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盒王被傳IPO 泡泡瑪特要做中國迪士尼

2020-12-12 金融界

來源:時代周報

潮流百貨零售品牌泡泡瑪特(POP MART)被傳即將赴港上市。

據國內媒體報導,5月12日,知情人士消息稱,泡泡瑪特計劃今年赴港IPO,融資規模約為2億至3億美元。中信裡昂證券和摩根史坦利已受聘負責IPO事宜,目標是最早在5月底提交申請。

對此消息,5月13日,泡泡瑪特方面向時代周報記者回應稱,尚無消息可以披露。

在不久之前,泡泡瑪特剛剛獲得新一輪的融資。

天眼查信息顯示,4月29日,泡泡瑪特獲得超1億美元的融資,本輪融資由華興新經濟基金和正心谷資本領投。

因盲盒而聲名鵲起的泡泡瑪特正在打造更大的資本版圖。

在定位上,泡泡瑪特並沒有將令其紅火一時的盲盒營銷方式視為核心競爭力,而是將自己定位為IP的挖掘者、孵化者和經營者。

「泡泡瑪特未來希望能像迪士尼一樣,孵化出更多國際化的IP。」5月15日,泡泡瑪特方面在回復時代周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然而,消費者的喜好瞬息萬變,如何從潮流的弄潮兒成為行業長期的標杆,泡泡瑪特的路還很長。

盲盒熱度正在下降

2017年1月,泡泡瑪特曾在新三板市場掛牌,雖然其已於2019年上半年從新三板摘牌,但據其在上市期間發布的財報顯示,當時已經轉型並聚焦潮玩行業的泡泡瑪特增長迅猛。

2017年及2018年上半年,泡泡瑪特的營收分別增長到1.8億、1.6億,增長率分別為104%及156%。與此同時,利潤也大幅度上漲,2017年及2018年上半年,利潤分別為0.08億及0.21億。

不過,由於潮玩行業此前一直是小眾行業,泡泡瑪特直到2019年才因盲盒經濟的火爆受到外界的廣泛關注。

據閒魚於2019年7月發布的報告顯示,盲盒交易已經是一個千萬級的市場,過去一年閒魚上有30萬盲盒玩家進行交易,每月發布閒置盲盒數量較一年前增長320%,最受追捧的盲盒價格狂漲39倍。

數據顯示,閒魚上交易最熱門的盲盒單品為泡泡瑪特旗下的Molly系列,泡泡瑪特的知名度自然水漲船高。

「盲盒售賣」的營銷模式,即商品採用不透明的包裝盒進行包裝,購買時只能選擇系列而不能選擇具體款式。除了常規款外,一個系列的盲盒產品通常還設有隱藏款產品,以泡泡瑪特為例,隱藏款抽中概率為 1/144。

然而,盲盒的熱度正在下降,消費者的熱衷也正在降溫。

5月15日,在上海從事會計工作的鐘凝(化名)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她從去年年末起已經「脫坑」。

鍾凝表示,她入坑泡泡瑪特有一年之久,花費了約2000元人民幣。「之前就喜歡抽盲盒,會很好奇盒子裡面是什麼,今年以來,抽盲盒的樂趣就漸漸消失了。」

從百度指數可以發現,從2019年6月開始,「盲盒」的搜索指數開始攀高,並於9月達到至高點,而後一直處於下降狀態。

5月13日,北京王道戰略營銷諮詢總經理王宏君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盲盒的感官刺激方式相對來說比較單一,「如果僅靠盲盒帶給消費者的刺激,消費者很容易厭倦。」

或許正因如此,從宣傳上,泡泡瑪特正在與自己賴以火爆一時的盲盒營銷模式脫鉤。

「盲盒只是一種售賣形式,這種形式其實早就存在,日本的扭蛋、福袋,小時候收集的水滸英雄卡都是一樣的道理。」泡泡瑪特方面向時代周報記者坦言,其只是通過這種比較娛樂化的方式,讓大家能夠更有趣味性地進一步了解盲盒裡邊的潮玩IP 。

