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面無私辯忠奸」,這句歌詞大家應該耳熟能詳,說的就是一代良相包青天。記得小時候老人說起包拯,仍是一臉驕傲和敬仰,仿佛自己也成了為民請命的清官。
包拯是合肥人,出名卻是在開封,在開封老城區,就有一處專為紀念包拯而建的景區--包公祠。
開封是八朝古都,許多古蹟都走過了千年光陰,開封包公祠始建於金元兩朝,距今已近千年。明清時黃河屢次水患,將開封城淹沒於黃土之下,包公祠也不見了身影。
現在看到這棟建築是後來新建的,坐落於包公湖畔。紅牆綠瓦、假山小橋、月橋花院、風閣鸞樓,無不精巧華麗,莊重典雅,具有典型的宋代古建築風格。
相傳在包拯家鄉合肥,仁宗皇帝曾將半個廬州城賞賜給包公,誰知包公卻說:「臣作官是為國家和黎民百姓,不是為了請賞」,仁宗聽了暗暗稱讚,就說:「那就把包家門前那段人工河賞賜給你吧」,後人便稱之為包公湖。
或許正是因此緣故,開封也有個包公湖,包公祠也坐落於湖岸之旁,現為國家4A級景區。
大門處刻有一幅楹聯:春秋有序人民不虧時彥;宇宙無極偉業尚待後賢。楹聯寫得極具霸氣,開口便是春秋和宇宙,可見包公在世人心中的地位。
進入大殿,一座威嚴的包公像映入眼帘,高3米多,蟒袍玉帶,端坐靠背椅上,一手扶椅,一手握拳,不怒而威,透露著一股浩然正氣。
包公以清正廉明聞名,不畏權貴,敢於丞相和皇親貴胄,甚至在當時出現了「包彈」的諺語,傳位了一代佳話。大殿有一尊香爐,香菸不斷,開封人敬仰包公,常來此上香,因而香火旺盛。
坐像旁陳列著一些文物,包括從包公墓出土的碗、硯臺複製品。從上個世紀對包公墓的搶救性發掘中得知,包公墓在歷史上曾遭到報復性破壞,遺骸被侮辱,墓志銘被砸碎,隨葬物品被盜走,一代忠臣遭此厄運,不得不令人扼腕嘆息。
二殿內陳列著包公的墓志銘、家訓及傳世的詩作《書端州郡齋壁》。包公力申「廉者,民之表也;貪者,民之賊也」,他不僅如此說,而且還躬身力行並教之於後代。包公對後代教育極嚴,曾規定「後世子孫仕宦,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
東配殿內擺放著《鍘美案》蠟像,秉公執法的包公,牽著孩子的秦香蓮,不仁不義的陳世美,都栩栩如生。《鍘美案》是中國傳統戲劇中的經典劇目,講述了貧家書生陳世美,考中狀元升為駙馬後,拋棄髮妻後被包拯斬首的故事。這段戲是後人編造的,歷史上並不存在。
看完包公文化,還可盡心遊覽園林景觀。包公祠內的園林打造的極為不錯,假山、碑亭、秀石、瀑布,應有盡有,依靠包公湖水,滿園蒼松翠柏,頗有江南園林之美,湖水的遼闊在初冬季節又增添了大氣。
開封包公祠不大,1小時足矣遊完,倘若時間充足可在園林區內多駐足遊覽一番,畢竟也是花了門票進來的,可以感受下冬日寂寥的風光,享受片刻嫻靜生活。
地址:河南省開封市向陽路包公湖西側
交通:乘坐8路、10路公交車可直達景區。
作者:林清鹿,知名旅行家,在山河中修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