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有些人的幸運,是從幸福的原生家庭開始的,他們總是陽光開朗、快樂自信;而有些人的不幸,是從不幸福的原生家庭開始的,長期生活在被負面情緒包裹的極端環境裡,導致了緊張、焦慮、挫敗、痛苦伴隨著他們的一生。 ——楊紫
隨著《許願》的上映,原生家庭對子女的影響這一話題也上了熱搜,成了熱議話題。
楊紫在劇中成功扮演的單親家庭女孩小雨,更是收穫了無數觀眾的眼淚,讓觀眾也體現了一把窒息和崩潰的感覺。
《許願》之所以迅速走紅,除了和楊紫的精湛演繹分不開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劇情貼近生活,反映出了一部分社會現實。
眾所周知,我國的離婚率逐年上升,這也間接導致了單親家庭的孩子越來越多。
如何讓單親家庭的孩子健康成長,也因此成了社會共同關注話題。
《許願》的誕生,無異於給眾多單親父母在如何與孩子相處問題上敲響了警鐘。
「你的世界只有我,我的世界裡也必須只有你」。如果這是一段情話,一場告白,想必對方一定會感動到潸然淚下。
但,這卻是一位單親母親對女兒說的話。試問:這樣令人窒息的母愛,全天下有幾個子女能夠承受?
「你希望我每一分每一秒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都應該是你想像中的樣子。我在學校裡最好的朋友,也是你的間諜,我之所以這樣努力,就是為了離開你,越遠越好。從小到大你都告訴我,男人沒有一個好東西,因為你,我這輩子都沒有戀愛的打算。」
從楊紫飾演的小雨口中說出來的話,則一字一淚一悲涼,聲聲表達了對窒息的母愛的控訴。
被出軌的母親,把所有的愛都給了小雨,但同時,也把她所受到的傷害轉化為『仇恨式』教育,讓小雨徹底失去了呼吸自由空氣的權力。
無獨有偶,前一段時間熱播劇《都挺好》裡面的蘇明玉,也是原生家庭的受害者。
與小雨不同之處在於,蘇明玉的媽媽從小苛責她、漠視她,讓她從小沒有感受過母愛。
雖然因為媽媽的漠視讓她從小極度缺乏安全感,但也因為媽媽的苛責漠視,讓她從小養成了獨立自主、雷厲風行的個性。
她從一個從小被家人輕視的小女孩,到成為叱吒商界的職場女精英,完美詮釋了一個成功女人的逆襲之路。
不管是身在職場,還是在生活中與家人的相處上,蘇明玉都是一個有底線有原則更有能力的人,這也是她能夠被人尊重的原因。
小雨與蘇明玉,同樣都是原生家庭的受害者,一個逆襲為成功女強人,一個只能在窒息的母愛下苟活。
雖然,這不是小雨的錯,但同樣都是原生家庭的受害者,卻不同樣的命運,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深思。
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父母,但我們可以選擇自己對待生活的態度。
美國知名心理治療師蘇珊·福沃德的著作《原生家庭》中,在面對原生家庭的痛時,曾經說過這樣幾句話:
不要試圖改變別人;保持界線,放棄一些情感上的依賴和不切實際的幻想;放下過去朝前看。
是的,我們無法改變別人,但我們可以學會改變自己。
原生家庭終究會成為過去,往後的路,需要我們自己對自己負責。
為人父母,我們應該給孩子傳遞更多的愛,而不是負能量;應該給孩子更多的鼓勵,而不是束縛。但也同時希望更多的『小雨』們,在面對原生家庭這個梗時,能夠學會勇敢堅強,無畏於人生風雨。因為,弱者只能活在過去的枷鎖裡,而強者,迎接她的卻是詩和遠方……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今日話題:原生家庭的影響對一個人真的很重要嗎?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