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番|國產劇女主角的原生家庭之殤

2021-01-15 骨朵網絡影視

文│ 骨朵星番

回憶起隨著古裝、甜寵、民國等多類型的新一批網臺劇扎堆播出,之前持續收割黑紅流量的《完美關係》《安家》陸續完結,國產劇熱鬧非凡、雞飛狗跳的劇情暫告一段落。

《安家》昨日完結,被吐槽爛尾。包括徐姑姑說服房似錦接納母親,「你媽都是為了你們的家,她沒有為她自己爭取過什麼」,也讓不少觀眾懷疑人生,質疑該角色太「聖母」,劇情結束地倉促且魔幻。

自播出以來《安家》的爭議一直沒有消弭,其中孫儷飾演的女主角房似錦的原生家庭問題是一大爭議點,房似錦前期的冷漠好勝,習慣了省吃儉用,把賺錢當做人生第一目標,包括之後劇情的多處走向,都以「原生家庭梗」,也就是惡人潘貴雨在做推動。就像網友表示的,「我只想看男女主在業務上大殺四方」,暫且不論職場劇裡過度使用這樣的套路是否合理,可見國產劇已經約過類型限制,女主角的人設正在高速奔向同質化和套路化,甚至談不上精緻認真地再創作,混亂、無序、各種元素雜燴,這樣簡單粗暴的快速消耗式產出,即使表面是高熱度的光環,也掩蓋不了質量的嚴重下滑。終於,「原生家庭梗」成了新一代爛梗,成功讓觀眾產生了新的審美疲勞。

從《歡樂頌》裡的樊勝美、《都挺好》裡的蘇明玉,到《我的真朋友》裡的曾慧敏、《我和我的兒女們》裡的錢文靜,現在的房似錦、《完美關係》邦尼,她們不幸的原生家庭各有相似,卻出奇一致地懸浮,都沒能擁有以人為本位的真正的幸福結局。

01

原生家庭」的功能化

先來看《安家》昨日大結局,依然是預料中的HappyEnding,但是前期鋪墊甚至比較重要的角色,卻完全隱匿在了故事背後。比如處處作梗為難男主角的反派翟雲霄,結局有沒有被寫得很慘?按照國產劇定律,一般反派會得到懲罰,然後吐出苦衷,最後洗心革面,然而這麼一個絕佳的歡樂大結局套路也沒有出現。以及大家最關注的女主角的母親潘貴雨,她的病怎麼樣了,和房似錦的關係走向有沒有變化?潘貴雨,這個背負著推送劇情發展責任的「原生家庭梗」製造者,說消失就消失,觀眾們也有很多問號。

當然,不論討論的是哪行哪業,或者哪種倫理關係,此類電視劇必然是圓滿結局,大部分角色最終都會被生活洗滌,收穫良好的親密關係和心靈滿足。就好比去年《都挺好》做了一個360°大轉彎的和諧結局,突然被創傷到的觀眾不在少數,也讓這部劇至今仍被詬病「爛尾」。和《安家》不同,《都挺好》的爛尾是另一種意思,就像一塊玉在快要打磨完成時突然被摔碎了,所以無法復原的那種怒其不爭哀其不幸。今年的《安家》穿插了諸多倫理問題,用單個事件來展現小家庭矛盾也好,大篇幅敘述主演們的情感問題也好,它想要討論的面很廣,然而一味堆砌強劇情衝突和極端案例,讓劇情失了真。包括女主角和男主角都有的原生家庭的問題,本來應該是作為豐滿人物個性的目的來創作,但呈現出來的效果,更像是給他倆強行發一本「美強慘」劇本,內裡的問題並沒有深入探討,就也不存在將人物形象撐開,反而,人物的一切故事,都是為了服務大劇情的節奏而存在,好看、爽、驚人就行。所以《安家》幾乎讓「原生家庭」徹底變得功能化。

潘貴雨來上門要錢,張乘乘幫忙設局,同時造成幾條線的衝突;房似錦和翟雲霄的羈絆,更像是房似錦抓住一塊救命稻草,因而也給了後者更多利用前者來打壓男主角的機會;房似錦父親出車禍那場戲更是直接,掏空女主角的金錢和心理承受力,關鍵時刻徐姑姑伸出援手,兩人同病相憐繼續交心,關係也順勢更進一步。如果說《都挺好》還試圖討論一個人應該如何解開原生家庭的瘢痕,其中的拉扯和暗色,儘可能地展現出了各種各樣真實典型的人物形象,那麼發展到《我的真朋友》和《安家》時,原生家庭的意義是什麼,給主角帶來的個性底色和成長什麼,已經漸漸消失這部分的立意,故事也徹底走向失控和懸浮。

02

原生家庭是怎麼走向失控的?