此外,泡泡瑪特的質量問題也一直受到外界關注。

黑貓投訴平臺上顯示,截至5月16日,關於泡泡瑪特的投訴已超過1300條。其中,「產品質量存在瑕疵」是主要問題。

對此,泡泡瑪特方面回應稱,其將通過擴大檢驗人員規模、增加駐廠人員數量與頻次、提升工廠品質管理水平等多種手段來提升產品質量。

全產業鏈布局

為了長期佔有市場和保持競爭優勢,泡泡瑪特早已將發展重點放在其全產業鏈的布局上。

據泡泡瑪特方面介紹,目前泡泡瑪特構建了覆蓋藝術家發掘、IP孵化、消費者觸達、潮玩文化的培育四個環節的生態閉環。

5月15日,CIC灼識諮詢執行董事朱悅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在國內潮玩行業,泡泡瑪特已建立起相對成熟的IP孵化和運營能力,並因此擁有了一定的核心競爭力。

據泡泡瑪特方面透露,到目前為止,泡泡瑪特已經有幾百位藝術家的人才儲備。「每年我們在上海和北京會舉辦兩屆國際潮流玩具展,每次會有400多位全球的潮玩藝術家到現場,這也是我們發掘藝術家的重要途徑。此外,泡泡瑪特也從內部挖掘培養設計人才。」

而在王宏君看來,泡泡瑪特在消費者觸及上的全渠道布局,也已經構成了一定的行業壁壘。

據了解,泡泡瑪特到現在已經在全國擁有超150家直營門店和近1000家機器人商店。

王宏君認為,潮玩不是生活必需品,線下渠道使得產品和消費者有了更多的見面機會,成交機會因此也大大增加,「其他企業或許也能設計並生產出潮玩產品,但沒有泡泡瑪特的渠道也無法推廣出去。」

在線上,泡泡瑪特也沒有停止過布局。

據其表示,除了在天貓等線上銷售渠道之外,線上已經有了更多不同的玩法,「例如微信小程序泡泡抽盒機,可以模擬線下抽盒的體驗,抽完之後在線上立刻就能知道你抽的是哪一款。」

2019年的雙十一,泡泡瑪特天貓旗艦店當天銷售額超8212萬,同比增長295%,超越了樂高、萬代,成為天貓玩具類目的第一名。

IP為王能走多遠?

泡泡瑪特的火爆有一定的天時地利人和。

該公司的發展轉折點發生在2016年。該年,泡泡瑪特籤約設計師王信明取得Molly獨家IP版權,採取設計師提供設計草圖,泡泡瑪特負責3D設計、供應鏈管理、生產和銷售的模式運作。

有分析人士認為,泡泡瑪特由此成為了潮玩行業的革新者。

朱悅表示,長期以來,潮玩行業都只是潮玩設計師的一人工坊,沒有成熟的產業鏈使得設計師在完成作品設計的同時,還要兼顧建模、雕塑、塗裝等,這就導致潮玩作品缺乏購買渠道,數量稀少且價格高昂,使得潮玩一直以來都處於小眾市場。

「通過泡泡瑪特所進行的工業化和商業化改造,設計師的產品得以走到擁有更多消費者的主流文化面前。」朱悅說道。

批量化生產帶來了不錯的盈利。根據頭豹研究院數據,盲盒手辦出廠價平均為15元左右,泡泡瑪特的潮玩產品單價為59元一個。

目前,整個潮玩市場正在不斷擴大之中。

根據灼識諮詢的統計,在中國,包括潮流玩具等在內的「二次元」相關產品的市場規模已經超過1000億元,預計未來這個數字將迅速成倍數增長。

但這並不代表泡泡瑪特可以高枕無憂。

「潮玩潮玩,好的是潮流,怕的也是潮流。」王宏君表示,雖然泡泡瑪特籤約了眾多設計師,但是是否可以持續設計出新的IP來吸引到大眾的眼球令人懷疑。「已經上市的系列,後續的更新迭代能否跟上也是一個問題。這就像車一樣,跑起來以後不能停,一旦沒跟上,消費者就會大量流失。」

