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沒有反派的太空科幻電影,卻讓人看得手心直冒汗

2020-12-16 影象志

人類在火星上或僅能存活68天。因此,想要移民火星的人需要慎重考慮了。

2013年,一個名為「火星一號」(Mars One)的荷蘭公司向全人類發出瘋狂邀請——移民火星體驗

短時間內,這個計劃招來了全球上百個國家的8萬名志願者報名,其中我國就有1萬多人參加,報名費逾百萬美元。

兩年後,麻省理工學院研究小組否定了當前火星漫步的可行性。2019年1月,「火星一號」公司宣布破產,體驗計劃不了了之。

神秘的火星

火星雖是一顆沙漠行星,卻有著鹽水湖和液態水的存在。從地球到火星,近距離約為5500萬公裡。這些條件,為躍躍欲試的人類創造了無限遐想,總要一探究竟。

雖然現行技術還無法讓人類漫步火星,但天馬行空的科幻電影卻讓我們的眼睛比身體提前抵達。

在影像世界裡,人類在火星上遠不止只能存活68天。起碼在雷德利·斯科特的這部《火星救援》(The Martian)中,男主就來了個火星獨自生存500天的極限挑戰。

《火星救援》角色海報

《火星救援》根據北美最會寫小說的「碼農」安迪·威爾同名著作改編,影片上映於2015年10月,由我們熟悉的馬特·達蒙領銜主演。

巧合的是——在本片上映的4天前,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了在火星表面發現液態水活動的證據。與此同時,這部影片也得到了NASA的大力支持和宣傳推廣。

