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北京10月7日電(記者 李華錫 通訊員 汪傲 朱琳)踢腿、倒立、鷂子翻身、打飛腳……近日,安慶師範大學黃梅戲表演專業2020級的新生每天軍訓前都會進行特殊的一節課——黃梅戲表演專業早功訓練,從早晨六點到七點,該專業30人準時參加,風雨無阻。
圖為黃梅戲專業學生在軍訓場練早功。中國青年通訊員 方夢婷 應寧 攝
一日之計在於晨。每天清晨,學生們來到軍訓場後迅速調整精神面貌,站好表演隊形進行訓練。熱身、開胯、做動作……早課過程中,他們優美連貫的姿勢常常吸引了眾多同學駐足觀賞。「用兩個詞來形容他們,就是專業和美觀。」2018級歷史專業陳妍說。
個人動作、雙人合作、集體表演……早功形式多樣且難度適中。有「壓腿」「踢腿」「撣腰」這些簡單的動作,也有「鷂子翻身」「打飛腳」這類相對較難的動作。「學生們表現很好,態度端正,每個動作都做到位了。」該班級輔導員汪小林說。
圖為黃梅戲專業學生在軍訓場練早功。中國青年通訊員 方夢婷 應寧 攝
該專業指導教師郭宵珍每天堅持和學生一起上早功課。郭宵珍介紹,早功課是為了提升本專業學生的基本功而開設的一門課程。經過兩周的訓練,她發現學生們進步明顯,「他們非常用功,每天早起訓練,不僅增強了肢體的活動能力,也提升了學生的精神面貌。以早功課的形式讓學生們去培養專業技能,感受黃梅藝術,這也是傳承黃梅戲、培養專業人才的關鍵。」
「起初是在輔導員老師的倡議下,同學們自行組織練功。但後來大家都很主動,不用組織,每天準時到達。」該班級班長程旭說,「早功是基本技能,不僅現在練,大學四年練,還會練一輩子。」
當被詢問起早起練功的感受時,學生們異口同聲說:「累!很辛苦,但是能感受到自己的進步與努力!」據悉,今年安慶師範大學黃梅劇藝術學院招收的新生普遍年齡偏小,最小的學生剛年滿15歲。
圖為黃梅戲專業學生在軍訓場練早功。中國青年通訊員 方夢婷 應寧 攝
該專業的張司晨今年才16歲,練習黃梅戲動作已經三年,每天的早功課他都十分積極,她說「雖然每天軍訓都很辛苦,但是專業技能也不能落下,早功課能夠保持自己身體的韌性,也能讓自己熟悉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