顯然,這並不僅僅是泡泡瑪特的經營能力所能決定的。但泡泡瑪特對自身在IP孵化和運營上的能力頗具信心。

「我們有一個宏偉的目標,就是五年後成為國內最像迪士尼的那家公司。不一定是像迪士尼一樣拍電影,但是我們將會匯集更多的IP,都是成年人喜歡的有巨大商業價值的IP。」5月初,泡泡瑪特創始人兼CEO、85後王寧曾公開表示。

對此,王宏君認為,在目標成為國內迪士尼的路上,泡泡瑪特暫時缺乏積累。其中最為關鍵的是,泡泡瑪特需要從一個潮流的弄潮兒跨越成為經典IP的開發及擁有者,「打造培育出有持續生命力的經典形象是最難的,潮品可能只需要戳中消費者的一個點,但經典則需要綜合考慮大家的審美喜好和時代背景等諸多因素。」

相關焦點

  • 「泡泡瑪特」盲盒上市,下一個中國迪士尼要誕生?
    買盲盒最大的樂趣,就在於拆開盒子的那一瞬間,對於未知的期待得到了極大地滿足。網上有這樣一句梗「明天就像是盒子裡的泡泡瑪特,什麼款式,充滿期待」。一般一個系列的盲盒,有普通款和隱藏款組成。當然每一個隱藏款的背後都有無數個重複的普通款被扔在一邊。
  • 泡泡瑪特 「盲盒」掘金 中國「迪士尼」故事能否講通
    這對小夫妻十年前創辦的網紅「盲盒」玩偶公司泡泡瑪特,6月1日遞交了招股書即將在港上市。   泡泡瑪特出售熱門的「盲盒」玩偶Molly、PUCKY系列,2019年銷售額超過16億元,淨利達到4.5億元,號稱是中國最大的潮流玩具公司,更將自己的前景描述成中國的「迪士尼」。
  • 泡泡瑪特赴港IPO:中國「迪士尼」,還是曇花一現?
    泡泡瑪特賺得盆滿缽滿,要歸功於其在2016年發現的「盲盒商機」,盲盒使泡泡瑪特一躍成為中國最大且增長最快的潮流玩具公司。 這個「新玩法」其實已有百年歷史 這種看似很潮的營銷方式,其實並不新鮮。
  • 泡泡瑪特不再想做中國的迪士尼了
    用IP對公司估值——靠盲盒這一具有博彩特色迅速躥紅的泡泡瑪特,在成立10年後,至少在估值邏輯上,擁有對標迪士尼的底氣。但這個估值方式是不是同樣具有「博彩」的意味呢?12月1日,泡泡瑪特開啟公開招股,計劃全球發售約1.357億股,招股區間為31.5-38.5港元/股。
  • 盲盒被指收智商稅,泡泡瑪特卻要上市了!想做中國迪士尼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6月5日電(彭婧如)「泡泡瑪特赴港上市!」看到這條消息,不少人第一反應:「泡泡瑪特是啥東東?」潮流玩具公司泡泡瑪特是靠著「盲盒」名聲大噪的,「盲盒顧名思義,就是買的時候不能拆盒,付了錢才能拆開,知道裡頭是啥。」有人這麼解釋盲盒的玩法。
  • 夫妻賣盲盒年入16億,暴利生意背後估值25億美金的泡泡瑪特要IPO!
    來源:財經記者圈文|ipo觀察原創,轉載請註明來源!6月1日「兒童節」晚間,潮流玩具品牌泡泡瑪特向港交所提交招股說明書,摩根史坦利、中信裡昂證券擔任聯席保薦人。直到2016年進行轉型,進入潮流玩具市場,並與設計師王信明(KennyWong)達成合作推出第一個自主潮流玩具產品系列「Molly星座」盲盒系列。盲盒誕生於玩具業發達的日本,是基於IP開發多個系列的玩具產品。泡泡瑪特每個系列具有獨特的主題,通常包含十二種不同的設計,其中會包括一款特殊設計的「隱藏款」。
