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地球約300光年 天文學家推算出「HD 106906 b」行星運行軌道

2020-12-22 IT專家網

距離地球約300光年 天文學家推算出「HD 106906 b」行星運行軌道

2020-12-15 13:39:59 來源 : 環球網

據外媒「Engadget」12月14日報導,天文學家通過哈勃太空望遠鏡長期觀察,確認了一顆編號為「HD 106906 b」的行星運轉軌道。

據悉,這顆太陽系外行星是一顆氣態巨行星,位於距離地球約300光年的南十字座,其母恆星編號為「HD 106906」,也是迄今為止該母恆星周圍唯一一顆被觀測到的行星。「HD 106906 b」行星的質量大約是木星的11倍,與母恆星的距離大約是650天文單位,即接近970億公裡。

2005年起,天文學者利用位於智利阿他加馬沙漠中拉斯坎帕納斯天文臺的麥哲倫望遠鏡對恆星「HD 106906」進行了長達8年的跟蹤觀測,並於2013年12月4日正式提出了「HD 106906 b」行星的相關天文細節。隨後研究團隊利用哈勃太空望遠鏡的相關觀測數據證實了這一發現。

值得一提的是,起初研究團隊認為這是一顆正在脫離母恆星的巨大行星,但結合先後14年的觀測數據,天文學家認為這顆行星圍繞母恆星的公轉軌道呈現一種半徑巨大的偏心圓的樣式,其距離母星的最遠位置是地球距離太陽的730多倍、平均距離是地球太陽的650倍,圍繞母星公轉一圈或需要近15000年。

該行星和母恆星極遠的距離讓天文學界相當重視,因為恆星與行星形成的星雲假說無法解釋距離母恆星如此遙遠的行星存在。但有天文學家指出,即便如此,「HD 106906 b」行星的天文自行數據與其母恆星「HD 106906」大體相同,由此天文學家判定「HD 106906 b」行星掙脫母恆星「HD 106906」重力束縛的機率小於0.01%。

根據這一結論,有研究團隊大膽推測,或許備受矚目的「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的運行軌道與「HD 106906 b」行星相仿,也呈現出遠離太陽的巨大偏心圓形態,且公轉周期非常久。多年前便有天文學家指出,天王星會發生側向運行的情況,意味著在天王星軌到外面還存在巨型天體,其圍繞太陽運行的軌道影響到了天王星正常公轉軌道,使其發生了側向運動的現象。

藉助本次對「HD 106906 b」行星的公轉軌道研究,天文學家證明了恆星對於行星的重力影響範圍比以往學界認知的要大得多,因此我們的太陽對「第九大行星」的作用應該也是同樣存在的。

