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紀歐洲黑死病中的聖戰士——鳥嘴醫生

2020-12-06 姽怎麼嫿

從13世紀開始,蒙古人就持續不斷地向西用兵,由於人數稀少,蒙古大軍在攻取城池之後往往不能抽出足夠的留守部隊來進行佔領。為了避免後方不穩,一種恐怖的屠城政策成為蒙古人最常使用的手段,而在積年累月的屠殺之後,從中亞到東歐的人口驟然下降,與之相伴的則是老鼠等嚙齒類動物的瘋狂滋生。這種情況持續到14世紀的時候終於發生質變,在對抗蒙古大軍一線的歐洲士兵開始有部分人員出現發熱、頭疼、淋巴腫大,繼而全身發黑的症狀。更要命的是該病症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在人群當中蔓延,等到人們意識到瘟疫已經到來之時,已然錯過了最佳防治期,於是困擾歐洲四百年之久的「黑死病」就此爆發。

從醫學角度來說,黑死病的直接誘因是跳蚤身上攜帶的鼠疫桿菌所致,這種跳蚤學名稱為「印鼠客蚤」,專門寄生在歐洲當地的黑家鼠身上。不過當時的人們並沒有這樣的醫學常識,也無法將肆虐人間的瘟疫與老鼠聯繫起來,只能將其歸咎於上帝的懲罰。由於弄不清病因,眾多令人匪夷所思而又啼笑皆非的「防治手段」在這一時期開始出現,起先人們認為是血液出現了問題,所以只要有人得病就給其放血,結果自然是風馬牛不相及。後來又有人認為是水源不夠潔淨才導致了瘟疫橫行,所以中世紀的貴族們從不直接飲用淡水,相反卻用葡萄酒來作為日常飲品。

非但如此,洗澡在這時候也成為禁忌,因為人們覺得洗澡會導致皮膚毛孔增大,病毒極有可能趁虛而入。因此,即便是貴為國王的路易十四在一生中也只洗過三次澡,於是為了遮掩身上難聞的臭味,歐洲人格外鍾情於各種香水,而西方的香水業也正是從這一時期開始蓬勃起來。不過上述各種荒誕不羈的做法顯然對疫情防治毫無裨益,歐洲依舊籠罩在暗無天日的鼠疫中。最終解決這一切的是一群來自亞洲的外來客——印度褐鼠,18世紀時南亞次大陸發生大地震,眾多掩埋在廢墟中的屍體以及南亞獨有的炎熱氣候導致當地褐鼠大量繁殖。為了尋找足夠的空間和食物,這批不顯眼的偷渡客開始向西遷徙,並最終沿著商隊的足跡湧入歐洲。

然而事實證明,這場生物入侵對歐洲人來說簡直就是救星降臨。由於褐鼠不論在個頭、智商還是團隊協作上都遠勝過歐洲黑鼠,因此後者很快被「鳩佔鵲巢」並徹底淡出生存舞臺。就生物關係而言,褐鼠身上寄生的跳蚤同樣可以攜帶鼠疫桿菌,這種跳蚤被稱為「角葉蚤」。但與歐洲黑鼠身上的「印鼠客蚤」不同,角葉蚤對褐鼠的忠誠度極高,即使宿主死亡也不會從老鼠轉移到人類身上,這就從根本上阻斷了疫情傳播的途徑。隨著褐鼠逐漸在歐洲站穩腳跟,黑死病仿佛被風颳走了一樣一去不回,所以有時候消滅疫情的不一定是藥物,相反卻是毒源被另一種毒源取代。

鼠疫的起源通常被認為是在亞洲,它的傳播途徑通常有四種:①鼠蚤叮咬:經鼠蚤傳播,鼠蚤叮咬是主要的傳播途徑,齧齒動物蚤人的傳播是腺鼠疫的主要傳播方式。②呼吸道感染:經呼吸道飛沫傳播,通過呼吸、談話、咳嗽等,借飛沫形成「人人」的方式傳播,並可造成人間鼠疫的大流行。③皮膚感染:經皮膚傳播,剝食患病齧齒動物的皮、肉或直接接觸患者的膿血或痰,經皮膚傷口而感染。④消化道感染:人吃了未徹底煮熟的染菌肉而感染。加上當時歐洲的天主教會統治思想極端,認為貓是魔鬼的使者,是女巫的僕從,於是瘋狂捕殺貓,老鼠在歐洲缺少天敵,又有良好的生存條件,在城市大量繁衍也就不奇怪了,而老鼠身上的跳蚤咬人後也會致使鼠疫的傳染。但當時的歐洲人並未研發出治療黑死病的藥物,對這種疾病的起因和傳播渠道也不清楚。據統計,這場瘟疫造成歐洲至少2500萬人死亡,整個歐洲都差點因此毀掉。