  • 泡泡瑪特能走上「中國迪士尼」之路嗎?
    泡泡瑪特CEO王寧曾公開表示,再給五年的時間,泡泡瑪特會成為國內最像迪士尼的企業,雖然不像迪士尼拍那麼多電影,但會像迪士尼一樣擁有很多非常有價值的IP。很多企業對「中國迪士尼」這個標籤愛的真切,泡泡瑪特也提到了「國內最像迪士尼的企業」,它能走上「中國迪士尼」之路嗎?
  • 泡泡瑪特IPO「盲盒」,割誰的韭菜
    2016年,泡泡瑪特嗅到盲盒商機,聯手設計師王信明成熱門IP「Molly」大陸地區獨家授權經銷商和生產廠商,隨即推出首個自主潮流玩具產品系列「Molly星座」盲盒,並在上海港匯恒隆廣場開出首家IP門店。
  • 賣盲盒撐起一個IPO?泡泡瑪特上演盲盒也瘋狂
    前三季度業績斐然,線上增長迅猛今年前三季度,泡泡瑪特盲盒產品銷量27476個,同比增加70.5%;盲盒產品的平均售價46元,同比下降6.1%。銷售渠道方面。截至2020年6月30日,泡泡瑪特的銷售和經銷網絡主要分為五類:其一是主要位於中國33個一二線城市主流商圈的136家零售店;其二是位於62個城市的1001家創新機器人商店,其可提供交互式的有趣購物體驗;其三則是天貓旗艦店、泡泡抽盒機、葩趣等線上渠道;其四是北京國際潮玩展和上海國際潮玩展;第五則是批發渠道,包括國內的25家經銷商以及國外的22家經銷商。
  • 泡泡瑪特的成功不止是盲盒
    然而同樣在做盲盒的公司還有很多,比如IP Station,52 toys,再比如同為上市公司的奧飛娛樂,可為什麼一年營收能做到十幾個億的,卻只有泡泡瑪特呢?更何況,在泡泡瑪特之前,盲盒的雛形早就出現在扭蛋機、福袋甚至是麥當勞兒童套餐裡,以及更古早的小浣熊水滸卡和奇多圈中。
  • 泡泡瑪特赴港IPO 泡泡瑪特是做什麼的?
    綜投網(www.zt5.com)06月03日訊  6月1日,這個充滿童真的日子裡,知名潮流玩具品牌泡泡瑪特正式提交招股書,擬登陸港交所。摩根史坦利、中信裡昂證券擔任其聯席保薦人。泡泡瑪特創始人王寧持股47.49%,為控股股東。
  • 泡泡瑪特能成為中國迪士尼嗎?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社】;作者:彭婧如 潮流玩具公司泡泡瑪特是靠著「盲盒」名聲大噪的,「盲盒顧名思義,就是買的時候不能拆盒,付了錢才能拆開,知道裡頭是啥。」有人這麼解釋盲盒的玩法。 消費者購買的盲盒。Molly為香港藝術家王信明設計的形象。之前由於製造成本限制和有限的商業機遇,Molly玩具的銷量和經銷一直維持在規模較小的水平。2016年,泡泡瑪特推出了首個「Molly Zodiac」盲盒系列,而後,Molly成為泡泡瑪特的招牌IP。 在招股書中,泡泡瑪特也坦承,從Molly獲得很大一部分收益。
  • 如何從「中國的迪士尼」,成為「世界的泡泡瑪特」?
    實現從0到1的泡泡瑪特,正在尋找關於品牌的新增量。比起「中國的迪士尼」,他們更想成為「世界的泡泡瑪特」。01 情緒洞察:給成年人的玩具抓住了年輕人,就抓住了新消費的風口。這是很多拔地而起的新品牌共同的秘密。