不過也有研究者指出:需要承認的是,這只是一種學界假說,能否真正幫助發現「第九大行星」,還需要更多的觀測和計算。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確認行星HD106906 b的軌道,或能解釋第九大行星是否存在!
    科學家通過哈勃太空望遠鏡確認了一顆名為HD 106906 b的行星軌道,這顆氣態巨行星在距離地球300光年的南十字座,也是其恆星HD 106906周圍唯一發現的行星,這顆系外行星是因為其在遠離恆星的位置上才被科學家關注,最初發現這顆行星時一度認為其軌道正在脫離恆星,在通過14年持續觀測後才確認了
  • 另一個恆星系統的第九行星
    沒有人見過這顆行星的真面目。目前我們也只是根據一群繞太陽運行的小天體的軌跡作出推斷。這些天體到太陽的距離是地日距離的250倍,因此被稱為e-TNOs,海(海王星)外天體。由於這些e-TNOs不尋常的集群軌道,人們引入了第九行星的概念,並認為是這顆尚未被發現的行星引力導致了e-TNOs的異常運動。
  • 系外超級行星確認!離奇的運行軌道或暗示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存在
    2006年,國際天文聯合會(IAU)正式定義行星概念,新定義將冥王星排除行星範圍,將其劃為矮行星(類冥天體)。此後,人們就一直希望找到真正的第九行星。迄今為止,已發現的4300多顆確認的系外行星都有共同之處:即與其宿主恆星軌道距離較近,而距太陽系較遠。現在,天文學家又發現了一顆巨大的系外行星,該行星圍繞著一顆雙星運行,繞行一周需要15000年。
  • 冥王星之後,第九行星有了新線索,科學家發現一顆軌道異常的行星
    (太陽系其他的行星土星、木星、火星、金星、水星肉眼可見)天王星被發現以後人類經過對它幾十年的觀測就發現了天王星軌道的異常,和牛頓力學預測的軌道參數不一致,有時運行的快,有時慢,有時又恢復了正常。當時的天文學家堅信牛頓是正確的,沒有會懷疑牛頓力學有問題,因此所有的人都堅信,在天王星的軌道外,還有一顆未被發現的大行星。
  • 新發現,類似太陽系中發現了「九號行星」
    這些問題之一就是所謂的「九號行星」。九號行星假設指出,我們的太陽系中有一個巨大的行星,它與太陽的距離很遠。沒有人觀察過這個假想的星球。它的證據在於繞太陽公轉的軌道比地球大250倍。這些對象被稱為e-TNO,用於極端的跨海王星對象。根據該假設,第九行星的引力是這些e-TNO異常簇狀軌道的原因。
  • 天文學家發現比木星還大3倍的行星,它是「行星之王」嗎?差遠了
    我們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是木星,它的體積是我們所在的地球的1300倍,質量是地球的318倍,從這兩方面來說,在太陽系中,木星是當之無愧的「行星之王」。
  • 冥王星被踢出太陽系主要行星範圍,冤是不冤?
    軌道冥王星公轉軌道的觀測精度遠比太陽系中其他8顆行星低,天文學家根據冥王星與太陽的平均距離推算出冥王星橢圓形軌道的長半軸約39.5個天文單位,是太陽系已知行星中軌道長半軸最長的。偏心率約為0.25,在近日點時與太陽的距離縮小到29.7個天文單位(小於海王星與太陽的平均距離30.1個天文單位)。據此推算,冥王星繞太陽公轉周期大約是248.5年地球年。冥王星與眾不同的軌道不僅偏心率大,而且傾角也高。八大行星繞太陽運轉的軌道都在同一個平面,這個平面稱作正常軌道面或恆定面,冥王星的軌道平面與恆定面成約17度夾角。
  • 科學家發現一顆「嬰兒巨行星」繞遙遠年輕恆星運行
    據外媒CNET報導, 近日天文學家發現了一顆稱為2MASS 1155-7919 b的昏暗「嬰兒巨行星」,其質量是我們太陽系著名的氣態巨行星木星的十倍。 羅切斯特理工學院(RIT)的一組研究人員本月在《美國天文學會研究筆記》上發表了 有關該行星的論文。
  • 39倍大的地球長什麼樣?天文學家發現這顆行星,恰是地球的39倍大
    一個比地球大39倍的行星核根據《新華社》7月3日的報導,在距離地球730光年之外的地方,天文學家們竟然找到了一個巨大的行星核,這個行星核足足有39個地球那麼大,它也是迄今為止,已知的最大的一顆巖石行星。
  • 天文學家:發現唯一的殘留行星核,也是已知的最大氣態巨核