文藝復興時期的著名作家——

喬萬尼薄伽丘目睹了黑死病時期的情形:

「鼻血是死亡的前兆;

男人和女人先是在大腿內側和腋下生出無名的腫塊,有的像蘋果和雞蛋一樣大……腫塊從這兩處地方蔓延到全身;

然後出現黑色斑點,尤其是手臂和大腿上,密密麻麻;

幾乎所有出現症狀的人三日內必死,僥倖活著的人聚集到安全的房子裡,把自己關起來,小心翼翼地苟活。」

《死神之凱旋》(局部)

鼠疫爆發擊潰了中世紀的社會秩序,由於教會在鼠疫流行中的處理無力,神權逐漸失去影響力,居民中研究醫學的人開始增加,古希臘蓋倫派醫學在這一階段走向衰亡(蓋倫派醫生認為,人體內有四種液體,血液,黑膽汁,黃膽汁,黏液,當這四種液體比例失調時,人就會得病)。

在鼠疫中,外科手術成了重要的處置方法,簡而言之,就是放血。外科醫生們認為,把得病的血液放出來,人就會恢復健康,當然用現在的眼光看這想法很笨,不過那時這已經是最先進的治療手段了。有一段時間,放血盛行到了有病沒病放一放的程度,被視為保健絕招,據說經常放血可以讓人心情放鬆,頭腦冷靜。不知道這兩條的具體表現是不是肌肉沒勁和腦袋冰涼。

但鼠疫是可以通過血液和體液傳染的,外科醫生們每天在病人堆裡活動,還要動不動放個血,傳染上鼠疫的機率特別大,基本上情況是這樣,誰去當了醫生,誰的家人就可以為他預備後事了。

而鳥嘴醫生便誕生於16世紀黑死病流行末期的法國。由於醫學知識的匱乏,當時的醫生認為黑死病的來源是汙濁的空氣,而這些氣體通過呼吸與毛孔滲透使人感染。

為了杜絕感染,他們身穿泡過蠟的亞麻或帆布衫,頭戴黑帽,裝備填充有芳香藥劑、可過濾空氣、狀如鳥嘴般的面具,眼睛由透明的玻璃護著,手著白手套。這套服裝是由查爾斯在1619年發明的,醫生們穿上這套服飾穿梭在大街小巷中,並且很少與人交談,防止感染他人。手上的木棍是用來掀開病患的被單或衣物,檢查病人是否死亡、指揮病人如何治療,或者驅趕靠他太近的人,以免對方身上帶有瘟疫病毒。醫生們深深地相信這樣的裝備,可以保護自己免於黑死病的感染,但這些衣物並不能起到醫學上的密封作用,因為它無法阻隔鼠疫的一大傳染媒介——跳蚤。所以可想而知,瘟疫醫生由於每天穿梭在病人中間,感染機率非常大,基本誰去當了醫生,家裡就可以為他準備後事了。當威尼斯爆發黑死病時,派去的18個瘟疫醫生最終只有一人倖存。

骷髏之舞:普遍出現在中世紀晚期的繪畫主題

在黑死病時代,瘟疫醫生能做的事情相當有限,多數時候他們起到護士的作用,照料病人,並為政府記錄死亡數字。後來他們的工作逐漸演化為見證死亡和幫助解剖,他們是宗教控制歐洲時,極少數可以解剖屍體的群體,也是許多病人臨終前懺悔和訴說遺言的對象。久而久之,就留下了逢死亡必有瘟疫醫生到場的印象。在前人的添油加醋與後人的以訛傳訛中,變成了死神的化身。但就像前面說的,並非瘟疫醫生所到之處必有死亡,而是在瘟疫爆發的時候,他們正是趕赴距離死亡最近地方的那批人。

鳥面具的可怖造型,也許並不只是為了能夠過濾空氣。可能是吸收了原始宗教中的巫師形象,有傳聞,在13世紀的義大利威尼斯,化妝舞會上就已經有了這種裝束。

而鳥面具與黑披風更是容易讓人聯想到烏鴉——不祥的鳥類。

民間傳說中對此是這樣解釋的,攜帶瘟疫的惡靈隱蔽在鳥的身上,而這些鳥會被形象更加兇惡的鳥嘴面具嚇跑。

一時間,歐洲大地上的醫生全都變成了一副神秘莫測的模樣,這種高度統一的打扮使他們看起來簡直就像新興宗教的教徒。尤其是一群醫生一起出現的時候更是這樣,一種恐怖的氣息立刻油然而生。不用說醫生,我們來看看下面圖中的這群護士。