  • 盲盒被指收智商稅 泡泡瑪特卻要上市了!它能成為中國迪士尼嗎
    原標題:盲盒被指收智商稅,泡泡瑪特卻要上市了!它能成為中國迪士尼嗎   「泡泡瑪特赴港上市!」看到這條消息,不少人第一反應:「泡泡瑪特是啥東東?」
  • 盲盒被指收智商稅,泡泡瑪特卻要上市了!它能成為中國迪士尼嗎?
    Molly為香港藝術家王信明設計的形象。之前由於製造成本限制和有限的商業機遇,Molly玩具的銷量和經銷一直維持在規模較小的水平。2016年,泡泡瑪特推出了首個「Molly Zodiac」盲盒系列,而後,Molly成為泡泡瑪特的招牌IP。在招股書中,泡泡瑪特也坦承,從Molly獲得很大一部分收益。
  • 泡泡瑪特「造反」迪士尼
    作者 | 龐夢圓最近半年,王寧不再說自己要做「中國的迪士尼」,而是要做「世界的泡泡瑪特」。在某種價值產生順序裡,泡泡瑪特的成功來自於「造反」了經典的迪士尼模式。相比中國,美國式的強IP強渠道的成功之路,是一個文娛商業發展多年沉澱的結果,是基於極高的IP和極強的內容產業出現的零售娛樂形態——迪士尼大概100年前就開始做動畫了。但在中國,或者沒有高認可度的極富情感投射的強IP,或者擁有者沒有能力推動IP的整體後續衍生。因此,任何生硬照搬或模仿的迪士尼之夢,在短時間內都是失敗的。泡泡瑪特走的是一條不一樣的路。
  • 泡泡瑪特盲盒上演中國版「迪士尼」IP營銷
    從一家單純的「玩具」集合店,成功轉型成為自主研發生產的IP品牌,滿十歲的泡泡瑪特,已經成為中國最大、增速最快的潮流玩具公司。據統計,泡泡瑪特實現年入16億元,近日更是向港交所遞交IPO招股書,申請上市。
  • 泡泡瑪特IPO下的盲盒產業圖鑑
    與之的一個類比是,早年間「水滸傳」集卡帶來的僅是企業部分業務的亮眼,而如今盲盒「集合」造就的卻是一系列公司模式的誕生和相關概念股的迅速爬升。一個細節是,泡泡瑪特董事長兼創始人王寧在早年間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2018年Molly系列產品一年內賣了400萬個,在中國的銷售額超過2億元,2019預計最少銷量翻番,賣到800萬個。
  • 網紅盲盒營收16億 三年淨利翻282倍 泡泡瑪特還想做「中國迪士尼」
    其實從消費者角度來看,如果你只是想要盲盒裡的潮玩,大多數普通款在鹹魚等二手渠道的價格是要比官方更便宜的,但盲盒買的不就是拆開那一瞬間的滿足感,所以,即使鹹魚有千萬級盲盒交易市場,也並不足以影響泡泡瑪特本身的銷量。不得不說盲盒模式的加持確實給泡泡瑪特帶來了銷量增長,但泡泡瑪特也越來越離不開盲盒模式。
  • 泡泡瑪特,一臺價值千億的盲盒「印鈔」機
    收到答案四天之後,王寧和他的團隊就出現在了Molly之父香港知名設計師王信明的工作室。回憶起第一次見到王信明的場景,王寧形容為,「就像找到了在餐廳唱歌的周杰倫。一屋子全是一流的設計作品,但並沒有被商業化。」可以毫不誇張地說,Molly給了泡泡瑪特重生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