當前,豆瓣53萬人打出8.5分、IMDb74萬人打出8.0分,好於95%科幻冒險片,絕對值得一看。

豆瓣8.5分、IMDb8.0分

影片故事裡,馬特·達蒙飾演了一位年輕太空人,名叫馬克。在一次探索火星的任務中,他被一場突如其來的強烈風暴襲擊。

同行隊友們認為馬克已在風暴中遇難,隨即中斷任務,緊急返航。但沒有人想到,他竟堅強地活了下來,一個人滯留在了陌生而危險的火星上。

滯留火星

就這樣,馬克成了這顆沙漠行星上唯一的人類。5500萬公裡外的地球上,人們已經宣布了他死亡的消息。

沒有人敢相信,在這樣一個環境極為惡劣的陌生行星上,竟會有一個碳基生物存在著,並為了延續生命做出種種逆天改命的壯舉。

5500萬公裡外的家鄉

小隊慌忙撤離前留下的臨時基地,成了馬克延續生命的第一站。重返地球計劃的第一步,首先就是活著。

要知道,距離下次火星任務還要等4年之久,而現存食物補給只夠他吃上31天,還得是在極度節省的前提下。

一間棲息艙,一輛探索車,一套太空衣,幾個操作間,零星設備,些許食物……這些東西,便是馬克在火星生存的全部家當。雖然簡陋,卻關生死。

馬克在火星續命的全部家當

在這樣一個毫無補給可言的地方,竭澤而漁必然會提早走向滅亡。馬克是植物學家出身,他必須在有限的條件下創造無限可能,讓地球的種子在火星上開花結果。

任務期間從地球帶來的實驗土豆樣本,成了馬克在這片不毛之地活下去的救命稻草。

他將棲息艙一部分改造成防火倉,用點燃的聯氨獲取造水的氫氣,再將自己的大便摻入之前帶來的地球土壤中,配合火星上的土壤,終於開荒出了一片珍貴的土豆田。

在火星上種土豆

有了食物供給做後盾,也就有了底氣向未知領域多邁出一步。現階段,與地球取得聯繫,讓世人知道自己還活著,是當務之急。

幸運的是,一位技術人員通過衛星照片中的帳篷、未落灰的太陽能電池板,以及移動過的漫遊車,發現了馬克的移動軌跡,並證實了他還活著。

通過衛星照片發現馬克還活著

既然確定了馬克還活著,要怎樣和他取得聯繫?就像心靈感應一樣,此時此刻,馬克也在努力尋找著與地球聯絡的方法。

所謂「無巧不成書」——曾在火星執行任務的「探索者」號,就在馬克所處營地不遠處。

備好土豆和水,馬克駕駛著由他改造的太陽能漫步車,經過12天跋涉,終於找到了裝載有通訊設備的探索者號,與地球取得了微弱聯繫。

與地球取得聯繫

正當一切都朝向一個好的方向發展時,意外發生了——馬克的種植艙氣閘室發生爆炸,所有土豆毀於一旦,功虧一簣。

雪上加霜的是,他唯一的太空衣面罩也被炸出了裂縫。今後想要長時間室外作業,也將面臨極大的缺氧風險。

意外發生

與此同時,遠在地球的同事也在熱火朝天地討論著救援計劃。但困難遠超想像,實施難度巨大,每一套方案都有著漏洞和風險。

截至目前為止,馬克已在這顆陌生的類地行星上待了500多個火星日。按照地球上的時間來換算,差不多已有1年多。

這500多個日日夜夜,何其煎熬,何其孤寂,又何其思鄉。在火星和地球之間,在火焰和海水之中,有著一個多麼渴望回家的男人。

孤獨的馬克

導演雷德利·斯科特以科幻類型片的形式,向我們講述了一個影史最硬核的歸鄉故事,不得不讓人嘆服。

反常規的是,在這樣一部時長接近2.5小時的太空科幻冒險片中,我們竟沒有看到一位反派出現。如果硬要說反派的話,可能也只有火星這樣一個處處刁難男主的「壞蛋」吧。

總之,《火星救援》是一部近年來不可多得的太空科幻佳作。它既有引人入勝的故事主線,也有智商在線的劇情結構,又不乏插科打揮的輕鬆笑料,十分值得一看。

相關焦點

  • 最反科幻的科幻電影——《飛向太空》
    在《飛向太空》面前,一切科幻灰飛煙滅提到科幻,腦子立馬出現了兩部電影,斯坦利·庫布裡克的《2001太空漫遊》和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導演的《飛向太空》,都是大師之作,很多人都會自然而然想到這兩部,一美一蘇,相似而又不同。
  • 免費電影在線資源|這些太空科幻電影
    這部電影更像《阿波羅13號》,是一部「基於真實事件改編」而成的太空題材電影。期待中國的太空題材電影……2.《星際穿越》一部商業神作,看得內牛滿面,時間洪流裡再次看到個人渺小如蜉蝣,朝生暮死,浩瀚宇宙絢爛無垠,雞皮疙瘩滿身的內心震撼。
  • 2020兩大超級太空科幻電影,燃爆你的眼球!
    大家好,2020年即將過半,在這註定不平凡的一年裡影視業可算是備受打擊,今年推出的影片無論是從數量還是質量上來說都大不如前,今天給大家推薦2部本年度上映的超級太空科幻電影《星際探索》和《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一部在月球上飆車,一部在太空飆飛船,特效精彩程度槓槓的,看看能否燃爆大家的眼球
  • 《2001太空漫遊》:科幻電影的先驅,探討了我們從何而來
    《2001太空漫遊》是科幻電影的代表作,在探索複雜主題、先見之明和視覺語言方面具有開創性。它不僅在視覺上比較震撼,還將科幻電影分為兩大類,甚至近年來最好的科幻電影也沒有達到《2001太空漫遊》所能達到的水平。
  • 《2001太空漫遊》一部偉大的科幻電影
    《2001太空漫遊》自從上映以來就被有被冠為最偉大的科幻電影之稱。詹姆斯卡梅隆在節目裡提到,他曾經在電影院看了五遍《2001太空漫遊》,其中一次,有一個人直接衝到銀幕前大喊「It's God,It's God」。2001因為他所提出地問題之尖銳和深刻,也被我們稱為硬核科幻電影的代表作品,他包含了,人類進步的源泉,對科技的恐懼,人類的定義,宇宙對於人的無限。
  • 《緊急救援》看完手心冒汗,心潮澎湃,林超賢的大製作依舊給力
    有網友表示,《緊急救援》視覺效果震撼,真火、真水、真爆炸,觀看時需要屏住呼吸,緊握雙拳,手心還會微微冒汗,熱血大片讓人心潮澎湃,溫情畫面,滋潤心田。這樣的超級大片絕對不能錯過。影片開頭就抓人心弦,每次救援都讓人緊張,影片全程好看,還讓人頗為感動。就連今年沒有寫過影評的人都忍不住讚不絕口。