這套服裝逐漸被人們和死亡聯繫到了一起,只要鳥嘴面具一出現,就會有人死。雖然醫生職業的高尚在當時一直受人稱讚,但是在民間,鳥嘴醫生的形象慢慢演變成了這樣。

因此人們對鳥嘴醫生感到害怕,其實人們害怕的不是醫生,而是對鼠疫,這種傳染病當時在歐洲幾乎無藥可救,一旦得了這種病,就意味著死亡,而且患病者還會被隔離起來,以免傳染給其他人,而且每次鼠疫的傳播都是大規模的,死亡人數非常的多,就如同世界末日一般。

大規模的鼠疫在肆虐了幾百年後終於過去,最後一次的鼠疫爆發是在中國清末時期,爆發位置是中國雲南和印度部分地區,死亡人數極多,不過幸運的是,巴斯德的助手,瑞士人,法國殖民地醫療隊成員亞歷山大耶爾辛(Alexandre Yersin,1863–1943)在這次鼠疫中分離出了鼠疫菌,弄清了鼠疫爆發的原因。而巴斯德的另一位助手,法國軍醫保爾–路易西蒙德(Paul-Louis Simond,1858–1947)發現了鼠疫菌在老鼠和人類之間傳播的途徑。

鼠疫終於被人類所戰勝。鼠疫過後,鳥嘴面具從醫生的臉上消失了,醫生們恢復了正常的形象。

另外,歐洲經常性的流行各種瘟疫,所以實際的鳥嘴形象一直到近現代開始時才真正從醫生的身上消失,離現在並不遙遠。

相關焦點

  • 中世紀黑死病中的逆行者:神秘而「邪惡」的鳥嘴面具下聖潔的靈魂
    前言當我們翻看有關於中世紀歐洲的影視文學作品時,總能在其中發現一個神秘的物品,那就是鳥嘴面具。在很多劇作中,鳥嘴面具就是代表邪惡的符號,是為人所不喜的,但是追根溯源,鳥嘴面具在誕生之初卻是善良和奉獻的化身。
  • 中世紀歐洲醫生防護服,詭異的鳥嘴面具有哪些功能?
    紅色玻璃在當時被認為可以隔絕邪惡,口鼻部用皮做成鳥嘴型,鳥嘴下方開小孔幫助呼吸,鳥嘴內部裝有香料和草藥布袋,布袋上灑上香水,用來隔絕有毒空氣,並減少聞到的異味,披肩和長袍都是過蠟的亞麻布或帆布製成,有時也全用皮製的。
  • 黑暗中世紀是怎麼回事?黑暗中世紀真實存在的鳥嘴醫生究竟是怎樣的?
    羅馬帝國的沒落對歐洲文明亦造成了很大的打擊,造成歐洲的經濟沒落,科技落後,文化方面幾乎都沒有發展,在這個期間,百姓被壓迫,剝奪,再加上瘟疫橫行,百姓生活中水深火熱之中,也因此,中世紀被後人稱為黑暗中世紀。
  • 黑死病與鳥嘴面具
    中世紀,鼠疫曾肆虐歐洲,使其人口嚴重銳減,某些地區減員率甚至超過了60%,黑死病所之處簡直寸草不生,歐洲人的平均壽命下降了二十歲。1347年至1722年之間,鼠疫的不斷爆發導致中世紀的社會秩序幾近奔潰,由於教會在鼠疫流行中的處理無力,神權逐漸失去影響力,民間研究醫學的人開始增加,古希臘蓋倫派醫學在這一階段走向衰亡,因為蓋倫派醫生認為,人體內有四種液體,血液,黑膽汁,黃膽汁,黏液,當這四種液體比例失調時,人就會得病。在當時的環境,外科手術成了最重要的醫療方式,但也並不是有辦法去治療這種疾病。
  • 中世紀歐洲醫生,為嘛要戴鳥嘴造型面具?沒辦法,黑死病知道不
    這個就是中世紀鳥嘴醫生的裝備。話說七百年前,歐洲大陸之上,正流行一種大規模傳染性疾病,便是所謂黑死病。這種疾病,奪走了約2500萬歐洲人的性命,而當時整個歐洲的人口也不過7500萬左右,所以可以這麼講:三個歐洲人,必死其一。這個死亡率有多高呢?
  • 黑死病時期鳥嘴醫生重現英國,新冠病毒疫情真的會徹底失控?