《歡樂頌》不是第一個使用「原生家庭梗」的影視劇,但確實是從這裡開始,這個元素開始被觀眾熱議,緊接著在影視製作中進入流水線生產模式。這部劇用五個性格、外貌和人生境遇迥然不同的女性,來闡述有關職場、生存、人際關係和階層跨越的等等問題。因此觀眾們會吐槽安迪是表面上的「精英範」,樊勝美家庭所擁有的種種極致的衝突,以及曲筱綃和關關、小蚯蚓的跨階層友誼,但瑕不掩瑜,每個人物身上都有極其真實的一面,甚至戳中現實社會中的真實痛點。

尤其是針對女性角色的細膩剖析,讓「原生家庭」這個在以往相對陌生的社會心理學概念,開始被大眾廣泛接納並討論。一方面是社交網絡中衍生出了多個維度的討論,有關父母職責、情感依賴、人際關係模式等等;另一方面則被文藝工作者或者名人們進一步再創作,脫口秀、觀察類綜藝,各類KOL都曾圍繞這個議題展開討論。在影視劇創作中,原生家庭可以揭示一個家庭乃至一個時代的癥結,同時又意味著人物角色的性格底色是什麼樣的,這樣的創作無疑是可行且受歡迎的。

然而如果在偏偶像、懸浮的職場劇裡加入對原生家庭問題的討論,那麼很有可能會變成《完美關係》《我的真朋友》這樣的結果。所謂的「原生家庭」,明顯不再是被認真討論的議題,或是角色的標籤,或是推動劇情時的調味劑,但是沒有變化的「養了你這麼個賠錢貨」和「拿錢給你弟弟」臺詞,已經開始走向粗製濫造的膩味。「原生家庭梗」被批量產出,仿佛國產劇女主沒有了原生家庭創傷,都不好意思樹立起新時代女性的自尊自強奮鬥努力形象。試問,國產女主角或者女配角的原生家庭,難道只有這麼一種問題和寫法?如果劇情探討的非嚴肅話題,並且沒有打算展開討論,那麼大可不免刻意創造人物的原生家庭之痛,可以製造戲劇衝突的橋段很多,但是「原生家庭」,顯然是不適合被隨便拿來安插的元素,拿起來輕易,放下來難。

女主角們在痛哭、在孤獨,最後又被治癒,原生家庭給自己揭了底,但是又好像與這根線的關係始終不大,它負責讓女主角們「慘」,卻沒有告訴觀眾她們最終是如何戰勝陰影從而變強的,內心世界變化的過程可以總結為一個字:略。如果不能直指內心,那麼戲劇創作便難免空洞。

03

觀眾、角色、演員,都「傷」了

這也就產生出了一個趨勢,美強慘劇本流行,而為人稱道的優秀角色卻愈來愈少。多年前的韓劇被戲稱是永遠集合了「車禍,癌症,兄妹梗」,如今國產劇在「婆媳矛盾,懸浮職場」之外,可以再加上一條,「繞不過去的原生家庭梗」。《歡樂頌》為什麼能把人物形象做得相對成功?同樣是原生家庭梗的樊勝美,她所表現的虛弱和慕強,並沒有在一開始就給出原因,而之後面對家庭是侷促的和對外界展現出來的瀟灑,兩種態度的反差也為人物形象的立體度加分。究其原因,細節塑造人物,而人物的形象豐滿了,才有可能成為故事中精彩的一部分。「原生家庭」之於樊勝美,是她做事的內因,也是她無法迴避的困境,在內外的擠壓之下迸發出人物的戲劇衝突;而樊勝美,則是《歡樂頌》中1/5構成,她的故事還是要匯入整個故事的走向之中。

那麼《都挺好》中的蘇明玉,則是將原生家庭問題貫穿全劇的女主角。誰來照顧父親是故事要討論的首要矛盾,而她少年時期被重男輕女則是另一面鏡子,照出這個家庭潛在的種種矛盾。作為一部探討親情倫理的劇作,原生家庭問題不可迴避,也一定是故事的主要推動力。無論是樊勝美還是蘇明玉,她們身上都折射出了一部分女性遭遇的困境,這種困境能夠跟社會和社會勾連,從而使人產生較為深刻的共情。敘述主體不偏移,那麼整個故事崩壞的可能性便不大。《都挺好》和《歡樂頌》都存在一定程度的誇張成分,並非完全白描,其中仍然帶有女性的浪漫主義幻想,無論是親情友情還是個人社會身份的提升,包括結尾的理想主義。