    天文學家最近發現了一個氣態巨星的倖存核心,它圍繞一顆遙遠的恆星運行,這是第一次觀察到行星的外露殘留行星核。該行星名為TOI-849 b,是美國宇航局的特絲衛星(TESS)迄今為止確定的第749個星體。研究人員首先查看數據,以確定有前途的候選行星或TESS感興趣的物體,以進行進一步觀測與分析。科學家發現,這顆行星每18個小時繞著一顆約750光年遠的恆星旋轉,估計比地球大3.5倍,使其成為海王星大小的行星。令人驚訝的是,這個遙遠的海王星看起來比地球大40倍,密度卻一樣大。這是是迄今發現的最大的海王星大小行星,並且是第一個密度可與地球相比的行星。
  • 天文學家第一次發現氦逸出了巨大的行星大氣
    科學家發現氦逃逸了巨型行星的大氣,哈勃望遠鏡的觀測表明,一顆木星大小的系外行星在距地球200光年的系統中失去了大氣。天文學家第一次發現氦逸出了巨大的行星大氣。圍繞行星的氣體包層延伸到了太空。結果出現在5月3日的Nature中。
  • 天文學家發現了一個差不多與宇宙一樣古老的「超級地球」
    事實證明,行星確實可以生存很長時間。圍繞銀河系中最古老的恆星之一,一個距地球僅280光年的名為TOI-561的橙色矮星,天文學家發現了三個繞行行星系外行星——其中一個是巖石世界,其大小是地球的1.5倍,在10.5小時的高速軌道上繞恆星飛行。顯然,離地球如此近的系外行星不太可能是可居住的,即使它像地球、金星和火星一樣巖石。
  • 人類首次接收到,系外行星向地球發出神秘信號,距離僅51光年
    該信號可能是第一次從太陽系以外的行星上收集到的射電信號,而且該行星距離地球僅51光年遠。科學家推測神秘射電信號就是牧夫座τ b發出的。科學家認為,單恆星系統會比多恆星系統更容易出現生命,單恆星系統中的引力比較簡單,因此天體運行時比較規律,如果在多恆星系統中,每顆行星受到的引力幹擾就相當嚴重。除此之外,還要考慮雙星與原行星盤的相互作用能否保障類地行星在宜居帶內形成。
  • 宇宙中有些「極端」的行星,表面風速竟能達到音速的七倍
    在620光年外的天鵝座,科學家發現了一些極端的系外行星,其中一顆和巨大的氣態巨行星被命名為柯爾特九B,它表面溫度可以達到4340度,這是他成為迄今為止發現的最熱的氣態行星,它的一側總是面向恆星,另一側卻並不是那麼熱,至於大氣中充滿了氣化的重金屬,如鐵和鈦。
  • 宇宙中最恐怖的行星
    它的運行軌道與恆星非常近,其潮汐引力被鎖定,意味著這顆行星的一側將始終處於漆黑之中。殭屍行星北落師門β讓人感到恐懼的殭屍在肢體分解之後仍能死而復生,天文學家在天文觀測中也發現了一顆「殭屍行星」。十年前,天文學家使用哈勃太空望遠鏡的觀測數據發現一顆系外行星環繞主恆星運行,在進行深入觀測後宣稱它已「死亡」。
  • 科學家發現古氣態巨行星核心 正圍繞類太陽恆星運行
    天文學家已經發現了一顆在類似太陽的恆星周圍近距離軌道上運行的氣態巨行星完整暴露核心。 這一發現將給天文學家提供一個難得的機會來探測一個古老外星世界的核心,他們的發現可以讓我們了解太陽系中氣體巨行星的核心,包括木星和土星。
  • 最怪異系外行星:哥斯拉地球和「火山地獄」
    這顆行星的體積是木星的1.7倍,它的密度非常低,距離地球1400光年,環繞主恆星運行一周僅3.5天。最接近地球的系外星球:環繞一顆橙色類太陽恆星運行的Epsilon Eridani b僅距離地球10.5光年,它是迄今望遠鏡觀測結果最近的系外星球,相信不久能對它拍攝。
  • 宇宙中十大最致命的神秘行星
    現在就讓我們走進宇宙中最離奇的「十大致命」行星,一探究竟吧!!CoRoT-7b,下石頭雨的星球在迄今為止所有已知直徑的系外行星中,CoRoT-7b行星直徑最小,約為地球的1.7倍,其質量約為地球的5.6-11倍。
  • 天文學家首次在銀河系發現地球大小的流浪行星
    科學家猜測銀河系存在數十億顆自由漂浮的流浪行星,但到目前為止,在太陽系以外發現的4000顆行星中,僅有少數是銀河系流浪行星,大多數流浪行星體積非常龐大,其質量是木星的2-40倍(一顆木星相當於300顆地球)。目前,天文學家發現一顆與眾不同的神秘星球:體積較小、自由漂浮的行星,其質量與地球相近,在銀河系內部自由漂浮。
  • 八大行星中,這顆行星距離地球最遠
    18世紀和19世紀,人們各發現了太陽系的一顆大行星,而且它們離太陽的距離一顆比一顆遠,平均距離分別約為19天文單位和30天文單位。它們就是我們現在所知道的太陽系中最遠的2顆大行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比較別致的是,它的磁場是「扭曲」的,即磁軸與自轉軸的交角達58°之多,這一點與其他行星的磁場有很大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