  • 來自50年前科幻的魅力,被稱科幻電影教科書—《2001太空漫遊》
    樹葉推薦:斯坦利·庫布裡克《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大家好,又到了本期公版電影推薦,老規矩先給大家介紹一下什麼是公版:一部文學或藝術作品,著作權權利保護期結束,就會進入公共領域,人們可以免費對這些作品進行傳播和藝術創作。
  • 容易被忽略的一部科幻史詩劇,《2001太空漫遊》,需要細品才明白
    今天,我們來聊一部經典的科幻史詩巨著,《2001太空漫遊》,這是一部1968年由斯坦利庫布裡克導演的科幻劇。這部電影是公認的現代科幻電影的鼻祖,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它影響了其後所有的科幻片創作。無論是在拍攝技術還是內容的立意方面,讓50年後的今天看起來依然讓人嘆為觀止,這麼多年來,大家對這部片子的的討論也從未終止過。
  • 豆瓣8.5分,一部沒有特效的科幻電影,卻讓人浮想聯翩
    神秘銀河系在眾多科幻文學影視作品中,地外文明常以高於地球文明的形態存在,且多為反派一方。本片上映於2001年10月,至今已有19個年頭,仍以豆瓣8.5分、好於94%科幻片的成績傲然挺立,屬於一部不可多得的小眾冷門科幻佳作。
  • 在重要場合發言總是怯場發抖,手心冒汗怎麼辦?
    01作為一個性格偏內向的人,我非常害怕公共場合被點到起來發言,整個中學時代從來不主動在課上舉手。高一時和其他幾位同學代表班級參加朗誦比賽,場館內密密麻麻坐滿了人。我上場前在後臺瑟瑟發抖,朗誦中途漏掉一截都沒有發現。同時,由於太緊張,誦著誦著我們的詞就跟背景音樂漸漸脫節了。恰巧被我漏掉一段詞後,正好結束時又跟音樂完美搭上。
  • 六部最好的太空電影,有一部從未被超越,還有一部讓你腦洞大開
    作為普通人,我們對太空的認識除了源於寥寥無幾的課本知識外,電影是獲取太空知識的關鍵渠道,當然要想拍攝一部經典的太空電影,必須要耗費許多人力物力,同時,太空電影的故事還需要引人入勝,發人深思。今天就給大家介紹幾部非常好看的太空電影,希望和大家一起探討太空的偉大和神秘。
  • 《2001太空漫遊》在科幻電影中是什麼水平和地位?
    現如今,電影業技術發達,形形色色的科幻電影,特效華麗逼真,讓人審美疲勞。殊不知在上世紀60年代,英國和美國就聯手拍出了一部鴻篇巨製的科幻電影,也就是今天為大家推薦的這部《2001太空漫遊》。電影的開端,像猩猩一樣的史前人類集群生活。
  • 太空旅客:一部被低估了的好萊塢科幻大片,豆瓣評分6.9
    從這些評分來看,《太空旅客》並不是真正的科幻傑作。但是如果你仔細看這部電影,你會發現這是一部被嚴重低估的作品。該片劇本早在2007年就已創作完成,隨後被列入電影行業最佳未拍攝劇本清單,成為世界各大電影公司競相爭奪的對象。在2011年《太空旅客》上映之初,最佳男主角基努·裡維斯決定辭職,演員陣容徹底洗牌。導致這部電影進退兩難。
  • 科幻電影《異星覺醒》主要講的是人類前往太空探索外星的故事?
    《異星覺醒》(Life)是Skydance出品的一部科幻電影,由Skydance製作,丹尼爾·伊斯皮諾薩執導,略特·裡斯、保羅·韋尼克擔任編劇,傑克·吉倫哈爾、麗貝卡·弗格森、瑞恩·雷諾茲、真田廣之等主演。
  • 書荒不要錯過的克蘇魯文:無盡虛空深淵凝視,全程緊張手心冒汗
    書荒不要錯過的克蘇魯文:無盡虛空深淵凝視,全程緊張手心冒汗大家好,我是書蟲。本期書蟲就為書友分享幾本優秀的克蘇魯文:無盡虛空深淵凝視,讀來全程緊張手心冒汗!書荒的你千萬不要錯過哦!《我在東京克蘇魯》作者:一鍵三連近期書蟲偶得一本質量不錯的克蘇魯文。本書的創意靈感應該來自一本漫畫《看得見的女孩》,講述主角穿越到日本東京,在煉獄裡各種目不見鬼,恐怖掙扎的故事。
  • 美國科幻電影——《2001太空漫遊》
    庫導的《2011太空漫遊》也是早有耳聞,伴隨著這部電影的永遠都是「哲學」「經典」這些高深莫測的形容詞。我好不容易抽出一整段時間看了這部電影,看之前還平復了幾次心情,就差沐浴更衣了。開頭先來一段交響樂與黑屏,然後出電影公司logo,再來一段黑屏交響樂,開頭便奠定了整部電影的基調,同時也為欣賞不來的觀眾打了一劑預防針:早離場早幸福。
  • 科幻經典「太空漫遊」典藏版上市
    本報訊 (記者劉嬋)繼韓松的《地鐵》等本土科幻作品後,北京世紀文景文化傳播公司近日又推出阿瑟·克拉克代表作、世界科幻文學經典——「太空漫遊」四部曲典藏版。四部曲由《2001:太空漫遊》、《2010:太空漫遊》、《2061:太空漫遊》、《3001:太空漫遊》4部作品組成。
  • 半個世紀過去了,《2001太空漫遊》仍是最酷的科幻電影
    半個世紀過去了,《2001太空漫遊》仍是最酷的科幻電影 澎湃新聞記者 錢戀水 2014-10-23 17:37 來源:澎湃新聞
  • 太空旅客:科幻冒險片,槽點滿滿,科幻外殼下的愛情經不起推敲
    寂靜,孤獨,絕望,星際旅行中太空旅客危機四伏,雲航危機,星際救援,太空科幻大片《太空旅客》我個人最喜歡的太空電影是《飛向太空》我覺得太空最讓我著迷的地方是神秘,因為到了太空以後覺得身邊所有東西都不知道是什麼,《太空旅客》這部電影帶給我關於太空太多吐槽的感受,這部電影關於太空的場景很少
  • 為什麼大家都愛《2001太空漫遊》科幻經典定義時代
    對於那些熱愛電影的人,《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個揮不去的魔咒,它總是不時地從各式各樣,相關或不相關的電影評論裡跳出來,看得你心煩意亂。每位觀眾都有不喜歡任何一部電影的權利,甚至也有理直氣壯地看不懂的權利。然而,在把這部電影跟所有擁護它的粉絲,全部打成電影文青一路人之前,可能要先想想這件事,再說這世界上哪來那麼多文青,異口同聲地推崇這部讓人有看沒有懂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