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50年前科幻的魅力,被稱科幻電影教科書—《2001太空漫遊》

2021-01-08 樹葉看電影

樹葉推薦:斯坦利·庫布裡克《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

大家好,又到了本期公版電影推薦,老規矩先給大家介紹一下什麼是公版:一部文學或藝術作品,著作權權利保護期結束,就會進入公共領域,人們可以免費對這些作品進行傳播和藝術創作。《樹葉看電影》主要給大家介紹的是一些1895-1976年的優秀電影藝術作品。

說到電影類型,科幻一直都是樹葉最喜歡的題材。以科學假設虛構的故事,滿足觀眾對未知事物的好奇,科幻電影中經常性的會出現未來世界、宇宙飛船、時間穿越以及外星人等元素。

比如漫威《毒液:致命守護者》《復仇者聯盟》系列,DC《海王》《正義聯盟》,再比如《變形金剛》《大黃蜂》等等都有諸多科幻元素在裡面,那麼要論「最佳科幻電影」每個人心中可能都會有不一樣的答案,但樹葉覺得《2001太空漫遊》絕對稱得上「最佳科幻電影」的頭銜。

1968年上映的《2001太空漫遊》,在當時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影片中所表達的很多想法在當時社會都很難理解,非常的超前,也有稱影片是走在了人類思想史的前沿,是太空科幻電影的裡程碑。

影片開始一片荒漠中人猿正在覓食的情景,一塊黑色石板平地而起引起了他們的注意,在巨石的影響下他們有了改變,以骨頭當武器捕獵其他動物,開始統領這一片區域。

緊接著畫面轉到了未來,海伍德博士乘坐飛船前往月球基地調查不明物體。博士發現月球上有塊黑色的石板,和遠古時期人猿們發現的很像。同時石板在太陽光下會發出強烈的信號。

轉到另一畫面,18個月後太空人們正前往木星執行任務,兩名飛行員大衛和弗蘭克接到飛船AI的警報,72小時內飛船內有零件會故障。兩人經過排查沒有找出故障的零件,於是認為AI計算錯誤。AI還有一個功能就是控制整個飛船系統,大衛和弗蘭克在太空艙中悄悄說AI可能出現故障了,有必要將其關閉。

AI通過唇語分析出他們的對話決定自保,弗蘭剋死在了外太空,飛船內三名「冬眠」人員也喪生,大衛出艙救人也被拒之門外。最終大衛通過緊急入口進入飛船才關閉AI,此時他發現飛船已經到達木星。

大衛乘太空艙駛離飛船,卻在木星軌道上發現了第三塊黑色石板,在接近石板的過程中出現五星連珠,接著穿過一條五彩斑斕的時空隧道,醒來後發現卻發現在房間裡面(隧道特效整整10分鐘)自己也變老了。

當大衛老得走不動時發現第四個石板出現了,最終石板將他變成一個包裹在透明光環之中的嬰兒,凝視著宇宙深處。

電影是根據亞瑟·克拉克的科幻小說改編,以「前哨」作為故事基礎框架,庫布裡克和克拉克合作電影的同時同名書籍也在同步進行。

亞瑟·克拉克曾說道:「如果你能理解2001的全部,那我們就失敗了,我們要提出的問題超出我們的想像。」的確,在1968年那個時間段拍出這樣一部在現在來說依舊高規格的科幻電影,除了技術上的難題,影片思路以及表現出的社會影響在當時都是格格不入的。

「超前」一詞不足以形容影片的震撼,包括後來看的許多科幻電影多多少少都能發現《2011太空漫遊》的影子,大導演史匹柏和諾蘭都表示自己的創作受到了「太空漫遊」的影響和啟發。《2011太空漫遊》不僅是給科幻電影給了「標準」,也改變了當時好萊塢電影的「老電影」意識。

電影上映同年獲得第4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視覺效果獎」,第22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電影獎-最佳攝影」和「電影獎-最佳藝術指導」以及「電影獎-最佳原聲」三項大獎。

樹葉友情提示沒有看過此片的朋友,如果沒有足夠的耐心,可能你會覺得空洞乏味甚至劇情發展緩慢,影片有80多分鐘是沒有對白以古典音樂為背景音樂。所以請各位朋友保持耐心和寬容的眼光,最後你會發現這部1968年的電影作品絕對不會讓你失望。

樹葉想說《2001太空漫遊》這部影片可能不會讓你愛上它,但會讓你感受到科幻電影的魅力。

感謝大家的收看!

樹葉看電影,越看越過癮!

