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開封7月22日消息(記者 彭華 實習生 何為)7月19日,少年之聲小記者們來到開封市包公祠,開展名為「清廉存我心,清風代代傳」的主題採訪實踐活動。
包拯,字希仁,廬州合肥人,是北宋著名的改革家和政治家。包拯廉潔公正、立朝剛毅,不附權貴,鐵面無私。後人為了塑造出符合他性格的臉譜,將他的剛毅、公正設計為了黑色臉譜。
上午9時,小記者一行集結完畢,他們帶著對新聞的熱情,對傳統文化的嚮往,用心感知新聞、用筆和鏡頭記錄新聞、用多元化的方式傳播中國傳統文化。
小記者們認真聽講解(央廣網實習生 何為 攝)
在講解員的介紹中,小記者們認真記錄,大膽提問,將包公的峭直清廉和剛正不阿的品格刻畫在筆下、鏡頭中、播報裡。在指導老師的安排下,小記者們被分成五組,參與新聞的整個制播過程,採編播攝錄分工明確,孩子們熱火朝天的討論,興致勃勃的討論聲也引起了遊客們地興趣,他們好奇的旁邊著孩子們的討論,有的更是直接參與到討論中,給了孩子們很多的寶貴意見,最終孩子們在老師的指導、景區工作人員及遊客們的幫助下圓滿完成了報導任務。
小記者們認真記下重要的知識點(央廣網實習生 何為 攝)
據悉,開封包公祠始建於金、元,經明、清等朝代,歷代修葺,已有了千年歷史。包公祠由主展區、園容景區和功能服務區三部分組成。 主展區有大殿、二殿、東西配殿、迴廊、碑亭、大門、二門等,陳列包公銅像、銅鍘及包公斷案蠟像、包公史料典籍、《開封府題名記碑》、碑文等。
景區王主任接受小記者崔宸溪的採訪(央廣網實習生 何為 攝)
園區辦公室主任王惠珍在接受少年之聲小記者崔宸溪的採訪時說:「希望有更多的人來了解包公祠,為弘揚包公精神,傳承傳統文化,奉獻出自己的力量。少年是國家的未來,少年強則國強,希望少年們牢牢把握住時代的脈搏,發揚剛正不阿、公正愛國的偉大精神,為祖國的新時代發展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小記者們在包公祠合影留念(央廣網實習生 何為 攝)
此次少年之聲小記者的新聞採訪實踐活動引起了不少遊客關注,採訪中小記者們落落大方的表現、隨機應變的能力、良好的語言表達都得到了路往遊客及園區工作人員的交口稱讚,不少隨行家長紛紛感慨,這樣的活動使孩子們得到了鍛鍊和學習的機會,不僅增長了見識,也提升了孩子們的專業素養,更帶動了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是一次非常有意義的活動。
現場報導:李燁彤 楊若惜
出鏡採訪:馮兆越 崔宸曦
主播:魏源
攝影:劉虹辰 鄭浩宇
攝像:慶愛琳 羅一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