儘管如此,明確自己要探討的是什麼,邊界在何處,這兩部劇依然屬於大爆且口碑較好的「原生家庭系作品」。而現在的《完美關係》《安家》,在讓觀眾邊吐槽邊討論的同時,已經帶著一種「看透一切」的心態:最後還不要洗白「壞人」?這次又要怎麼洗白?反覆描寫一種單一的女性形象已經消耗了觀眾對原生家庭議題的關注,同時將自己也鎖進了死胡同:現在對於原生家庭的創作陷入了一個誤區,必須要演繹出強戲劇性和極端案例,雞飛蛋打、無比誇張的劇情似乎才夠格為「原生家庭問題」。然而心理創傷、潛意識影響、行為處事中體現的情感缺陷,也有不少來源自原生家庭的影響,但國產劇創作中對於這方面的描述卻少之又少,原生家庭已然跟「重男輕女」劃上了等號。

另外,熱衷於製造單一的原生家庭矛盾,似乎也在傳遞某種價值觀,或者說沒有糾偏它:好的原生家庭,就一定不會對主角的事業、家庭及人生產生負面影響;男女主角在逃離了原生家庭矛盾後,便會更幸福、更圓滿。過度放大原生家庭的影響,讓它背上了令主角人生不幸的這口「鍋」,並且弱化了作為獨立個體的對抗能力,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地帶有原生家庭的影響,但是原生家庭的影響並非永久性,憑藉個人的後天習得的能力和理性認知,完全可以解決。畢竟,目前的「原生家庭矛盾」還等於「家庭實際矛盾」,放大矛盾、製造衝突、模糊焦點,女主角們漸漸失去了精神和主觀意識上的反攻,反而淪為了為劇情服務的角色。

在過度消耗觀眾對原生家庭議題的好感後,劇集不僅口碑走低,「美強慘」女主角也沒能帶給演員什麼進步。比如「房似錦」的角色分量,便無法與「樊勝美」和「蘇明玉」相提並論,後兩者是成為了超越角色的現象,並且成了演員的知名代表角色。目前市面上的大女主劇較以往的數量有所減少,一方面是現實主義題材、男頻戲和甜寵劇等不是非常凸顯女主角的作品類型在崛起,傳統的大女主戲的生存空間也在被壓縮,在這樣的情境下,原生家庭梗本該是發揮出優勢,給予女演員們更多的發揮空間。可惜的是,「原生家庭之賞」已然成了「原生家庭之殤」。