    好像新冠肺炎疫情還不夠可怕,這兩周,英國諾裡奇附近的赫爾斯頓(Hellesdon)鄉村,一個穿著神秘黑色長袍和鬥篷,戴著面罩,嘴上還套著一個鳥嘴的人一直在遊蕩,讓整個社區籠罩在恐怖的氣氛中。熟悉歐洲歷史的人都很清楚,這套裝束是中世紀黑死病爆發時期,所謂鳥嘴醫生的標準裝束。黑死病14到17世紀肆虐歐洲兩百多年,是歷史上最嚴重的傳染病之一,反覆爆發,導致當時全球約7500萬人死亡,約30%到60%的歐洲人喪命。
  • 中世紀鳥嘴醫生:他們到底是什麼來頭?他們曾是離死神最近的人!
    當時處理黑死病的醫生很多都不是專業的,當時也沒有口罩防護服等專業防護手段,就用皮革製成鳥嘴,可是這些奇奇怪怪的人卻成為了離死神最近的人,他們到底什麼來頭?這層陰影同樣也有謠言的成分,中世紀的歐洲人對猶太人有著骨子裡的歧視與牴觸,黑死病期間坊間都認為是猶太人帶來了疾病,於是在歐洲各個地區都開始圍剿猶太人。黑死病讓教會的意義被消減,把抗擊的任務交給了民間組織。近乎瘋狂的傳播速度讓很多專職醫生都拒絕看病,只能靠民間為數不多的醫生堅持在自己的崗位上。
  • 被醜化成「惡魔」的「天使」:中世紀歐洲的勇士,鳥嘴醫生
    但是隨著醫療水平的進步,這種病症依然我已經被人們治癒,人類也將不在惶恐於黑死病。黑死病的誕生,讓一個出現在恐怖遊戲、電影中的「天使」群體走入大眾視野,他們叫做「鳥嘴醫生」。這種病症在受貿易的發展傳播至全球的貿易發展中心,當時的美洲地區和歐洲地區最為嚴重,死亡人數驚人。歐洲人的惶恐14至15世紀的歐洲,這一時段對於歐洲的各個帝國來說可以叫做悲慘世界,這一時期,人們飽受著黑死病的困擾,每天有著無數的人因為鼠疫離開這個世界。
  • 鳥嘴醫生:一個歷史發明?
    原創 大象公會Elephantia 大象公會今天家喻戶曉的鳥嘴醫生形象,由無數現實、虛構和謬誤的碎片組成,與中世紀和黑死病都沒什麼關係。文|李恪今天,鳥嘴面具已經成為黑死病和中世紀的主要象徵,以至於在反映中世紀歐洲的影視作品和電子遊戲中,其詭異造型往往是醫務工作者的標配:· 《刺客信條 II》中的醫生,時代背景為 15 世紀後期· 2011 年尼古拉斯·凱奇主演的電影《女巫季節》中,照顧患病主教的醫生均戴鳥嘴面具,時間背景為
  • 鳥嘴醫生:恐怖的「死神使者」,瘟疫下的逆行勇者
    由於中世紀歐洲醫療條件的落後,加之人們對於防控傳染病還沒有形成一套完善的概念,黑死病一經爆發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席捲了整個歐洲大陸。據不完全數據統計,黑死病爆發期間的中世紀歐洲約有佔人口總數30%~60%的人死亡,人們所信奉的教皇、國王紛紛淪為了逃亡路上可憐的小丑。
  • 鳥嘴醫生是什麼?這些善良的人,為何被妖魔化?
    在歐洲的黑暗中世紀,有一場席捲歐洲的大型傳染病——黑死病,直到今天依然令人談之色變。說起人類歷史上比較嚴重的傳染病,黑死病絕對是知名度最高的。而在當時,人類根本不知道病因,人類對抗傳染病的能力十分微弱。
  • 歐洲中世紀大瘟疫——黑死病的功與過
    黑死病是一種由鼠疫耶爾森菌感染引起的烈性傳染病,屬國際檢疫傳染病,也是我國法定傳染病中的甲類傳染病,在39種法定傳染病中位居第一位,在過去2000多年裡,黑死病曾多次暴發,造成數以千萬計的人死亡,並一度改變了歷史的進程。
  • 開先河之作——「鳥嘴醫生」,最早出現的醫療防護服,造型嚇人
    在防疫過程中,各種防疫措施和醫療手段的發明,使得人類衛生事業和醫療水平得以顯著提升。醫療防護服是現代防疫手段的基本裝備,既保護了醫生和護士,也有效防止病患被進一步地感染。有嚴重的疫情,就會有防疫的手段,人類史上最早的、具有概念性的醫療防護服就是歐洲人在中世紀時期,發明的"鳥嘴醫生"。