相關焦點

  • 科幻迷們有福了!全新珍藏版《2001太空漫遊》上市
    □文/半島記者 黃靖斐電影《流浪地球》的火爆點燃了中國影迷、讀者對科幻電影、小說的期待,引爆了閱讀科幻小說的狂潮。但很多人不知道,劉慈欣的《三體》《流浪地球》都受到一部「科幻神作」的影響,就是《2001:太空漫遊》。正值人類登月50周年之際,讀客文化推出了全新珍藏版《2001:太空漫遊》,讓處在閱讀狂潮之中的國內讀者,再次領略這部「科幻界」曠世之作的魅力。
  • 《2001太空漫遊》:科幻電影的先驅,探討了我們從何而來
    《2001太空漫遊》是科幻電影的代表作,在探索複雜主題、先見之明和視覺語言方面具有開創性。它不僅在視覺上比較震撼,還將科幻電影分為兩大類,甚至近年來最好的科幻電影也沒有達到《2001太空漫遊》所能達到的水平。
  • 半個世紀過去了,《2001太空漫遊》仍是最酷的科幻電影
    半個世紀過去了,《2001太空漫遊》仍是最酷的科幻電影 澎湃新聞記者 錢戀水 2014-10-23 17:37 來源:澎湃新聞
  • 《2001:太空漫遊》科幻經典再出紀念版
    據相關記載,代表人類首次登月的兩位太空人阿姆斯特朗和巴茲·奧爾德林,都是亞瑟·克拉克《2001:太空漫遊》的鐵桿書迷。其中巴茲·奧爾德林曾說:「阿瑟·克拉克爵士對太空的積極願景激發了幾代人探索太空的興趣,並激勵了幾百萬人從事科學事業。」  儘管在此後近50年的時間裡,再也沒有人登上過月球。但曾經鼓舞人類探索宇宙的科幻經典《2001:太空漫遊》,至今仍指引著人類探索太空。
  • 容易被忽略的一部科幻史詩劇,《2001太空漫遊》,需要細品才明白
    今天,我們來聊一部經典的科幻史詩巨著,《2001太空漫遊》,這是一部1968年由斯坦利庫布裡克導演的科幻劇。這部電影是公認的現代科幻電影的鼻祖,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它影響了其後所有的科幻片創作。無論是在拍攝技術還是內容的立意方面,讓50年後的今天看起來依然讓人嘆為觀止,這麼多年來,大家對這部片子的的討論也從未終止過。
  • 《2001太空漫遊》一部偉大的科幻電影
    《2001太空漫遊》自從上映以來就被有被冠為最偉大的科幻電影之稱。詹姆斯卡梅隆在節目裡提到,他曾經在電影院看了五遍《2001太空漫遊》,其中一次,有一個人直接衝到銀幕前大喊「It's God,It's God」。2001因為他所提出地問題之尖銳和深刻,也被我們稱為硬核科幻電影的代表作品,他包含了,人類進步的源泉,對科技的恐懼,人類的定義,宇宙對於人的無限。
  • 50年前上映的《2001太空漫遊》,至今還未被超越
    《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海報1968年4月3日,斯坦利·庫布裡克(Stanley Kubrick)的科幻巨製《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正式在美國多地公映。之前一天,影片在華盛頓上城劇院做了全球首映,觀眾的反應參差不齊,翌日見報的影評人觀點也褒貶不一。
  • 《2001太空漫遊》賞析:依然是科幻電影史上最亮的那顆星!
    2001太空漫遊要說起番薯哥的科幻愛好的道路,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作家:亞瑟克拉克,是與阿西莫夫、海因萊茵齊名的世界三大科幻作家,也是公認的硬科幻大師,以前番薯哥對那些什麼所謂的大師都嗤之以鼻,覺得都是捧起來吹起來的,就那回事吧
  • 《2001太空漫遊》在科幻電影中是什麼水平和地位?
    現如今,電影業技術發達,形形色色的科幻電影,特效華麗逼真,讓人審美疲勞。殊不知在上世紀60年代,英國和美國就聯手拍出了一部鴻篇巨製的科幻電影,也就是今天為大家推薦的這部《2001太空漫遊》。電影的開端,像猩猩一樣的史前人類集群生活。
  • 影視點評:《2001太空漫遊》最偉大的太空科幻電影
    《2001 Space Odyssey》,即《2001太空漫遊》,被稱為史上最深刻最富哲學涵義無人能懂的科幻電影。就是這部電影讓我期待了很久,終於完完全全地看完了整部電影,發覺有很多東西都已經被抽乾一般,需要不斷地重複才能更在文本中發掘出來。
  • TANC | NASA紀念「2001:太空漫遊」50周年,從它開始讀懂庫布裡克