相關焦點

  • 歡喜冤家原生家庭成套路,職業劇多低分怎麼破?丨業內談
    創作者習慣「臆造」生活國產行業劇除了不「行業」之外,與職場無關的戀愛戲也常常喧賓奪主,讓行業只淪為可有可無的敘事背景。在他看來,寫行業劇必須首先寫出行業本身的本質特點,之後再把人物代入進來,無論是談戀愛,還是幹事業,還是家庭生活,都會呈現出令人信服的不可替代性。「不要以愛情劇的模式寫行業劇,而是要把行業特性作為一座戲劇的熔爐,來把愛情、事業、家庭、人性等種種元素放進去熔煉。本末倒置,就會懸浮。」
  • 女主角變得不好惹?李思雨和顧佳,推動國產劇的發展
    01常見的國產劇女主角結局:修得正果,或者是強行犧牲在大家的印象當中,常見的國產劇的女主角都會迎來什麼樣的結局呢?常見的就只有兩種,那就是修得正果。可是在看了很多國產劇女主角的性格和結局後,觀眾肯定也會有視覺疲勞了。而今年的李思雨和顧佳兩位女主角的出現,則是推動了國產劇的發展,讓觀眾看到了不一樣的女主角。那麼李思雨和顧佳,是如何走上了讓觀眾覺得不好惹的路線?很簡單,那就是她們離開了男主角,也可以獨立行走,而不是沒有了男主角後,一事無成。
  • 《原生之罪》:國產刑偵罪案網劇的變量與天花板
    如果說監製韓三平和萬年影業是《原生之罪》和《無證之罪》之間品質延續的保障,那麼請作家蔣峰來編劇以及香港導演葉偉民的來執導,則是《原生之罪》突破國產刑偵罪案劇的最大變量。《原生之罪》不是誰的姊妹無論是本格推理還是社會派推理,懸疑劇中的刑偵罪案題材一直是網劇的熱點所在。
  • 國產動畫之殤 大鬧天宮已重製 寶蓮燈呢?
    原標題:國產動畫之殤 大鬧天宮已重製 寶蓮燈呢?   國產動畫之殤 大鬧天宮已重製 寶蓮燈呢?   在國產動畫的歷史中,有兩部動畫片具有裡程碑的意義。巧合的是,這兩部動畫片,都是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作品。
  • 《以家人之名》90後製片人龍亞:面對原生家庭之「痛」,生命會自己...
    回望2020年的暑假檔,除了描繪30+女性所面臨現實困境的電視劇《三十而已》大火之外,一部聚焦90後原生家庭的《以家人之名》,也以極高的話題度和熱度,成為這個夏天的「爆款劇」。什麼可以稱之為家人?在《以家人之名》中,三個原生家庭有缺失的孩子組成了一個非血緣關係的家庭,兄妹三人在成長中彼此扶持、治癒內心的傷。
  • 《天才槍手》:跨國舞弊大案折射出原生家庭之殤和自我成長的真理
    第二次觀看這部影片,有了更多的感悟,不僅看懂了電影的敘述手法,還看到這些主人公背後的原生家庭的不同,以及原生家庭給他們帶來的影響。結合現實生活,我思考了當下這兩年熱議的原生家庭對人們成長和生活的意義,結合影片和心理學分析,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跳出原生家庭給我們帶來的負面影響,去做走未來的路。
  • 惡婆婆大戰兒媳婦的狗血套路,養活了多少國產家庭劇?
    以德報怨的媳婦,尖酸刻薄的婆婆,和強行大團圓的結尾,讓我的記憶回到了那些個被迫跟我媽看各色國產家庭劇,而憋屈至極的晚上。2.國產家庭劇起源考中國內地首部家庭劇是1998年的《婆婆媳婦小姑》,標題即是全劇核心內容。
  • 《許願》:原生家庭,幸 or 不幸?
    導讀:有些人的幸運,是從幸福的原生家庭開始的,他們總是陽光開朗、快樂自信;而有些人的不幸,是從不幸福的原生家庭開始的,長期生活在被負面情緒包裹的極端環境裡,導致了緊張、焦慮、挫敗、痛苦伴隨著他們的一生。
  • 寫在《摩登家庭》全劇終|「原生家庭」是個很美好的詞!
    相比我國電視劇每集都是雞飛狗跳一地雞毛、孩子操心老公操蛋的家庭設定,《摩登家庭》溫馨得堪比一部童話,我們絕大部分人過不上其中任何一種摩登的家庭生活,但我們對之卻百看不厭,或許在這個不怎麼「接地氣兒」的「摩登家庭」裡,有我們遇不到的奇葩家人、亦有我們似曾相識的煩惱和溫暖、更有令我們羨慕的相處模式……而其中最重要的,則是令我們在歡笑與熱淚中,深刻懂得了何以為家的道理:理解,包容,尊重。
  • 楊紫「哭訴」原生家庭:幸與不幸從原生家庭就已經開始
    你我的幸與不幸,也許從原生家庭就已經開始了。幸與不幸從原生家庭就已經開始了原生家庭對子女的影響非常大,這一點應該不會有太多人去懷疑,但是至於影響有多大,也許很少有人去衡量。而實際上,一個人漫長的一生,種種幸與不幸,從原生家庭就已經開始了,無可避免。俗話說「幸福的家庭千篇一律,不幸福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有些人的幸運,從幸福的原生家庭就已經開始了;而有些人的不幸,從不幸福的原生家庭就已經註定。
