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氦逃逸了巨型行星的大氣,哈勃望遠鏡的觀測表明,一顆木星大小的系外行星在距地球200光年的系統中失去了大氣。
天文學家第一次發現氦逸出了巨大的行星大氣。圍繞行星的氣體包層延伸到了太空。結果出現在5月3日的Nature中。
由英國埃克塞特大學的傑西卡·斯帕克(Jessica Spake)領導的天文學家使用哈勃太空望遠鏡觀察了一顆名為WASP-107b的行星穿過其母恆星的表面。他們測量了穿過行星大氣層的近紅外恆星光的數量,這是一種稱為透射光譜的技術,並在與氦有關的光譜中發現了吸收特徵。信號很強,大約是錯誤信號可能產生的信號的五倍。
儘管氦氣在恆星和巨型行星中應該很常見,但到目前為止,很難在遙遠的行星中發現氦氣。先前的研究一直在尋找在紫外線波長下的氦吸收,但是吸收模式複雜且難以在嘈雜的紫外線光譜中分辨出來。但是氦處於長壽命激發態(稱為亞穩態),可以強烈吸收紅外輻射。這種氦氣形式在行星大氣中高高形成。
Spake說:「我真的很興奮。」 「我們可以使用這種技術來回答有關行星的基本問題。」
「氦氣甚至可以代表更重的元素,」未參加本研究的新過境系外行星勘測衛星(TESS)的共同研究員Drake Deming(馬裡蘭大學)說。他解釋說,因為研究人員看到了氦氣,所以他們可以假設大氣中還有其他成分。
根據哈勃的觀測,天文學家估計WASP-107b的大氣層正在盤繞,因此在未來十億年中,該行星將損失其大氣層的0.1%至4%。那不多;但是,擴散的大氣層延伸了超過其表面數萬英裡。僅在其他三個系外行星(如Gliese 436b)附近觀察到了這種擴展的大氣,這是通過氫譜線發現的。
WASP-107b的大小與木星差不多,但質量只有木星的12%,使其成為已知的密度最低的行星之一。它離它的母恆星如此之近,以至於它每5.7天就會鞭打一次。然而,它的大氣層只有500°C(932°F(華氏度)),考慮到它的近距離軌道,這令人驚訝地涼爽。
下一步將是在較小的行星(例如超級地球甚至地球大小的行星)中尋找相同的氦氣特徵,而高功率望遠鏡不久將投入使用,這將為這些行星提供更多的紅外細節。NASA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計劃於2020年發射)可以觀察包括氦在內的大氣元素。歐洲超大型望遠鏡(E-ELT)的主鏡長39米(128英尺),比JWST收集的光線更多,因此視野更加精緻。預計E-ELT將於2024年左右首次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