  • 鳥嘴醫生從何而來?我們為什麼重視防疫,來看中世紀大瘟疫
    引言:每當說到中世紀,總會給人以陰暗的印象,歷史也給予這個時期"黑暗時代"的稱謂。不管是法律和教廷的混亂,社會救濟的匱乏,政治家博弈中犧牲的亡魂還是不間斷的戰爭,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今天我們便來聊聊黑死病,這是我們對於中世紀如此印象的重要來源之一。
  • 中世紀的惡魘「黑死病」
    十四世紀四五十年代,對於歐洲來說,是一個極為悲慘的時期。從1347至1353年,席捲整個歐洲的被稱之為「黑死病」的鼠疫大瘟疫,奪走了2500萬[2]歐洲人的性命,佔當時歐洲總人口的1/3。而發生在20世紀,堪稱人類史上最為慘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因戰爭而死去的總人數為其人口的5%。足以看出這場瘟疫給歐洲人民帶來的災難。
  • 鳥嘴醫生重現英國,新冠病毒疫情真的會徹底失控?
    好像新冠肺炎疫情還不夠可怕,這兩周,英國諾裡奇附近的赫爾斯頓(Hellesdon)鄉村,一個穿著神秘黑色長袍和鬥篷,戴著面罩,嘴上還套著一個鳥嘴的人一直在遊蕩,讓整個社區籠罩在恐怖的氣氛中
  • 據說「鳥嘴醫生」的出現會帶來瘟疫,看完終於知道他們的可怕了!
    從16世紀開始,歐洲就流傳著一個關於「鳥嘴醫生」的傳說。據說,只要有瘟疫存在的地方,就有鳥嘴醫生。時間一久,人們就會認為是鳥嘴醫生給他們帶來了瘟疫,他們是死神的使者,是不祥的代表。在歷史上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他們都是一個臭名昭著的形象,包括在很多影視作品裡,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鳥嘴醫生穿著一身黑衣服,腦袋上還帶著鳥嘴,跟烏鴉這種不吉利的動物特別像,呈現出來的大部分都是非常恐怖嚇人的形象。鳥嘴醫生真的有這麼可怕嗎?那些傳說也都是真的嗎?這便要從中世紀歐洲橫行的黑死病說起,這種黑死病是一個傳染性極快,傳播威力極大的可怕瘟疫。
  • 二次元的抗疫手段,黑死病醫生對症下藥,防毒面罩與膠衣更配哦
    而國外擁有奇思妙想的小夥伴,在沒有口罩的情況下,用出了二次元的防疫手段,黑死病醫生對症下藥,防毒面具與膠衣更配哦。大家好~這裡是你的靈子呀~目前對於全球的小夥伴而言,疫情都是頭等大事,有能力的人為了減少經濟損失而手段齊出,老百姓則用自己的方式來抗擊疫情。
  • 中世紀的地中海如何應對瘟疫?鳥嘴面罩和檢疫島
    中世紀歐洲的瘟疫醫生 圖源 Steno Museum 如今,威尼斯嘉年華遊行中的鳥嘴面具威尼斯的鳥嘴面具,來源於中世紀瘟疫醫生的鳥嘴面罩中世紀的地中海歐洲如何設置檢疫區/島?在媒體公布的照片中,被隔離者一人一室,還可以在戶外活動,周圍是地中海美景,很多人大呼羨慕。其實,歐洲從中世紀以來就有了在海邊、海島設置檢疫隔離區的傳統,只不過如今的隔離環境和中世紀相比不可同日而語。
  • 肆虐歐洲中世紀的黑死病,差點毀滅整個歐洲
    OleJrgenBenedictow在他的著作《 1346-1353年的黑死病:完整的歷史》(Boydell出版社,2018年)中估計,歐洲人口中有50-60%死於黑死病,這一比例甚至比黑死病還要高。人們經常提到的「三分之一」的歐洲人死於這種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