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網絡上經常展開關於原生家庭的討論,而電視劇中也常常播放類似的題材,總是能夠引起大家的共鳴。
有一句話說的貼切:"幸福的童年可以治癒一生,而不幸的童年卻需要用一輩子來治癒",可想而知童年生活對一個人來說有多重要。
01同樣是原生家庭不幸,為何蘇明玉和樊勝美命運走向卻不同
這兩部電視劇之所以成功,是因為電視劇主人公仿佛就是現實生活中你我的縮影。
尤其是樊勝美與蘇明玉,這兩個角色可以說是重男輕女家庭的寫照,她們身上發生的事情,現實中也在上演。
多子女家庭、父母偏心,兄弟姐妹關係淡漠,每一個因素都成為了童年不快樂的導火索。
樊勝美出生於小城市家庭,父親早逝,母親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哥哥的身上,從小對兄妹兩區別對待。
物質和親情的缺失讓樊勝美的性格變得很要強,但同時也很虛榮。
她來到大上海這個名利場,拼命的用華麗的服裝和高仿的包包來偽裝自己。
她表面上很清高,其實內心很虛榮,企圖通過"傍高枝"來改變自己的命運,可最終的結局卻令人失望。
蘇明玉兒時的經歷和樊勝美有些類似,雖然是家中唯一的女孩,可她卻處處被母親嫌棄。
以至於要強的她高中畢業就離家出走,憑藉自己的努力上大學,獲取高學歷,進入上市公司工作,成為高管年薪百萬。
如果說樊勝美和蘇明玉的童年生活類似,但是進入社會之後兩人對待事業和感情的態度卻截然不同。
樊勝美從原生家庭走出來之後繼續受到母親的影響,每月匯錢給哥哥,企圖在家裡尋找存在感。
在事業上沒有進取心,進入公司多年還是行政職員。更希望能通過男人改變命運。
而蘇明玉毅然決然地和家人斷了聯繫,在感情上更是保持理智不輕易相信任何男人,最終靠自己實現了物質自由,在感情上更是處於主動地位。
二者相比高下立見,可見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可以是消極的,但也可以是積極的。
02原生家庭創傷可能給人帶來哪些積極影響?
童年遭遇不幸的人在世人的眼中多半是可憐的,甚至還帶有一絲鄙夷的色彩。
在人們的眼裡,這些人沒有得到家庭的垂愛和培養,走入社會多半也不成材。
可實際上很多從逆境中走出來的孩子,一樣可以很優秀。那麼,原生家庭的創傷可能會給孩子帶來哪些積極的影響呢?
1、擁有強烈的自我保護意識
有人用刺蝟來形容被傷害過的人,只要外界一有點風吹草動就會自我保護起來。
其實這是個"看起來是缺點的優點"。在如今這個社會,學會自我保護是一件好事,不管怎麼說,都比隨意相信別人,再次受到傷害要強上許多。
2、擁有強大的觀察能力
很多童年不幸的孩子,小小年紀往往學會了看人臉色,觀察別人的情緒,並且還能夠迅速的做出應對。
這種因為環境養成的特質雖然看起來有些悲情,但是將來走上社會之後卻會成為優點,如果在工作當中被應用的好,甚至可以幫助這些孩子走向成功。
3、擁有強大毅力
童年不幸的孩子個性更加堅強,更能吃苦,也擁有強大的毅力和忍耐力。
他們在很小的時候就遭遇過不幸,成年更加強大之後面對大風大浪往往也毫無畏懼。
有句老話叫"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從這些家庭裡走出來的孩子,更加具備破釜沉舟的勇氣,也更容易成就一番事業。
儘管童年的不幸就像永久的傷疤一樣刻在人們的心上,可是只要能力夠,心態好,後天的成功也可以很大程度上治癒童年的不幸。
希望所有生活在悲劇家庭下的孩子們都能夠領悟到這點,爭取早點走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