  • 《都挺好》:從姚晨被打透視原生家庭之罪
    雖然兩部劇都聚焦家庭和職場,但《都挺好》並不是對《歡樂頌》的簡單重複和變調,如果說《歡樂頌》還帶有幻想的烙印和怎麼爽怎麼編的毛病,《都挺好》刻骨銘心的現實主義色彩以及強烈的共鳴則昭示著導演編劇們的野心:把人跟人之間最醜陋、最赤裸的關係剝開給你看,拒絕一股腦的溫情,也拒絕虛偽的合家歡,更暗中質疑血緣的有效性,儘管它不斷透過老宅、兒時回憶、試圖承擔起家庭重任的長子這些傳統意象強調著,"家"
  • 原生家庭魔咒
    來源:cmb-china原生家庭是一個社會學概念,是指兒女還未成婚,仍與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新生家庭就是夫妻雙方組成的家庭,這樣的家庭不包括夫妻雙方的父母。每個家庭都是有系統排列的,家庭有原生家庭和新生家庭之分。 原生家庭和新生家庭是一組相對的概念。
  • 從豆瓣8.3到4.2,沒想到現在的國產劇女主角還不如20年前可愛
    其實國產劇女主人設不討喜並不是個例,可以說近幾年基本上沒有哪一部劇的女主能收穫觀眾一致的好口碑。尤其是在對比同期的海外劇集之後,就更顯得國產劇的女主形象實在是太讓人沒眼看了。,小說改編也好,遊戲改編也好,改編劇一直都是國產劇裡佔大頭的部分。
  • 原生家庭、重男輕女、強控制欲,全被《愛的釐米》說透了!
    ——《愛的釐米》文丨舊故麻袋∨國產劇中,有一類題材電視劇,每年都會引發唇槍舌戰,那就是「都市家庭情感劇」,為什麼觀眾觀看這類電視劇會有如此大的反應,原因就在於:都市家庭情感劇很大程度上是現實生活的一種反射,生活化的寫實。
  • 隱秘的角落:國產劇的黑馬,一部能媲美美劇的良心之作
    《隱秘的角落》該劇改編自紫金陳的推理小說《壞小孩》,韓三平監製,辛爽執導的一部懸疑大劇。主演的陣容也非常的豪華,文藝片男神秦昊,柏林電影節影帝王景春領銜主演,配角由張頌文,劉琳,蘆芳生,李夢,黃米依等一眾實力派演員擔當,三位小演員就不說了,總之,陣容不輸任何一部目前熱播的國產劇。
  • 《以家人之名》,歸根結底說的還是原生家庭
    《以家人之名》,歸根結底說的還是原生家庭兩個男人,三個異父異母完全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孩子,組成了一個五口之家,三兄妹一起長大,互相扶持。但是原生家庭的羈絆,讓兩位哥哥沒有辦法直面自己,面對真正的親人和愛的人,陷入了困境與兩難。
  • 今夕何夕:女將軍成戀愛腦,馮夕陰險奸詐,只因原生家庭惹的禍
    男女主角人設成謎 回顧整部劇時,其實能夠發現這部劇中有許多伏筆,甚至還有很多令人無法理解的細節,其中就包含男女主角人設 冬月馮夕真正身世曝光 原生家庭對於大家來講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同生活在一個四合院的孩子只因從小受到的家庭教育不同,長大後的她們的性格也相差甚遠,行為處事方面更有很大區別。
  • 《安家》:吸血鬼似的原生家庭荼毒下,女性的頑強生存與自我崛起
    經過歲月磕碰徐房二人逐漸相愛,幫助別人安家的男女主角終於找到歸屬,安了自己的家,點明該劇主旨。不得不說,《安家》的爆火可謂名符其實、實至名歸。劇中貼近生活的精湛演繹,對現實人性的深刻剖析等,直抵人心、發人深省,讓人嘆為觀止。尤其對女主房似錦原生家庭的控訴和揭示,令人感悟極深、嗟嘆不已,輕易的就被觸及到原生家庭這根敏感而脆弱的神經。
  • 《以家人之名》熱播:對孩子來說,原生家庭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以家人之名》是今年的熱播劇。電視劇主要將的是:遭遇了原生家庭悲痛的三個毫無血緣關係的孩子,與兩位父親,陰差陽錯的成為了一家人的故事。電視劇除了告訴我們,血緣是不能定義親情的感人故事之外,還向我們揭露了如果孩子在一個不幸的原生家庭長大,對孩子的傷害會有多大。
  • 屢屢成為熱播劇的「主角」原生家庭到底有多重要?
    在電視劇《不完美的她》中,周迅飾演的林緒之憑藉心中的愛與光亮實現「自我救贖」。陸紓文「原生家庭」及其造成的影響,是近年來的一個熱門話題。電視劇《歡樂頌》中的樊勝美、《都挺好》中的蘇明玉、《安家》中的房似錦、《不完美的她》中的林緒之,都被刻畫成各自原生家庭的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