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邊境吃了敗仗之後,印度開始頻繁調兵遣將,向邊境增派了大量的兵力和武器裝備。另外,據《印度時報》最新報導,印度正在向安達曼-尼科巴群島增兵,還對島上的基礎設施進行了修繕,想要把這裡打造成重要軍事基地。
對於這一最新動向,印度戰略專家解釋稱:安達曼群島的戰略位置十分重要,處在馬六甲海峽的航道上,只要在這裡部署一支重兵,就能迅速封鎖馬六甲海峽,扼住中國海運的「咽喉」。印度國防部相關人士也表示,印度不僅會向安達曼群島增兵,還會派遣大量的軍艦、飛機,包括蘇-30MKI和P-8I反潛機。
不得不承認,印度這一舉動確實很高明,馬六甲海峽是連接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國際水道,亞洲國家平常進口中東的石油,包括和歐洲國家進行貿易,貨輪必須經過馬六甲海峽。而我國一直是馬六甲海峽的第一使用國,中國石油進口量的80%和進出口貨物的50%都要經過該海峽。在印度看來,一旦封鎖住了馬六甲海峽,中國的進出口貿易將會受到巨大打擊。
但是事實真如印度所料嗎?馬六甲海峽的確是中國的生命線,但是我國早就察覺到該通道的脆弱性,先不提印度此舉成功的可能性,其實我國早已經做好了多手準備。
首先,印度洋沿岸不止印度一個國家,還有我們的「巴鐵」,巴基斯坦的瓜達爾港也是聯繫中東國家的重要通道,距離波斯灣只有400公裡。中巴此前就專門籤訂了一項合同,中國得到了瓜達爾港的使用權,未來中國油輪將在此地進行中轉,沿中巴鐵路線經喀什運回國內,不需要再走馬六甲海峽。
除了瓜達爾港,中國還與俄羅斯加強了對北極航道的合作建設。由於北極常年氣候嚴寒,北冰洋的價值沒有被充分挖掘,實際上從這裡航行到達歐洲,航程相比馬六甲海峽縮短了3000海裡,航行時間大大減少。據相關專家估算,如果中國貨輪能夠走北極航道,每年將會節省614億到1468億美元的進出口成本。
隨著近年來全球氣候變暖,北極冰川開始融化,航道也漸漸打開,世界各國目光又全部匯聚於此。上半年以來,北約聯軍在附近展開了多場軍演,宣示霸權。為了爭奪北極航道,中俄聯手進行了一系列的試航行動。儘管目前依舊無法保證北極航道全年開通,但是已經邁出了第一步,並且俄羅斯緊挨北極,擁有相當大的主動權。
所以對於印度來說,通過增兵封鎖馬六甲海峽,阻斷中國的進出口貿易,完全就是不切實際的幻想。還是奉勸印度少動這些歪心思,好好防治國內的疫情和各種災害,不然要不了多久,印度的疫情恐怕就要超過巴西了。