進化史,這能揭示出是什麼引發了現在各種企鵝之間令人難以置信的差異性,尤其能解決長期以來關於企鵝的起源地的爭議。
  • 唯一生活在赤道上的企鵝——加拉帕戈斯企鵝
    一說起企鵝,人們都會情不自禁的想起南極,寒冷的冰雪中站立著成群的黑背白腹的企鵝。但是在南極以外的地區也有企鵝,比如非洲和美洲大陸的南部海岸線上,甚至有一種企鵝生活在赤道附近,這就是加拉帕戈斯企鵝。
  • 1951年,猛獁肉出現在人們的餐桌上,還有人將剩菜打包回家
    據資料顯示,最後一批猛獁已於公元1670年滅絕了,而關於猛獁的滅絕成因,科學家們也眾說紛紜。 猛獁象生活在北半球的第四紀大冰川時期,距今300萬年至3700年前,它們的身高在5米左右,體重超過10噸,主要以草和灌木叢為食。
  • 癌症在7600萬年前已出現,科學家找到第一隻患癌恐龍,它太可憐了
    上文中我們提到過,對於普通人來說,恐龍無異於是非常強大的存在,而且癌症也曾被稱作是現代人的疾病,可是這次在恐龍身上的發現,卻清清楚楚的告訴著大家,癌症從遠古時期就已經出現在地球上了,而且很多動物都被癌症問題所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