    於1968年4月在美國正式公映的《2001太空漫遊》,轉眼已經誕生50周年。半個世紀過去,這部由斯坦利·庫布裡克(Stanley Kubrick)執導的電影已經成為全世界科幻影迷心中的聖經,影響了後世諸如《黑客帝國》《盜夢空間》《星球大戰》等作品及其導演的創作。
  • 本片上映後,電影世界開啟了科幻元年——《2001太空漫遊》
    2019年開年的一部國產片大作《流浪地球》讓科幻片這個類型電影重新出現在了我們國人的視線。在很多國人看來,科幻題材電影是一個可望而不可及的領域。而唯一能達到的就僅僅是兒童劇作了。這是可以理解的事,大家對科幻電影,首先想到的是歐美電影,亞洲電影的這個領域發揮多,另一方面,亞洲市場對這一題材的關注程度有多高,歐美對武俠電影的態度一樣另一方面,亞洲電影市場對這一題材的積累不足相對於歐美的科幻電影,在這一領域取得巨大成功的主要原因是幾十年前就走在了前面亞洲和國內的sf市場處於摸索階段大家都流利的科幻經典黑客帝國系列中
  • 為什麼大家都愛《2001太空漫遊》科幻經典定義時代
    對於那些熱愛電影的人,《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個揮不去的魔咒,它總是不時地從各式各樣,相關或不相關的電影評論裡跳出來,看得你心煩意亂。《荒島餘生》裡漂流荒島的湯姆漢克斯,蹲在岸邊看著衝上岸的快遞箱子,這是向《2001太空漫遊》致敬;《第22條軍規》美女出場時放的配樂,是向《 2001太空漫遊》致敬。就連《少林足球》的片頭,都是以一貫的星爺作風,向《2001太空漫遊》致敬。
  • 《2001太空漫遊》50周年:一部電影和一整個時代
    在阿波羅還未登月發回第一張太空照片時,它已經描繪了一片緩慢、優雅而沉寂的太空,還有一個忠誠卻悲劇的人工智慧——它用142分鐘預言了人類50年科技文明的發展線,成為當代科幻片的開山鼻祖、教科書式的典範。還是它,啟蒙當今深度學習大牛Yann LeCun走上AI研究之路,啟發了蘋果的整個產品線……它是《2001:太空漫遊》,今年整整50周歲了。
  • 科幻電影NO.1《2001太空漫遊》?有人表示這部電影可以一爭高下!
    談起科幻電影,不得不說的是1968年上映的巨作《2001天空漫遊》。該電影是由斯坦利·庫布裡克執導,依據英國科幻小說家亞瑟·克拉克小說改編的科幻電影,影片榮獲當年4項奧斯卡電影提名,被譽為「世界上最偉大電影」之一。電影出現很多晦澀難懂,理念超前的東西。
  • 科幻經典「太空漫遊」典藏版上市
    本報訊 (記者劉嬋)繼韓松的《地鐵》等本土科幻作品後,北京世紀文景文化傳播公司近日又推出阿瑟·克拉克代表作、世界科幻文學經典——「太空漫遊」四部曲典藏版。四部曲由《2001:太空漫遊》、《2010:太空漫遊》、《2061:太空漫遊》、《3001:太空漫遊》4部作品組成。
  • 2001:太空漫遊
    《2001:太空漫遊》是英國科幻小說家亞瑟·查理斯·克拉克為斯坦利·庫布裡克1968年的電影劇本所作的小說。這個故事是根據克拉克不同的短篇故事所拼湊的,其中短片作品「前哨」(The Sentinel)裡的某個概念,可看做本書基礎架構。庫布利克和克拉克最初一起合作,小說和電影同步進行,到後期庫布利克還投入編劇本的工作。亞瑟·查爾斯·克拉克,英國科幻小說家。
  • 美國科幻電影——《2001太空漫遊》
    庫導的《2011太空漫遊》也是早有耳聞,伴隨著這部電影的永遠都是「哲學」「經典」這些高深莫測的形容詞。我好不容易抽出一整段時間看了這部電影,看之前還平復了幾次心情,就差沐浴更衣了。開頭先來一段交響樂與黑屏,然後出電影公司logo,再來一段黑屏交響樂,開頭便奠定了整部電影的基調,同時也為欣賞不來的觀眾打了一劑預防針:早離場早幸福。
  • 《2001太空漫遊》:生命來自何方?
    文|啼豆影片《2001太空漫遊》改編自克拉克·阿瑟的科幻小說,是科幻電影的一座豐碑,影片呈現出一種宏大的宇宙視野,對生命做出了最深邃的哲學思考。人們嘆為觀止之餘,同時也在苦苦思索,試圖參透影像背後的奧秘。
  • 《2001:太空漫遊》:人類想像力的天花板
    而一年後,在大洋彼岸的美國,1968年,一部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幻電影即將橫空出世,它將以非凡的洞察力和宗教般的隱喻一掃前代科幻電影的淺薄泡沫,成就一部屬於當代的不朽史詩,它就是由斯坦利庫布裡克執導的《2001太空漫遊》(2001:Space Odyssey)。  本片的拍攝起因,是NASA為向大眾普及太空知識以更好推進阿波羅計劃的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